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稱身份被冒用背上490萬貸款,籤名指紋經鑑定非本人

2020-08-28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文

廣西陳雲峰(化名)夫婦準備買房的計劃,被一紙法院傳票打破了。

陳雲峰被廣西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起訴,訴由是他2013年作為保證人替人擔保,借了一筆5年期490萬元的貸款,如今已逾期近兩年,今年1月信用社起訴時,利息已高達267萬元。

陳某於2013年借款490萬元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對於這筆借款,陳雲峰則稱「毫不知情」,「借款人是我堂哥陳某,他說是他拿著我的身份證複印件去辦理的貸款,但法院和銀行都不認可」。

為了證明自己不知情,陳雲峰自費就借款材料上的籤名和指紋進行鑑定,結果顯示籤名和指紋均不是他本人的。

陳雲峰也將此事投訴到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海監管分局。 8月10日,該局就此事作出了《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調查意見書》,稱經調查,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社公館信用社向陳某發放貸款時,存在貸前調查不到位,未嚴格執行貸款面籤制度的問題。但因調查手段有限,未發現信用社存在盜用陳雲峰身份證複印件的行為。

對此,8月21日,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回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信用社是按照借款合同上的保證人來起訴,最終是否需要陳雲峰來償還貸款,還需要等待法院的審理和判決。

捲入490萬貸款逾期案

今年3月中旬,陳雲峰收到了廣西合浦縣法院的傳票,顯示他成為一起「金融借貸合同糾紛」的被告,案件將開庭審理。「一開始我們以為是詐騙,但是後來打電話給法院,他們說確實有這個傳票。」 陳雲峰稱,他此前從未向銀行或私人機構進行過貸款。

他告訴澎湃新聞,在案件首次開庭審理時他才得知,2013年10月26日,他的堂哥陳某向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館信用社申請借貸490萬元,而他是該筆貸款的保證人之一。不僅借貸合同上有他的籤名和指紋,還有一份帶有「陳雲峰」籤名、指紋的《借款保證承諾書》。

帶有王雲峰籤名和指紋的《借款保證承諾書》

《借款保證承諾書》中承諾,作為借款保證人,當借款人不如期履行償還貸款本息義務時,保證人承擔連帶償債責任,由保證人負責償還借款人所欠的貸款本息及因借款人不按期償還貸款而引起的一切費用。

該筆貸款的借貸時間為60個月,應在2018年9月23日前償還,接到法院傳票時,該筆貸款已經逾期一年半,銀行將借款人陳某以及保證人均告上了法庭。

他告訴澎湃新聞,借款人是他的堂哥陳某,而另一名保證人則是陳某的妻子黃某超,兩家人已經多年沒有聯繫。「我打電話給陳某,他們家人說夫妻倆都因為詐騙被公安局拘留了,聯繫不上。」在開庭前,陳雲峰一直認為或許其中存在什麼誤會。

陳雲峰稱,在該案5月1日第一次開庭審理前,他見到了堂哥陳某,「他說當時是他拿著我的身份證複印件去辦理的借款保證,替我籤的字和按指紋,讓我不要擔心,和我沒關係。但怎麼可能和我沒關係呢?」

陳雲峰告訴澎湃新聞,早年陳某在東莞經營一家紡織廠,2007年他和妻子曾經在該廠打工,直至2015年該廠倒閉。當時在辦理入職資料時,陳雲峰曾提交過自己的身份證複印件等材料。而這筆借款正是在陳雲峰打工期間產生的。

「陳某從來沒和我說過借款的事情,我在打工的時候,每年只有過年才回一次廣西,這筆貸款是在10月份,我不在廣西,怎麼就借款成功了?」陳雲峰說,自己多次和銀行、法院解釋對這筆借款不知情,但因為雙方存在親戚關係,沒有人相信他。

