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在三國時期可謂是叱吒風雲之將才,他為主公劉備立下了無數汗馬功勞,他的氣度和胸懷可是天生就有的,武功更不用說,他力大無窮能以一敵百,三國時期的各個人物都比不上他那顆忠義之心,就連曹操也對他是讚賞有加,還一度想收服關羽為自己效力,可關羽心中只有一個「忠」字,除了劉備他任何人都不會屈服,可就這樣一位傲嬌將神在他心中也有心服口服的人。
第一位不用多說,自然是他的大哥劉備了,當年關羽還是個在菜市場賣綠豆的市人,劉備慧眼識金將他和張飛二人一眼相中,認為他們兩個日後必成大器於是三人結拜為了異姓之兄,劉備也果然沒有看錯人,關羽的確是個打仗的能手,在各種戰役中的表現領許多人刮目相看,從一個胸懷大志卻一直碌碌無為的平民百姓,到最後成為了引領千軍萬馬的大將,劉備的恩德他自然無以為報。
在兄弟三人結為兄弟之後,雖然也曾在袁紹軍旗下效力但始終也沒能成大業,這必然是需要一個謀事之才了,因此諸葛亮這個人物就出現了,在兄弟三人三顧茅廬之時,張飛和關羽就對這諸葛亮不滿了,他們才沒有劉備那麼好的耐心,究竟是什麼了不起的人讓他們兄弟三人冒著大雪屢屢登門,還見不了人因此那時關羽對諸葛亮還是瞧不上的,可事實證明經過數次戰役後,諸葛亮的才學令關羽肅然起敬、不得不佩服此人。
這另外一個人也是一個豪爽之人,他就是徐晃,徐晃和關羽完全不是同一個陣營的,他倆雖在戰場是彼此的敵人可在私下裡都是十分敬佩對方,就在關羽攻打樊城遭遇圍困之時徐晃帶著軍隊前來營救,這讓關羽很是動容,兩人在戰後還坐在一起喝起了酒聊起了天,真是一大快哉之事,並且徐晃怕下面的士兵會將此事傳到主公耳裡還故意大聲大聲說要取了關羽的人頭,這兩人如果不是效忠不同的人,肯定是一世的好兄弟。
趙雲也是關羽打心眼兒裡傾佩的一位戰將,最開始趙雲才投靠劉備旗下的時候關羽十分看不起他,認為他是一個不忠不義之人,因此從來沒有對他正眼瞧過,認為此人人品不行也成不了什麼大事,可就在趙云為了救劉備的兒子劉禪隻身一人衝向敵營,並且突破百萬大軍完好無損的將劉禪救了回來,這讓關羽從此發自內心的對趙子龍的英勇傾佩無比,二人從此的關係更是大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