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上的這4種氣味,可能是不舒服的徵兆,寶媽們別不當回事

2020-12-22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小寶寶們來說,因為不會說話,很多時候他們的身體如果有什麼異常的話就會以哭鬧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並不是寶寶所有的問題都會以哭鬧的方式表達出來,這就需要媽媽們通過自己細心地觀察去鑑別。比如說如果孩子的身體出現下面的這3種味道的話,可能就是孩子的健康出了問題:

1、口腔裡有難聞的味道

對於還在吃奶的小寶寶們來說,口裡會經常有一股淡淡的奶香味兒。但是如果媽媽們在孩子的口腔中聞到了一些難聞的味道,比如說腐爛性的臭味。這可能是由於孩子的口腔衛生沒有做好,食物殘渣在口腔中被細菌分解導致的,這個時候媽媽們可以早晚用紗布蘸點溫水給寶寶漱口或者是餵寶寶喝一些白開水。如果還是會有這種味道,那可能是因為寶寶的腸胃消化不好,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一下檢查了。

2、身上會有尿騷味

很多寶寶的身上會出現尿騷味,很多爸爸媽媽們就會覺得是不是孩子又尿床了,或者是尿的時候粘在了衣服上沒有注意到。如果孩子沒有經常尿床的習慣,但是身上還是會有這樣的氣味,那麼這個時候媽媽們就要注意了,最可能的原因是寶寶患有慢性腎炎或腎病。因為出現這類情況的寶寶體內無尿,會導致某些毒性物質(如尿素氮、肌酐等)很難及時的排出體外,融在血液當中,然後可能導致寶寶呼吸都帶有尿騷味(是病情趨於嚴重的一個危險信號)。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做相關的檢查,確定具體原因,才能對症治療。

3、身上有「腐臭」味

這種情況一般在年齡比較小的孩子身上經常出現,尤其是比較胖的寶寶。如果在寶寶身上聞到了這樣的味道,這可能是因為身上的某些有褶皺的地方被淹了,這些地方就會散發出難聞的腐臭味。有臭味只是一方面的表現,如果寶寶長時間出現這樣的情況的話,被淹處的皮膚還會出現紅腫發疼的症狀。所以,媽媽們在平時照顧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做觀察,尤其要多注意一下寶寶的腋窩、脖子、大腿根等部位,保持寶寶的皮膚乾燥,勤給寶寶做晾曬。這樣寶寶也會減少因為身體不適而造成的哭鬧,媽媽們帶起孩子來也不會太辛苦。

4、便便的惡臭味

便便的正常與否也是孩子身體是否健康的反映,很多寶媽也會通過研究孩子的便便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況。因為在不同的時期,或者是寶寶吃的不同,這些都會導致孩子的便便會有所變化。而如果便便出現異常變化的話,那就說明孩子的身體健康出現了問題。比如說寶寶經常排出黑色的便便,而且會出現惡臭和酸臭這些很刺鼻的味道,那可能就是寶寶的腸胃消化出現了問題,這時候媽媽就應該要提高警惕了。

