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榮:石山洋裡的詩情畫意

2020-12-20 閩東家園

清晨的薄霧還未完全消散,

石山洋下跳動著的綠色便已躍入眼帘。

車輛行駛在蜿蜒的盤山路上,耳畔吹過的是不溫不燥的初夏的風,連空氣都滿載著清新的茶香。石山洋,光聽名字仿佛就已經感受到海浪般綿延的詩情畫意。

冰封覺醒 遊書金 攝

坐落於縣城東部的石山洋隸屬乍洋鄉,交通便捷,地勢平坦,素有「柘榮糧倉」之稱。涵蓋了前樓、石山、溪口、長岐、鳳裡等五個行政村,名勝古蹟薈萃,生態環境優美,集山、水、林、田園、歷史文化於一體,包含九龍井旅遊區、石山洋生態觀光區、鳳岐古民居、溪口永安橋等多處景點,是山水觀光、親水體驗、休閒度假相結合的綜合性旅遊風景區。

暢遊龍津井 遊國強 攝

九龍井旅遊區以原生態峽谷為載體,冰臼地貌在歲月的腐蝕下形成九個潭池、百米瀑布等精緻的自然水體景觀。九龍井以溪水為鏈,將九井串聯,使得水到之處無一不象形,無一不生動。村民們以曼妙的神話傳說「龍子腹地」賦予了每個潭池奇妙而浪漫的色彩,衍生形成一條「龍文化」內涵的遊賞帶。景區以自然河流石山溪及其支流為依託,景觀隨溪流帶而下,沿兩岸依次鋪展,生動演繹因水而活,活而不乏。

煙雨迷濛永安橋 繆福 攝

依水而興的溪口,是古代三省通衢之地,閩浙官道樞紐和邊界貿易中心。有建於淺灘的清鹹豐三年(1853年)的官道碇步,始建於1361年的溪口防洪堤,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永安橋,袁氏宗祠,清代民居建築鳳岐古民居等水文化遺址和歷史遺蹟。沿河兩岸植花草樹木,保持水土及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形成了十裡花溪的浪漫景象。金溪蜿蜒曲折,兩岸青山對峙,沿岸成片的竹林,綿延數十裡,形成了一條竹影婆娑的「翠竹走廊」。

龍舞溪口 遊國強 攝

石山洋四面青山環繞,洋面視野開闊,每逢天晴便形成「雲海」的壯美景觀。洋內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有阡陌縱橫的稻田、跌宕起伏的竹林、錯落有致的茶園等傳統農業景觀,又有落戶於此的千畝高優農業園區,現代化的鋼架大棚、氣象裝置、智能溫室等立體生態農業景觀,自然景觀與生態農業相得益彰。銜一杯茶香飄溢的明前茶,靜坐在石山洋的山水之中,感受秀麗的田園風光和悠閒的農家生活。

石山洋風光 魏詩已 攝

請點擊輸圖片描述

霧漫山村 遊再生 攝

閒散地走在千姿百態的龍井瀑布群、俊美秀麗的生態峽谷、雲霧繚繞的千畝石山洋、寧靜安詳的古樸村落、阡陌縱橫的竹海茶鄉,時間仿佛停止,不覺便已勾勒出一幅詩情畫意的石山洋山水畫。

