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醫楊家:以時間為武器方可無敵天下

2020-12-24 澎湃新聞

「太阿之劍,犀角不足齒其鋒;高山之松,霜霰不能渝其操。」大唐張九齡的這首《與李讓侍御書》,是說為人做事的堅守。而太阿之堅、山松之操,也正應了今天主人公一家多少代多少年振興中醫中藥的堅持。

扶危濟世

捨棄小家救大家

頤聖堂中醫館創辦於1698年,即清康熙37年。她與聞名遐邇的大寧堂、廣譽遠、德元堂一起,並稱為山西四大藥字號。「頤聖堂」創始人楊秉忠,既繼承了千百年來中醫的精細和誠信,也繼承了明清以來晉商的以義制利、家國天下的情懷。

在當時激烈且同質化嚴重的市場競爭中,楊秉忠知難而進、銳意開創,追求產品的差異化,以療效出眾的中成藥作為取勝之道,從選料到炮製都精益求精,逐步形成自身特色的中藥炮製方法。因此,當時「頤聖堂」的「牛黃清心丸」「延齡益壽丹」「寧坤至寶丹」「延齡御酒」等產品聲名鵲起。他家的字號分號,也一度設立到了全國的眾多地方。開設在亳州山陝會館旁的「頤聖堂」分號,經營總號中成藥和參茸,轉銷南洋及全國;開設在廣州豪泮街的「頤聖堂」分號,進口南藥;開設在北京崇文門的「千芝堂」,經營丸、散、膏、丹、露、酒等各14門科計353種中成藥。

「頤聖堂」並非一帆風順,在傳承第五代時,這個數百年的字號歷經了「元氣」大傷的坎坷歷程。

楊家第五代楊瑞庵,生於乾隆六十年,卒於同治七年。當時,太谷縣境內大旱導致發生空前饑荒,百姓民不聊生。為了救太谷縣人民於水火,楊瑞庵捨棄家財,將家族幾乎在國內所有的字號都變賣,開倉放糧、就地施粥。當時與「同仁堂」齊名的「千芝堂」突然以低價轉讓,在京城引起巨大轟動,人們無不為之感嘆。在他的帶動下,太谷縣當地50多家大戶紛紛出手,三四萬百姓得救活命。因此朝廷賜予楊家特別的「功牌」,但楊家卻不得不撤莊,不得不緊縮經營,從此家道中落。

此後,「頤聖堂」留下了太谷縣城內的幾處字號和家產,但總算把「頤聖堂」完整地保存下來。

讓百姓家家戶戶

吃得起藥看得起病

史料記載,楊家傳到楊巨奎這一代,從事中醫藥行業已九代。當時省裡賦予二十多歲的楊巨奎一項重大的歷史使命,特派他回到家鄉太谷創辦山西中藥廠,最大程度發掘和保留製藥能力,解決當地乃至整個山西百姓缺醫少藥的問題。

楊巨奎回到家鄉之後,把廣生譽、廣生遠頤聖堂以及全縣的中藥老字號全部收攏起來,一起組建了山西中藥廠,整合和恢復中醫藥遺產,組織生產近百種中成藥治療常見病。從此,山西中藥廠以頤聖堂為主,有了眾多的精品非遺藥方藥品,也聚集了一批優秀的中醫。

楊巨奎老先生回到太谷,做了幾件大事,其中一個,就是在著名科學家華羅庚的指導下,將龜齡集由丹爐煉製,改造為「電升煉」技術,龜齡集工藝炮製也達到最高水平,嚴格按照28味藥材,99道程序,炮製加工而成。以此,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龜齡集等精品中藥真正從「貴族圈」走向平民化,山西人儘管還不富有,但大多百姓已能便宜用到幾元錢的龜齡集藥品。

