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討厭開放式辦公室,為什麼它依舊存在?

2020-12-14 36氪

編者按:開放設計的辦公室適合創新類工作,而不適合執行類的工作。不必可刻意模仿,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本文譯自Fastcompany原標題為" Everyone hates open offices. Here’s why they still exist"的文章。

你首先拆掉了牆壁,拋棄了那些毫無生氣的隔間;然後讓每個人肩並肩坐在長桌旁,這樣能更方便員工進行交流;拋棄剩下的所有私人辦公室,它們只會強化某些人比其他人更優秀的觀念;讓大部分資深員工坐到一起來,他們就會一起合作,擦出思想的火花。外人看到你們的辦公室會認為這個地方充滿了活力。員工的效率會得到提升,你們公司將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產品。

這就是開放式辦公室的神話,一種無處不在的工作場所布局。它的存在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它的承諾——「合作和創新」——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國際設施管理協會(International Facili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表明,有68%的人工作在沒有牆壁或牆壁比較低的辦公室裡,這個數字無疑還在增長。

這裡只有一個問題:員工討厭開放式辦公室。這樣的工作場所布局噪聲比較大,會讓人分心,而且可能讓人沒有隱私。一位47歲的平面設計師表示:「開放式辦公室使感官超負荷,讓我幾乎無法正常工作。」他已經在開放式環境中工作了20多年,「我有次甚至不得不因此辭掉工作。」

只要這種設計還存在,就會有學者對其作用進行研究。研究人員發現,與擁有更多私人空間的員工相比,在開放式辦公室工作的人請病假的時間要多出近三分之二,他們感到更不快樂、壓力更大、工作效率更低。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 201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開放式辦公室使得員工面對面的交流減少了約70%,並且增加了大約50%的電子郵件交流和即時通訊,這打破了人們認為開放式辦公室能讓員工協作的觀念。然而開放式設計一直存在,對許多公司來說,其象徵意義之強,成本之低,實在難以放棄。

谷歌對於開放辦公室設計的發展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開放式樓層開始於上世紀40年代的秘書室,當時只有7年歷史的谷歌在2005年翻修了位於加州山景城的總部,這個高大、採光充足的環境不僅僅能展示該公司日益增長的財富和影響力,還標誌著一個新的職業時代的到來。建築師克萊夫威爾金森(Clive Wilkinson)捨棄了之前一間辦公室那種滿是小隔間的室內設計,而是選擇了一種類似社區的風格:依舊保留一些私人空間,但有更多的公共工作場所,以及帶有玻璃幕牆的小會議室。威爾金森說「這種設計的觀念是:我們在創造一個新世界,為什麼要拘泥於舊世界呢?」隨著谷歌的崛起,威爾金森的協作工作場所的觀念也開始興起。「曾經有其他公司負責人來到我們這的時候感嘆『我們也想像谷歌一樣』,他們不太確定自己的定位,但是明確表明想成為谷歌那樣的公司。」

大約在同一時間,90年代末網際網路繁榮時期的其他新興公司也在探索一種更為先進的開放式辦公室。隨著這些公司的迅速發展,它們開始尋找一種成本更低的方式將員工與員工、新員工與公司元老分開。威爾金森說,他們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在廣告業早已司空見慣的那些更活潑有趣的辦公室。有些公司搬到了舊金山市南區尚未完工的閣樓裡,而且也不再繼續裝修這些閣樓。當你快速增加(或減少)員工時,牆壁只會讓事情變得複雜。喬爾·斯波爾斯基(Joel Spolsky)說:「那些地方太糟糕了。」喬爾在2000年創建了Fog Creek Software(軟體公司),目前是Stack Overflow(IT技術論壇)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因為沒有吊頂,所以辦公室聲音特別大,這對每個人來說都很痛苦。但(網際網路初創企業)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實際上他們沒有其他的選擇。」出於這種需要,一種美學應運而生。

2015年,Facebook開放了由弗蘭克格裡(Frank gery)設計的門洛帕克(Menlo Park)總部。在那時,開放辦公室已經不僅僅是矽谷創新的象徵,而是有著更重大的意義。Facebook目前在一幢10英畝的大樓裡安置了大約2800名員工,並且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開放式建築。「我們的想法是創造一個完美的建築空間:一個能容納數千人的大房間,所有人都離得足夠近,確保他們之間可以合作」,創始人兼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2012年宣布這一設計時寫道。眾所周知,他在公共區域有一張普通的白色桌子,就像其他員工的一樣。(他還有一間私人「會議室」,傳言他大部分時間會在那裡度過。)