文字:乍洋鄉

圖片:遊書金、遊國強、繆福、魏詩已、遊再生

長壽柘榮

相關焦點

  • 柘榮乍洋: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乍洋鄉立足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依託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九龍井風景區,以農業為基礎、文化為靈魂、旅遊為載體,著力做好石山洋和溪口、鳳裡兩個傳統村落的文旅融合發展文章,全力打造環石山洋精品旅遊路線,生態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漸入佳境。
  • 柘榮九龍井,你去過嗎?
    從事記者生涯的第一次下鄉,便是來到柘榮縣,可以想見「柘榮」兩個字在我印象中的印象。那次採訪很是順利,自然收穫頗豐。之後採訪的文章《「中華巧女」剪紙大伽袁秀瑩》《柘榮「蛇王」餘吉鈴》《以青春的名義,前行》《文化,讓柘榮旅遊靈動四方》等文章,讓人物形象和柘榮形象躍然紙上。其實這裡面還真的頗有故事,因為我與九龍井已經結下了深深的緣。
  • 柘榮一中:喜報
    2 日前,我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劉清群被中共柘榮縣委來源:柘榮一中ND01
  • 抗「疫」路上 寧德柘榮熊透村與邊界兄弟村聯防共度時艱
    福建柘榮縣城郊鄉熊透村支部書記陸石洪回復。「謝書記,新年好,我村去泰順道路已停止通行,麻煩你轉告村民,關鍵時期不到柘榮境內走親訪友。」陸石洪同步發信息給仕陽鎮茂竹園村支部書記謝象名。「好的謝謝。」謝象名回覆說。
  • 山洋DC風扇運轉原理詳解
    山洋在此給你講解一下它的運轉原理,通過山洋的講解,希望你可以對山洋DC風扇有一個更深的了解。DC風扇運轉原理:根據安培右手定則,導體通過電流,周圍會產生磁場,若將此導體置於另一固定磁場中,則將產生吸力或斥力,造成物體移動。在直流風扇的扇葉內部主要是轉子部分,附著一事先充有磁性之橡膠磁鐵,環繞著矽鋼片。
  • 2020年柘榮一中招生錄取分數線
    2020年柘榮一中招生錄取分數線:來源:柘榮一中ND01
  • 身將往他方,心仍落故鄉——「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實踐營圓滿結束
    柘榮團縣委開展「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社會實踐活動,給予我們走向社會和基層的機會。用足跡丈量祖國的每一寸河山。 活動第二天,我們去了嶺邊亭和靴嶺尾村,還未建成的村莊與重新規劃後的相比,心中感嘆出: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這裡的光可以理解為我縣農村進行了一場氣勢恢宏的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如火如茶的開展,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環境好了、交通更通暢了。生態產業的發展正在三農領域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閩東藥城
    8月21日,「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2020年柘榮縣優秀青年學子實踐營探訪了柘榮縣高山白茶產業各基地和柘榮縣藥業發展的多家企業。上午,實踐營成員們體驗了柘榮高山白茶從生長到採摘,從生產到品嘗的全過程,深入了解柘榮茶產業的發展發展現狀。下午,成員們參觀了柘榮的龍頭藥企,硬實力「閩東藥城」正在崛起。了解柘榮兩大支柱產業的發展現狀,感受到柘榮經濟的蓬勃發展。
  • 柘榮:孝德傳家吳氏大宅布局精妙 布袋戲傳承相續剪紙質樸粗獷
    福溫古道,從福州連通到溫州,自東向西貫穿柘榮全境。這是古代閩都學子進京趕考的必經之路。龍溪下遊的古城堡建成後,很快成為福溫古道的必經之地,古道沿途的百多間店鋪,是柘榮經貿繁榮的見證,也是閩東經濟發達的佐證。柘榮東源鄉楊梅嶺上,野生柘樹生機勃勃。這種生長緩慢,數百年才能成材的名貴樹種曾經遍布柘榮山野。縣如其名,柘榮,如欣欣向榮的柘樹,穿越千年,生生不息。
  • 柘榮青年交友活動圓滿落幕
    小夥伴們的校園記憶中是否有這樣一幕清晨來到教室發現別人的抽屜裡放著情書;以及桌面的小零食;還有和心中暗戀的TA走過的校園小路;是否想過回到校園吵吵鬧鬧的教室裡抬眼就能看到心中的TA上周團團發布了七夕活動的預告後受到了全城單身小夥伴們的廣泛關注