楊巨奎一面致力於龜齡集和定坤丹等傳統名優中成藥處方工藝的審定,一面還召集全國中醫名家百餘人搶救民間醫藥,收集整理名方偏方,潛心研製中藥新藥。在他的帶領下,山西中藥廠成為全國十大重點企業之一,龜齡集與定坤丹也得以發揚光大。楊巨奎,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花甲之年後本該安享天倫的楊巨奎,卻憑著對中醫藥的滿腔熱忱,選擇了二次創業之路。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抓住歷史機遇對山西黃河中藥廠進行了股份制改造,把山西黃河中藥廠更改為山西黃河中藥有限公司,使祖先頤聖堂的優良傳統得以繼承與發揚。

治病救人 從不收費

退休後的楊巨奎,堅持給鄉親們治病。但他有別於其他醫生的最大特點,就是治病救人,從不要錢。這一傳統,楊巨奎老先生一直堅持到他去世。

本地人找他看病毫無拘束感,就像走親戚一樣,農民、貧困群眾更是有求必應,也常有人從世界各地慕名向他求醫問藥,楊老總是以禮相待,端茶倒水,奉為上賓。醫者仁心,楊老就怕病人因為看不起病買不起藥而耽誤了病情。

但是這樣一來,楊家開設的黃河中藥廠頭幾年,一年到頭往往入不敷出。漸漸地,山西黃河製藥的名聲和影響力,因楊老的醫術和濟世救人的做法而越來越大了,廠子才漸漸由虧轉盈。

楊巨奎數十年行醫濟世,從未停歇,直到生命的最終。他被人們稱作「醫藥寶典」,他卻始終自稱「老藥工」,自訓「做名醫,存仁義;勤古訓,學眾藝;崇科技,惟博技;深研究,報天地。」

「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楊巨奎在黃河製藥任董事長主要抓兩件事,一是把握好藥材質量與工藝標準,二是誠信經營,不誇大藥效。換句話說,他和他的企業、家族,既保持了中醫的優良傳統,也傳承了晉商的優秀一面。

「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如今,眾多的中藥品牌被炒成了天價,楊巨奎治下的眾多好藥,卻始終保持了平價、廉價。多少年,不管其他牌子的同類藥怎麼漲,老爺子從不讓自己家的藥貴到百姓吃不起。山西黃河中藥廠1996年建成至今,55個批文藥,都是常用藥,且價格幾十年不變。

山西黃河中藥廠還擁有首屈一指的老藥工團隊。如今,藥廠內40多名老藥工,都是從業20年以上的「師父」。領頭老藥工,則是從業60年,當年山西中藥廠的生產科科長吳守恭。

傳承中醫藥的同時,黃河製藥廠還致力於藥品的研發和現代生產加工,對傳統工藝進行更深刻地執行。2017年國內只批覆了兩個中藥批號,黃河中藥廠獲批一個;2018年全國只批一個,拿到藥品批號的企業又是黃河中藥廠。

拯救中醫藥

恢復老字號

創業難,守業更難。

2019年3月,年近九旬的楊巨奎依舊精神頭十足,為了不給自己和家族留下遺憾,他便提出把老祖先留下來的字號「頤聖堂中醫館」恢復起來。楊老的孫子楊履世和父輩等幾代人興奮之餘,全力根據掌握的資料和史料,重建字號。誰知,到了後半年,楊老身體日漸不舒服。

把醫館做起來,今生不留遺憾,這是楊巨奎發自內心的願望。2020年3月22日,楊老期待的中醫館開張了,他沒有留給世人遺憾,但世界給他留下了不足,一個多月前他已因病去世。楊老到離世,都未能親眼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頤聖堂新的中醫館。

頤聖堂傳到楊履世已經是第十一代,楊家的濟世救人良訓依舊堅持著。協助祖父復館,研習祖制是楊履世的使命與目標。為此,他從事了兩個方面的品牌建設,其一是2019年起,他把黃河中藥隱藏後面,而重點動頤聖堂字號,二則繼承了「醫藥不分家」的優良傳統。至今,頤聖堂嚴格按照前店後坊的格局建造,並真正地實施著「後坊」的功能。

