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兩天,因為我想寫的更深刻
1931年9月18日晚上10點20分,睡夢中的奉天人突然聽到一聲巨響,他們以為又是日本兵在演習。在此之前,城外的日軍2個月內進行30多場演習。
被這聲巨響驚醒的還有駐紮在奉天北城,東北軍北大營8000名士兵。在酣睡中被驚醒實在讓人惱火,但是面對「得罪」不起的日本人,只能心裡罵兩句,又昏昏欲睡。
10分鐘後,第一個炮彈落到北大營。
01 這不是演習
當然不是日軍演習,
那聲巨響是精通爆破技術的日軍中尉河本末守製造的。
當晚河本末守命令駐紮在奉天的關東軍,將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炸毀。並從附近村莊抓來3個老百姓,強迫他們換上東北軍的軍服然後槍殺,偽裝是東北軍炸毀鐵路。
晚上11點,奉天城日本大合旅館內,關東軍參謀長板垣徵四郎沒有一絲睡意。他在房間裡焦急地來回走動,只為等待一個消息。
晚上11點,柳條湖路段鐵路爆炸成功的電話打進旅館,板垣徵四郎在這裡下達進攻北大營的命令,理由是:東北軍炸毀鐵路,破壞中日關係。
奉天是東北軍的老家,1931年駐紮在瀋陽的日軍總兵力才1.5萬餘人,而東北軍有20萬人。當晚攻打北大營的日軍只有600人,北大營內卻有8000名關東軍,8000名正規的東北軍居然沒有防守過600名日本偷襲部隊。
為什麼北大營會淪陷?
當晚到底發生了什麼?
02北大營的深夜
北大營位於在奉天北郊大約3英裡處,是東北軍王牌第七旅駐紮地,王以哲擔任旅長。
當晚北大營按照規定9點鐘準時熄燈,晚上10點多鐘,大多數官兵結束一天訓練,都已經進入夢鄉。但是有一個人沒有,他就是620團3營9連上尉姜明文。
姜明文剛到各排各班查寢結束,回到宿舍已經是10點20分。就在要脫衣入睡時,他聽到那聲巨大的爆炸聲。
警覺的他覺得今晚有事情要發生,白天他就看見好幾個日本人在營地外轉悠。
他站起來點根煙看著窗外,不一會槍炮聲越來越近,北大營外有大量的人在行動的聲音。
不好,是敵人來了!
他第一時間傳令,全連人迅速起床,趕緊領取槍枝彈藥到操場集合。不一會整個3營都被9連的動作驚起,大家紛紛跑到武器庫準備戰鬥。這個時候其他營部的士兵也紛紛跑到操場,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3營的人最先拿到武器,但是不知道進攻的日本兵力有多少,所以不敢貿然出動迎擊,北大營內一片混亂。
03不準抵抗的命令
這個時候中校團副朱芝榮趕到操場, 只不過他不是號召大家趕緊去武器庫領取武器,而是傳遞旅長王以哲的命令。
「把槍枝彈藥送回庫房,士兵回去睡覺。如果日本人衝進去,要什麼給什麼,不準反抗更不準打。」
姜明文強壓著心中怒火,嘶啞的說到:「要命也給嗎?」
朱芝榮無奈的說的「這是旅長的命令。」
這個時候一顆炮彈落進北大營,全旅大部人都驚醒了,日本兵正在分三路對北大營發起攻擊。
北大營操場上,有的士兵手上剛拿到槍,有的士兵把剛拿到的槍放回倉庫,營房內幾千名士兵聽到炮聲胡亂著逃跑中,還有數百名士兵依舊熟睡。
混亂的北大營,8000名戰士猶如無頭蒼蠅四處亂竄,他們需要一個總指揮。
這時候,7旅參謀長趙鎮藩站了出來,他是是當晚現場最高指揮官。但面對日本人的突然進攻,他也不敢拿主意,他趕緊打電話旅長王以哲,王以哲也慌了,他讓趙鎮藩再打電話向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的參謀長榮臻請示。
榮臻倒是給了明確的指示,那句經典的命令
「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說完這句話,榮臻那邊的電話斷了。
此時日軍攻破北大營西門,衝入營內見人就殺,刺刀見人就捅。當晚不止北大營一處受到日軍偷襲,奉天的東塔機場也是日軍重點攻擊的對象,機場42架飛機沒有接受上級到命令不敢起飛,隨後被100多名日軍接管。1000多名日軍攻打瀋陽城內東三省兵工廠,這座曾是張家父子最引以為豪的兵工廠,讓日軍收穫頗豐。
04張學良在北平
事發當晚,奉天省多處告急萬分危機!那麼是誰給榮臻下達「不抵抗」的命令?發生這麼大的事,東北軍的最高指揮張學良在幹嘛?讓我們試著把焦點從北大營轉移到北平的中和戲院,這裡一場精彩的好戲正在上演。舞臺上著名戲劇藝術家梅蘭芳先生,正在出演《宇宙鋒》,臺下坐著許多達官顯貴和外國使者,觀眾中間端坐的正是「東北王」少帥張學良,旁邊是夫人于鳳至和女秘書趙四小姐。
此時的張學良,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
1930年9月18日,由他出面調解中原大戰。這位年輕的少帥憑藉父輩積累的兵馬,幾乎不費一槍一彈就當上全國陸海空軍副司令,成為全國僅次於校長的二號人物。
晚上10點多,一個衛士兵急匆匆來到張學良旁邊,附著他耳邊說了幾句話。話語剛落,張學良臉色大變,獨自一人跟衛兵跳上汽車,離開了戲院。
夫人和趙四小姐以及一群外國使者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從張學良臉色中可以知道:有大事發生了!
