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的權力
尊重是同行者最好的選擇
林書豪可能是最尷尬的球星之一,休賽期豪情壯志的去美國追逐自己的美國夢,各大媒體也先後傳出他在勇士和籃網合練,可到頭來沒有球隊明確的表達青睞,現在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勇士似乎20人大名單已確定,而籃網也沒有表示對林的任何興趣。
勇士的情況相對來說是比較特別的,由於湯普森的受傷,勇士的後衛線上(控球)就只剩下了庫裡,而勇士隊並沒有中意林書豪,而是籤下了一個剛在聯盟打過兩年的31歲無名小將,而林書豪是什麼人,多年NBA生涯經驗,颳起了紐約的瘋狂三月,在湖人頭上砍下38分,而且才32歲!憑什麼比他差?說白了,不公平,就因為是「黃種人」,因為他看起來比較「單薄」,這就是所謂的理由嗎?
林書豪的NBA夢想註定是坎坷多變的。本來是哈佛的高材生,未來有無數條路可以選擇,前路是一帆風順,未來可期。可林偏偏選擇了籃球這條最艱難的路,其實天賦這個東西不好說,林書豪是有天賦的,但是卻沒有那種特別頂級的天賦,往往有點天賦的人,可能是最難受的,能登上最高的舞臺,卻無法在這個舞臺上的走的更遠。
林書豪的夢想是大多數普通人的夢想。對於林書豪來說,用永不止步來形容他是最恰當的,他經歷了在NBA的高峰與低潮,有人看到了他持續的努力;有人卻始終認為他是一個「黃種人」;有人沉溺於紐約的林瘋狂;有人卻對他的總冠軍橫加指責;有人覺得他能回到巔峰,有人卻覺得他已經遜於人後。他的路上少不了質疑,也伴隨著支持,他,堅持著認為對的事情,在籃球的路上從沒有忘記自己為什麼而出發,就像大多數普通人出發的初衷一樣。
林書豪做的夠好了,他也只是個普通人。去年林來到了中國打了一年的球,一個三分球就給我們籃球福利事業捐錢3000,暫且不說林在cba賽場上場均22.3+5.7+5.6的高效表現,他在場下積極的參與中國籃球的建設,給孩子們樹立榜樣,幫助隊友們打的更好,只是很多人的印象停留在了林動不動就摔倒,動不動就受傷,以及沒有奪冠,僅此而已的技術,狹窄擁擠得目光上罷了。
一切都會變得更好。CBA球隊並沒有放棄對林書豪的追求,和林書豪保持聯繫,並承諾他回到CBA還是有無限的開火權,無論他是否回來,我們都支持他,因為他,就本該如此,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永不言棄!
記得,在籃網受傷的那個時候,他緊緊的捂住自己的大腿,露出絕望而難看的表情,嘴裡不斷重複著「 i am done ,i am done ,i am done (我完了)",抱歉,這一次,他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