「現代意義上的『前店後坊』,不是地理上的前院開診所,後院做加工,而是將醫療和製藥統籌聯動,『前店』醫生開處方時有『後坊』提供的藥材信息,『後坊』藥工炮製時有『前店』的臨床要求和配伍指導。」楊履世對頤聖堂的模式進行了解讀,他認為在這種模式之下,將「院內製劑」固定下來,中醫藥才能夠真正地走向世界。

頤聖堂中醫館傳承了300多年,十一代人恪守古訓,醫藥並舉,堅持前店後坊,前店「頤聖堂中醫館」四十餘位名老中醫和三十餘名工作人員,全部都「識飲片,懂成藥」;後坊「黃河中藥廠」,在名老中醫指導下,加工生產中成藥及院內製劑60餘種,真正做到了醫藥不分家。

堅守「治病救人」

為商只在其次

楊家十一代人世代相傳,從未中斷,被稱作是「中醫藥的活化石」。

大伯楊兆宇,一直跟著爺爺坐診;二伯楊兆豐經營藥廠;父親楊兆寅精研中藥材聯合創辦黃河中藥廠;四叔楊兆兵深耕中藥的炮製加工;姑姑專門學醫,就職於264醫院……細數著家人,楊履世的臉上滿是驕傲。

去年開始,學習醫藥多年的楊履世,又專門拜在了八十多歲的中醫世家韓玉輝的孫女韓履褀門下。巧合的是,楊巨奎當年,也正是從師韓家,向傅山的弟子韓玉輝學習醫藥。

除了繼續研究和發揚中醫藥傳統文化,楊履世這一代的頤聖堂還在做的一個事就是堅守真正治病救人的傳統。詳聊之下,楊履世談到,他們的中醫堂,如今除了自己的極具價值的中醫品牌藥物外,只賣三百多種基礎藥。他們內部有一個叫360目錄的資料庫,這裡包括300種成藥,60個湯頭(方劑)。有了這些,日常人們有的常用病都已能治療。「而這些藥物都不能治療的疾病,你也就得去各大醫院住院了」。事實上,現在街頭藥店動輒就賣幾千種藥,實際還是換湯不換藥,而且一些藥品換個名,價格便高到離譜。

有人說「中醫將死於中藥」,或許危言聳聽,但也表明了中醫療效受中藥質量影響很大。比如甘草,藥典規定甘草最低直徑不小於0.6cm,但市場上仍然有不符合標準的甘草以次充好,不少供應商的甘草好壞摻雜,甚至部分不達標準。除了要按照藥典要求加工生產外,產地對於藥材也至關重要。於甘草而言,內蒙古最好,新疆次之,有效成分相差一倍以上,即便華佗再世,不同產地的甘草也會使得療效大打折扣。頤聖堂始終堅守著選藥製藥最嚴苛的標準,即便成本會差出很多倍,在為患者「煎藥」的過程中,頤聖堂也會自主優化煎藥流程,購買價格不菲的濃縮機,每日承擔高額的電費,只為煎出的藥口感、療效更佳,患者能省錢,藥材物盡其用……

此外,他們還提出真正的方便門診,方便於百姓,即同樣的藥在此可以拆開了買,你用多少買多少,以免浪費。而對於一些無力治病的市民百姓,頤聖堂則提出,你可以先看病,後付款,記帳欠帳。楊履世表示,事實上,他們敢賒出去,就沒想這些錢能收回來。而反過來,他們的真誠和信譽,換來的也是百姓的誠信,眾多欠款者只要有了能力,紛紛會把欠帳還上。

疫情期間,口罩價格飛漲,醫館卻堅持在門口免費發口罩,還先後拿出200萬元的專門藥物,捐獻給各地需要藥品的醫院。前一段時間,頤聖堂又與殘疾人聯合會合作,一起義賣香包,所得款項,醫館全部捐獻給殘疾人。