對於初創企業和老牌公司來說,開放式辦公室不可避免會帶來些影響。「當你和房地產公司的領導或執行長討論他們設計開放空間的原因時,大多數人給出的答案都是空洞的,」官本·沃布(Ben Waber)說,他是工作場所分析公司(Humanyze)的創始人兼執行長,他們公司可以用傳感器來追蹤人們如何使用辦公室,如何相互交流的。「但當深入調查時,你會發現,很多公司之所以選擇開放式辦公室,只是為了模仿那些非常成功的科技公司。」 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計算機科學教授卡爾文·紐波特(Calvin Newport)持更加懷疑的觀點:開放式辦公室已經成為一種向風險投資家和人才顯示公司價值的方式。其目標不是「提高生產率和協作,而是展示公司正在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在象徵主義中迷失的是員工自己。根據Humanyze的說法,開放式設計能夠鼓勵團隊之間的交流,有助於公司開發新產品。但他們在鼓勵團隊內部交流方面做得很糟糕,而這對於執行式的一些工作(比如編寫代碼)來說是必要的,因為員工需要保持同步。一個開放的辦公室可能適合公司想出一些創新的點子,但當員工要實施這些想法的時候,這種開放式的設計就會分散注意力。

當然,商業領袖默認做開放式設計的一個主要原因很簡單:這種設計的成本不高。商業地產協會CoreNet Global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員工的平均辦公面積從2010年的225平方英尺降至176平方英尺,預計這一數據還將繼續下降。谷歌人力資源部門的分析師埃裡克魯德(Erik Rood)在他的個人博客Data Interview Qs上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了調查。他的計算結果顯示,美國最大的幾家公司因此節省數億美元,甚至更多。

在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可以說WeWork碾壓其他公司。WeWork在共同辦公中心推廣了公共桌子和休息區,現在還在為其他公司建立辦公室。WeWork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利用自己的數據把員工的辦公區域儘可能的縮小,最近將Expedia在芝加哥的辦公室從三層縮小到了兩層,並且沒有降低員工的滿意度。WeWork工作場所策略總監利茲布洛(Liz Burow)表示,這需要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讓他們能更多地互動,同時創新各種座位設計安排,並且還保持一些私人區域。她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需求。他們可能在某些時候需要集中精力,在某些時候又需要與別人討論交流。」

許多設計師都認同這一觀點。Gensler建築公司的負責人珍妮特·波格·麥克勞林(Janet Pogue McLaurin)設計了數十個著名的企業辦公室。她認為最有效的開放設計包括一系列的會議室以及較為集中的私人區域,「創新的公司實際上在辦公室裡使用了更多的空間,他們不希望辦公桌成為員工工作生活的中心。」

這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想法。但是,正如WeWork所發現的,辦公室最昂貴的部分就是小會議室。作為一種變通方案,WeWork為其企業客戶提供公用電話亭,基本上是可直接放到現有布局中的可攜式吊艙。它的面積為15平方英尺,對於私人辦公室來說實在是太小了,但至少這也算是一個解決方案。

原文連結:https://www.fastcompany.com/90285582/everyone-hates-open-plan-offices-heres-why-they-still-exist