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陳雲峰和妻子計劃今年初在廣西購買一套新房自住,已經看好了樓盤並談好價格,準備在3月底籤約付款。然而徵信報告顯示,其名下已經有這筆490元的貸款逾期記錄,無法再申請住房貸款。

籤名、指紋經鑑定均非本人

為了擺脫這筆借貸,陳雲峰要求銀行提供借款時的監控錄像,以此證明自己當時並未在現場。他說,得到的回覆是,因為2013年廣西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館信用社還沒有安裝監控,無法提供視頻證據。

借款合同和借款保證承諾書中簽名經鑑定非王雲峰本人籤名

陳雲峰稱,他又提出對《保證擔保合同》和《借款保證承諾書》中的籤名筆跡和指紋進行鑑定,但被要求自行鑑定。「我當時諮詢的鑑定費用要好幾萬,我們本來手頭積蓄就不多,但我們不鑑定,這筆借款可能就要扣到我頭上了。」

5月18日,由合浦縣人民法院的委託鑑定機構,陳雲峰自行出資39280元對兩份文件的籤名和指紋進行鑑定。他提交了2007年結婚登記審查表籤名樣本、近幾年銀行辦理業務籤名樣本、指紋採集等資料。

7月28日,廣西正廉司法鑑定中心作出鑑定意見書稱,經鑑定,《保證擔保合同》及《借款保證承諾書》中「陳雲峰」的籤名字跡與樣本籤名字跡不是同一個人的字跡。兩份文件中指紋也均不是陳雲峰本人捺印形成。

借款合同和借款保證承諾書中指紋經鑑定非王雲峰本人

在進行鑑定期間,6月18日,陳雲峰也將此事投訴到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海監管分局,要求就「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社違規放貸」一事進行調查,並要求信用社支付有關鑑定費用、恢復其良好徵信。

8月10日,北海銀保監分局就此事作出了《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調查意見書》,其中介紹,經調查,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社公館信用社於2013年10月26日向借款人陳某發放保證擔保貸款490萬元時,存在貸前調查不到位,未嚴格執行貸款面籤制度的問題。但因調查手段有限,未發現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館信用社存在盜用陳雲峰身份證複印件的行為。

針對陳雲峰提出鑑定費用和恢復徵信的要求,北海銀保監分局表示屬於消費糾紛,不屬於分局職責範圍,建議通過仲裁、調解或司法等途徑解決。

8月17日,該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陳雲峰說:「開庭時陳某和黃某超都沒來,是律師過來的,陳某律師說借貸是和銀行內部人員合作操作的,陳某隻拿到了一部分錢。黃某超的律師又說雙方已經離婚了,對貸款不知情,也要求做指紋和筆跡鑑定,所以要等證據都提交了,再進行下一次審理。」

「如果我的徵信沒辦法恢復,我可能一直都不能買房了。」陳雲峰說,沒有判決結果,他的買房計劃也只能一拖再拖。

信用社:等待法院的審理和判決

針對上述情況,8月21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繫了廣西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館信用社,該社主任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被告陳某在信用社確實有一筆490萬元貸款逾期未還,「我們把這件事上報給了合浦縣農村信用社聯社,由聯社來起訴欠款人,聽說17號已經開庭審理過一次了」。

該工作人員稱,陳某當時借款的情況其也不清楚,但信用社借款都會要求借款人和保證人面談、面籤合同,「我們的合同和承諾書上都有保證人的籤名和指紋,說明他們(保證人)是知情的。」他表示,2013年銀行即使安裝了監控,監控記錄也不可能保存7年,「我們只能是按照合同上的內容來處理」。

對於陳雲峰的籤名和指紋鑑定結果非本人一事,該工作人員表示不知情,具體情況需要詢問合浦縣農村信用社聯社。

同日,澎湃新聞記者聯繫了廣西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該社辦公室一工作人員稱,目前案件在審理之中,暫時不能透露情況,「對於2013年貸款是什麼要求和情況,我也不太清楚,但合同上寫的保證人是陳雲峰,現在就等待法院的審理和判決」。

讓陳雲峰不解的是,2013年陳某貸款時,自己只是他工廠裡的一名「打工仔」,名下無房也無車,月工資不足3000元,根本不具備擔保能力,為什麼能成為490萬借款的保證人?

