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後代去哪了?一支竟割據地方600年,歷經宋元明三朝

2020-12-18 小王子說歷史

楊家將的故事,對於大家來說是耳熟能詳,千百年來無論小說、戲曲、電視劇都對楊家將,進行讚揚。也是國人面對外族入侵和西方列強欺凌,反抗侵略、保家衛國、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種寄託。

楊家將第一代楊業,被擒不屈,絕食而死

楊家將最早的統帥是楊業,楊業原本是北漢的大將,年幼的楊業就被北漢世祖劉崇看重,他以楊業為養孫,改名劉繼業。北漢滅亡後,劉繼業歸降北宋,宋太宗知道劉繼業的威名,《宋史》記載:「屢立戰功,所向克捷,國人號為「無敵」。並為其複姓楊,單名業。

宋太宗以楊業對防禦遼國有豐富經驗,派他到代州為三交駐泊兵馬部署,遼軍從雁門關大舉進攻,楊業率領數百名騎兵繞到遼軍背後,殺死遼國節度使駙馬侍中蕭咄李,楊業升為雲州觀察使。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北伐遼國,收復燕雲十六州。

由於主將潘美、護軍王冼的錯誤指揮和掣肘,楊業戰敗,被遼軍生擒,《宋史》記載:「業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賊捍邊以報,而反為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楊業之子楊延玉部將王貴、賀懷浦全都力戰而死。

楊家將第二代楊延昭,作戰勇猛,屢建奇功

楊延昭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做軍陣之類的遊戲,楊業每次出徵的時候,都會帶著楊延昭?雍熙三年北伐,楊延昭和父兄一塊出徵,《宋史》記載:「戰朔州城下,流矢貫臂,鬥益急」。楊業去世以後,楊延昭擔任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在河北邊防前線任職。

鹹平二年(999年),遼軍騷擾邊疆,楊延昭當時在遂城,城小而無準備,遼軍攻城又急,遼聖宗的母親蕭太后指揮作戰,宋軍人人自危。《宋史》記載:「延昭悉集城中丁壯登碑,賦器甲護守。會大寒,汲水灌城上,旦悉為冰,堅滑不可上,契丹遂潰去,獲其鎧仗甚眾。以功拜莫」

後來楊延昭又屢建奇功,澶淵定盟的時候,楊延昭因為守邊的功勞,屢次升遷。景德二年(1005年)楊延昭被授予高陽關副都部署。大中祥符(1014年),楊延昭去世,終年五十七歲。《宋史》記載: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護櫬以歸,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錄其三子官,其常從、門客亦試藝甄敘之。

楊家將第三代,楊文廣得範仲淹賞識

楊文廣是楊延昭的第三個兒子,楊文廣討賊張海有功,授予殿直。後來和範仲淹相遇,範仲淹發現楊文廣非常有才能,就把楊文廣帶在身邊。皇祐四年(1052年),楊文廣跟隨狄青徵討盤踞邕州的蠻族首領儂智高的叛亂。

後來楊文廣被提拔為成州團練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遷興防禦使,秦鳳路副總管,他因此參加了對西夏的防禦作戰。後來,遼國與宋朝在代州的邊界劃分上發生爭執。楊文廣向朝廷獻上陣圖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還沒等到朝廷的回音,楊文廣就死在任上,北宋朝廷追贈他同州觀察使。

楊家將的後代去哪了?

正史上的楊家將主要就是:楊業、楊延昭、楊文廣,歷史的楊家將沒有楊宗保、穆桂英,的確有佘太君的存在,佘太君原姓折。然而三代以後,楊家便開始沒落,《宋史》只記載到了楊延昭,對於楊家的後裔卻隻字未提。

明朝大學士宋濂考證發現一支楊家將血脈,宋濂編修的《楊氏家傳》中記載:」先祖楊信,曾祖楊業(楊繼業),祖父楊延昭,父親楊充廣。楊充廣南徵與播州楊昭通譜,因楊昭無子,遂將子貴遷過繼於楊昭,由此,守播境者皆楊業之後商。」從這份記載來看,楊家後人已經割據一方,做了300年的「土皇帝」。

所謂播州楊氏,是中國西南歷史上的一個土司政權,自唐朝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經歷宋、元、明,一直到明神宗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楊氏被明朝政府所滅。

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唐朝政府廢隋朝羊柯群置播州,後來唐朝衰落,播州多次淪陷南詔。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楊端率領軍隊佔領播州南詔,自立為主,成為世襲刺史的家族政權。到了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楊氏歸附宋朝,楊氏依然為首領。

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元朝政府詔招撫播州,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楊邦憲投降元朝,後來又升播州宣撫司、資德大夫。到了洪武五年(1372年)楊氏又降明,到了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楊應龍反叛朝廷,不久在播州之役中敗亡,這也代表播州割據600年的楊氏結束。

