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課|如何做好詩歌鑑賞中的選擇題

2021-01-07 老熊的中考高考備考

以下文章來源於鵬鳥先飛,作者廖鵬飛語文工作室

廖鵬飛語文工作室高三備考系列

原創:肖桂蘭

如何做好詩歌鑑賞中的選擇題

01教學目標:通過複習,掌握通過選擇題讀懂詩歌的方法,提高選擇題準確性。

02 教學內容:如何做好詩歌鑑賞中的選擇題。

03 教學重點:如何根據選擇題讀懂詩歌。

04 教學難點:提高選擇題解題能力

05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

06教學時數:1課時

07 教學過程

古詩選擇題在2017年強勢回歸後已成為全國卷考查的保留題型。在經過「五選二」到「四選一」的外部變化後,雖說難度略有降低,但其考查的內容是始終如一的,而且對於考生來說,它應是考生的必得分題。因此,掌握這種選擇題的選擇策略至關重要。

一、充分認識古詩選擇題的題型特點

1.重點突出

選擇題的設題點以《考試說明》所規定的形象、語言、技巧、思想感情等考點為主,同時有向文學、文化常識滲透的趨勢,但從這兩年的命題實踐看,其設題重點是放在詩意理解上,即對詩中重點句子、關鍵詞語的理解。選擇題注重詩句的基本理解,主觀題考查深層次理解,兩者形成良好的搭配。

2.依詩定序

無論是「五選二」式還是「四選一」式,選項的先後順序都保持與原詩語句順序大體一致。

3.設誤細微

命題者採用曲解原意、弄錯對象、無中生有、過度解讀及隨意引申等方式,把錯誤點放在選項的細微之處,尤其是多放在一兩個詞語上。

4.讀懂助手

雖說解答該題要全面、細緻地閱讀詩歌,但有時是邊閱讀邊判斷思考,無論是選擇恰當的或不恰當的,錯誤總集中在選項的某一兩處細節上,絕大多數選項內容是正確的,所以,答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準確理解詩歌的過程,題目答對了,詩歌也就基本上讀懂了。因此,它是幫助理解詩歌的極好的「拐杖」,更有助於下一道主觀題的解答。

二、讀懂悟透詩意,準確理解詞句

讀懂悟透詩意,準確理解詩句是答好選擇題的核心要領。

1.讀懂詩詞的基本意思,準確理解詩句中涉及的關鍵詞

有些選項看似考查對詩句賞析正確與否,實際上只須了解詩詞的基本信息甚至某一關鍵詞即可發現錯誤原因。如2018年全國卷Ⅰ第14題B項「雖不得不接受生活貧窮的命運」就是對詩句「男兒屈窮心不窮」中第一個「窮」字的錯誤理解。2018年全國卷Ⅱ第14題D項「濃黑墨汁,也映射著燭光縱橫飛濺」是對詩句「燭光相射飛縱橫」中的「相射」的錯誤理解。因此,要把詞語、句子作為平常的文言詞句進行翻譯,同時進行相關聯想,在頭腦中復活詩詞所說景物,由此確定詞義、句意到底是什麼。

2.識別掌握詩詞的藝術手法

要識別掌握詩詞的藝術手法,如比喻、借代、襯託、用典等,否則就很可能錯誤理解詩句,陷入命題設置的誤區。例如,歐陽修《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如果不懂得句中的「春蠶食葉聲」是運用比喻、襯託的手法,把考生們在紙上答題寫字的聲音比喻成春蠶嚼食桑葉的聲音,以動襯靜,形象地描寫了考生們緊張嚴肅的答題情景,那麼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又如,蘇軾《送子由使契丹》的尾聯「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中用到的唐代李揆的典故,對正確理解全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若不懂得典故內涵和使用典故的目的,答題時就很容易做出錯誤判斷。因此,只要是選項中出現了「技巧」術語,一要判斷它是否準確,二要揣摩其背後真正的含義。

3.了解作者及其創作背景

要了解作者及其創作背景,以便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進一步結合所給詩句的賞析判斷選項正確與否。例如,蘇軾《送子由使契丹》這首詩作於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宋史·蘇軾傳》記載:「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是年其弟蘇轍遷翰林學士兼吏部尚書,在汴京。同年八月,蘇轍奉命出使契丹,慶賀遼主生辰。蘇軾兄弟情深,《宋史·蘇轍傳》記載:「轍與兄進退出處,無不相同,患難之中,友愛彌篤,無少怨尤,近古罕見。」而今兄弟宦遊四海,天各一方,聚少離多。作者得知弟弟蘇轍奉命出使契丹,雖然是遠別,但畢竟是暫時的別離,所以蘇軾寫詩送別弟弟,表達勸慰告誡之意,儘管為遠行的弟弟擔心,但更多的卻是希望弟弟小心謹慎,平安歸來,表現了詩人一貫的樂觀豁達的胸襟。