北海銀保監分局調查稱信用社存在「未嚴格執行貸款面籤制度」的情況

按照《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規定,貸款人在受理借款人申請後,應履行盡職調查職責,其中貸款調查包括「保證人擔保意願、擔保能力或抵(質)押物價值及變現能力」。

《個人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中還要求貸款人應建立並嚴格執行貸款面談制度。未按規定建立、執行貸款面談、借款合同面籤制度的,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可採取《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的監管措施。

對於以上情況,上海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竇賢尚告訴澎湃新聞,「保證」作為一種擔保方式,在日常經濟生活中比較常見。根據《擔保法》相關規定,在貸款中,當借款人不履行還款義務時,貸款保證人就應該按照保證合同或借款合同中的保證條款的約定來履行債務。

竇賢尚分析稱,如果經司法鑑定或其他證據能證明「保證人」的籤字和指紋均為偽造,則該保證責任並非該「保證人」出於真實意思而設定,對該「保證人」應無法律約束力,出借人無權要求該「保證人」承擔還款責任。

廣西鐵痕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加輝則建議,陳雲峰可持籤名和指紋的司法鑑定報告,以合同詐騙罪向公安機關報警。

陳雲峰則稱,在庭審前已經向當地公安機關經偵科報警,但公安機關以經濟糾紛為由未受理。

責任編輯:馬世鵬

相關焦點

  • 男子稱身份被冒用背上490萬貸款,籤名指紋經鑑定非本人
    陳某於2013年借款490萬元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對於這筆借款,陳雲峰則稱「毫不知情」,「借款人是我堂哥陳某,他說是他拿著我的身份證複印件去辦理的貸款,但法院和銀行都不認可」。為了證明自己不知情,陳雲峰自費就借款材料上的籤名和指紋進行鑑定,結果顯示籤名和指紋均不是他本人的。
  • 男子稱身份被冒用背上490萬貸款 籤名指紋經鑑定非本人
    為了證明自己不知情,陳雲峰自費就借款材料上的籤名和指紋進行鑑定,結果顯示籤名和指紋均不是他本人的。陳雲峰也將此事投訴到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海監管分局。 8月10日,該局就此事作出了《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調查意見書》,稱經調查,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社公館信用社向陳某發放貸款時,存在貸前調查不到位,未嚴格執行貸款面籤制度的問題。
  • 男子稱身份被冒用背上490萬貸款 指紋經鑑定非本人
    陳雲峰稱,他此前從未向銀行或私人機構進行過貸款。他告訴澎湃新聞,在案件首次開庭審理時他才得知,2013年10月26日,他的堂哥陳某向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館信用社申請借貸490萬元,而他是該筆貸款的保證人之一。不僅借貸合同上有他的籤名和指紋,還有一份帶有「陳雲峰」籤名、指紋的《借款保證承諾書》。
  • 男子稱身份被冒用背上490萬貸款:籤名和指紋,經鑑定不是他的
    廣西男子陳雲峰準備買房的計劃,被一紙法院傳票打破了。陳雲峰和妻子計劃今年初在廣西購買一套新房自住,已經看好了樓盤並談好價格,準備在3月底籤約付款。然而讓陳雲峰大吃一驚的事發生了,陳雲峰的銀行徵信報告顯示,其名下已經有這筆490元的貸款逾期記錄,無法再申請住房貸款。
