「當年爺爺偷偷學到的手藝傳了下來」泗洪歸仁鎮有個楊家醬醋坊

2021-01-14 宿遷網

宿遷網訊(記者 徐其崇)推開楊凱家的院門,一股醬香撲鼻而來。若干個排列有序的大缸上面頂著鬥笠,接受陽光的暴曬。今年43歲的楊凱掀開一個鬥笠,只見缸裡滿是醬色的熟黃豆,中間懷抱著一個竹簍。醬油端子從竹簍裡打出已經可以食用的醬油,倒回竹簍時,純正的醬香味兒是那樣的誘人。在泗洪縣歸仁鎮,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楊家醬醋坊」,楊凱便是這家傳統手工釀造作坊的第三代傳人。

爺爺的手藝是偷偷學到的 

別看這裡是一個家庭手工小作坊,《營業執照》證明了主人生產經營的合法性。記者看到,依法註冊的《營業執照》上載明,單位名稱為「泗洪縣楊家醬醋坊」,經營範圍為「製售醬油、醋」。「楊家醬醋坊的品牌,是我家三代人一直堅守下來的,祖傳的手工釀造工藝,在我手裡會得到進一步傳承和光大。」楊凱說。

楊凱說,他爺爺手工釀造一輩子的醬油、醋。在他記事的時候,爺爺就在泗洪縣朱湖供銷社、梅花供銷社專業釀造醬油、醋。至於他爺爺的手藝是跟誰學的,楊凱說,在舊社會,爺爺就跟著師傅學釀造醬油,師傅只是叫他幹體力活,不願把真正的技術傳給他。爺爺是個有心人,每當師傅背著大家配料、煮料以及攪拌,爺爺總是躲在暗地裡默默觀察。時間長了,保守的師傅根本不知曉,手工釀造醬油、醋的關鍵「招數」,都被爺爺偷偷地學到了。

「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爺爺從供銷社退了下來。因為他手藝好,很多人都叫他在家裡製作醬油、醋,就這樣,楊家醬醋坊就誕生了。」楊凱說,爺爺把自己的技術全部傳授給了子女們。「我父親共有兄弟姐妹六人,他們都成為了手工釀造的高手。」楊凱說,父親楊步生從爺爺的手裡接管楊家醬醋坊後,幾十年來從未停歇,和他的五叔一起,傳承著爺爺留下來的傳統手工釀造技藝。

繼承祖業讓楊家醬油飄香 

「因為生長在醬油釀造世家,我從小就學會了釀造。我在兄弟當中排行老大,我覺得傳承祖上留下來的手藝是我的責任。」楊凱說,他21歲那年就自己立門戶過日子了,結婚後,他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就是傳承祖業,將楊家醬醋坊的事業沿襲下去。

「過去,我們楊家的醬油、醋,是靠大家口口相傳享譽鄉裡的,我從事這個行當後,首先想到的是要走向合法化、規範化的道路,打好自己的品牌。所以經過努力,去年辦妥了《營業執照》。」楊凱說,有人說他年紀輕輕的竟然選擇釀造醬油、醋的傳統手藝,人生不會出彩。楊凱卻說,為了楊家醬油永遠飄香,他願意為之奮鬥下去。

「楊家醬油、醋是傳統工藝釀造的,不含防腐劑,因為口味好,深受本地消費者的歡迎,我家每天都有很多人來打醬油和醋。」說起醬油和醋究竟是如何釀造出來的,楊凱如數家珍。

「醬油的主要原料是黃豆。上好的黃豆洗淨,煮熟,然後加麥麵調拌,放在支架上發酵一個星期左右。然後下缸,加鹽水,在太陽下暴曬一年時間。」楊凱說,在暴曬期間,需要每天兩次將浸入竹簍內的醬油舀出,潑在鹽水浸泡的原料上。如此反覆,一年後生產出來的醬油鮮香可口,成為調味佳品。

