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宜昌案例入選湖北典型

2020-12-16 三峽小度

近日

「2020年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典型案例及優秀短視頻徵集評選」

獲獎名單正式出爐

宜昌3個案例獲評信用典型案例

2個短視頻獲評優秀短視頻

「2020年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典型案例及優秀短視頻徵集評選」活動自9月啟動以來,得到湖北省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申報案例和短視頻作品涉及政務誠信、信用助力「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優化、守信聯合激勵、誠信文化建設、「信易+」等領域。

此次評選共徵集到184個信用建設案例和116個信用宣傳短視頻,其中170個案例、104個短視頻通過初審進入網絡投票環節;最後經專家評審,確定20個案例、22個短視頻分別獲評信用典型案例及優秀短視頻。

「2020年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典型案例及優秀短視頻徵集評選」

入選典型案例名單

「2020年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典型案例及優秀短視頻徵集評選」

入選優秀短視頻名單

註:獲獎案例及視頻排名不分先後

宜昌入選作品展示

-1-

以數據代言信用 讓金融觸手可及

湖北三峽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宜昌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為破解困擾民營及小微企業發展的融資難、貴、慢問題,在國家發改委、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省信用辦的關心支持下,宜昌率先打造全國領先、省內首創的「網上金融服務大廳」(以下簡稱「大廳」),創新落地「信易貸」系列,以企業及企業家的信用為切入點,建立以信用為紐帶的新型綜合金融服務機制,形成全國首創的開放共享、綜合服務、全類別展示、全流程對接、市場化運作的網際網路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以信促融,善融惠企」,成為助力高質量發展新動力、新引擎。

一、創新亮點

(一)創新信用信息運用方式。

宜昌市智慧城市建設水平位列全國地市前五、華中第一。「大廳」依託「宜昌市政務服務網」及「市民e家」APP,整合宜昌智慧城市建設和網際網路政務優勢資源,用政務數據為企業「畫像」增信,以「全程線上」或「線上+線下」模式,喚醒沉睡的政務信用信息,暢通銀企對接渠道,通過撬動銀行發放信用貸款,信用信息運用包括數據脫敏直供銀行信貸模型、加工信用分間接增信兩種創新模式,有效促成信用信息的價值轉化,目前已將市場監管、人社、公積金等32個單位累計60多億條數據全部歸集到大數據管理機構,為「大廳」提供51大類數據的接口,數據交換量以每月5%左右的速度常態化增長。

(二)打通多家銀行的信貸系統。

宜昌的「大廳」有別於蘇州的單一信用報告、湖州的綠色產業、焦作的融資撮合、平安一帳通的供應鏈金融等國內其他平臺,不僅開發上線了「信易貸」所重點推動的銀企線上融資對接平臺(即企貸通),更是在全國首創了政務信用信息平臺與多家銀行信貸系統打通、直連直通申貸的模式。

(三)準公益性定位+市場化運營。

宜昌國投集團於2019年9月29日發起成立了湖北三峽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000萬元,負責宜昌網上金融服務大廳日常運營維護,致力於將「大廳」打造成「便捷化、一站式、全類別」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大廳」實行「政府搭臺、金融機構唱戲、科技支撐、市場化運作」的「政銀科企」合作模式,屬於全國的創新探索,兼顧了公共信息使用的公益性和平臺運作的商業可持續。

(四)風險管控嚴密。

「大廳」採用了授權查詢、網絡隔離、單一個體查詢、資料庫級脫敏處理、籤署保密協議等嚴格管控措施,確保數據使用合法合規。同時,始終定位信息中介平臺功能,不觸碰居間擔保、設立資金池等風險底線,不直接面向市場主體提供金融服務。

二、突出成效

(一)國家信用數據與宜昌互聯共享。

今年4月,宜昌與已全國中小企業融資信用平臺進行技術對接,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專門開放六個數據查詢及回傳測試接口,實現了國家層面市場主體登記註冊、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紅名單查詢、黑名單查詢、公開信息匯總六類數據與宜昌互聯共享,完善充實「企貸通」信用報告內容,拓展了貸後監管系統指標項目,增強了宜昌金融服務功能。