相關焦點

  • 雁門關下發現楊家將後代,大約五百人,專家:楊家祠堂已有千年
    據《楊家贊詩》中道:「源遠流長根又深,清白傳家素有名。山西發藉太原府,奉命平番作忠臣。文武公卿光是議,黔蜀威名震玉金。識得楊家詩八句,才是楊家後留人。」 楊家將:忠烈的將門之家 在我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的忠烈將門之家,其中楊家將無疑是最有名的。
  • 統治遵義七百年的楊氏土司 自稱楊家將的後代 是漢人還是少數民族
    就是大名鼎鼎綽號楊無敵的楊老令公,至此統治播州725年的楊氏土司終於給自己找上了一個足夠榮耀的祖宗,也就理所當然地將自己視為了楊家將的後代。那麼歷史真的就如楊氏土司自己編寫的家傳和碑文所寫的那樣嗎?民國時邊疆史學大家譚其驤先生曾對此專門進行過考證,並指出了其中的荒謬之處。
  • 準噶爾的野心,歷經清三朝皇帝用了70年,最終才徹底滅亡他們
    清朝在歷經康熙 、雍正 、乾隆三朝皇帝,為統一西北地區與準噶爾貴族進行的多次戰爭總耗時為70年,這戰爭在清代文獻中統稱為「平定準噶爾」。平定準噶爾的戰爭,起始於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迄於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最終平息叛亂,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 此國歷經三朝,延續一千五百餘年,西周東方宿敵,至今仍有影響!
    春秋列國故事/004期文/有史遺來春兒此國歷經三朝,延續一千五百餘年,至今仍有影響!徐國,也稱徐夷,早在夏朝大禹時期,先祖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封徐國,歷經夏商周三朝。在西周時期,徐國被封為第二等爵「侯爵」,可見當時的徐國實力並不弱。之後西周發生了著名的「三監之亂」,徐國也是重要的參與者之一。
  • 宋元明文字學史稿
    中國共產黨新聞 >>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 >> 成果選介 >> 學科成果 >> 語言學 宋元明文字學史稿   2011年
  • 武威楊姓流源與涼州楊家將述略
    楊姓播遷繁衍武威的流源支脈,目前雖然還不能理出一個清晰的頭緒,但明代楊嘉謨家族即涼州楊家將的落籍並興起,無疑是武威楊姓崛起並迅速繁衍壯大的一支重要生力軍。二、涼州楊家將支脈述略北宋楊業祖孫四代保家衛國跨越千年的英雄傳奇,及明朝「涼州楊家將」的赫赫戰功,使我們能夠穿越歴史風雲,零距離接觸綿延千年、婦孺皆知的楊家將後裔。
  • 廣州這一千年古寺將重建,與楊家將有段古
    據志書記載,該寺始建於唐代,民間相傳寺廟的開山祖師是北宋時期的楊家將楊五郎。而在1958年,這座古寺遭遇完全毀壞,僅剩殘垣斷壁。近年來,這座千年古寺在原址迎來重生。目前大雄寶殿已籌建完成,四方香客不斷。這就是位於黃埔區九佛街山龍村的武臺寺。
  • 雍熙北伐失敗,楊家將滿門凋零,楊業的後人去哪了
    公元986年,時值宋太宗雍熙三年,趙光義通過總結高粱河北伐慘敗的教訓,精心謀劃一場規模更大的伐遼大業。宋遼之間原本沒有深仇大恨,所有矛盾的根源無外乎宋朝歷代帝王念茲在茲的「幽雲十六州」。石敬瑭便將目標鎖定遼朝,以出讓趙德鈞所在的幽雲十六州為條件,獲取遼朝的支持。這裡要注重說明,幽雲十六州不是從石敬瑭手裡,而是在趙德鈞的掌控內,石敬瑭屬於慷他人之慨。石敬瑭用趙德鈞的幽雲十六州給自己謀取後晉的建立。石敬瑭自己沒有想到,他的這份慷慨舉動將宋朝帶入無邊苦海。從此中原地區的北方門戶洞開,遊牧民族再想侵擾中原便可以長驅直入。
  • 當年楊家將的創始人楊業,他被契丹人圍困的地方,是今天的哪裡?
    事實上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和《宋史》的記錄,楊家將是被困在了陳家谷這個地方,並且楊家將的創始人楊業,正是死在了這裡。 那麼,這個讓楊家將敗北的陳家谷到底是什麼地方,為何楊業又會死在這裡呢?
  • 中國歷史上戰鬥力最強的五大家族軍隊楊家將只排第三!
    在明末官吏貪汙、軍備廢弛的情況下,李成梁父子鎮守遼東三十年,立功邊陲,頻奏捷報。邊帥功勳之盛,二百年來絕無僅有。 中國歷史上戰鬥力最強的五大家族軍隊:第4.麻家軍(代表人物:麻貴):麻家軍是明朝著名的邊防軍隊,當時著名的軍隊有「東李西麻」之稱,李是李成梁、李如柏、李如松父子,而麻是指,麻祿、麻錦、麻貴父子,他們是元朝色目人的後代
  • 《知否》讓太后撤簾還政、歷經三朝的韓大相公,歷史上確有其人