堅守老手藝培育後代傳人 

不過,醋的生產加工工藝相比醬油要繁瑣不少。原料為高粱、大麥、豌豆。先把高粱洗淨,煮熟,放入缸內冷卻。用大麥、豌豆做成曲塊,按比例放入冷卻後的熟高粱中,再發酵7天左右。最後加入麥麩攪拌,幹松適宜,保持自然恆溫45度,兩天翻動一次。最後放入甕中,加清水適量,置於陽光下暴曬一年,就可以生產出酥嫩鮮香的醋了。

「不管是生產醬油還是醋,傳統工藝是不能摻假的,如果隨心所欲,生產出來的產品,就不會有那個『味兒』。」說這話時,楊凱打出一點醬油讓記者品嘗,只感覺醬香撲鼻,鹹淡適中,回味悠長。「周邊幾個鄉鎮老百姓基本上都來我家打醬油,這是幾十年的老習慣了。」楊凱說,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釀造手藝,已經成為當地的一塊品牌,消費者離不開,他更無法割捨。

「我的兒子楊雨也跟我學會傳統釀造醬油、醋的手藝,即將成為第四代傳人。我的目標是把這個產業做大做強,讓更多消費者能品嘗到楊家祖傳手藝釀造出來的的調料。」楊凱說,傳統釀造工藝耗時耗力,除去各種成本,經濟效益也不是很顯著。但是為了守住這個行當,他願意繼續堅持下去,讓楊家醬油的醬香飄得更遠。

