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2019年宏觀槓桿率245.4%,較上年升6.1個百分點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在穩槓桿基調下,宏觀槓桿水平備受各界關注。日前,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披露了2019年宏觀槓桿率數據,顯示指標水平有所上升。這份最新《NIFD季報》顯示,2019年全年,實體經濟槓桿率245.4%,比上年上升了6.1個百分點。

分部門看,居民部門仍然是槓桿率上升的主要驅動力,槓桿率55.8%,比上年上升了3.7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151.3%,比上年僅上升了0.3個百分點。

相比之前的幾年,政府槓桿率升幅較為明顯。其中,中央政府全年上升了0.6個百分點,地方政府槓桿率全年上升了1.5個百分點。

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比上年僅升0.3個百分點

《NIFD季報》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晶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研究員劉磊執筆。

從實體經濟槓桿率的季度變化來看,《NIFD季報》顯示,一季度上漲的幅度較大,四季度出現了下降。從政策力度上看,一季度發力較重,在外部衝擊較為嚴重的背景下,重心開始偏向於穩增長,新增人民幣貸款達6.3萬億元,創造了歷史峰值。但進入二季度後,這種槓桿率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抑制,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出現下降。三、四季度這種槓桿率增長趨緩的態勢得到延續,尤其是四季度,宏觀槓桿率出現了下降,這也與經濟增長的態勢基本一致。

分部門看,居民部門仍然是槓桿率上升的主要驅動力,而非金融企業部門的槓桿率已經出現了三個季度的下降。居民部門槓桿率55.8%,比上年上升了3.7個百分點,但從年內季度變化來看,槓桿率的增長幅度是逐季下降的。

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151.3%,比上年僅上升了0.3個百分點,四個季度分別為3.4、-1.2、-0.7和-1.2個百分點。在幾家城商行出現風險事件的背景下,企業的負債意願和銀行的資金供給都出現了萎縮。

從年度比較來看,《NIFD季報》顯示,2016年非金融企業槓桿率達到157.6%,成為歷史高點,2017和2018年分別下降了1.0和5.6個百分點。從季度比較來看,2017~2019年共計12個季度中,除了每年的第一季度出現了槓桿率上升,其餘9個季度的槓桿率都是環比下降的。

政府部門槓桿率38.3%,比上年上升了2.1個百分點。相比之前的幾年,政府槓桿率升幅較為明顯。其中,中央政府全年上升了0.6個百分點。地方政府槓桿率全年上升了1.5個百分點。

金融部門槓桿率趨於穩定。全年來看,從資產方統計的金融部門槓桿率54.8%,比上年下降了4.6個百分點。金融槓桿率自2017年開始的強監管開始掉頭向下,至2019年已逐漸趨於平穩,金融部門去槓桿或將告一段落。

非金融企業槓桿率因在各部門中依然保持較高水平,仍受到高度關注。從非金融企業的融資工具來看,非金融企業的表外融資規模自2017年達到高點後逐年下降。社融規模中的信託貸款、委託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三項加總,在2017年末達到26.9萬億元,隨後開始下降。2018和2019年分別下降了2.9和1.8萬億,2019年末已降至22.2萬億元。這三項債務與名義GDP之比也從2014年的最高點33%下降到2019年末的22%。這成為非金融企業槓桿率持續下行的主要原因。這部分表外融資規模的下降,與近兩年以來監管機構對影子銀行的強監管是密不可分的。

2019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壓實各方責任。而在2018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表述為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的基本思路。

在2019年10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和信用建設司財政處處長關鵬也曾指出,遏制槓桿率快速上升的勢頭,首先把增量控制住,要逐漸緩和。即從快速上升到緩慢上升,再到能夠適度穩定在相對水平。

預計未來企業債券違約事件還會增加

《NIFD季報》顯示,2018年企業債券違約大幅增長,全年共有125隻企業債發生違約,涉及規模1209.6億元。而2015~2017年這三年裡企業債違約規模總和僅有846億元。2019年企業債券違約進一步上升,全年共179隻債券出現違約,涉及違約規模達1444.1億元。經濟下行和打破剛兌是企業債違約的主要原因,未來這種違約事件還會增加。但總體上看,企業債違約風險相對較小,不會造成系統性風險。