  • 身份被冒用背上490萬貸款 背後必有妖孽
    陳雲峰被廣西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起訴,訴由是他2013年作為保證人替人擔保,借了一筆5年期490萬元的貸款,如今已逾期近兩年,今年1月信用社起訴時,利息已高達267萬元。對於這筆借款,陳雲峰則稱「毫不知情」,「借款人是我堂哥陳某,他說是他拿著我的身份證複印件去辦理的貸款,但法院和銀行都不認可」。為了證明自己不知情,陳雲峰自費就借款材料上的籤名和指紋進行鑑定,結果顯示籤名和指紋均不是他本人的。
  • 廣西男子莫名成為490萬貸款的保證人,疑似身份信息被冒用,逾期2年遭銀行起訴,籤名指紋鑑定並非本人
    但是事實就擺在了眼前,並且合同上面顯示這筆貸款的期限是5年,到今年1月份已經整整逾期2年了。開庭審理,發現竟是親人所為欠了這麼多錢,總得搞明白是怎麼回事。等到開庭審理以後,陳先生總算是搞明白了,原來是讓&34;給坑了!去辦貸款的人是陳先生的堂哥,自己則莫名其妙地成為了這490萬貸款的&34;之一。
  • 廣西男子被冒名擔保貸款490萬遭起訴 法院判他不擔責
    澎湃新聞此前曾報導的「廣西男子被冒名擔保貸款490萬」一事有了新進展。開庭時他才得知,是其堂哥陳某冒用他的身份證複印件辦理了借款擔保。經司法鑑定,擔保合同等多份材料中的籤名和字跡均非來自陳雲峰本人。從3月中旬接到法院傳票到判決,已經過去整整半年,雖然法院判決陳雲峰無需承擔巨額借款,但事此事的影響依然讓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感覺是一場飛來橫禍,無緣無故被卷進去,為了打官司工作沒了,錢也花了十多萬,現在想買房也是不可能了。」陳雲峰說。
  • 廣西男子被冒名擔保貸款490萬遭銀行起訴,法院判他不擔責
    9月14日,廣西合浦縣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認定被冒用身份辦理擔保的被告陳雲峰(化名)無需承擔保證擔保責任。陳雲峰名下「擔保」的一筆490萬元借款逾期一年半,因借款人遲遲未還,陳雲峰作為「擔保人」,被廣西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告上法庭。
  • 男子身份證被冒用背上757萬元債務 法院判決:不用償還
    【男子身份證被冒用背上757萬元債務 法院判決:不用償還】今年3月,陳某龍忽然收到一張法院傳票,原告是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信用社稱,2013年,陳某向該信用社借款490萬元,借款期限為5年,款到期後,陳某一直未歸還本金及利息。黃某、陳某龍對該筆貸款進行連帶保證擔保,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廣西一男子捲入490萬元貸款逾期案,借款人是其堂兄,兩家人已多年未聯繫
    然而徵信報告顯示,其名下已經有這筆490元的貸款逾期記錄,無法再申請住房貸款。籤名、指紋經鑑定均非本人為了擺脫這筆借貸,陳雲峰要求銀行提供借款時的監控錄像,以此證明自己當時並未在現場。他說,得到的回覆是,因為2013年廣西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公館信用社還沒有安裝監控,無法提供視頻證據。
  • 男子丟身份證遭冒用背債 「被貸款」40多萬元
    受訪專家表示,在身份證指紋登記信息尚在推進的進程中,用證單位須對相關身份證明的使用進行謹慎審核,市民也應在身份證丟失後及時補辦,儘量避免開出籤名的空白文書,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 男子被堂哥冒名擔保貸款490萬遭銀行起訴,法院判決不用擔責任