相關焦點

  • 泗洪歸仁鎮有個楊家醬醋坊
    若干個排列有序的大缸上面頂著鬥笠,接受陽光的暴曬。今年43歲的楊凱掀開一個鬥笠,只見缸裡滿是醬色的熟黃豆,中間懷抱著一個竹簍。醬油端子從竹簍裡打出已經可以食用的醬油,倒回竹簍時,純正的醬香味兒是那樣的誘人。在泗洪縣歸仁鎮,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楊家醬醋坊」,楊凱便是這家傳統手工釀造作坊的第三代傳人。
  • 宿遷泗洪歸仁鎮:"領頭羊"跑起來 錢袋子鼓起來
    原標題:泗洪歸仁鎮:「領頭羊」跑起來 「錢袋子」鼓起來   隨著氣溫逐漸攀升,4月底的宿遷夏意漸濃。4月26日下午,記者走進泗洪縣歸仁鎮富仁居委會,不時聽到道路旁整齊排列的西瓜大棚裡傳出爽朗的笑聲。「今年的西瓜長勢很好,估計又能賣個好價錢。」正在自家大棚裡忙活的李豔輝一語道出村民們的喜悅。
  • 泗洪歸仁鎮:採取「3+3」工作法 全力推進「大幹三十天 舊貌換新顏」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宿遷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泗洪縣委、縣政府「大幹三十天 舊貌換新顏」工作部署,歸仁鎮採取「3+3」工作法,重點對元旦前「五大行動」集中整治工作再推進、再提升。 中國江蘇網12月8日宿遷訊為深入貫徹落實泗洪縣委、縣政府「大幹三十天舊貌換新顏」工作部署,歸仁鎮採取「 3 + 3 」工作法,重點對元旦前「五大行動」集中整治工作再推進
  • 江蘇泗洪歸仁鎮:「三進」摸清民情 「三幫」解決民憂
    江蘇泗洪歸仁鎮圍繞「三進三幫」活動,強力聚焦解民憂、帶民富。走進鄉村了解資源狀況,幫助鎮村理清發展思路;走進農戶了解收入狀況,幫助農民就業創業增收;走進田頭了解生產狀況,幫助農民發展高效農業。 紮實開展「三進三幫」,聚焦民憂民慮。找準工作核心、探索破解之策、做實脫貧工作。
  • 鄉鎮書記話農房改善丨江蘇泗洪歸仁鎮:農房建得放心、農民住得舒心
    中國江蘇網5月25日宿遷訊「出門就有便利店,小區內有醫務室,旁邊還有省級優質幼兒園。」泗洪歸仁鎮墩倫小區村民趙家鵬說,現在小區內設施齊全,晚上路燈一亮,大家都出來散步,感覺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趙家鵬家所在的小區是2018年改擴建項目,小區實施外立面改造,接入管網,修整了門前道路。
  • 泗洪花季女孩走失 最後一次出現地在歸仁
    監控調取到泗洪南環城路附近,因為修路,整條路都沒有監控,線索斷掉! 沒有監控只能安排隊員拿照片走訪打聽。 打聽到梅花附近,有人疑似看到女孩騎車沿梅花往北走,當天時間太晚收隊。
  • 泗洪歸仁鎮:讓鄉村有顏值,讓生活有品質
    中國江蘇網11月24日宿遷訊(通訊員 王瑞 記者 薛惠芹)今年2月15日以來,泗洪縣歸仁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倡導文明健康新生活」五大行動總體部署,踐行「十個必須」,弘揚「三真」作風,強化「三實」態度,五大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 泗洪歸仁鄉賢舞出文化新風尚——記泗洪縣歸仁鎮鄉賢趙傳平
    中國江蘇網10月24日宿遷訊 「老趙」趙傳平在今年國慶期間忙得不亦樂乎,帶領演出隊到各村演出,檔期滿滿當當的,天天都不落下。「老趙」趙傳平是一個「大忙人」,在泗洪縣歸仁鎮提起他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躬行實踐,文化新風尚的踐行者在歸仁鎮區,有一個廣場舞「舞霸」,長期組織人跳廣場舞,出面協調廣場舞場地、音樂、服裝等事宜,趙傳平就是「舞霸」。趙傳平白天忙著手裡的工作,組織文化藝術團的演員排練新節目,到了晚上又組織起廣場舞來。廣場舞一開始是三三兩兩自發的,在自家院子裡、在平坦的馬路邊都能隨處可見。
  • 泗洪歸仁潘山村:面對面嘮家常 聽群眾「吐槽」
    這裡是泗洪縣歸仁鎮潘山村群眾「吐槽會」的現場,因2019年「四有一責」考核排名後位,潘山村黨支部被評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經過班子選優配強、陣地提升、村集體增收等多方面途徑綜合優化,整頓工作已見成效。在此基礎上,為全面了解民聲民意,提升服務水平,該村以「板凳圍圈嘮家常」的形式開展群眾「吐槽會」。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泗洪:辣味「吐槽」換取幹群交心
    這裡是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歸仁鎮潘山村群眾「吐槽會」的現場。2019年因「四有一責」考核排名後位,宿遷市泗洪縣歸仁鎮潘山村黨支部被評定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經過班子選優配強、陣地提升、村集體增收等多方面途徑綜合優化,整頓工作已見成效。在此基礎上,為全面了解民生民意,提升服務水平,宿遷市泗洪縣歸仁鎮潘山村以「板凳圍圈嘮家常」的形式開展群眾「吐槽會」。