三、把握選項句意,學會比對分析

1.審讀題幹,明確要求

答題時,首先要認真把題幹要求讀上兩三遍,明確題目的具體要求,看清題幹是要求選擇正確的選項還是不正確的選項,題幹的要求涉及詩歌文本的哪些內容,題目著重考查哪些知識點。切忌望文生義、一葉障目,倉促作出選擇。

2.辨明陷阱,有效迴避

命題者往往在選項中巧妙地設置若干陷阱,以此來幹擾考生,這就要求考生在答題時要擦亮眼睛,有效迴避。常見的陷阱通常集中在詩歌鑑賞的意象、意境、語言、手法、情感、主題以及文化常識等幾個要素上。設誤類型有曲解詩意、意象不合、意境不合、情感不合、不明手法及風格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曲解文意。當然,在具體試題中的設誤類型可能是幾種類型的混合。應在把握語境內涵的前提下,仔細辨析設誤類型,明確錯誤原因。

3.定位選項,逐一比對

答題時,在通讀全詩的基礎上,要依據選項的內容來定位選項內容所對應的詩句,對比原詩句在意象、意境、語言、手法、情感、主題以及涉及的文化常識等方面的賞讀解析是否正確。要做到細心、逐一地比對,同時,學會綜合分析、辯證思考。

邊練邊悟 

(2018·北京)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後回答問題。

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棄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②行客。還自嘆中年多病,不堪離別。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磯頭千古浪,銅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萬裡雪深時,須相憶。

注 ①這首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閒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察等事務。②繡衣:官服。③相如檄:司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④銅鞮陌:代指襄陽。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詞的開頭四句,先寫對方行程,再寫自己的多病與離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悵。

B.李正之即將遠赴蜀地擔任要職,作者滿含深情地稱許友人才華出眾,巨筆如椽。

C.作者認為荊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詩的好素材,如廬山景、赤壁浪、襄陽月。

D.詞的結尾兩句,懷念過去與李正之雪中賞梅的情景,表達對友誼的珍惜與讚美。

答案 D

解析 A項一、二句點出李正之入蜀與己之送行,三、四句點出作者「中年」又「多病」,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悵」,正確。B項「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體現了作者對友人的稱許,正確。C項下闋表達「與其有像小兒女那樣哭泣的時間,倒不如聽我說一說你要去的荊楚這一路的風光」的意思,一掃上闋愁悶的心緒,用「要新詩準備」引出「廬山景、赤壁浪、襄陽月」,故正確。D項結尾兩句,點明入蜀時間「正梅花萬裡雪深時」,表達相互勉勵,提醒友人莫忘彼此的友誼,記得互通消息之意,並非「懷念過去與李正之雪中賞梅的情景」,故錯。

(2)辛棄疾詞善於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來抒情達意。下列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東北看驚諸葛表」,借用諸葛亮上表出師的典故,勉勵友人報國立功。

B.「赤壁磯頭千古浪」,借用蘇軾遊覽赤壁的典故,抒發人生短暫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表達對友人的擔憂,望其早歸。

D.「兒女淚,君休滴」,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表現宦遊漂泊的悽苦。

答案 A

解析 A項「東北看驚」者,是東北方的大好河山,落入他人之手,應當像諸葛亮請求出師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正確。B項借用蘇軾遊赤壁的典故是表達荊楚一路風光的壯美,並無「人生短暫的感慨」。C項化用李白《蜀道難》,有「對友人的擔憂」,但並無「望其早歸」之意。D項「兒女淚」幾句是說:與其有像小兒女那樣哭泣的時間,倒不如聽我說一說你要去的荊楚這一路的風光。以此過渡到後面作詩的好素材,一掃上闋愁悶的心緒,並不是為了「表現宦遊漂泊的悽苦」。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和寇十一晚登白門①

陳師道②

重樓傑觀屹相望,表裡山河自一方。

小市③張燈歸意動,輕衫當戶晚風長。

孤臣白首逢新政,遊子青春見故鄉。

富貴本非吾輩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 ①寇十一:寇國寶,從陳師道學。白門,徐州城門名。②陳師道,北宋詩人,元祐初期,因蘇軾等人舉薦,曾任徐州教授。本詩作於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對變法、遭嚴酷打擊的元祐黨舊臣逐漸被召回。③小市:徐州地名。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句寫登城所見的雄偉壯麗之景,「屹相望」寫出了樓觀高聳對峙的樣子。