提起頤聖堂的商業版圖,楊履世講他們傳承多年中醫世家的良好一面,為商只在其次,為醫才是根本,因此,才有了頤聖堂好多不同於藥店、藥企的做法。將來,他有個想法,就是把頤聖堂做到全國,把頤聖堂治病救人的傳統做到全國,走到包括所有地級以上城市的全國各地。

談到這些,頤聖堂中醫館館長趙伯翰表示,楊巨奎老先生在世時曾給員工和後人講:「有人拿槍做武器,有人拿刀做武器,有人拿筆做武器,而我們拿時間做武器。有人用五年成功,我們則用十年;有人一代人的事業,我們用多少代人一起做成。時間是永遠不滅的武器,只有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才是真正的勝利者,方可無敵天下。」所以頤聖堂不論過去還是將來,將用所有的時間見證中醫真正的良心醫藥。

原標題:《晉醫楊家:以時間為武器方可無敵天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還原「楊家將」:歷史與傳說差距有多大?
    ■楊家將是如何走紅的楊家將故事流傳了近千年,歷久彌新,令人難忘。楊家將故事是如何家喻戶曉的?這有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楊家將」故事發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葉就已迅速流傳於天下。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曾寫過一篇文章,稱讚楊業、楊延昭「父子皆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並且指出楊家將故事在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廣泛流傳。
  • 《水滸傳》與「楊家將」,不僅只是有好漢與楊家將有血緣關係
    楊家將的故事,是民間根據宋代的一些歷史人物為原型而創造出來的。故事歌頌了抗遼的英雄,譴責了誤國的權奸,洋溢著愛國主義的思想,為人們所傳誦。 《宋史·楊業傳》等載,宋初,太宗徵太原時,北漢的節度使劉繼業降宋,改姓楊,名業,拜代州刺史,英勇善戰,遼國人望見他的旗幟,便紛紛逃去,號稱「楊無敵」。
  • 風雲雄霸天下武功排名,第一無敵
    風雲雄霸天下相信大家都看過吧,小時候最愛看的電視劇之一就是它了,今天來跟大家聊一聊風雲雄霸天下裡的武功排名。第十名:聶人王主要武功有:冰心訣和傲寒六訣號稱北飲狂刀,有「北飲狂刀聶人王,南麟劍首斷帥」的說法第九名:第二刀皇武功:斷情七訣、無二刀法,使用的武器
  • 雁門關下發現楊家將後代,大約五百人,專家:楊家祠堂已有千年
    據《楊家贊詩》中道:「源遠流長根又深,清白傳家素有名。山西發藉太原府,奉命平番作忠臣。文武公卿光是議,黔蜀威名震玉金。識得楊家詩八句,才是楊家後留人。」 楊家將:忠烈的將門之家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的忠烈將門之家,其中楊家將無疑是最有名的。
  • 武威楊姓流源與涼州楊家將述略
    楊嘉謨一生戎馬生涯四十年,是明末功德昭著的名將,也是北宋名將、世稱「金刀令公」「楊無敵」楊業的後裔。終明一朝,楊嘉謨及其祖宗八代祖先世居涼州,鎮邊守土,保衛大明江山270餘年,立下赫赫戰功。據《涼州府志備考·楊氏家譜》記載,楊嘉謨祖籍為重慶府長壽縣,那麼,他的祖先又是如何從遙遠的重慶府來到西北大邑武威的呢?