  • 柘榮一中:大坪芳華,藝路樟香
    2020年7月15日至7月22日,柘榮一中第十六屆文化科技藝術節文化藝術展在一中體育館拉開帷幕。本次文化藝術展以「大坪芳華,藝路樟香」為主題,意在推動香樟樹下的大坪學子在努力學習之餘,接受美的薰陶,學會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挖掘潛能展示才藝,豐富才情精彩人生。
  • 柘榮溪口:人文風景線帶旺千年古村
    從柘榮城關驅車40分鐘左右便到了溪口村,雖然路途漫長,但一路山巒起伏、修竹疊翠,伴著溪水潺潺,絲毫不覺疲憊。溪口村位於柘榮縣乍洋鄉東南部,素有「十裡翠竹、萬擔茶鄉」之稱,系寧德市歷史文化名村之一。到達溪口村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彎石橋臥在潺潺碧波之上,這便是溪口村最出名的永安橋。該橋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橫跨兩岸,橋面用千斤重的條石築成。
  • 寧德柘榮城郊鄉:產業興村促振興 引得鳳凰歸桑梓
    寧德市柘榮縣城郊鄉人民政府供圖柘榮是個山區縣,早些年年輕人大多在外務工經商。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出臺許多惠農政策,這也使得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遊子」動了回鄉創業的念頭。然而,要使「念頭」化為實際行動,關鍵要靠優化服務和強化激勵的「雙重助力」。
  • 志勤並舉,譜寫新時代柘榮一中奮進之歌
    首先,我代表校行政班子,向新加入柘榮一中大家庭的四位新老師和580位高一新同學表示熱烈歡迎,大坪山因為你們的到來,更顯生機勃發。 過去的一學年,全體柘榮一中人用行動與共和國同呼吸共命運,既感受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更並肩抵抗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在迎難而上中謀發展。一是校園環境得以改善。男生公寓改造、女生新公寓建成投入使用,投資3000多萬元的藝術館破土動工;二是2020年高考再創佳績。600分以上人數、本科上線率均有提升。
  • 柘榮溪口:文韜武略地 古村尚存謎
    這是一座石構單孔的拱橋,東側的欄杆上陰刻著楷書「永安橋」,欄杆的立柱頭上有圓雕石獅各一對。村主任袁良鈸介紹,經過文物專家鑑定,這座橋是華東地區現存單孔跨度最大的半圓石拱橋,有悠久歷史,也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十裡翠竹,雖然將古村與外界隔絕,但仍擋不住古人絡繹不絕的腳步。穿過十裡翠竹,跨過永安橋,便到了十裡洋場。說是十裡洋場,其實並不誇張。
  • 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
    8月22日,「清新好柘榮,我的家鄉我的城」2020年柘榮縣優秀青年學子實踐營走進樸柘榮遊樸文化園,並奔赴遊樸故居柘榮縣黃柏鄉黃柏村,踏著遊樸曾走過的石板路,這被歲月打磨的路面,腳下一滑就跌入歷史的海,跌進了一段記憶或一個傳奇。而後,沿著蜿蜒的山路走進這座歷來為兵家、商家所注目的福溫古道重要驛站。在富溪鎮的「裡街秘密交通站」裡追尋紅色記憶,感受初心力量,點亮紅色文化裡的時代基因。
  • 2021廈門展推薦會走進柘榮,一把剪刀走遍天下
    組委會於11月18日來到素有「中國刀剪之鄉」之稱的柘榮,在此成功召開了「2021廈門家居生活用品展推薦會」,並在期間為展商與企業分析政策、介紹專業觀眾情況,充分發揮體博會專業化、全年化、多元化的服務作用。
  • 沈海複線福鼎貫嶺至柘榮段高速公路將於1月1日零點正式通車!
    12月31日,沈海複線福鼎貫嶺至柘榮段高速公路通車活動在福鼎北(邦福互通)舉行。寧德市委書記郭錫文,寧德市政府市長梁偉新,寧德市政協主席蘭斯琦,寧德市委常委、秘書長陳其春,寧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智勇,寧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信華,福鼎市委書記劉振輝,柘榮縣委書記郭宋玉,福鼎市政府市長袁華軍,柘榮縣政府縣長雷祖鈴等領導出席活動。
  • 吟古詩 畫兔爺——中秋裡的詩情畫意
    (原標題:吟古詩 畫兔爺——中秋裡的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