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業到現在,工作過的公司大部分在製造業,雖然目前工作屬於物聯網行業,但我還是把它歸在製造業,因為我在2016~2017年的時候,一直太過於執著行業比公司重要,所以對行業研究的比較多,比如把幾個常用的招聘網站,上面所有的行業都copy出來,以及國家統計局上面分的行業,也下載下來,進行比較和分析,發現製造業很廣,不管你做晶片也好,還是做個模具,多屬於製造業這個大類,所以我算一直在製造業裡面遊走。
行業比較公司重要這個觀點,其實就是個誤區,相信這個很容易走彎路,其實時間放長遠來看,公司比行業重要,這個不用質疑的,所以找工作,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選擇好的公司平臺,比選擇好的行業重要的多。
而寫文章,發布到公眾號或者其它平臺,屬於新媒體行業,對於我來說就是個陌生行業,相當於跨行,但並不影響我,因為只要花時間足夠,每個人都可以搞懂,只是能不能堅持下來的問題,或者投入和產出比怎麼樣,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你不一定要在公眾號上面死磕。
因為目前是新工作和加上通勤時間太久,同時我又在學習英語,所以沒有太多時間花在寫文章上,也就周末寫2篇文章,這是對自己的底線要求,在新媒體行業工作或者運營過公眾號的人,都知道新榜這個網站,只要這個網站收錄過的公眾號,一般都可以查到,上個周末,我不經意搜了下自己的公眾號,發現居然被收錄了,而且價值160元,同時系統給我估了粉絲110人左右,應該是按5%的打開率來算的,但實際情況是系統高估了我的粉絲數量,我才28人,所以還是要感謝大家的支持,讓我還有動力寫下去。
大家肯定會好奇,做公眾號才28人,還寫啥,還不如做點其它的,推廣公眾號吸粉,我還是略懂一點,畢竟做過,只是目前精力沒放在這上面,加上目前我不靠這個養活自己,所以有時間讓我慢慢來。
同時加上我的文章寫的是職場經驗,有利求職者,不利公司,所以不方便分享出去,不說要求讀者,就連我自己都沒有發過一篇朋友圈,你說增粉難度有多大,當然方法總比困難多,我有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只是時間的問題。
本來今天不打算寫文章,但在下班坐地鐵的路上,腦子一直浮現本文的構思,所以我一到家,把東西一扔,迫不及待的坐在電腦前,開始碼下面第15篇文章:
決定工資高低由哪些因素影響如何判定我們的工資是否處於市場行情內?影響工資的第一要素是什麼?學歷和工作年限對工資高低有沒有影響?每年工資的漲幅範圍才是正常的?長沙月薪1萬,深圳月薪2萬,是不是長沙的那位混得差?外資企業月薪1萬,民企月薪1.5萬,是不是民企比外資企業好?體制內月薪8千,民企月薪1.5萬,是不是民企比體制內好?工資證明有哪些好處,如何開工資證明?同樣性質的企業比較好壞,是比較月薪還是時薪?跟公司談工資,是談月薪還是談年薪?選擇一份工作,工資構成是選擇基本月薪,還是選擇綜合月薪?為何很多公司,綜合月薪分兩部分發放,基本月薪發完,另外一部分年底一起發放?如何通過勞動合同的基本月薪來判定一家公司的好壞?工資如何超越你的同學,達到你同學的1.5~2倍?
當時寫這個標題,不是為了博眼球,也不是為了追求所謂的走捷徑,而是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只是思維沒有打開而已,當然啦,你要超過的同學沒有看到才行,不然你們兩個就會形成競爭關係,不過沒事,這也是一種互相激勵上進的一種方法。
工資如何超越你的同學,達到你同學的1.5~2倍,這裡肯定有如下幾個前提:
城市要一樣,城市不一樣,對比的基點要換算成一樣才行。學歷要一樣,如果你是本科學歷,同學是高中學歷,這個比較沒有含義。工資是同學的平均工資,取5~10位同學工資的平均值作為參考。
如何去超越,有什麼依據,其實道理在之前的文章都有寫過,主要原因在下面兩篇文章裡面:
工資的高低,主要由哪些因素決定的?(上)
工資的高低,主要由哪些因素決定的?(下)
把這兩篇文章在提煉一下,就是下面這個順序,當然這個順序不是我第一次提出,只是我看了很多文章和學了很多課程,然後實踐後提煉出自己的總結經驗。
城市>學歷>工作年限>企業>談工資的能力>行業>職位
我們前面有提到,城市和學歷默認是一樣的,這樣才有對比意義,期間如果你偷偷去提升學歷,把本科升到碩士,那肯定有機會超過,這裡我們不細究,在同一個城市,工資要超過你的同學達到1.5~2倍,只能通過學會跳槽去實現,主要有如下幾個方法:
第一:工作年限法
你和你同學都是畢業3年,那麼工作年限就是3年,你同學投簡歷是投3年工作經驗的,你就投5-10年工作經驗的,相當於你比你同學早畢業3-5年,這個工資的區別至少有50%的區別,就是1.5倍左右,主要是你要敢投遞簡歷,同時也要敢去面試才行。
舉個例子,在獵聘上面,搜項目經理崗位,畢業3-5年和5-10年的工資如下:
畢業3~5年
畢業5~10年
第二:公司平臺
這個就是在於你平時的挖掘和堅持定點投遞好公司,因為好的公司總是那麼有限,差的公司總是那麼多,所以你同學可能找到一家公司就去上班了,但是你一直在騎驢找馬,不斷把嚮往的公司清單收集起來,然後利用找工作的4個途徑,經過1~2年時間,進入頂級公司。
那麼你的薪水肯定是水漲船高,不用猜測,肯定要比同學的工資高50%以上,甚至翻倍都是可以實現的,比如蘋果的SQE工資,可以達到月薪30K,畢業10年左右,一般公司的SQE才15~20K之間,你說差別多大,當然啦,主要是發現機會,進入這種公司才行,空想是沒有用的。
2020年,找工作有哪些途徑?
第三:談工資能力
寫工資的文章,我寫了不少於10篇了,也包括這篇,但主要是下面的3篇,你要根據你目前的薪資和畢業的年限,去談下家公司的薪水,最終目標就是要把基本月薪談高。
找工作,談薪資時,是看基本月薪還是綜合月薪?
年薪30萬,有哪幾種方式構成?
跟公司談工資,是談月薪還是談年薪?
同時,你要通過不斷投遞簡歷,獲得多個Offer,你手上有多個Offer,可以通過乙方殺乙方,談出更高的工資,而你的同學,可能只拿到了一個Offer就去上班了,那麼你通過多個offer和談工資的能力,薪水比同學高個50%不是問題。
第四:職位選擇
這裡不談行業,當然行業比職位重要,但進入好的行業,比投遞比目前高的職位認可度更低,所以你可以通過投遞高的職位來實現工資比你的同學高出1.5~2倍。
比如你的同學投遞的是工程師崗位,那你可以投遞主管,經理的崗位,跟工作年限一樣的道理,一樣有面試機會,你看我還不是跨行漲薪跳槽的,別擔心招聘方不要你,你只管投遞即可,只要你有過一次這樣的經歷,後面你就不會擔心這個問題。
以上4個方法,你可以一個一個去實踐,超越你同學的工資1.5~2倍還是可以實現的,只是時間而已,這些方法,不是讓你追求捷徑,而是讓你打破自身慣性思維。
祝大家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