  • 泗洪一嫌犯被押解指認犯罪現場...
    2020年9月中旬,泗洪縣歸仁鎮通過深入調查,偵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許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0月14日,犯罪嫌疑人許某被泗洪警方成功抓獲,同時帶破盜竊沿街店鋪案件3起,涉案金額5000餘元。目前,犯罪嫌疑人劉某已被泗洪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泗洪縣歸仁鎮司法所調解員趙傳平:樂當百姓信賴的「和事佬」
    大口村的王家和楊家因為房子問題吵起來了,你快來看看吧。」17日上午,調解完一起矛盾糾紛的趙傳平剛回到班上,還沒來得及喝一口水,就被一個電話叫走了。原來,大口村村民楊某以1萬元將老宅子賣給王某,並經口頭協議商定王某再劃1畝1分地給楊某,但最終王某隻給了楊某6分地,楊某氣不過,便找到王某理論,兩人互不退讓,吵得不可開交。「鄉裡鄉親的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大家都退讓一步。」
  • 晉醫楊家:以時間為武器方可無敵天下
    多少年,不管其他牌子的同類藥怎麼漲,老爺子從不讓自己家的藥貴到百姓吃不起。山西黃河中藥廠1996年建成至今,55個批文藥,都是常用藥,且價格幾十年不變。山西黃河中藥廠還擁有首屈一指的老藥工團隊。如今,藥廠內40多名老藥工,都是從業20年以上的「師父」。領頭老藥工,則是從業60年,當年山西中藥廠的生產科科長吳守恭。
  • 楊家槍法有什麼來歷,楊繼業用刀,他的子孫們為什麼用槍
    楊會回到老家後,生了個兒子,叫楊袞,從小教他識字和拳腳功夫,希望他日後能夠為國盡忠。楊袞從小聰明好學,特別懂事,父親教得仔細,他也學得認真。 到了七歲,楊會便把九耳八環刀法傳給了他。楊袞學了段時間,天天練,覺得膩歪了。心裡就想,爹爹的刀法很厲害,我學得會,這個世界上,難道就沒有比他的刀法更好的武藝了嗎?
  • 當年楊家將的創始人楊業,他被契丹人圍困的地方,是今天的哪裡?
    陳家谷就是在今天的山西省懷仁縣境內,當年楊家將抗擊契丹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裡。 我們說一下,為何楊業會死在陳家谷吧。 大家都知道楊業楊老令公是楊家將的創始人,楊家將也是在他的帶領下發揚光大的。本來楊業屬於北漢的臣子,他那時候是為北漢抵抗大宋王朝。
  • 潘山老村故事多 看泗洪縣歸仁鎮復龍寺的前世今生(4)
    潘山老村故事多多 「據說這眼井就是宋代官員潘仁美後花園的澆水井,到現在已有1000多年歷史了,後來扒河時把這口井被掩埋了。」據當地村民們介紹,在上個世紀的「大集體」時代,當地三四個生產隊的農戶全部吃井裡的水,那時候夏天老百姓下地幹活,都會派人到這眼井裡擔水到田裡喝,清涼甘甜的井水特別解暑。
  • 我與板橋坊村的故事
    記得聽大人說起,那個小廚房裡有個密道,是當年爺爺、爸爸和叔叔響應中央號召一起挖的,這個密道據說可以通到鄰居家裡。這樣的一個故事就成了我心頭的大事,到底密道在哪裡?能通到哪裡?被一一告知之後,我還會樂此不疲的去那個小廚房裡到處翻翻,生怕密道不見了。有十分要好的同學來家裡玩,我會小聲地與她分享這個秘密,然後鄭重地告訴她要保密喲!
  • 泗洪歸仁:「五有」機制助力鄉賢護水
    中國江蘇網9月16日宿遷訊(通訊員 倪曉誠 記者 薛惠芹)為助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助推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根據市、縣兩級政協統一部署,泗洪縣歸仁鎮狠抓落實,通過「五有」機制最大限度地打通水體管護的「最後一公裡」。
  • 泗洪歸仁:發揮統戰優勢 助力脫貧攻堅
    歸仁鎮商會副會長東皇圍護設施有限公司總經理袁雪梅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主動予以資助,為貧困大學生王文磊送上慰問金,承擔王文磊每學期4000元的學費,經常給她購置衣物等生活用品,並時常通過微信與王文磊交流,鼓勵她要自強不息,刻苦學習,發微信紅包給王文磊做生活費,叮囑王文磊要繼續努力學習,將來學業有成要回饋家鄉、社會。
  • 楊家弄
    當年,湯鎮長,婦女主任張自蘭,團委書記張永定都住在裡面。湯鎮長的兒子湯家勝是我的同班同學,所以我們看到湯鎮長就叫湯家伯伯,他的姑姑就叫湯家孃孃,跟弄裡鄰居的稱呼是一樣的。鎮政府從解放開始就一直在楊家弄,直到四十多年後的1996年才搬去年家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