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還未完全消散,
石山洋下跳動著的綠色便已躍入眼帘。
車輛行駛在蜿蜒的盤山路上,耳畔吹過的是不溫不燥的初夏的風,連空氣都滿載著清新的茶香。石山洋,光聽名字仿佛就已經感受到海浪般綿延的詩情畫意。
冰封覺醒 遊書金 攝
坐落於縣城東部的石山洋隸屬乍洋鄉,交通便捷,地勢平坦,素有「柘榮糧倉」之稱。涵蓋了前樓、石山、溪口、長岐、鳳裡等五個行政村,名勝古蹟薈萃,生態環境優美,集山、水、林、田園、歷史文化於一體,包含九龍井旅遊區、石山洋生態觀光區、鳳岐古民居、溪口永安橋等多處景點,是山水觀光、親水體驗、休閒度假相結合的綜合性旅遊風景區。
暢遊龍津井 遊國強 攝
九龍井旅遊區以原生態峽谷為載體,冰臼地貌在歲月的腐蝕下形成九個潭池、百米瀑布等精緻的自然水體景觀。九龍井以溪水為鏈,將九井串聯,使得水到之處無一不象形,無一不生動。村民們以曼妙的神話傳說「龍子腹地」賦予了每個潭池奇妙而浪漫的色彩,衍生形成一條「龍文化」內涵的遊賞帶。景區以自然河流石山溪及其支流為依託,景觀隨溪流帶而下,沿兩岸依次鋪展,生動演繹因水而活,活而不乏。
煙雨迷濛永安橋 繆福 攝
依水而興的溪口,是古代三省通衢之地,閩浙官道樞紐和邊界貿易中心。有建於淺灘的清鹹豐三年(1853年)的官道碇步,始建於1361年的溪口防洪堤,清同治二年(1863年)的永安橋,袁氏宗祠,清代民居建築鳳岐古民居等水文化遺址和歷史遺蹟。沿河兩岸植花草樹木,保持水土及生物多樣性的同時,形成了十裡花溪的浪漫景象。金溪蜿蜒曲折,兩岸青山對峙,沿岸成片的竹林,綿延數十裡,形成了一條竹影婆娑的「翠竹走廊」。
龍舞溪口 遊國強 攝
石山洋四面青山環繞,洋面視野開闊,每逢天晴便形成「雲海」的壯美景觀。洋內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有阡陌縱橫的稻田、跌宕起伏的竹林、錯落有致的茶園等傳統農業景觀,又有落戶於此的千畝高優農業園區,現代化的鋼架大棚、氣象裝置、智能溫室等立體生態農業景觀,自然景觀與生態農業相得益彰。銜一杯茶香飄溢的明前茶,靜坐在石山洋的山水之中,感受秀麗的田園風光和悠閒的農家生活。
石山洋風光 魏詩已 攝
霧漫山村 遊再生 攝
閒散地走在千姿百態的龍井瀑布群、俊美秀麗的生態峽谷、雲霧繚繞的千畝石山洋、寧靜安詳的古樸村落、阡陌縱橫的竹海茶鄉,時間仿佛停止,不覺便已勾勒出一幅詩情畫意的石山洋山水畫。
文字:乍洋鄉
圖片:遊書金、遊國強、繆福、魏詩已、遊再生
長壽柘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