  • 楊家將與北京地名——六郎莊
    傳說在北宋年間,楊家將帶兵與遼國作戰,因寡不敵眾、身陷重圍,其中又有奸臣陷害、不肯派兵支援。楊家眾兄弟商議對策,六郎自告奮勇要單騎闖關、去別處搬救兵。楊延昭經過一陣捨命拼殺,終於闖出重圍。當時遼國最懼怕的就是楊家將,當然知道這是去除心腹大患的最好時機,怎麼可能讓六郎輕易突圍去搬兵?於是派出一員大將帶兵追擊。
  • 山西傳統家教家風家規家訓二代縣楊家將
    傳說這是人們為紀念楊家將不朽功勳,而流傳到今天的一處珍貴遺蹟。 從此,敵兵一見「楊」字大旗,便嚇得心驚膽戰而不戰自退,稱楊業為「楊無敵」。朝廷由此提升他為雲州觀察使,仍知代州。楊業駐守雁門關八年之久,契丹軍始終不敢侵入一步。 楊業的顯赫戰功,使得一些心胸狹窄的同僚妒火中燒。一些人給宋太宗寫匿名信,詆毀楊業。
  • 三本從頭爽到尾的無敵流小說,主角開場就無敵,一路碾壓過去
    大家好,我是愛看小說的書蟲,每天給大家好看的小說,今天推薦:三本從頭爽到尾的無敵流小說,主角開場就無敵,一路碾壓過去第一本:《都市仙尊》,作者:洛書簡介:「一代仙尊」洛塵遭人偷襲,重生回到地球。穿越到異世的武學天才,超卓的武功,絕世的智慧;且看凌天如何在異世只手舞風雲,左右逢源、文武雙絕、威動天下;造就一個永恆的凌天傳說!精彩片段:凌天嬉笑的臉色凝重了起來,沒想到奶奶只是聽說了南宮樂的死訊,就一陣見血地指出了他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果然是人老成精,確實不凡!
  • 楊家將與折家將,並稱北宋兩大武將家族,到底誰才是宋朝第一將門
    一提到宋朝,很多人都能想起七郎八虎闖幽州,十二寡婦徵西那段盪氣迴腸的楊家事跡,楊家將的故事流傳千年,早已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經過小說演義的藝術加工,楊家將憑藉忠勇的氣節,在歷代武將世家中,排名第一的位置已經無法動搖。然而稍微有點宋史常識,你會發現,以往認識的楊家將與真實的歷史有著很大的差別,楊家將對宋朝的貢獻沒有評書演義描繪的那麼大,楊家的輝煌也僅僅曇花一現。
  • 《GTA5》線上唯一能觸發「無敵」的武器,擁有崔佛的戰鬥天賦!
    GTA5線上有一款這樣的無敵,當你使用它擊中目標之後,那麼你的血量就會瞬間回滿,但如果對方是霰彈槍的話,可能你就會直接帶走,所以吸血也就顯得很無用,但其實這款武器的實用性還是挺高的,從一定角度來講,它的存在給了很多近戰武器壓力,可能是永無再見天日的可能,畢竟現在很多武器大家都壓箱底了
  • 楊家槍法有什麼來歷,楊繼業用刀,他的子孫們為什麼用槍
    從殘唐五代時的金刀王楊會為第一代開始,第二代火山王楊袞集成了楊家槍法,到楊繼業是第三代使的大刀,他們都是當世保家衛國、抗擊大遼的英雄。 從第四代楊延昭開始,楊家將的武器,從刀改為了槍,這裡面有很多故事。 一、一心護民,金刀王被懲罰。
  • 西班牙無敵艦隊之謎 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原因 天災
    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西班牙無敵艦隊之謎西班牙無敵艦隊被稱為天下無敵,但1588年的一場戰爭,使「天下無敵」變成了「人盡可欺」。西班牙3萬人的軍隊,對抗9000軍隊的英國卻全軍覆沒,因此西班牙無敵艦隊之謎成為歷史謎案。
  • 楊家弄
