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為中興安全審查背後:華盛頓牆構建美元雙軌制

2020-12-15 OFweek光通訊網

  「華盛頓牆」構建「美元雙軌制」

  ——美國會對華為、中興、三一重工等安全審查的背後

  徐以升

  美國國會對中國華為、中興、三一重工等公司的安全審查,讓人們深感,美國對中國資本赴美投資、收購,的確構建了一堵「華盛頓牆」。

  這堵牆在中海油2005年競購優尼科、在華為過去多次併購未果、對三一重工對美國有關風電場的收購中都擋住了中國資本的進入。甚至不只是中國資本,美國在2006年還阻擋了中東石油美元阿聯「杜拜港口世界公司」對美國有關港口資產的收購等等。

  無論何種原因,無論這種理由是基於「莫須有」的還是確定的原因,這堵「華盛頓牆」都限制了海外美元在美國的「可購買域」。而實際上,對海外沒有在美國「可購買域」的限制,是海外美元持有人「最大的貶值」。

  我們將「可購買域」定義為某國際貨幣在貨幣所在母國的可購買範圍。本來美國所發行的美元,由於是法幣,所對應的是美國國土上的任何資產、任何商品,但對於海外美元再重新回到美國的購買行為,因為持有主體的變化,美國重新劃分了美元所對應的資產和商品。這導致海外美元只對應部分的美國資產和商品。這種美元「雙軌制」,是海外美元「最大的貶值」。

  目前美國對海外美元敞開懷抱的,主要是金融品供給。由於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被定義為安全資產、避險資產,美國所提供的金融品在國際上有巨大的比較優勢。而美國實際上相對約束其實體經濟資產對海外美元的供給,比如外資到美國併購,以及實體經濟商品的出口,這以美國高科技產品出口的限制和約束為代表。

  認識到美國金融品和實體品對海外美元供給的不同,是認識中國手中所持有的美元的本質。比如很多美國智庫擔憂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太大,以至於發動所謂「金融攻擊」,但實際上無論海外投資人是什麼身份、什麼來路甚至是否合法,美國均不對海外資本對美國國債的購買設置任何障礙、審查機制。

  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雙軌格局?

  一開始這是由跨國投資導致的。在過去,國與國之間的往來,絕大部分是貿易往來,相互投資較少。貿易往來主要產生的貿易順差、逆差,這時一國的外匯儲備,只要滿足短期比如3個月的進口需求就可以。但二戰之後,國際投資成為國家間經濟關係的主要矛盾。但投資和併購標的本身的不對稱性,放大了國際投資的差異。兩個處在接近產業等級的國家,相互投資併購的不對稱較小,而產業等級差距較大的國家,相互投資併購的不對稱性大,這種不對稱性,實際上就在貿易順差、逆差之外,產生了一個新的「投資順差」、「投資逆差」。貿易差額可以採用購買加大或者減少商品貿易來彌補,但投資差額卻很難通過投資來彌補。這就逐步衍生出了在實體經濟層面的國際貨幣「可購買域」的限制。

  在商品貨幣時期,比如即便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由於美元必須對應黃金,像法國等順差國可以通過將美元兌換為黃金的方式,解決央行美元儲備的「購買域」問題。但1971年美元與黃金違約脫鉤之後,各種美元所形成的儲備美元的「購買域」,就成了大問題。

  但被約束的國際貨幣,總是還需要一個「購買域」,以保值增值,這時金融市場、金融品提供就順勢而生,也就衍生出來了一個結論——為什麼金融市場的深度能夠決定一國貨幣是否有條件成為國際貨幣。