B.第二句寫徐州城的地理形勢,此處有山河天險作為屏障,堪稱一方重鎮。

C.第四句寫詩人回家之後佇立門前,晚風吹動衣衫,頓生涼意,讓人輕鬆愉快。

D.第六句寫遊子青春年少便能重見故鄉,與上句中孤臣白首才被召回形成對比。

解析 「青春年少」和「與……形成對比」錯,詩中「青春」指春天,它與「白首」只是形式上的對仗,不是意義上的對比。杜甫有詩句「青春作伴好還鄉」。

(本號尊重原創,公益推薦,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詩歌鑑賞」2018年高考題和高考模擬題詩歌鑑賞彙編
    近年來詩歌鑑賞中開始出現一道選擇題和一道主觀題的趨勢,選擇題中所給選項也能透露出很多信息,這能幫助我們解答後面的主觀題。所以,鑑賞古詩詞的時候,要注意從多個方面考量,多角度思考。以上幾點是最有效的考場實戰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料可以在公眾號上面找到。
  • 如何從事詩歌鑑賞教學
    如何從事詩歌鑑賞教學深圳市 王澤中20多年的語文教學生涯,我從中深刻認識到:詩歌教學並不是簡單的讓學生會背會寫。我認為,真正的詩歌教學除了教學生會背會寫外,還應教會學生會鑑賞,其中教會學生會鑑賞,這是最主要的目的。因為詩歌鑑賞不但能提高人們的文學審美情趣,而且能培養人們的良好文化涵養,有助於升化人的靈魂。
  • 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模板
    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模板高考語文試卷中的必考題型之一就是古詩詞鑑賞題,這類高考語文試題也是考生失分嚴重的題型之一。下文有途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8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的答題模板,供參考!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步驟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結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態度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結合全詩,分析作者表達的情感態度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11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長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夠作為其詩歌創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對白居易的詩歌進行模仿,這從側面說明了白詩較高的創作水準。C.白居易在詩中稱呼李紳為「短李」,也隱含著不太認可李紳詩歌創作的意思。
  • 2021高考語文總複習:詩歌鑑賞解題技巧之讀懂詩歌
    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的關心,高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題的答題公式和技巧有哪些的,小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這是小墨為大家整理出來的「詩歌鑑賞的答題技巧 詩歌鑑賞只是高考語文中檢測的一小部分,想要真正學好語文,還是需要平常的積累,多讀、多練、多想、多做!做好閱讀得以拿天下!
  • 2014廣東高考語文詩歌鑑賞
    舉國矚目的2014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已結束,新東方在線高考名師團隊第一時間對2014高考語文真題進行了點評,希望能對考生、家長有所幫助,也希望對2015高考考生提供借鑑。 以下是廣州新東方高考語文老師張麗靜對廣東語文詩歌鑑賞題的解析和點評。
  • 「創作開運禮」2020高考:回歸高考真題,掌握詩歌鑑賞的景與情
    2020高考:回歸高考真題,掌握詩歌鑑賞的景與情高考詩歌備考,如果能夠懂景賞景悟情,高考詩歌得高分就難度不大。2019年高考全國卷與地方卷客觀選擇題側重於逐句解讀,鑑賞寫景手法,分析景與情的關係,主觀題常規題與創新題都側重於用詩歌情感分析意象、名句、語言。詩歌賞析,抓住了景,找全了情,就抓住了詩歌賞析的牛鼻子。高考真題實戰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
  • 「詩歌鑑賞」詩歌鑑賞之關鍵句(鍊句)歸納
    詩歌鑑賞之關鍵句(鍊句)歸納賞析之要,賞句為妙。因此「賞句」是一種層次比較高的鑑賞。賞析詩句這種題型綜合性很強,自由度很大,它可以從內容、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情感等角度賞析,有時也可以等同於詞語賞析題、分析表達技巧題或句子情感分析題,但畢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時又因賞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題的自由度較大,同時難度也較大。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抒情手法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抒情手法詩歌鑑賞中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現技巧、藝術技巧這些概念大同小異,可以歸結為都是手法的運用。而表現手法又可以細分為:描寫手法、描寫角度、修辭手法和抒情手法四類。