    ▲50年代末的楊家弄圈門街口   老周浦有東,西兩條楊家弄,這裡介紹的是西楊家弄。西楊家弄地處周浦鎮西部。走到汽車站只要三分鐘,到小火車站也只有五分鐘的路程。1932年他喪妻後續弦,娶了一位周浦大小姐唐秀珍為妻,就在周浦置業,買下楊家弄的舊棚,重新翻造了這個建築,前後造了三年才完工。
  • 劍來:道老二並非真無敵,只因天下還有f4!
    不過,小編還是不認為道老二真的是老祖之下第一人,雖然說他有個「真無敵」的稱號,但這個真無敵真的是無敵嗎?小編認為,這個稱號是因為道老二喜歡和高手打架,且戰無敗績!因此被稱為「真無敵」!畢竟道老二不可能和每一個大佬都打過,因為並不是每個大佬都喜歡打架,其中小編認為能與真無敵一戰,甚至獲勝的,就有劍來讀者們起名為「大綱f4」的這四個頂級大佬!
  • 真實歷史上的折家軍和楊家將 誰更受皇帝信任
    在此情況下,嶽飛以及楊家將,這些宋朝武將便顯得尤為突出。時至今日,這些人仍有極大的名氣。比如楊門一族,從老令公楊業,六郎楊延昭,其孫楊文廣,共為北宋守衛邊疆上百年之久。又經過各種演義小說的改編,楊家將被不少同學認為是,僅次於嶽飛的宋朝名將。
  • 靖康之恥發生時,楊家將為何不見蹤影?看楊業家族發展史找到答案
    作者:軍事帥哥楊家將是中國人心中的偉大英雄。其第一代楊業是宋軍名將,他在陳家谷戰鬥中被敵人俘虜後寧死不屈,最後絕食殉國。宋太宗親自下詔褒獎楊業,稱讚楊業精忠報國的戰鬥精神。楊業的後代也陸續參軍,繼續踐行著父輩精忠報國的理想。
  • 全美世界捐贈40萬元為冷水江市楊家學校建新樓
    紅網時刻1月15日訊(通訊員 陳芝 記者 廖潔)1月15日,全美世界集團為湖南省冷水江市中連鄉楊家學校慷慨捐贈40萬元,計劃在該校新建一棟教學樓。 冷水江市中連鄉楊家學校位於礦產枯竭區,隨著工業撤離,村民紛紛轉業,成年人多數出外打工,留守兒童問題嚴峻。學校改建完成後,預計學生將達300人。
  • 《天下3》玩家票選最炫目武器
    恰如青龍偃月之於關雲長、雙節棍之於李小龍,武器本就是英雄們的身份象徵之一。而在網易(更多廠商)首款全模式3D玄幻網遊《天下3》中,主創人員不僅為諸位玩家設計了豐富的武器裝備,其中更有不少是炫到晃瞎氪金狗眼的神兵利器——裝備上它們以後,相信玩家們把妹的成功機率也會大幅度上升噢!
  • 楊家將後代去哪了?一支竟割據地方600年,歷經宋元明三朝
    楊家將的故事,對於大家來說是耳熟能詳,千百年來無論小說、戲曲、電視劇都對楊家將,進行讚揚。也是國人面對外族入侵和西方列強欺凌,反抗侵略、保家衛國、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種寄託。楊家將第一代楊業,被擒不屈,絕食而死楊家將最早的統帥是楊業,楊業原本是北漢的大將,年幼的楊業就被北漢世祖劉崇看重,他以楊業為養孫,改名劉繼業。北漢滅亡後,劉繼業歸降北宋,宋太宗知道劉繼業的威名,《宋史》記載:「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並為其複姓楊,單名業。
  • 漫威宇宙開端:《無敵浩克》中這些人類武器威力如何?
    這部2008年的《無敵浩克》更像是漫威超級英雄的重啟版,被認為是整個電影漫威世界的開端(同年還上映了《鋼鐵俠1》),只是在隨後出現的角色中浩克的扮演者從愛德華.諾頓換成了馬克.魯法洛。這部影片講述了由於實驗失敗而異化的科學家布魯斯.班納失手打傷羅斯將軍以及實驗助手,女朋友同時也是將軍的女兒然後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