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2部影片激烈角遂金棕櫚
●《巴爾扎克與小裁縫》獲選「一種注目」開幕片
●英法實力相當美國未見出彩
●《任逍遙》女主角最有希望成影后
坎城電影節又到了,真是不看不知道,根據坎城官方網站公布的數字,今年要在電影節現身的影片居然多達2281部,光是劇情長片就有939部,來自89個不同的國家。當然,不要以為這2000多部片子都要去爭那個金棕櫚獎,實際上被選為「官方」放映片的只有55部,在這55部裡,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競賽單元的那22部片子。本文將帶你對參展影片進行全景掃描。競賽單元英國:四影片強勢入侵
前陣子無論是英國本地媒體還是其他海外媒體都一直在叫嚷著「英國勢力」入侵坎城,這也難怪,今年參賽的英國片共有4部,為除東道主法國以外的各國之最。4部影片中邁克·李(MikeLeigh)的《AllorNothing》、肯·洛奇(KenLoach)的《甜蜜16歲》(SweetSixteen)以及麥可·溫特伯頓(MichaelWinterbottom)的《24小時狂歡》(24—HourPartyPeople)是「原裝正版」的英國片,而加拿大導演大衛·柯南伯格(DavisCronenberg)的《蜘蛛》一片由於主要在英國拍攝,也算作英國影片。說起來柯南伯格也是坎城的常客了,1999年的坎城電影節,大衛·林奇(DavidLynch)的《斯特萊特的故事》(TheStraightStory)入選提名名單,當時的評審團主席正是柯南伯格(DavisCronenberg)。誰也沒有想到,今年大衛·林奇再次來到坎城的時候,身份已經是評審團主席,而柯南伯格則成了參賽選手,真可謂是風水輪流轉。《蜘蛛》的主題跟《入侵腦細胞》(TheCell)有某些相似之處,講述了一個處在心理問題邊緣的人的故事,由於童年陰影,一直禁錮在他自己的世界裡尋找所謂的真相,也因此被拘禁在精神病院裡長達20年之久。電影帶領我們進入他瘋狂的內心世界,一次難忘的靈魂之旅絕對會讓你大冒冷汗,柯南伯格是作為另類導演起家,但後來日漸向好萊塢模式靠攏,其《X存在》(eXistance)一片只是對《黑客帝國》的一次模仿。可以想像,《蜘蛛》的結局將是理所當然的經典好萊塢式。
另外3部英國參賽片中,邁克·李對於關心坎城的影迷也絕不是陌生的名字了,1993年他的《裸露》(Naked)一片奪得坎城最佳導演獎,1996的《秘密與謊言》也為他帶來了金棕櫚大獎的殊榮,他這次的作品《AllorNothing》以時間順序來講述一對夫婦的日常生活。丈夫是計程車司機,妻子是一家超級市場的收銀員,兩人關係日益惡化,最後終於演化成一部家庭悲劇。麥可·溫特伯頓的名字普通觀眾可能未必熟悉,事實上他已經是第三次衝擊坎城了,《24小時狂歡》描述的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曼徹斯特音樂圈,從網上的反應來看,影迷對該片的評價頗高。1998年,描述80年代Glam—Rock圈的影片《紫醉金迷》(VelvetGoldmine)獲得了坎城最佳藝術指導獎,這次同樣是以流行音樂為題材的《24小時狂歡》能否載譽而歸,我們拭目以待。不得不提一句的是,曾三次獲得坎城評委會大獎的肯·洛奇的《甜蜜16歲》可以算是這幾部影片中最無創意的一部,這是洛奇繼《我的名字是喬》(MynameisJoe)之後的又一力作。男主角林姆是個16歲的少年,在回家跟家人團聚的路上他遭遇到歹徒。影片新意不夠,無甚驚喜之處。法國:東道主當仁不讓
法國作為東道主,一口氣拿出了5部影片參賽,其中最大牌的自然是波蘭裔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Polanski),這位《唐人街》、《第九道門》的導演與坎城的關係就不是那麼大了,資料所及就只有1976年自導自演的《房客》(TheTenant)獲得了一個提名。他今年的參賽片是《鋼琴家》,影史上叫這個名字或是類似名字的影片很多,但恐怕很少有像該片這樣,以二戰時期猶太人的命運為主題。奧利維埃·阿薩亞(OlivierAssayas)的《魔鬼情人》在多國取景,並以三國語言拍攝,體現這位流著法國新浪潮血液的導演走向國際化的「野心」,由於與張曼玉的離婚事件,相信阿薩亞今年會受到較多的關注。另外一部將會引起轟動的電影是蓋斯帕·諾(GasparNoe)的《不可撤消》(Irreversible),影片請來了美豔動人的莫妮卡·貝魯奇(MonicaBelluci)與其丈夫主演,充滿了露骨的性愛與暴力場面,貝魯奇本人稱它為《發條橙》與《索多瑪120天》的結合體,細想之下,這種電影大概也只可能在電檢制度相對寬鬆的歐洲參加電影節。另外兩部參賽的法國影片是尼可·加西亞的《L'adversaire》與羅伯特·圭迪古安的《瑪麗和她的兩個情人》(Marie—Joetsesdeuxamours)。亞洲:《任逍遙》一支獨秀