2019年末企業債券存量規模約為23.5萬億元,違約債券所涉及到的規模僅為1444.1億元,佔比0.6%,低於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積極的角度來看,企業債違約數量增加有利於債券市場的建設完善,促進信用風險的價格發現過程。

至於中國企業債務為什麼如此之高?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曾給出一個視角,認為可解釋為企業投資效率太低,進一步可歸結為兩點:一是經濟微觀基礎薄弱,二是金融資源錯配。

從上市公司來看,劉俏測算,投資資本平均收益率約為3%。也就是說,金融體系投給其一塊錢,一年下來上市公司大概賺三分錢的稅後利潤。而投資股票或者買理財產品都希望有6%、8%甚至更高的回報,在此情形下,上市公司只有繼續借錢加槓桿,雪球滾得越來越大,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債務就越來越高。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中,民企投資回報不到4%,而國企只有大概2%。但從金融資源配置上看,劉俏測算,2018年中國新增貸款只有14%配置到民營企業,存量上,2018年末民營企業的貸款餘額佔所有人民幣貸款存量比例僅25.8%。

由此,劉俏提出,去槓桿是不是要一刀切,或者換一個角度描述,槓桿是否有好壞之分?如果有,什麼是好的,什麼又是壞的。他的視角是,能夠提升一個國家全要素生產率的槓桿就是好槓桿,反過來,讓一個國家帳務越來越大,還款意願越來越弱的債務,就是壞的。進一步說,去槓桿也應該因槓桿不同而分開施策。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去年宏觀槓桿率上升6.1個百分點,居民部門仍是主要驅動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於2月15日發布《2019年度宏觀槓桿率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宏觀槓桿率在一季度出現了大幅攀升,二、三季度增幅回落,四季度出現了增幅下降,整體呈前高后低態勢;這與經濟增長的態勢基本一致。
  • 二季度宏觀槓桿率微增0.7個百分點,未來增幅還會繼續回落嗎
    經歷了一季度5.1個百分點的大幅攀升後,我國二季度宏觀槓桿率增幅出現明顯回落,僅上升了0.7個百分點。8月27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二季度中國槓桿率報告》(下稱「報告」),根據報告,二季度實體經濟槓桿率快速上升的勢頭被抑制,從248.8%小幅升至249.5%,整體債務水平得到穩定。
  • 我國宏觀槓桿率快速攀升已基本結束
    居民部門槓桿率上升1.7個百分點,從二季度末的59.7%增長至61.4%;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下降0.4個百分點,從二季度末的164.4%下降至164.0%;政府部門槓桿率上升2.4個百分點,從二季度末的42.3%增長至44.7%。
  • 張啟迪:宏觀槓桿率與經濟增長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張啟迪內容提要:全球金融危機後,宏觀槓桿率持續上升引起廣泛關注。本文使用1980-2017年43個國家(地區)的面板數據為樣本,研究表明宏觀槓桿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存在穩健的閾值效應。
  • 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應是中長期選擇
    根據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2020年9月底,我國實體經濟部門的槓桿率為270.1%,政府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居民部門的槓桿率依次為44.7%、164%、61.4%,分別比2019年底提高24.7、6.4、12.7、5.6個百分點。就槓桿率情況看,2020年的宏觀槓桿率呈現出典型的特點:一是槓桿率提高速度短期較高。
  • 張瑜評2020宏觀槓桿率:突發應急加槓桿 盡力而為求平衡
    主要觀點槓桿率水平綜述:截至2020Q3,我國宏觀槓桿率為270.1%(+24.7pct,較2019年末,下同),企業部門164.0%(+12.7pct),居民部門61.4%(+5.6pct),政府部門44.7%(+6.4pct)。
  • 2019年國內宏觀經濟分析與2020年展望
    1.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消費貢獻度大幅提高。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第三產業同比增長7%,增速比第二產業高出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佔經濟的比重達54%,較2018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4.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0.6%,高於第二產業24.3個百分點,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 宏觀槓桿率視角下的各部門債務
    2017年,我國企業部門債務收入比為931.9%,是2006年的1.7倍;宏觀槓桿率為158.1%,是2006年的1.5倍。從歷年變化看,多數年份兩者呈同增同減的趨勢,相關係數為0.954,但也有個別年份兩者走勢出現背離。如2013年,企業部門債務收入比為844%,比上年下降59個百分點;宏觀槓桿率為142%,比上年高10個百分點。
  • 廣發固收:M2同比「意外」下行 Q4宏觀槓桿率可能趨穩
    假設2020年四季度現價GDP同比依次為6%、7%和8%,利用2020年12月的社融存量數據估算,對應的2020年末宏觀槓桿率分別較2020年三季度,持平、下降0.8個百分點和下降1.5個百分點。這意味著2020年前三個季度宏觀槓桿率上行的狀態可能已經結束。