相關焦點

  • 為剔除華為、中興設備,美國國會要資助運營商19億美元
    據路透社12月21日報導,有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會議員預計將批准一項計劃,斥資19億美元資助美國運營商更換華為、中興的電信設備。這項資金將包含在美國的年末開支及新冠疫情救濟方案中。其中,用戶數量不足200萬的小型運營商在更換華為、中興設備時,可優先獲得美國政府的資金援助。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當地時間20日,美國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和民主黨領袖舒默均表示,兩黨已就相關新冠疫情救濟方案達成一致,所有項目總額將達到9000億美元,方案正在等待參議院批准。兩人預計,方案可能很快就會得到通過。
  • 瑞典突然對華為中興下黑手,背後很不簡單……
    綜合各方的信息,7月份以來,美國駐瑞典大使、美國北極事務協調員、美國軍方高層等,與瑞典有關方面互動頻繁,背後達成何種交易不得而知。以至於突然對華為和中興的禁令,震驚了瑞典各界。多家瑞典運營商也萬萬沒想到,一個所謂「國家安全」,居然最後不能使用中國設備了。這意味著大量投資打了水漂。
  • 從中興到華為,從移動到電信,美國要將中國通訊業趕盡殺絕?
    面對中國通訊企業的崛起,美國所採取的態度一直是熱衷於用「威脅國家安全」、「竊聽」等等藉口來進行打擊。在去年5月,中國移動美國子公司的電信服務申請,就被FCC以「國家安全」為理由0:5全票否決。中國移動提供電信服務的申請,早在2011年9月已經向美國方面提交。
  • 美國政府出 16 億美元,要求運營商移除華為中興,還對中國...
    替換掉華為中興,至少要花 16 億美元12 月 10 日,FCC 在官網發布公告稱,該委員會通過了實施《2019 年安全可信通信網絡法》的多項規則,進一步保護美國的安全和美國通信網絡的安全。根據 FCC 有線競爭局和經濟與分析辦公室的分析,工作人員估計,該計劃至少需要 16 億美元來償還合格電信運營商的費用。也就是說,為了將華為和中興提出偏遠地區通信運營商網絡,美國最起碼要花 16 億美元。
  • FCC正式認定華為/中興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美國當地時間周二(6月30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正式認定華為、中興通訊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禁止美國公司利用83億美元的政府資金購買這兩家公司的設備。sJNEETC-電子工程專輯
  • 美國「百忙中」抽出時間暗算華為中興為哪般?
    但美國不愧為美國,精力旺盛的美政客們仍有大把功夫騰出來「折騰」中國。近日,他們又把目標對準了中國企業華為和中興。    10月8日,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報告稱,華為、中興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警告與華為、中興合作的美國企業另找供應商。對此,華為和中興隨即否認。
  • 華為高校合作計劃或遭審查 美國大學聯盟發郵件提醒
    ,信中強調華為與幾十所美國高校的研究合作關係以及其他關係影響國家安全。新智元還獲悉,美國大學聯盟(AAU)已經向全部聯盟會員發郵件,提醒美國大學注意此事。華為與美國大學合作「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大學聯盟發郵件提醒高校合作美國情報部門多年來一直警告華為與中國軍政部門的聯繫,長期以來,外界一直擔心華為在美國的設備可能被用於間諜、網絡攻擊或工業和經濟間諜活動。
  •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懸在美國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最近幾年,美國為了通過打壓我們科技企業的發展,而限制中國的迅速崛起,屢屢以「國家安全」為名,對中國科技企業實行各種制裁。開始是對中興下手,中興為此付出10億美元的罰款,柿子先挑軟的捏。後來,推出一系列的「不可靠實體清單」,限制超過100家中國企業的出口,大疆,海大華均在其列反正,美國給出的理由就是「國家安全」這個莫須有的理由。作為正在崛起的東方大國,中國政府對美國這種變本加厲的無賴行徑,肯定不會坐視不理。
  • 中興解困,華為受傷:關於中興事件的深度解讀
    我認為,對於中興事件,不能簡單地以政治化、陰謀論來統而蓋之,而需對作為上市公司的中興通訊的個體行為進行檢討以得出客觀結論,究其根源,美國商務部針對中興通訊的這一系列制裁,客觀而言是中興通訊對其違反商業準則的行為所付出的慘重代價
  • 美國又一高級機構下場,針對的對象還是中國華為
    美國FCC是隸屬於美國政府的一個獨立機構,由1934年的通信法案成功建立。主要通過控制電信衛星來協調國內和國際的通信。主要涉及範圍包括了美國全域。原本FCC在建立初始是直接對美國國會負責的,但是在華盛頓政府的幹涉下,本應該由技術官僚、專家組成的機構成為了華盛頓政府的實行政治鬥爭的工具。近日,作為美國反華鷹派的FCC又再一次對中國出手。據悉,FCC會對需要認證的申請者提交的檢測數據等進行審核。如果該申請者通過檢測便會給相應設備授權FCC的ID號碼。而該認證也是許多品牌進入美國市場的一個要求。