今年的亞洲電影也有上佳表現,已享有國際聲譽的中國導演賈樟柯憑《任逍遙》成為惟一入圍競賽單元的華人導演。《任逍遙》是賈樟柯自編自導的第三部劇情長片,在山西大同即興拍攝,描寫失業工人子弟的生活,寫兩名19歲少年搶劫銀行的的故事。據說在該片中賈樟柯偏離了慣用的寫實手法,風格呈現出超現實的趨勢。作為一個具有強烈的藝術責任感並已成功找到自己風格的導演,賈樟柯在藝術上的自我突破令人欽佩。另據影展方面稱,《任逍遙》女主角趙濤是本屆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的有力爭奪者,她在劇中飾演一個礦區野模特,她的表演閃現了當代女演員普遍缺乏的質感。
之前被傳有望進入競賽單元的幾部華語電影,如戴思傑的《巴爾扎克與小裁縫》,陳國富的《雙瞳》以及劉冰鑑的《哭泣的婦人》都將被歸入非競賽單元的「一種注目」環節,《巴爾扎克與小裁縫》更被選為該環節的開幕電影。另外,中國香港導演NicholasChin的短片《太太》進入的短片競賽環節。
除《任逍遙》外,另外三部入圍競賽單元的亞洲電影分別是韓國導演林權澤的《醉畫仙》、伊朗導演阿巴斯的《10》以及巴勒斯坦導演伊利亞·蘇雷曼的《神聖幹涉》,林權澤最為人所熟知的是大型古裝片《春香傳》,《醉畫仙》由雙料影帝的崔民植主演,描寫的是朝鮮後期天才畫家張承業的一生,《春香傳》2000年衝擊坎城未果,今年林權澤攜《醉畫仙》再度赴法,定要將韓國電影正式推向國際。美國:仍難被歐洲承認
美國電影在坎城的成績一向不很理想,這次參賽的三部影片同樣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保羅·湯瑪斯·安德森的《拳擊情緣》(Punch—DrunkLove)是NYU(紐約大學)體系中的導演,但以其讀了兩天NYU電影系就退學的經歷來看,一定也是個離經叛道之人。麥可·摩爾的《BowlingforColumbˉine》是十年來首次進入坎城競賽單元的紀錄片,而亞歷山大·佩恩的《與什密特有關》(AboutSchmidt)是這三部電影中惟一有大牌演員(傑克·尼克爾遜)參演的。俄羅斯:90分鐘的長鏡頭
在剩下的參賽片中,不可不提的是俄羅斯導演亞利山德·索庫若夫(AlexandreSokorov),早在三年前,他就以《Moloch》一片在坎城備受矚目。本次參賽作品《俄國方舟》(RussianArk)的拍攝地點是在聖彼得堡的一家博物館裡,一小時三十分鐘內拍攝的機器和過程毫無間斷。別的不敢說,有自虐傾向的人應該會喜歡這部片子。非競賽單元一種注目
五花八門的非競賽單元中最為人所知的當然是「一種注目」(UnCertainRegard),該環節一直以關注邊緣影片著稱。今年的「一種注目」有兩大亮點,一是華裔導演戴思傑的《巴爾扎克與小裁縫》被選為該環節的開幕影片;二是由包括陳凱歌在內的7位世界級大導共同拍攝的影片《十分鐘,年華老去》(TenMinutesOlder—TheTrumpet)將在這一環節亮相,這7位導演分別是:維爾納·赫爾措格(WernerHerzog)、吉姆·賈木許(JimJarmusch)、陳凱歌、艾奇·考裡斯馬基(AkiKaurismaki)、斯派克·李(SpikeLee)、艾裡斯·維克多(EriceVictor)、維姆·溫德斯(WimWenders)。《十分鐘,年華老去》是本屆坎城最特別的電影,上述7位導演將各自拍攝一段短片,最後將這些短片串成一部長片。明眼人一看即知,這7位導演的風格截然不同,如何將他們各自的作品成功地整合,相信是該計劃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香港之夜
去年的香港之夜,一舉花掉了800萬公款,據說今年港人吸取經驗,將舉辦場地改到了坎城酒店的私家海灘。5月18日早上召開記者招待會,下午,坎城的來賓將參觀香港館會場,正式的「香港之夜」將於晚上舉行,坎城的老朋友梁朝偉與張曼玉將作為嘉賓出席,有報導指作為評委之一的楊紫瓊也將出席,具體情況未知。舊片重映
今年的舊片重映環節,將有多部名家舊作現身,其中包括著名武俠片導演胡金銓的經典名作《大醉俠》的最新修復版本,這次修復由新片主「星藝」影畫負責,在坎城的上映為世界首映。
被列入舊片重映環節的還有黑澤明的《影武者》,安東尼奧尼的《LadywithoutCamelias》,以及梅爾維爾的《紅圈》等。
■本報娛樂評論員李如一本報特約娛樂評論員符韻韻(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