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常聽老人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翻身四抬五蹬六坐七滾八爬」這是前人根據孩子的身體成長情況總結出來的。新生寶寶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變化,「新手媽媽」變成「老手媽媽」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情況,寶媽煩惱的同時,也會欣喜寶寶寶寶的不斷成長。
長牙是寶寶發育的必經之路,整個出牙期,寶寶會有一些「異常」的表現,如果寶媽發現了,正確處理是關鍵。
「寶寶快把我咬哭了」,朋友和我訴苦,我勸她忍著
朋友寶寶五個半月的時候,我去探望她,一進門就看見她苦著個臉在餵奶,我趕緊問她怎麼了,給寶寶吃「氣奶」影響寶寶身體發育的。
「寶爸快把我咬哭了,這小祖宗到了出牙期,一吃奶就咬我,哎呀!」朋友皺了下眉頭,看樣子又被咬了一下。
寶寶吃飽後,我問她磨牙棒在哪裡,並且順便給朋友遞過一塊口水巾,朋友感嘆我「貼心」,連孩子流口水的問題都想到了。
我勸朋友忍忍,過了這段時間就好了,可能是寶寶牙齦不舒服,咬她也是無意識的,平常多給寶寶用用磨牙棒,六個月後買些磨牙的長條餅乾,漸漸就能緩解。現在要給寶寶勤擦口水,免得寶寶嘴的四周出小疹子。
朋友點點頭,並且和我感嘆當媽太難了。
這些徵兆可能是寶寶要長牙,寶媽別忽視,正確處置安然度過出牙期
徵兆1:吃奶的時候愛咬媽媽,口水泛濫
寶寶在出牙期牙齦部位會很不舒服,所以需要通過啃咬的方式來緩解不適,會咬媽媽的RT。這個時候媽媽千萬別大喊大叫或者訓斥寶寶,否則,寶寶會對吃奶牴觸,直接影響到寶寶的身體發育。
解決方法:
正確的做法是寶媽先忍一下,如果寶寶還沒有添加輔食,可以買些矽膠的磨牙棒予以緩解,牙膠也可以,給寶寶使用前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如果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可以選擇兒童專用的磨牙餅乾,緩解寶寶嘴巴的不舒適。
另外,在出牙期,寶寶的舌頭往往不自覺地舔舐牙齦導致口水增多,寶媽要多準備幾條口水巾以便隨時擦拭,保持唇部四周乾爽。也可以給寶寶胸前弄個圍嘴,防止口水滴到胸口上,寶寶不舒服,圍嘴要勤換,也別系太緊。
徵兆2:牙齦紅腫,寶寶身上發熱
寶寶出牙前,牙胚已經牙齦中逐漸發育,最終會頂破牙齦萌出。期間,因為牙胚的不斷成長,刺激了牙齦組織,導致壓制牙齦出現腫脹的現象,這是正常現象,寶媽不要著急。而有的寶寶在出牙期出現發熱的現象,如果不是高熱,寶媽沒必要擔心。
解決方法:
寶寶牙齦紅腫,寶媽需要做好的就是寶寶的口腔清潔工作。
0-6個月的寶寶寶媽可以用紗布沾溫水,在寶寶吃奶後睡覺前擦拭寶寶的牙床,動作要輕,也不用每次吃奶後都擦,可以3次左右擦一次。6-12個月的寶寶基本乳牙萌出,寶媽可以用手指纏繞消毒紗布,沾淡鹽水幫助寶寶清潔牙齒,尤其是晚上吃完最後一餐,牙齒清潔做一下更好。當然,月齡大一些的寶寶,可以用嬰兒牙刷試試。1-2歲的寶寶牙齒已經長了很多,可以讓寶寶使用兒童牙刷了,也可以選用一些可吞咽的兒童牙膏,不過寶寶還小,白開水刷牙就是不錯的選擇。
針對出牙期寶寶身上發熱的現象,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低熱現象,也是最普遍的現象,寶媽及時給寶寶增減衣物,補充足夠水分就行;第二種是高熱現象,寶寶體溫超過38.5°C,這個時候建議寶媽帶寶寶去看醫生,查看寶寶是不是得了其他疾病,別亂吃藥,遵醫囑才是最正確的。
徵兆3:脾氣暴躁,夜醒次數增多
這些情況都是寶寶出牙期不舒服所致,因為寶寶不會語言表達,只能通過一些方式來發洩。
解決方法:
這是時候,寶媽可以通過擁抱撫摸來安慰寶寶,讓寶寶平靜,或者和寶寶做做小遊戲,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夜醒的寶寶,如果安慰不管用,寶媽也可以將磨牙棒準備在床頭,隨時給寶寶用,但是寶寶睡著後,一定要拿開,防止出現窒息或其他危險。
你家寶寶什麼時候出的牙?當時有什麼表現?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討論,如果你喜歡本文,請收藏或者分享,點讚也可以。
我是豆寶奶奶,想要了解更多的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
ps: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