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麼大,生命那麼長
終有一天,你會來
「釋厄.文化」
我們一起用心講述
有趣、有品、有格調的
故事
……
01 |找TA,還是找自己?
很多時候,人常常會陷入一種自我的陣地當中。
把自我思維當成一種普羅大眾的常識;於是在這樣的一場漩渦裡,越攪越深……
卻還以為那是海平面上的一種自然漂浮。與眾不同這件事,常常會讓人「卡住」,卡在「自己的原則裡」、卡在「該不該妥協的掙扎裡」、卡在「會不會全世界都對了,只有我的堅持是錯的迷失裡」……
人們為什麼一直旋轉不止,到底迴旋是為了尋找那個人,還是,一直在尋找的其實是自己…
02|遺憾總和成長相伴
忽然意識到,人這輩子會遇到數不清的心動,但不可能每一次心動都有結果。
偏執的人,總愛過度解讀對方每句話每個眼神每次表情每一句話,然後化成電視劇裡狗血的模樣,自以為是地深陷其中,絲毫不管對方是否就是她想的那個樣子。
但是,那也分明是真真切切的心動啊,總想要個結果。畢竟一把年紀難得的一次心動,然後呢,自己強加劇情在對方身上並且無限放大,縮小了對方和自己的真實感受。好像全世界商量好了一起來「傷害」她,硬生生把自己卻活成了一個被害者…於是,自己有了抗拒的理由,對方也沒了堅持的勇氣…再然後,一段原本可以很美好的「遇見」,演變成了一場充滿事故的「遺憾」。
也許是真的,遺憾總是和成長相伴……
03|自我和解才是自我拉扯的最終導向
如果說每個人的自我都是一個球,那麼成長至今它一定會因為諸多的自我拉扯過程變得奇形怪狀,所以人總是感到自我矛盾,在自我的拉扯裡痛苦著。
自我和解的過程就像是在鬆開這些拉拉扯扯,讓這個球變回原本的模樣。但這些拉扯的力可能非常的大,例如來自童年的陰影,社會的壓迫,等等,所以這一定是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人一定得成長到足夠的強大,而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真正治癒自己,讓自己正視那些拉扯自己的東西,才能讓它們放手。
這是個持續一生的漫長戰鬥,願勝利屬於每一個人。
04|但願我們都能認清自己的真假,但願所有自我拉扯都就此作罷
有人說,想要被人愛,就要先學會愛人;
有人說,想要被人愛,就要先學會愛自己;
我們每天都那麼忙,還得忙著愛別人又愛自己……
有很多人說過一些看似很有道理的話,比如,你愛的只是愛情本身;或者,你只是依賴有人可以依賴的感覺。但是他們就只是裝了裝深奧,然後留下我獨自內心洶湧風中凌亂
於是認真思考關於愛和依賴的問題:
都看過《花樣年華》吧,起初周慕雲和蘇麗珍只是因為發現他們的另一半背著她們發生了關係。後來,在鄰居的閒言碎語中,他們發現,另一半出軌的事情已經全然不在他們眼裡,他們的眼裡只剩下了對方。兩個有著相同經歷的人,舔舐了對方心裡的寂寞,他們是真的相愛還是依賴呢?我更傾向於後者,因為最後不就空留下一句:「如果再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和我走?」終究,她也沒和他走,他也沒帶她走。但是很多人說,《花樣年華》是最好的年華裡最糟糕的愛情,所以依賴和愛的界限已經交融了。
我們每天都依賴很多東西:
依賴美食滿足自己的味蕾,說,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對物產生依賴,甚至產生戀物癖,然後,標榜自己的品味;
依賴手機,社交軟體填補自己的空虛,然後炫耀自己的粉絲數量;
也依賴身邊的人,他們有的能帶來快樂,有的能來技能,有的能傾聽訴說……
有一個朋友,認識之初每天會和我說很多事情,她喜歡的男人,她為什麼喜歡這男人,這男人給她帶來的傷痛……她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想要待在什麼樣的城市,並且每天重複,更多的像是自言自語,同時她幾乎每天都會說這系列發生的事情,但是基本都是她不滿的方面。開始的時候會覺得應該安慰她,平復她的心情,後來發現她很不安,很消極,她不斷的和我傳遞負能量不過是找個出口。於是,我開始不說話,偶爾應和,同樣也能滿足她的情緒。
我們每個人需要的出口,和依賴的東西都不同,很多時候我們自己都沒有發現。每個人都撒過不僅能騙過自己、也能騙過別人的謊。
人類說的最大的謊就是「我愛你」。男生啪啪啪的時候說的我愛你,女生收到禮物時候說的我愛你,覺得被包容的時候的我愛你,有的是刻意的,有的是無意的,諸如此類……
但願我們都能認清自己的真假,但願所有自我拉扯都就此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