  • 智東西晚報:美國FCC聲明華為中興為國家安全威脅 英特爾回應斷供...
    2020.7.01 周三#今日要聞#1、美國FCC聲明華為中興為國家安全威脅7月1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發布官方聲明,將華為和中興指定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將其從83億美元的聯邦寬帶補貼中剔除。
  • 華為如何與美國發生衝突並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場新的科技之爭中心?
    ,包括對華為競爭對手中興因違反美國制裁而對其處以11.9億美元的罰款,此舉被視為對華為的弓箭之箭 很擔心。 美國似乎突然下定決心,將華為列為對美國及其盟友的國家安全威脅,而中國和華為則感覺到了華盛頓方面要拿下一家新技術冠軍企業的舉動。 在AT&T做出這一決定七個月後,華盛頓禁止政府機構從該公司購買設備和服務。
  • 華為被列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美國稱證據確鑿,說出來沒人信
    這一輪制裁華為已經很受傷,據美報媒報導,在當地時間6月30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正式裁定,將中國華為和中興通訊正式列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這明顯又是美國嫉妒華為和中興5G技術採取的新措施。這次美國方面還表示,他們有證據證明華為和中興對美通信網絡以及5G發展帶來了國家安全風險,甚至將華為和中興與中國軍方聯繫在一起。
  • 川普籤華為中興新禁令,美股一周二次熔斷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周四(3月12日)籤署了一項法案,禁止電信運營商使用美國政府的補貼從華為、中興通訊和其他被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的公司購買通信產品和設備。
  • 印度電信業擬閉門造車 華為中興面臨本土化挑戰
    電信業要「閉門造車」為了刺激電信業的發展,印度政府把電信設備的進口關稅降為零,引來了一波電信設備安裝的高潮,更吸引了國際製造商進入這一片處女地,包括華為和中興。印度被認為是國際供應商在全球最大的市場。2009~2010財年,國際供應商在印度市場上銷售了125億美元的電信設備。
  • 華為高管回應撥款替換華為設備事件:美國不能失去華為
    集微網消息(文/葉子),近日,對於「美國參議院一致投票通過了一項法案,專門撥款10億美元給美國小型電信運營商用以替換來自華為等的設備」一事,華為美國公司公共事務高級副總裁Joy Tan在CNN發表的文章中表示,美國承受不起失去華為的負擔,美國對華為的持續打擊行動將會損害美國推出5G 行動網路的努力。
  • 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名單」制裁只能證明牛頓第三定律的可靠
    美國商務部5月15日將華為公司及其70家附屬公司列入管制「實體名單」,此舉一出世界譁然。所謂的「實體名單」,是指美國以國家安全因素為由,禁止美國企業對美國政府認定的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企業提供技術和購買其產品。其真實目的是打著國家安全的幌子對某些企業進行打壓企圖從產業鏈上下遊一起發力,將其根基斬斷。
  • 在華為前面被美國「卡脖子」,中興如今怎麼樣了
    眾所周知,美國擁有領先於全球的科技水平,掌握了許多核心技術。這對全球社會來說,本來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然而,美國人卻經常把這作為制裁別人的武器。特別是對中國的科技公司,美國經常一言不合就「卡脖子」。比如華為,美國去年就將其列入所謂的「實體清單」,不惜犧牲本國科技巨頭的訂單來卡華為的脖子。好在華為多年來一直未雨綢繆,有自己的麒麟晶片、「備胎」系統,還有領先於全球的5G技術,雖說不能完全替代美國貨,但也為自身爭取到了足夠大的應對空間。去年全年,華為的營收還實現了近20%的增長,達到8588億元。
  • 中興、華為競相布局「超級工廠」
    中國西安高新區長安通訊產業園中,坐落著西部最大的智慧型手機終端基地,這座由中興通訊投產的工廠車間裡,25條全自動化的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只需要40多分鐘一臺星星2號手機就被組裝完成。從1959年,美國人英格伯格和德沃爾聯手製造出第一臺工業機器人,到現在傳感器技術的應用發展成熟,自動化的機器人已經開始走入全球各地的製造工廠。
  • 美要花抗疫錢換掉中企電信設備,美媒:影響美國使用華為中興設備的...
    【環球時報駐美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林日 陶短房 陳康】據路透社21日報導,為了打壓中國,美國不惜拿出19億美元的寶貴疫情紓困資金來補償國內的小型電信運營商,使其移除華為、中興等公司價廉物美的設備。儘管川普在白宮的日子僅剩下最後一個月,但他對中國攻擊近乎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