(二)「大廳」四大服務平臺全面建成。

「大廳」連結集成域內域外、線上線下金融機構,打造四大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其中,「金融產品展示平臺」有28家金融機構81項金融產品實現了分類展示、線上推介。「銀企融資對接平臺」有21家市級銀行及分支機構在線對接獲客,企業自行發布融資需求,銀行搶單或接單受理,同步獲取企業信用報告。「直連直通放款平臺」上線8個銀行個性化信貸產品、1個擔保產品、1個政策性貸款產品,省內率先打通了線上擔保、抵押、公證等輔助增信功能。「信貸智能風控平臺」實現了向銀行提示預警信息,輔助銀行貸後管理和風險控制。項目先後入選全國信用APP「十強」、獲評「優秀創新項目」;入選2019「新華信用杯」百佳信用案例、獲評「信易+」典型案例優秀獎;子項目「創業e貸」獲評農總行數位化轉型一等獎。

(三)「信易貸」融資成效突出。

截至9月底,「大廳」累計有效申請達到9.46萬人(戶)次,授信2.47萬人(戶)次、99.98億元,放款1.50萬人(戶)次、78.57億元。其中,「創業貸」授信22.37億元、放款17.61億元,消費貸授信9.88億元、放款3.13億元,「企貸通」授信67.73億元、放款57.83億元。積極發揮金融服務功能,採取「直連直通」申貸模式,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創新創業。「創業擔保貸」實現全國率先線上化,辦理時長由傳統線下模式的平均45天壓縮至1-3天,2019年度投放突破10億元,佔全省1/4,同比增長305%,爭取到中央財政貼息6781萬元。2020年通過程序優化、擴面增效力爭發放20億元,直接幫扶創業1萬人,帶動就業5萬人,獲得中央貼息超過2億元。

(四)推動疫後經濟實現重振發展。

疫情期間,宜昌市委市政府藉助「大廳」無接觸融資基礎,搭建應對疫情金融服務應急中心,通過線上化、數位化的金融業「放管服」革命,突破了銀企物理空間局限,實現網絡化、實時化、常態化對接,以「線上+線下」「信用+抵押+擔保」方式幫助1.8萬家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授信支持814億元。宜昌依託「大廳」組建的應對疫情金融服務應急中心成為創新無接觸融資、優化金融營商環境的典型案例,被央視《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經濟信息聯播》等推介肯定。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2-

「信用+監管」打造「誠信住建」

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為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制,宜昌市住建局以「立信、知信、評信、用信、守信」為主線,以大數據和信息化為支撐,切實把參建各方主體責任落實到施工現場管理中,把動態監督落實到工程建設生命周期的每個關鍵節點中,著力將誠信興業理念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固化於制,營造「守信獎勵、失信懲戒」的市場環境。

一、主要做法

(一)首創行業信用監管平臺。圍繞市場主體、從業人員、工程項目三條主線,2009年起,宜昌市住建局自主研發了「宜昌市智慧城建系統」,實現行業管理由紙質化向電子化、由人工化向信息化、由信息孤島向信息共享的轉變,管理效率和水平得到革命性提升。同時,針對建築工程領域誠信缺失這一頑疾,以「智慧城建系統」為依託,加強對失真、失信信息的識別和防範、監督,以此構建了從業機構、從業人員、工程項目以及信用積分等基本信息公開透明的綜合監管系統,從源頭上遏制了企業違法失信行為的發生,使企業不敢失信。

(二)開展市場主體信用評價。為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加強對建築工程各方主體事中事後的監管,宜昌市住建局修訂出臺《宜昌市建築市場信用管理辦法》及其配套的《宜昌市建築市場企業良好行為記分標準》和《宜昌市建築市場企業不良行為記分標準》,建立企業良好行為和不良行為記分標準,實行企業信用等級動態評價,即時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對嚴重違法違規企業,直接列入黑名單,採取嚴格監管直至清出市場的措施,讓守信者處處受益使失信者寸步難行,由此引導行業從業人員務必守住底線、不跨「黃線」、不闖「紅線」,用良心去做放心工程。同時,實施誠信商務評標辦法,實現施工現場的監管與招投標市場的聯動,在招投標等環節,體現對誠信企業的激勵和失信企業的懲戒。