照顧孩子是一件非常費心費力的事,需要媽媽們認真仔細對待,在生活的細節中好好的照顧寶寶。因為只有媽媽們更細心才能在生活中及時發現寶寶的變化,這樣寶寶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
    導讀: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表現,是生病的前兆,寶媽別不當回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生病前會有這4個徵兆,寶媽別不當回事
    薇薇第一次當媽媽,也沒什麼經驗,孩子哭了只會抱起來拍著哄哄。這兩天薇薇卻發現寶寶越來越難哄了,怎麼哄都哄不好,薇薇還心想:「難道我這一招已經過時了,寶寶不吃我這一套了?」正好趕上婆婆來,薇薇就把孩子給婆婆哄,誰知道就連養過三個娃的婆婆也哄不好,這時候薇薇才意識到,這可能不是寶寶的「小脾氣」,而是寶寶生病了。其實在寶寶生病前,都會有一些徵兆,雖然寶寶不會說話,但和寶寶朝夕相處的寶媽如果足夠仔細的話,很容易就能發現寶寶的異常,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4種寶寶生病前常有的特徵,寶媽一旦發現,應該立刻帶寶寶到醫院檢查。
  • 這些部位經常出汗,可能是4種健康問題的徵兆!別不當回事
    這些部位經常出汗,可能是4種健康問題的徵兆!別不當回事文/天気菌導語:夏天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我們的出汗量會大增,出汗可以排毒消暑,出汗是我們人體的生理現象,相當於身體的中央空調。但是某些部位一直出汗,就不是正常現象,需要引起重視了。出汗的部位透露著健康問題,可能是4種身體問題的徵兆,千萬別不當一回事。
  • 孕期的4種「異常」,可能是胎寶「缺氧」的徵兆,別不當回事
    所以說,胎兒缺氧這件事,一定要引起準爸媽們的重視。胎兒缺氧對胎兒的成長發育極為不利,嚴重的甚至會危及到胎兒的生命。那麼如何判斷胎兒是否缺氧呢?其實胎寶寶缺氧,是會向媽媽發出信號的。1、胎兒的胎動:一般懷孕滿4個月之後,能夠感受到明顯的胎動。這時候,準媽媽們才會更真切感受到寶寶和自己血脈相連的那種幸福感。
  • 寶寶睡覺有這3個小動作,說明不舒服,寶媽們別大意
    若寶寶在睡眠過程中出現這3個小動作,寶媽們要警惕,寶寶可能是不舒服了。1、頻繁翻身有句話叫輾轉難眠,寶寶睡覺時若出現翻來覆去頻繁翻身,寶媽們別不當回事,更不要盲目指責寶寶不乖乖睡覺,可能是寶寶的身體不舒服了。
  • 這些徵兆可能是寶寶要長牙,寶媽別忽視,正確處置安然度過出牙期
    「寶爸快把我咬哭了,這小祖宗到了出牙期,一吃奶就咬我,哎呀!」朋友皺了下眉頭,看樣子又被咬了一下。寶寶吃飽後,我問她磨牙棒在哪裡,並且順便給朋友遞過一塊口水巾,朋友感嘆我「貼心」,連孩子流口水的問題都想到了。
  • 只因寶媽做飯多了這一步,家長們別不當回事兒
    只因寶媽做飯多了這一步,家長們別不當回事兒雞蛋的營養價值是非常適合孩子食用的,但是卻不是白搭,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飲食上真的要格外注意了,尤其是在製作雞蛋的時候不要像這位媽媽一樣,不然很可能導致孩子患上敗血症。
  • 寶寶經常「伸懶腰」,寶媽不當回事兒,小姨卻發現「不正常」
    寶寶在很小的時候,家長都喜歡拽著孩子的手,往上「拽一拽」,幫孩子舒展腰身,美其名曰幫助孩子「長大個」。很多寶媽也發現,寶寶有時候自己也喜歡「伸懶腰」,把雙手放在頭的兩側,有時候也會使勁蹬,樣子十分地可愛逗趣。
  • 寶寶有這4種表現,說明脾胃不和了,要重視別不當回事
    文丨悠悠寶寶腸胃嬌嫩,照顧不周很容易出現脾胃不和,當寶寶有這4種表現時,說明脾胃不和了,寶媽們要早重視起來,忽略了易導致寶寶生病多受罪。1、口氣重,食慾差小寶寶口氣應該是清新的,寶寶處於長身體的階段,食慾也相對要旺盛。
  • 寶寶經常「伸懶腰」,寶媽不當回事兒,機靈的小姨卻十分在意
    寶寶很小的時候,家長喜歡拽著孩子的手,往上「抻一抻」,幫孩子舒展腰身,但是很多寶媽發現,孩子自己也喜歡「伸懶腰」,把雙手放在頭的兩側,有時候腿也會使勁蹬,樣子十分逗趣可愛,但是,寶寶的身體嬌嫩,又不能表達自己,所以任何動作、行為都有可能是身體不適的信號,寶媽們別不當回事兒。
