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酒足飯飽之後,通常稍不留神就會打嗝,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過當出現長期打嗝時就要注意身體是否患疾病了。林大伯連續打了一個月的嗝,而檢查結果竟是肝臟出了問題。
杭州市腫瘤醫院腫瘤內二科副主任鄭松表示,如果出現長期連續性打嗝,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因為臨床上已有一些因長期連續性打嗝被查出患有腫瘤的病例。
長期打嗝竟是肝臟出了問題
不久前,75歲的林大伯因腹痛、胃口差來到家附近的杭州市腫瘤醫院就診。鄭松在看病過程中發現陳大伯不停打嗝,並細心詢問了相關情況。原來林大伯一個月前就出現了打嗝症狀,一開始他以為是自己吃東西噎著了,但在喝了幾口水,休息了一會兒後,打嗝的症狀非但沒有消失反而一發不可收拾了。就這樣,他連續打嗝近一個月。在頭半個月裡,林大伯嘗試了許多治療打嗝的土方法,掐穴位、打噴嚏、憋氣和吃蘿蔔,都沒有什麼效果。打嗝雖然讓人不舒服,但終究是小問題,林大伯也就沒太在意。
在得知林大伯已經打嗝一個月後,鄭松有些警惕,於是讓他去做彩超,檢查膈肌上下部位是否存在病變。彩超檢查結果顯示,林大伯的肝臟內有腫瘤,如雞蛋般大小,靠近膈頂,碰觸到了膈肌。
鄭松推測可能是肝臟腫瘤刺激到膈肌引起膈肌反應,造成了連續性打嗝。林大伯血液化驗甲胎蛋白(AFP)明顯增高。在B超定位下行肝臟佔位穿刺活檢,證實為原發性肝癌。進行了肝癌綜合治療,沒幾天後林大伯打嗝症狀完全消失了。
鄭松介紹,打嗝又稱「呃逆」,是一種肌肉反射動作,只要碰觸到腹內橫膈膜的橫膈神經就會引發。首先要認識一下膈肌。膈肌在我們的胸腔和腹腔之間,是一層又像蓋子又像活塞的厚厚的肌肉,它將胸腔和腹腔分隔開。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膈肌收縮時,膈頂部下降,胸廓上下徑增大,使肺容積擴大,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經呼吸道進入肺,完成吸氣;呼氣時則相反。
和身體其他器官一樣,膈肌也有神經分布和血液供應。膈神經由傳入及傳出神經纖維組成,當引起打嗝的誘因刺激傳入大腦以後,大腦就會發出指令,使膈肌出現陣發性和痙攣性收縮,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的同時,會厭關閉,聲門驟然收窄,氣流通過時就會發出「嗝」的聲響。
連續不斷打嗝也是病
日常生活中,如果胃部受了寒,或進食了幹硬、辛辣的食物,也會出現暫時性的打嗝。打嗝多是胃部脹大引起的,所以人們經常因為吃飯急或吃飯時說話吞入了較多的空氣而出現打嗝現象。鄭松介紹,出現打嗝現象主要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直接刺激膈肌,另一種就是膈神經受到刺激,導致膈肌經常不自主收縮。
到目前為止,打嗝一直未被當成是一種可能的癌症先兆。但是,一項對99名患有食道癌的病人進行的相關研究顯示,有27%的人表示他們曾出現過連續打嗝的情況;還有6%的人說,這種現象促使他們去看醫生。
「食管到胃這條通路的任何腫瘤、淋巴結都有可能引起打嗝。」據鄭松介紹,如果靠近膈神經或者膈肌(是指食管到胃的區域)支配的地方,出現縱膈淋巴結或者腫瘤,就會引起打嗝。比如說縱膈淋巴結增大,壓迫刺激膈神經;食管癌、胃癌、賁門癌,其他的腫瘤(肺癌、肝癌靠近膈頂,有些時候直接侵犯膈肌)都會引起連續性的打嗝。
鄭松補充道,除此之外,一些手術刺激,也會引起連續性打嗝。比如說胃切除術後胃癱的病人,胃的神經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術後病人胃的蠕動功能就不好了,進而引起胃脹,可能就刺激到膈神經;或者手術過程中直接損傷到膈神經這個位置,引起連續打嗝的現象。
專家表示,一般生理性打嗝,喝一口水,含在嘴裡,深吸一口氣,感覺快打嗝時立即吞下,多喝幾口一般都能止住打嗝。鄭松提醒,如果老年人出現連續性打嗝,長時間仍不緩解,同時伴有如腹痛、胃口不好、吞咽困難乏力、消瘦等異常表現的,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