(三)培育誠信從業的行業文化。一是將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向社會延伸。將綜合監管系統中企業、人員等信息與湖北省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平臺對接,加強與規劃、城管、人社、市場監督、稅務等部門對接,建立聯合懲戒監管體系;二是將誠信評價向全行業延伸。針對監理企業、勞務企業、造價諮詢企業、招標代理機構、商砼企業、檢測機構、房地產企業、物業企業等不同任務要求,啟動綜合監管系統二次開發,增加行政執法、檔案管理、智能監控等子系統,子模塊數量由13個增加到30個左右,並分別制定誠信評價標準實施細則;三是把誠信評價向個人執業行為延伸。研究制定建築業從業人員個人誠信評價辦法,與企業誠信評價形成組合拳,全面遏制建築市場不誠信行為。四是將誠信評價向縣市區延伸。將施工許可、質量安全監管、合同備案和誠信加減分四個模塊延伸到縣市區,鞏固和擴大既有成果,提高監管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二、實踐效果

(一)信用主體全面覆蓋,誠信理念深入人心。宜昌市住建局對在宜從事建築活動的施工、監理等企業和服務機構統一納入「宜昌市智慧城建系統」管理,及時錄入各類市場行為信息並將信用和評價結果與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對接,共享信息,為建設工程領域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3628家企業、124698名從業人員建立誠信檔案。

(二)信用監管日益完善,聯合獎懲自動實施。「宜昌市智慧城建系統」打破各市縣住建誠信信息割裂藩籬,實現了統一採集標準、統一評價辦法、統一操作平臺,為有效規範建築工程領域市場秩序,全面打造「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市場信用環境,提高市場監管工作精準度和協同能力,形成了以企業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截至目前,721家企業記錄16969次良好行為的加分,492家企業記錄1674次不良行為的扣分,135人記錄個人良好行為記錄252次,75人記錄76次不良行為的扣分。

(三)典型示範成效突出,改革創新亮點紛呈。2014年7月,宜昌市建設行業綜合監管系統榮獲「中國電子政務優秀案例」獎,是全國建設行業信息化中唯一獲此殊榮的信息系統。2015年3月,「誠信住建」獲宜昌市「十佳服務品牌」稱號。2018年12月「誠信住建APP」在全國300多個APP中脫穎而出,挺進預決賽,最終獲得2019年全國信用APP「優秀創新項目」。

同時,為引導行業協會建立健全誠信自律機制,實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規範,宜昌市住建局以「行業協會+信用體系」理念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下,強化行業協會牽頭引領作用,讓協會當好「行業帶頭人」,推動行業協會建立的行業性自律約束機制與政府、市場、社會形成的信用懲戒機制相銜接,形成聯動效應。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3-

厚植沃土萬木興——水路交通運輸信用體系 實現分級分類精準監管

宜昌市水路交通綜合執法支隊

宜昌市水路交通綜合執法支隊自2019年8月成立以來,堅持「誠信水支,執法為民」的宗旨,著力構建「網際網路+誠信評價+信用監管」水路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強力推進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的應用,進一步優化水路運輸市場營商環境,促進水路交通運輸行政執法更加嚴格規範公正文明。

一、強化信息歸集 夯實監管基礎

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是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性工作,為此,宜昌市水路交通綜合執法支隊建立完善水路運輸及港口企業基礎信息檔案,對水運企業實行分級管理。經梳理確定宜昌主城區納入監管範圍的企業共有90家,分別是水路普通貨物運輸(含輔助業)企業44家、水路客運及危貨運輸企業9家、港口普貨經營企業10家、港口客運及危貨經營企業4家、港口服務(備案)企業16家、水運工程企業7家。其中納入重點監管範圍的企業有20家,分別是水路客運及危貨運輸企業9家、港口客運及危貨經營企業4家、水運工程企業7家,其他納入一般監管範圍。