  • 導致早產的8大「元兇」,孕媽別不當回事,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在37周生下寶寶的概率也只不過是12%,但孕媽要注意的是:一旦發現自己身上帶有早產徵兆,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很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疏忽,就會讓寶寶和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如果孕媽出現早產現象,這幾種因素可能就是「元兇」,孕媽千萬別不當回事,現在補救還來得及!
  • 別拿水腫不當回事,這可能是準媽的危險信號
    但要注意的是,千萬別拿水腫不當回事!普通的水腫,是一種正常的孕期症狀,準媽媽不需要過於緊張。但如果水腫情況嚴重或異常,準媽媽就需要留意了,這很可能是妊高症的前兆!妊高症的危害和表現顧名思義,妊高症和孕期血壓相關。
  • 嬰兒「腦癱」的4大徵兆,家長別不當回事兒,出現2點就要注意了
    寶寶都是爸爸媽媽的心頭肉,無論平時多鬧騰,只要寶寶開心的一笑,不管多辛苦在寶爸寶媽眼裡都是值得的。然而,新生兒腦部損傷不容易察覺,許多父母都是在孩子很嚴重時才察覺而因此後悔。這其中就有腦癱這種病症,如何能判斷腦癱前兆呢?
  • 新生兒憋氣亂蹬腿,媽媽別不當回事,這可能是寶寶的求救信號
    新生兒,很愛哭鬧,而且有的時候還會憋氣使勁、手腳亂蹬,但是寶媽千萬別不當回事,因為這可能是寶寶不舒服了,是在跟媽媽發出求救信號呢3個月以下的寶寶很容易出現腹脹的情況,寶寶會很不舒服,但是寶寶又不能言語表達,所以可能會憋氣發力,亂蹬腿來暗示媽媽。
  • 孩子總喜歡揉眼睛?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家長可別不當一回事
    孩子總喜歡揉眼睛?可能是這幾個原因造成的,家長可別不當一回事導語人的五官方面最能提高顏值的就是眼睛,如果孩子能夠是雙眼皮大眼睛那麼就會被人稱讚很漂亮。不過眼睛也是我們人體比較敏感比較脆弱的器官,必須要好好的保護才行。
  • 孩子有這5個特徵,說明已經近視了,父母別不當回事
    文丨悠悠走在大街上,往往會發現,很多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就早早戴上了眼鏡。孩子過量的使用電子產品,飲食上的不注意等,都很容易引發孩子近視。當孩子有這5個特徵時,說明孩子已經近視了,寶媽們要重視起來,以免孩子視力發展成真性近視後,再後悔也晚了。
  • 孩子缺鋅身上4個表現,想藏都藏不住,家長們千萬別不當回事!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不愛吃飯了,甚至身體和智力的發育都非常緩慢,就覺得孩子是缺鈣或者缺各種營養,其實這些都是孩子缺鋅導致的,那麼怎麼分辨孩子是不是缺鋅了呢? 孩子缺鋅身上4個表現,想藏都藏不住, 家長們千萬別不當回事!
  • 多少寶媽生完孩子身上總是出虛汗,卻不知道這是大病的徵兆
    寶媽們都知道剛生完孩子總會出一陣子虛汗,但是有的寶媽既照顧著孩子,也注意照顧和調理自己的身體,結果出完月子寶寶好好的,身體也是恢復的棒棒的,有些寶媽卻是一心撲在了孩子身上,自己的身體卻一點也不注意,結果讓自己的身體狀態變差,讓自己的孩子也因此吃虧。對於寶媽來說,生完孩子的一個月,最重要的是保證好下面幾點:1.用足夠的營養補充身體元氣的消耗。
  • 當孩子身上出現這6種變化,很可能是積食了,第五種寶媽需注意
    可能有些家長並不了解積食的意義,也不懂得積食會給孩子帶來極其嚴重的後果,所以對這個問題並不在意,覺得這是小事不怎麼關心,但如果有寶媽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什麼是積食?積食是很多嬰幼兒嬰幼兒比較容易患上的一種病症,主要是指嬰幼兒因為吃的食物過多,導致脾胃受損,而食物始終沒辦法消化,堆積在一起而引起孩子出現病症。
  • 寶爸給寶寶換紙尿褲,常做的4個動作,會傷害到寶寶,別不當回事
    當家裡有了寶寶後,紙尿褲成了消耗最快的東西,剛買了一大包,沒用幾天就用完了,雖然比尿布貴很多,但是人人覺得它好用,讓家長們省了不少麻煩。有時候寶媽比較忙的時候,需要寶爸代勞,換紙尿褲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也是有講究的,特別是寶爸們要注意。寶爸不像寶媽那麼溫柔那麼細心,給寶寶換紙尿褲的時候都比較暴力,覺得換好就可以了,實際上很多方面都做錯了,而且對寶寶是一種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