    太后和趙宗全這樣一退一進,本來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但是齊衡卻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在朝堂上落敗之後便要求辭官,但是趙宗全只是將齊衡一派各種貶而已,這場所謂的朝堂紛爭也是以韓大相公的勝利而告終
  • 山西傳統家教家風家規家訓二代縣楊家將
    提起楊家將,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楊業。歷史上,這位名震千裡的一代名將,弱冠之年便入事太原的北漢政權,受到北漢皇帝的信任,任侍衛新軍都虞候。到了明代,民間文學家又把他們的故事編成《楊家將演義》、《楊家將傳》,用小說評書的形式在社會民間廣泛傳播。這些傳說和故事,把楊家將英勇戰鬥、犧牲的過程,敘述得十分詳細和感人。他們還把宋代功臣潘美描繪成大奸臣做陪襯,使楊家將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風更加高大和完美。
  • 除了五代十國,唐宋間還有哪些割據政權?
    王延政不滿,便外逃自立,於943年在福建建州,也就是現在的建甌,以五縣之地,另立山頭,也就是所謂的殷國。恰巧這時的閩國內亂,朱文進叛亂,誅殺王延羲,將福州的王姓幾乎殺絕。殷國的王延政自然要復仇,率大軍進攻朱文進,聯合其它王姓宗室,並一舉拿下了福州,然後自任皇帝,945年改國號殷為閩。自此,殷國就不復存在,前後僅僅存在三年。
  • 北京邊關三城的鎮邊城,是楊家將抗擊金兵駐守三關的地方
    雖然鎮邊城的街巷布局完整保留了下來,但是歷經滄桑之後成立的老房子已為數不多。主街上少數保存下來的老院落,完全是京城四合院的制式,與鄉村農家院迥然不同。這是一座可以稱得上古城的小城,雖說它不抵平遙古城來的壯觀,卻也透著一種堅實和強勁。據說它始建於宋朝,是楊家將抗擊金兵駐守三關的地方。
  • 《水滸傳》與「楊家將」,不僅只是有好漢與楊家將有血緣關係
    《宋史·楊業傳》等載,宋初,太宗徵太原時,北漢的節度使劉繼業降宋,改姓楊,名業,拜代州刺史,英勇善戰,遼國人望見他的旗幟,便紛紛逃去,號稱「楊無敵」。 這一年,是楊業死後的八十八年,楊延昭死後的六十年。楊文廣之後,楊家是否還有守邊大將,就不得而知。 楊業一家三代人,經歷了宋代的五個王朝,均為守邊將領,多數以身殉職。可謂一門忠烈。在宋代屢遭契丹(遼國)、西夏入侵犯,割地賠款的時候,楊家父子抗遼的行動,特別為人們所珍重。
  • 楊家將與北京地名——六郎莊
    傳說在北宋年間,楊家將帶兵與遼國作戰,因寡不敵眾、身陷重圍,其中又有奸臣陷害、不肯派兵支援。楊家眾兄弟商議對策,六郎自告奮勇要單騎闖關、去別處搬救兵。楊延昭經過一陣捨命拼殺,終於闖出重圍。當時遼國最懼怕的就是楊家將,當然知道這是去除心腹大患的最好時機,怎麼可能讓六郎輕易突圍去搬兵?於是派出一員大將帶兵追擊。
  • 四川歷史上有哪些割據政權?
    在我國封建時代,地方軍閥憑藉著強大的實力,逐漸形成對抗中央政權的割據政權,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而四川地區,在很多朝代都形成了割據勢力,這其中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嗎
  • 你知道楊家將中有場最搞笑的大比武嗎?
    此賽不但讓張狂的大遼收斂許多,也讓新老交接的大宋脫離危險之境,更讓已處落魄的楊家起死回生,再次揚威邊關。(一)奸臣當道,楊家沒落楊家軍在第一代領導人楊令公勝率下,將不可一世的遼國打回原形,讓邊關安寧不少,但楊家的損傷也著實讓人垂淚,金沙灘一戰七個兒子損失了五個,元氣一傷到底。
  • 傅恆的伯父,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60年引領家族榮耀
    但其實在他們之前,還有一個人更出名,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保他,雍正愛他,乾隆敬他,60年官場生涯贏得了富察家的榮耀,他就是傅恆的伯父——富察·馬齊。馬齊,一個兢兢業業的老者,給富察家族鋪好路道路,引領家族榮耀60年。若無馬齊,就無後來的傅恆、福康安等人。
  • 清朝滅亡後,愛新覺羅後代去哪了?你絕對想不到的結局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從此清朝滅亡。中國進入共和國時代,而退位時愛新覺羅氏貴族已有14萬人左右,如此多的愛新覺羅後代他們下場如何?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從後金到清末算起,將近300年,歷經11代12位皇帝,在這期間,皇帝們擁有特權,並擁有眾多后妃,加上中國崇尚多子多孫的古老傳統習俗,因而愛新覺羅家族子孫繁衍十分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