在此基礎之上,支隊開展信用信息補錄工作,完善信息公開。對企業進行的檢查、處罰及開展的「雙隨機一公開」等活動及時在系統平臺和交通局網站進行公示,切實完成每一項行政許可、行政檢查、行政處罰「雙公示」信息公開。目前,轄區53家水路運輸企業及從業人員相關信用信息數據已全部錄入系統平臺。

二、開展信用核查 加強信用監管

積極推進了「雙隨機一抽查」的監管新模式,以企業信用監管為基礎,認真落實企業的信用信息公示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制度,建立對像庫、人員庫「兩庫」,規範隨機抽查程序,合理設定檢查頻次,主動向社會公開抽查事項、計劃和結果,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檢查公開透明。2020年支隊共開展2次「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活動,共檢查企業30家,出動執法人員27人次,執法車輛6臺,其中第四季度「雙隨機一公開」活動結合年度核查工作,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

同時,根據《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20 年交通運輸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交辦政研函〔2020〕371 號)文件要求,水路支隊積極安排部署,對轄區水路運輸市場從業企業的船舶信息、獎勵信息、表彰信息、信用獎懲信息;水路運輸市場從業人員的職業資格信息、獎勵信息、表彰信息、信用獎懲信息進行梳理匯總。據統計,從支隊成立至今,辦理行政許可1150件,公示1150件,開展現場檢查70多次,巡查100多次,檢查結果在湖北省綜合執法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公示。辦理行政執法案件12起,案件結果在湖北省交通綜合執法信息管理信息系統、湖北省社會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部門協同監管平臺—湖北)進行公示,逐步建立「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的良好市場環境。

幫助企業修復不良記錄,加大失信企業懲戒力度。在對企業開展的「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中通過信用中國平臺查詢企業誠信狀況,輔導幫助宜昌天信港埠有限公司、宜昌宏浩港埠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行政處罰失信信息信用修復,引導失信企業依法依規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從而提高企業誠信經營和信用管理水平,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

三、實施信用承諾 記錄建檔留痕

實行行政審批事項承諾,對涉及到群眾辦事需要提供證書原件及複印件資料,實行行政審批事項承諾,公布承諾事項內容、明確承諾範圍、制定實行承諾製程序、制度。對提供證書複印件的真實性,通過海事協同平臺,查詢有效性,解決群眾提交申報材料中攜帶資料原件的問題,進一步方便群眾辦事,目前已有7家企業通過事項承諾完成審批事項申報工作。

依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若干措施》及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求,水路支隊經過充分調研,廣泛聽取意見,結合工作實際,對水運企業輕微違法行為進行梳理,從執法實際出發,根據法律、法規或規章,最終梳理了不予處罰的輕微違法行為,主要分兩大類:一是違反法律法規,但違法行為輕微,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二是從執法實際出發,根據水路交通綜合法律法規,確認為輕微違法行為。

制定輕微違法行為告知承諾制,建立首次輕微違法容錯機制。宜昌市交通運輸局制定行政執法輕微違法行為告知承諾制度。主要是在日常檢查、「雙隨機」抽查以及通過投訴舉報、部門移送、上級交辦等途徑掌握案件線索後開展的執法活動中,初步認定當事人存在屬於告知承諾制範圍的輕微違法行為,經警示告誡、說服教育、責令改正,當事人自願籤署承諾書,承諾立即改正、按期改正或者不再違法,經核實後,交通運輸部門不再予以行政處罰的一種制度。

四、開展信用宣傳 營造誠信環境

在「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活動,支隊向企業宣傳誠信經營相關政策,讓企業了解「一處失信,處處受限」;邀請市信用辦專家為工作人員授課,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在信用體系建設及平臺相關要求及功能。同時,開展船舶船員信用評比活動,對誠信船舶及船員,在證照辦理方面享有優先辦理、簡化程序、綠色通道等激勵政策,促使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上下滑動查看更多▽

-4-

信用「貸」動未來

湖北三峽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宜昌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5-

用誠信加分

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本次評選由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中國經濟信息社共同主辦,旨在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示範引領作用,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助力湖北省信用管理和服務創新,深入推進湖北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來源 | 宜昌發布

出品 | 百度百家號鄂西地區官方帳號

編審 | 新媒體事業部 張楚舟(WeChat:Cheung_CZ)

聲明 |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人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配合。

歡迎投稿,共話宜昌~

國家級大獎!宜昌4項優質工程入選

2020年度流行語TOP100揭曉,看完榜單連後浪都直呼內行!