張學良從戲院離開直接前往協和醫院,參謀長榮臻把電話打到了這裡。他聽著榮臻慌亂匯報,滿屋子的軍官露出期盼的眼神。他知道只要他說出一個「打」字,這些將領就會快速奔赴戰場浴血奮戰,因為那是他們的老家,他們的孩子、父母以及祖宗的墓地都在那黑土白雲間。可惜他沒有!這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深深呼了一口氣,他對榮臻下達命令
「目前瀋陽空虛,抵抗無益,請轉告各級將士,應避免衝突,勿逞一時之憤,忍辱負重,以待『國聯』處理。」
89年後的今天,小學生都知道當晚張學良奉校長的命令,這是九年義務教育中《歷史》書本白紙黑字記載的。
但在1971年張學良接受日本NHK電視臺採訪這樣說:
「我這麼想假如他要這麼做不但對我中國不利,對日本也不利的。假設我是日本人,我絕不這麼做。如果這麼做後果一定是對日本很不好的,所以我想日本不會這樣做,我覺得九一八事變我判斷錯誤了。假如我真的知道日本要這麼辦,我當時可能我要跟日本要拼的。」
一句「我判斷錯誤了」,
數百萬東北人做了14年亡國奴。
05東北軍的高級將領在哪裡?
當北大營遭受日軍屠殺時,少帥張學良正在北平看戲。那當晚王以哲在幹嘛?他是北大營旅長,作為一線指揮官,他為什麼不在軍旅裡坐鎮指揮?其他的東北軍高級將領又在哪裡?1931年9月18日王以哲早早回到了家,7旅僅有的三個團長看到旅長走了,順勢也回到家陪老婆孩子。東北邊防部二把手副司令長官張作相,此時正在老家錦州為父親籌辦喪事。
北大營雖然有8000人駐紮,但是一個高級將領都沒有。諾大的東北三省,20萬東北軍精銳,總司令在北平副司令在老家,東北焉能不淪陷。
由於缺少指揮官統一調度,還有上級不抵抗的命令,600名日軍肆意在北大營屠殺。幾個小時後北大營被日本人佔領,只有少部分東北軍逃了出來。
第二天奉天的百姓醒來,街道上貼滿了日本旗幟,日本人兵在街道巡邏,瀋陽宣布淪陷。
在少帥的指揮下,近20萬東北軍有序的撤往山海關,將東三省拱手讓給了日本關東軍。
東北軍撤走,留給日本不僅是肥沃的黑土地、數百萬的東北人,還有號稱全國最強大的東北邊防軍空軍。當晚一架飛機都沒有來得及起飛,262架嶄新的飛機全部留給了日本。東北在張作霖數十年經營下,地方財政充足,當晚17億銀元也被日軍接管。
還有當時全國最大的東北兵工廠,這是張家父子的命根子。裡面有各種火炮3000多門,輕武器12萬多支,能夠生產當時世界先進的各種武器。這些裝備本來用於保衛家國的,卻成為關東軍日後屠殺國人的武器來源。
哦,對了!還有張大帥的遺體。
張作霖在1928年被炸身亡,因為事發意外,當時陵園沒有修建好。張家一邊出巨資修建陵園,一邊把大帥的遺體暫放在大帥府。1931年大帥陵園還沒有修建好,日本人就打進來了。
日本人佔領了大帥府,張作霖的遺體被搬到東北一座偏僻小寺廟珠林寺。此後大帥遺體一直放在珠林寺,一直到1937年才被張景惠下葬安置。
張學良自1931年離開東北,再次回到已是下輩子。
06血肉長城第一人
今天9·18的炮火已經過去整整89年,很多歷史印象無法還原,但當晚有這樣一位抗日英雄,他的故事值得被人永遠歌頌。
他是黃顯聲,被譽為「血肉長城第一人」。
1918年黃顯聲考入北京大學,面對搖搖欲墜的家國,他決定棄筆從戎。1931年「九一八」事件前,他擔任瀋陽市公安局長。當晚他拒絕執行上級下達的「不抵抗」命令,他率領公安局警察與日軍進行殊死搏鬥,但他們畢竟不是軍隊面對人數眾多的日軍,最後無奈撤退出瀋陽。
隨後他號召全國的愛國人士,組建遼寧抗日義勇軍繼續抗日,當20萬關東軍浩浩蕩蕩撤出關外,黃顯聲的隊伍成為東北耀眼的紅色旗幟。
當晚20萬東北軍不戰而退,昔日榮光的大帥府被日軍層層包圍。
不知道地下有知張大帥會不會想起,臨死前他對夫人囑託:「我受傷太重……恐怕不行啦……叫小六子(張學良乳名)快回瀋陽,好好幹吧!」
看歷史風雲,品百味人生
我是蛋叔,每天瞎比比,你可別全信期待你的關注、點讚和評論。
參考文獻:
「不抵抗將軍」的真相——《世紀老人張學良的多彩人生》——徐慶全 趙 傑
揭秘「皇姑屯事件」:始末、動機與餘波——經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