  • 1年時間,一百平的房子貶值20萬,內行人:樓市泡沫已開始破裂
    這一行動讓所有人都明白,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控制並沒有放鬆,也沒有下意識地要求地方政府向房地產市場發放政策過度刺激。對於那些準備買房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如果監管不放鬆,房價將很難再次上漲。 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自1998年住房改革以來已經過去了近20年。
  • 儘快扭轉槓桿率結構背後的資源錯配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孫璐璐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發布的最新中國槓桿率報告顯示,在經歷了一季度宏觀槓桿率大幅攀升5.1個百分點後,二季度宏觀槓桿率僅小幅上升0.7個百分點,較一季度環比回落超八成
  • 張明:中國宏觀槓桿率的演進特點、部門輪動與應對之策
    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省部級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從中不難看出,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已經成為黨中央國務院近年來格外關注的政策重點之一。
  • 業內:2019年將降準2個百分點
    釋放資金約1.5萬億,民企、小微企業最受益2019年的第三個交易日,A股終於雄起了!今天(1月4日)上證指數大漲2.05%,深證成指漲2.76%,創業板指數漲2.52%,大金融板塊集體走強,近20隻券商股漲停。業內人士認為,今天股市大漲最直接的刺激來自政策的利好。
  • 2019年增加值佔比和增速雙雙上升
    國家統計局1月18日公布的2019年四季度和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結果顯示,2019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為7.2%,其增速僅次於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高於其他行業,金融業增加值增速相對較高。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增速相比上年提升2.8個百分點。
  • 2019年我國宏觀經濟與財政政策分析報告:落實六穩政策促經濟平穩增長
    2019年增值稅總體較GDP的名義增速的9.9%低約8.7個百分點,因增值稅稅率下調、增值稅起徵點提高等重大舉措至少影響增值稅增速約8.5個百分點,涉及到的增值稅的稅收優惠約為5600億元。同樣,企業所得稅同比增長5.7%,這一增速較正常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增速要低3.6個百分點,涉及到企業所得稅的減稅約為1850億元。
  • 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並重 2021年穩槓桿或成政策重點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整體而言,金融風險攻堅戰還會繼續。但金融科技帶來的增量風險要比此前影子銀行等存量風險小,風險佔大頭的存量風險已經得到明顯控制,且存量風險的處置還在繼續,因此從「攻堅」的角度看,未來防風險的壓力應該會相對弱於2018年前後的強監管狀態。存量風險有哪些?
  • 社科院發布《經濟藍皮書》: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7.8%左右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陳澤秀12月14日下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2021年《經濟藍皮書》發布會暨中國經濟形勢報告會在北京舉行。IMF、世界銀行、OECD三大國際組織對2021年中國GDP增速預測值分別為8.2%、6.9%、6.8%,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0個、2.7個、1.6個百分點。
  • 央行:2019年金融數據整體向好 存進一步降準空間
    中國網財經1月17日訊(記者 曾薔)央行昨日發布2019年金融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98.65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個和0.6個百分點;人民幣貸款餘額153.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1.2個百分點。
  • 【重磅來襲】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2021年展望
    目錄  - - - - -  1. 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形式簡要回溯  2. 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展望  3. 對中長期方向的幾個粗淺判斷  4. 2021整體作業策略
  • 【年終大戲、重磅來襲】2020年宏觀經濟金融回顧與2021年展望
    今年前三季度實體經濟部門、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較年初分別大幅抬升24.70個百分點和12.70個百分點,居民部門的槓桿率繼續抬升5.60個百分點至61.40%。因此控槓桿和降風險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的大方向,這一政策導向下,違約與破剛兌預期也會不斷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