  • 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如何分析詩歌中的景物形象,專題演練!
    今天小文老師給大家分享如何分析詩歌中的景物形象。詩歌鑑賞是高考語文中的一個必考題型,一般設置一首或兩首詩歌(比較閱讀),設置2至3題。難度較高,失分率也相對較高。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學生大都缺乏詩歌鑑賞的基礎積累,二是缺乏相關閱讀解題技巧。所以,考生想要考到一個好成績,既需要了解答題技巧,也需要通過專門的練習鞏固提升。本專題旨在通過對詩歌鑑賞各類題型的研究和概括使學生了解答題技巧,再通過大量的模塊練習,提升自己的答題能力。語文貴在積累與應用,非一日之功,望大家能沉心學習,堅持不懈。
  • 萬能公式+5種特定模式,合理套用,搞定高中語文詩歌鑑賞題型!
    語文詩歌鑑賞是高考必考題型,也是易失分的題型。這種題不需要回答字多,只要得分的幾個重點全中,滿分就沒問題了。先賣個關子,具體操作要看到最後哦~要回答詩歌鑑賞有哪些技巧解答?你就要先了解詩歌本身的表達技巧,也就是應用的藝術手法有哪些,這是重要的一環,以下內容認真看。進入主題:詩歌鑑賞表達基本程式: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答題技巧,完美衝刺方法。
    對於詩歌鑑賞部分很多同學存在的一個共性問題就是,可以理科適合的大概意思,卻語法用需要正確的描述。那麼這個問題就屬於答題的術語沒有掌握,那麼答題的術語其實涉及到很多的基礎知識和同學們必須掌握的答題模板,很多同學沒有仔細研究過。因為忽略,所以導致丟分。今天的內容就是帶大家來看一下適合鑑賞部分存在哪些答題技巧,如何正確的答題。
  • 如何做好高考歷史選擇題
    選擇題是高考歷史得高分的關鍵,下面談談如何做好歷史選擇題。一、選擇題的結構選擇題的結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題幹和備選項。題幹又包含材料和能力詞。材料有文字材料和非文字材料。這邊只講文字材料,文字一般不會超過100個,文字也不會晦澀難懂(從2018年開始,沒有再出現古文了。)備選項主要包含幹擾項和正確選項。
  • 備考2020:詩歌鑑賞知識點再梳理
    備考2020:詩歌鑑賞知識點再補漏詩歌鑑賞知識點一、詩歌鑑賞答題「五讀」法:讀題目、讀作者、讀內容、讀注釋、讀命題。具體陷阱點:4大設誤角度——形象特點不準確、語言鑑賞不恰當、技巧指明不準確、技巧效果不恰當、情感分析不準確、觀點態度不恰當7大設誤陷阱——曲解文意、無中生有、以偏概全、誇大縮小、張冠李戴、偷換概念、關係混亂註:詩歌鑑賞選擇題常見設誤方法
  • 破解高考詩歌鑑賞之道
    高考是選拔性的考試。具體到語文這門學科,該科體型相對穩定。那麼,在眾多的體型中,哪種體型體現了它的選拔性呢?從最近幾年的高考來看。詩歌鑑賞成為一道分水嶺。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詩,它既是文言,又是文言的凝練,等於說是難上加難。從高考反饋的情況看,詩歌得分率普遍不高。
  •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描寫手法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描寫手法詩歌鑑賞中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表現技巧、藝術技巧這些概念大同小異,可以歸結為都是手法的運用。而表現手法又可以細分為:描寫手法、描寫角度、修辭手法和抒情手法四類。
  • 搶分策略:詩歌閱讀選擇題如何做得又快又準?識別選項陷阱是關鍵
    古詩鑑賞選擇題,其考查落腳點仍是考綱規定的幾大考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只不過變完全由考生來鑑賞的主觀題形式為命題者加入相關鑑賞信息(正確信息和錯誤信息)的選擇題形式,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僅降低了詩歌鑑賞的整體難度,而且間接降低了詩歌閱讀的難度,解決了閱讀理解上的部分障礙,但選擇題對考生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選擇題一旦選錯,就意味著整題沒分。不像表述題即使答不完整也能蹭到一二分。
  • 名師整理:高考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例題解析,幫助學生0扣分
    語文老師整理:高考詩歌鑑賞答題模板+例題解析,幫助學生0扣分要想徹底把語文學好,就要先培養語文學習興趣,如何你喜歡上語文這科了,那麼你就會願意看許多語文資料,語文素養也會慢慢提高,各方面的語文知識也都會樂於接受。
  • 高考語文古詩詞鑑賞太難?如何做才能得高分
    在高中的語文學習中,雖然古詩詞一直是學習的重點,但在高考中古詩詞的得分率卻不高,這成為影響考生語文成績的限制因素,那麼,如何才能學好古詩詞、做好古詩詞鑑賞呢?根據詞的長短,詞又分單調(也叫小令)、中調(一般分上下闋)、長調(三闋以上)。詞有詞牌,詞牌嚴格律定了每首詞的格律和音韻。卜算子就是常見的詞牌名。曲:即散曲,分為「小令」、「套數」。在高考中,詩與詞出現的頻率較高,曲的考察較少。
  • 詩歌鑑賞| 如何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鑑賞詩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幹的要求,如本題要求「結合詩中第五至八句四句詩」賞析「負重民」這一形象,然後先理解「負重民」的意思,再結合第五至八句這幾句詩來分析人物的特點以及刻畫人物形象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