編譯組出品。譯者:Jane,編輯:郝鵬程。

相關焦點

  • 在開放式辦公室工作最糟糕的事情都有哪些
    這就是開放式辦公室的現狀。上周,我們發表了一篇關於開放式辦公室為什麼弊端重重的文章,並引發了巨大反響——似乎每個人都對開放式辦公室滿腹牢騷。我們在Facebook上跟進此事,讓讀者分享他們在開放式辦公室裡工作時面臨的最大弊端。我們收到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回覆,以下就是其中的精選內容。噪音太多
  • 為什麼我們這麼討厭辦公室?-虎嗅網
    為什麼我們這麼討厭辦公室?有沒有一種辦公室,能讓我們真的感到滿足?老大哥可能在看著你開放式辦公如此讓人不適,根本原因可能在於,它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讓人舒服的。現代辦公室起源於 20 世紀初,隨著現代金融、出版等新興產業的崛起,數量巨大的勞動力進入文職工作領域。
  • 五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選擇開放式辦公室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開放式的辦公設計,為什麼開放式辦公室會受到如此的青睞呢,看過這五個理由你就知道了。一、便於溝通協作開放式辦公室改善了封閉式辦公室冷清沉悶的辦公環境,為員工營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辦公空間,讓工作不再枯燥乏味。同時也有利於員工之間溝通協作,相互學習,相互監督,提高工作效率。
  • 為什麼你可以在咖啡店集中注意力,但在開放辦公室卻做不到?
    他當時在抱怨他的開放式辦公環境,幹擾他的注意力,他說:因為受打擾,所以我在街對面的coworking空間買了一個會員,這樣我就可以集中精力了。」雖然我的確是贊同「開放式辦公不是十全十美」的這一論點,但這個行為讓我感到奇怪。畢竟,coworking空間通常也會使用開放式辦公布局。直到最近,我了解到了一系列的針對聲音對大腦影響的研究,這讓我明白了他這樣做的原因。
  • 開放式辦公室工作人員 「更活躍,壓力更小」
    開放式辦公室工作人員 「更活躍,壓力更小」《衛報》報導了一項關於不同工作環境如何影響員工健康的研究,「開放式辦公室的員工更健康,壓力更小。」。具體來說,研究人員觀察了體力活動和自我報告的壓力水平。美國的這項研究調查了 231 名政府僱員,他們在 「開放式長椅」 座位 (開放式辦公室) 、隔間或私人辦公室工作。他們研究了 3 個工作日和 2 個晚上。他們使用心臟監測儀觀察他們的身體活動,並在研究之前、期間和結束時評估他們的壓力和心理健康。
  • 崢業裝飾:什麼是開放式辦公室裝修設計?
    什麼是開放式辦公室裝修設計?大家都知道嗎?大家都了解嗎?開放式的辦公室又是怎麼樣子的?開放式辦公室對企業、對員工有什麼幫助?下面是崢業裝飾整理好的資料和效果圖,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解決疑惑,對大家有所幫助。
  • 自貿區開放式辦公室空間租賃
    自貿區開放式辦公室空間租賃蛙聲一片創客社區設立在保稅區漢城路3號(美晶保稅大廈),目前已改造完成創新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總面積11000多平米,總投入資金800萬元;已運營面積6000多平米,共有房間100餘間,可同時容納100餘家創業團隊,預計帶動就業1000多人。
  • 怎麼對開放式的辦公室進行裝修
    辦公室辦公區域是企業的核心,是不同行業的企業,不同風格的辦公裝飾所需要的不同性質。此外,辦公室裝修除了與領導和品位相匹配,企業文化、產品是辦公裝飾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設計師在設計時需要考慮因素。各方面綜合考慮,避免缺點,充分發揮辦公設計的力量,發揮出完美的裝飾效果。
  • 開放式辦公室的裝修風格
    很多現代化辦公室都選用了開放式辦公室的裝修風格,增加了員工的互動性,可以促進員工之間的相互學習和積極性。在心理上給員工一種舒暢感,有助於團隊的凝聚力,也是方便的公司的統籌管理。
  • "辦公室討厭鬼"漫畫走紅 總結辦公室討厭行為(圖)
    "辦公室討厭鬼"漫畫走紅 總結辦公室討厭行為(圖) 2015-05-05 10:44:20最近,一組「辦公室的討厭鬼」系列漫畫在網上走紅,引起很多人的共鳴,這些「討厭」行為包括:在辦公室吃味重的東西,噴刺鼻的香水,打電話大聲,抽菸以及脫鞋等等。昨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採訪不少市民發現,在我們身邊令人「討厭」的辦公室行為並不鮮見。  在這組漫畫中,總結了數條辦公室討厭行為,比如在辦公室吃重口味食物、噴刺鼻香水、抽菸以及脫鞋等行為一一列舉,這一類事物統稱「討厭的氣味」。