宜昌下雪啦!

2021年元旦火車票開售

相關焦點

  • 湖北這個案例入選最高檢發布的助力耕地保護行政非訴執行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檢發布了《發揮行政非訴執行檢察監督職能助力耕地保護六件典型案例》,湖北某房地產開發公司非法佔用耕地行政非訴執行監督案入選。據悉,湖北行政檢察部門積極貫徹落實最高檢關於做實行政檢察工作和加強案例指導工作的指示,注重典型案例的挖掘、總結和編寫工作,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領和指導作用。
  • 僑光石化破產重整案入選湖北法院破產審判典型案例
    僑光石化破產重整案入選湖北法院破產審判典型案例 2019-11-22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陝西地電一企業上雲案例入選全國優秀典型案例
    本報訊 (記者 吳莎莎)日前,工信部發布了《2019年企業上雲典型案例遴選結果公示》,經企業申報、地方推薦、形勢審查和專家評審等環節,全國遴選出40個優秀典型案例。其中,陝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地電」)以「VMware 深信服HCI」雙棧架構主備容災私有雲應用案例成功入選。
  • 優秀!防城港法院一案例入選廣西法院金融審判十大典型案例<總1676期>
    優秀!防城港法院一案例入選廣西法院金融審判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17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微喜報】我院案件入選湖北法院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
    【微喜報】我院案件入選湖北法院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2020年12月29日上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法院開展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服務保障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工作情況,並發布20個典型案例,其中原告江西庭藝戶外家具有限公司訴被告馬士基航運有限公司(MAERSK
  • 優秀!遂昌入選全省大花園示範縣建設典型案例
    全省大花園示範縣建設典型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啦!遂昌縣《「點綠成金」拓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成功入選優秀典型案例,全市唯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改革創新類案例)摘要: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優美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堅實基礎。
  • 宜昌4項優質工程入選
    日前,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發布《關於公布2020-2021年度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獎入選工程名單的通知》,宜昌4項工程入選,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獲獎數量約佔全省1/3。2020~2021年度 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獎入選工程名單 (湖北) 國家優質工程獎是我國工程建設質量方面設立最早、規格最高,跨行業、跨專業的國家級榮譽獎勵
  • 我校教育信息化案例獲評省優秀典型案例
    我校教育信息化案例獲評省優秀典型案例 2020-12-10 2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宜昌4項工程入選
    日前,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發布《關於公布2020-2021年度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獎入選工程名單的通知》,宜昌4項工程入選,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獲獎數量約佔全省1/3。#「 2020-2021年度第一批國家優質工程獎入選名單國家優質工程獎是我國工程建設質量方面設立最早、規格最高,跨行業、跨專業的國家級榮譽獎勵,評選範圍涵蓋冶金、有色、煤炭、石油、化工、電力、水利、鐵路、公路、市政和房屋建築等工程建設各個行業。
  • 我省12項優秀案例入選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國培計劃」十周年優秀...
    11月15日,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項目執行辦公室印發《關於公布「國培計劃」十周年優秀典型案例的通知》。我省12項案例入選,其中優秀典型工作案例10項、優秀培訓實踐案例2項,優秀典型工作案例數佔該類案例入選總數的20%。
  • 利亞德入選AIOT「種子工程」TOP30典型案例
    會上發布了AIOT「種子工程」典型案例,利亞德與百度、塗鴉智能、曠視科技、海爾卡奧斯、北京金山雲、亞信數據、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AIOT不同領域的行業龍頭共同入選TOP30典型案例 。會上發布了AIOT「種子工程」典型案例,利亞德與百度、塗鴉智能、曠視科技、海爾卡奧斯、北京金山雲、亞信數據、海康威視、科大訊飛等AIOT不同領域的行業龍頭共同入選TOP30典型案例 。
  • ...典型報導成為全國範例!興寧陂蓬村案例入選全國網絡扶貧典型案例