    2020年3月,某農村信用社向法院訴稱:被告陳某於2013年向其信用社借款人民幣490萬元,借款期限為5年,被告黃某、被告陳某龍對該筆貸款進行連帶保證擔保。貸款到期後,陳某一直未歸還本金及利息。現信用社訴至法院,要求被告陳某和黃某共同償還貸款本金490萬元及利息267萬餘元,被告陳某龍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 男子被冒名擔保貸款490萬遭銀行起訴,法院:無需承擔責任
    案情簡介2020年3月,合浦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合浦農村信用社)向合浦縣人民法院起訴稱,被告陳某於2013年向其信用社借款人民幣490萬元,借款期限為5年,被告黃某、被告陳某龍對該筆貸款進行連帶保證擔保
  • 查徵信發現名下竟有1200萬貸款記錄,當事人毫不知情,當場懵了
    近日,四川程女士爆料稱,其查詢個人徵信時,意外發現她在浦發銀行成都分行於2011年及2012年有兩筆600萬元的貸款,合計1200萬元。延伸閱讀莫名被貸款2239萬,男子為此維權4年無獨有偶,江西男子項招輝莫名「負債」2239萬元。事情的開端從一通電話說起,2016年6月,項招輝接到南昌市公安局電話,稱有一筆貸款需要協助調查,他從不記得自己有過貸款,遂以為是詐騙電話,沒有理會。
  • 被貸款千萬續:銀行稱貸款材料齊全,當事方要求鑑定指紋筆跡
    截至29日,涉事銀行方面仍未提供1200萬元貸款申請的原始材料,仍未做指紋和筆跡鑑定。除了前述申請材料上的籤名和指印被懷疑系偽造,楊先生稱,前述所謂的個人質押存單也可能是偽造的。因為「被貸款」事件發生時,是2011年、2012年,當時母親連2萬元都拿不出來,怎麼會有能貸出1200萬元巨款的個人質押存單,用於擔保?楊先生懷疑,正是因為母親繼承了父親的股份,所以涉事公司掌握了母親的身份材料,「和銀行私相授受」,偽造了申請材料,並冒名貸款。楊先生稱,母親從未去銀行申請過這兩筆合計1200萬元的貸款。
  • 女子辦移動靚號被籤833年套餐 經鑑定協議籤名非本人
    女子辦移動靚號被籤833年套餐 經鑑定協議籤名非本人時間:2020-11-22 20: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子辦移動靚號被籤833年套餐 經鑑定協議籤名非本人 《向天再借五百年》是韓磊演唱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但是如今如果您要攤上女子辦移動靚號被籤833年套餐這種事
  • 姓名被冒用,山東一女子莫名背上盜竊賣淫案底14年,法院改判為其正名
    2020年1月,也就是案發14年後,警方再次找到受害人李某,經辨認張偉華的照片,李某稱張偉華並不是盜竊其財物的人。 張偉華還發現,她在鄒城市法院複印的卷宗中,存在多處錯誤:判決書寫錯她與受害人李某的名字,訊問筆錄中母親和弟弟的姓名也是錯的。
  • 姓名被冒用,山東一女子莫名背上盜竊賣淫案底14年,法院改判為其正名
    卷宗中一張繳款單據顯示張偉華交過4000元罰金,但張偉華稱她並沒有交過。  誰冒用了我的身份姓名?為何會無緣無故背上兩條犯罪記錄?誰冒用了張偉華的身份信息?張偉華從判決書中被告人「張偉華」的曾用名「張文娜、徐姍」看出端倪。張偉華介紹,「張文娜」曾是她的小名,而「徐姍」則是弟弟曾帶回家的女友。
  • 男子被偽造籤名欠銀行2000多萬 維權四年女友退婚...
    先有中行原油寶踩雷負油價,接著中信銀行被曝洩漏個人隱私,今天,又有一家銀行上了熱搜第一:江西男子被偽造籤名欠銀行2千多萬,數年間遭遇銀行起訴女朋友退婚!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江西男子被偽造籤名欠銀行2千多萬江西男子項招輝莫名背債2千多萬引發關注。據紅星新聞報導,江西南昌一男子項招輝頭上突然多出2239萬元貸款,放款銀行是華夏銀行南昌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