  • 沒錯,開放式辦公室設計就是有這3大優點
    對於任何企業來說,在辦公室裝修的時候都會先劃分好功能區,比如獨立的經理辦公室、會議室,和一些開放式的員工辦公區。特別是開放式辦公室設計,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空間布局方式,因為開放式的辦公區沒有拘束和限制,空間上能夠靈活運用場地,但是這種布局方式並不是說簡單放些辦公家具就行了。
  • 產品經理思維模型:走火入魔的開放式貨架
    動不動都是千萬天使輪融資;甚至一開始就是過億的融資。在哪幾個月,如果你混網際網路的,特別又是關注科技的,不談共享經濟基本不好意思開口說話。腳下騎著共享經濟的成果,口中說著共享的新藍圖,儼然一副….畫面(請自行腦補)。在那個時點,不僅是創業者在湧入。我們講投資人是最精明的,而很多知名投資人也都在談「為什麼共享充電寶是高頻的好生意?」
  • 職場英語:開放式辦公室到底能增進合作?
    開放式辦公室近些年來越來越盛行,號稱能把員工從小隔間裡解放出來,打破工作場所層級結構,那麼實際效果如何呢?   在開放式辦公室工作真的能增加面對面交流嗎?科學家首次對此展開了研究,結果顯示,這種現代辦公室並不像你想的那樣能夠增進合作。
  • 布隆伯格:若當選美國總統 改白宮為開放式辦公室
    中新網12月31日電 據「中央社」30日報導,美國億萬富翁、民主黨籍總統參選人布隆伯格近日表示,如果他贏得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將把白宮東廳改造為「開放式辦公室」,和團隊在同一個空間裡一起辦公。圖片來源: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布隆布格社交媒體截圖。
  • 我為什麼會建議你在日常溝通中多使用開放式的提問方式?
    有人說,保持一方傾訴一方聆聽,這才是溝通的正確打開方式,聽起來很有道理,因為人都有喜歡關注自我的特點,所以在聊天中都喜歡說,而不是傾聽,所以如果有一方能做個傾聽者,就能夠形成一說一聽的溝通聊天,使得溝通保持暢通。但很多時候,這種溝通都是無效的,仔細想想,人為什麼要溝通交流?
  • 布隆伯格:若當選美國總統,將把白宮改造成開放式辦公室
    12月31日,月初剛剛宣布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億萬富翁布隆伯格表示,如果自己當選總統,將把白宮改為開放式辦公室,與團隊在一個地方辦公。布隆伯格31日在其推特上發文稱,他會把用來舉行儀式的白宮東廳改造為開放式辦公室,然後把橢圓形辦公室用於某些公務用途,但「絕不是用來發推文」。其餘時間,他說「我會待在一個領導者應該在的地方:和團隊一起。」據《郝芬頓郵報》報導,許多人認為該想法是「愚蠢的」。
  • 辦公室最讓人討厭的6件事,佔一個同事都對你有看法
    在辦公室,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是非常令人討厭的,可能自己覺得非常的舒服,但是在別人看來並不是這樣的,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辦公室裡最讓人討厭的這6件事情,如果你佔了一個同事都對你有看法,看了之後趕緊改掉。
  • 我真的好討厭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
    我偷偷從包裡拿出小鏡子,看看裹在嘴裡的牙還都在不?我不知道這是第幾次摔跤了,但狼狽之後,第一時間就是先看看自己的牙齒有沒有受傷。因為我曾親眼看見,一個路人從我身邊走過,有說有笑的,估計太過沉浸在喜悅中,腳下的「安危」沒察覺到,摔了下去,門牙磕掉了半個。其實我都告訴過自己好多回了,走路的時候不要玩手機,不要哈哈大笑,好像一到那種場景就跟控制不住一樣,依舊做著讓自己後悔、也讓自己討厭的事情。
  • 夏目漱石未盡之作《明暗》,開放式結局,它的魅力何在?
    說起那句"今晚月色真美啊",大家一定很熟悉,它出自夏目漱石。早年間夏目漱石在東京大學教授英文的課堂上對"Ilove you"翻譯,他認為傳統的"我愛你",並不符合日本傳統中對情感委婉的表達情愫,而一句"今晚月色真美啊"則恰到好處。
  • 為什麼那麼多人討厭郎朗
    「討厭他每次都很做作。」「郎朗永遠成為不了大師。」放在10年前甚至20年前,不喜歡郎朗的聲音會更多。郎朗無論做什麼,都會被人討厭。不過,你是不是有很多年沒聽見不喜歡郎朗的聲音了?那些討厭郎朗的人,去哪了?因為很多人,都慢慢轉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