    掌上梅州訊 由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指導、中國網絡社會組織聯合會主辦的2020網絡扶貧案例徵集活動日前公示評審結果,廣東有6個案例入選「2020網絡扶貧典型案例」。其中,梅州日報率先全媒體挖掘報導的助力興寧市徑南鎮陂蓬村打造數字鄉村網際網路+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案例名列其中。此次徵集活動旨在徵集來自脫貧攻堅一線、扶貧成效顯著、受到群眾認可的網信企業和網絡社會組織真扶貧、扶真貧的典型案例。活動得到網際網路企業和網絡社會組織的積極響應,共收到申報案例160件,覆蓋了網絡扶貧五大工程。
  • 連雲港市法院入選全國環境資源十大典型案例
    【連網】  (連雲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陶莎 通訊員 宋繼林)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典型案例。其中我市法院審結尹某等人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成功入選,在所公布的典型案例中位列第二,這也是我省法院唯一入選的典型案例。
  • 平和大押、兆年家塾入選廣州市典型案例
    6月9日上午,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文物局)主辦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暨文創產品推介活動」,在陳家祠聚賢堂正式舉行,發布了15個廣州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利用典型案例及市屬各文博單位和相關文化單位設計製作的15個優秀文創產品,並向15位入選典型案例的單位代表授牌
  • 喜報丨厲害了,我市一案例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喜報濰坊市濰城區西關街辦中心小學《給孩子一個美麗的起點》獲評教育部首批「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根據教育部《關於徵集「一校一案」落實典型案例的通知》,山東省積極推薦一批「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案例。
  • 16個案例入選 浙江自然資源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公布
    8月5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公布了「浙江省自然資源系統踐行『兩山』理念典型案例」,全省共16個案例入選。從今年4月起,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就在全省開啟了踐行「兩山」理念案例的徵集與評選工作,共徵集到260個案例。
  • 湖北這個案例入選最高檢發布的典型案例
    12月23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湖北省檢察院獲悉,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6起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典型案例。其中,黃石市黃石港區人民檢察院辦理的程某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入選。今日,我省檢察機關向記者介紹了該案的辦理始末。
  • 「湖北禮物」宜昌發布暨文創宜昌迎新雅集成功舉行
    1月13日下午3點, 「湖北禮物」宜昌發布暨文創宜昌迎新雅集在運河公園求索文創廣場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宜昌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深圳文藝網與醬門會主辦,湖北首道文化、1972電影公館、集雅齋文化會館、夷道侗藏酒業、宜昌媽媽網、格瑞特家私、知行堂文化會館等機構協辦。活動由宜昌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秘書長初作雲全程策劃並擔任此次活動主持。
  • 濰坊市濰城區3個推選案例入選《2020年全市改革典型案例》
    濰坊市濰城區3個推選案例入選《2020年全市改革典型案例》近日,濰坊市委改革辦在全市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和市直部門單位組織開展了改革典型案例評選活動。  魯網12月9日訊 近日,濰坊市委改革辦在全市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和市直部門單位組織開展了改革典型案例評選活動,經過網絡投票、專家評估、市級領導評議等環節,濰坊市濰城區組織推選的《濰城區創新 「好差評」制度 讓為民服務 「更暖心」》《濰城區推行 「網格化+平安指數
  • 松陽平田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
    麗水網8月7日訊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公布鄉村旅遊發展典型案例遴選結果,松陽四都鄉平田村成為全市唯一入選案例。  為推動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進一步抓好典型經驗的總結推廣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在全國範圍內徵集鄉村旅遊發展的典型案例,經地方申報、專家評審和領導審定,共遴選出了122個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2014年以來,平田村以鄉村旅遊帶動生態農業、民宿經濟、文化創意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吸引了一批有理想情懷的優秀團隊、創業青年回歸鄉村,帶動村民就地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