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D90周年:1930年代的英文詞彙

2021-02-22 牛津辭典

點擊標題處「牛津辭典」,關注我們,也歡迎大家轉載我們的文章。點擊文末的「閱讀原文」,可以查看牛津博客英文原文。

雖然沒有了明信片的推廣,我們還是按年代再次概述過去的九十年裡英文詞彙所反映的時代風貌和社會趨勢。

單詞cool作為一般性認可的詞彙,其發展歷史是斷斷續續的。它最早在1930年代早期出現在非裔美國人英語中,也許是從早期美國俚語中「精明的或聰明的」詞義發展而來,而這個俚語詞義或許出自較為普通的「粗魯的、無理的」意思。爵士音樂家用該詞談論他們贊成的事物,這些事物往往有種悠閒的和自然而然的時髦感,於是該詞隨著1940年代的爵士樂風靡得以進入更廣泛的年輕人俚語中。就像很多這樣的例子,下一代覺得單詞cool過時了,但到了二十世紀末,它又捲土重來。

當然,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人們需要更多精力考慮更為嚴重的事情。這個十年始完全陷入經濟蕭條,這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帶來的不景氣,並延伸到三十年代。經濟學術語得以擴充,從hyperinflation(惡性通貨膨脹,1930年)、reflation(通貨緊縮,1932年)、destitution(貧民窟,即skid row,1931年),到Hooverville(胡佛村,美國的一個臨時棚戶區成為失業者聚集地,1933年)。同時,來自德語的詞彙也源源不斷地流入,即使歷史性的回顧也令人脊背發冷。全世界都知道了brownshirts(褐衫黨黨員,納粹用來執行暗殺等任務的民兵組織成員,1932年)、gestapo(/ɡəˈstɑːpəʊ/ 蓋世太保,1934年)、Third Reich(第三帝國,1930年)、受到狂熱崇拜的Führer(元首,1934年)及其Hitlerite(希特勒主義,1930年)的追隨者們。最為重要的是,詞彙Nazi(納粹,1930年)已經被人們所注意,並在後來被看作邪惡的象徵,突襲了歐洲和全球其他各地。

從三十年代中期開始,人們逐漸明白,一場滔天大禍無可避免,於是新詞彙出現了,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衝突。不久,人們就知道何為black-outs(停電、燈火管制),這一詞意尤其是為預防二戰空襲而出現在1935年。若是德國的dive-bombing(俯衝轟炸,1935年)成為現實,air-raid wardens(空襲守望者,1936年)就會催促人們進入Anderson shelters(以內政大臣約翰·安德森爵士的名字命名的預建的空襲避難所,1939年)。他們很可能穿著siren suits(警笛套裝,在避難所穿著的一件式防護服,後來成為溫斯頓·邱吉爾鍾愛的一類服裝,1939年)。人們也意識到他們可能會被evacuated(疏散,即從容易受到空中轟炸的地區轉移到更安全的環境下,1938年),或是有evacuees(被疏散人員,1934年)被安頓在他們家裡。也許人們也聽說過新詞Blitzkrieg(/ˈblɪtskriːɡ/ 閃電戰,1939年),不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詞到1940年底對他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面對如此暗淡無光的沮喪情境,人們迫切需要些許安慰。1930年代也是電影發展的黃金時期,英國人都會去Odeons(/ˈəʊdɪən/ 電影院,以古希臘和羅馬的音樂廳命名的全新連鎖電影院,1930年),數以百萬計的觀眾收看或收聽來自好萊塢的Oscar(奧斯卡,1934年)獎得主。人們還有機會偶爾去news theatre(新聞影院,1933年)看最新的新聞短片、卡通片,或者一部documentary(紀錄片,名詞形式出現於1935年)。舞廳裡也聚集了大批人群,可以學習多種新舞蹈,從jitterbug(吉特巴舞,1939年有記載),the Lindy hop(林蒂跳步,可能是以美國飛行員和民間英雄Charles Lindbergh的名字命名,1931年),the Susie Q(蘇西Q,命名來自某個不可知的蘇西,1936年),到更為大眾的conga(康茄舞,1935年)、palais glide(舞場滑步舞,1936年)、Lambeth walk(藍伯斯舞,1937年)和Knees up, Mother Brown(布朗媽媽之舞,1939年)。

大眾餐飲也在此時興起。適合各種口味的lounge bars(休閒酒吧,1937年)和snack bars(小吃店,1930年)出現;更為複雜的口味就有炸大蝦,通常配以garlic sauce(大蒜醬,1930年)和courgettes(小胡瓜,1931年);給小孩子們的就有fruit gums(水果軟糖,1938年)和Mars bars(火星巧克力棒,1932年)。漢堡的名字hamburger其全名本該是hamburger steak,最初可見於1880年代,而到了三十年代又煥發新活力,開始形成多種組合名稱,如cheeseburger(芝士漢堡,1930年)、chickenburger(雞肉漢堡,1936年)、porkburger(豬肉漢堡,1939年)。不過,在英語國家的菜單上最具代表性的新品無疑會是Spam(午餐肉,1937年),顯然它是將spiced+ham結合在一起,表示醃製調味過的火腿。這種可做便餐的豬肉罐頭源自美國,傳到英國後經過一段時間成為戰時匱乏的飲食中眾所周知的主力食品,可不久之後就成為人們一種笑料。

 

編者註:首條引文記錄僅代表OED的研究人員目前能否發現的最早文獻記載的用法;一個單詞可能會在更早些時候就開始流傳。

本文內容編譯自牛津英語辭典博客(public.oed.com/blog),牛津大學出版社擁有中英文兩版版權。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張楠︱1920年代的藝術與1930年代的政治
    1930年秋,他在劍橋的本科學業結束後不久,第一部詩集《冬日樂章》(Winter Movement)由倫敦著名的查託-溫達斯出版社出版,他也開始在英國詩壇展露頭角。1932年,W. H. 奧登、史蒂芬·斯彭德、C. D.
  • 1930年代的哈爾濱是外國人的樂園,日本人在買花,俄國人在賣狗
    1、這是一組拍攝於1930年前後的老照片,反映了當時哈爾濱街頭人民的生活情景。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哈爾濱生活著很多外國人,以日本人和俄國人最多。圖為:哈爾濱的街道和豪華建築。圖集整理:普希金皇村。2、1930年代的哈爾濱,滿大街外國人,尤其多的是俄國人。
  • 好酒:1930年代的清酒是什麼味道?
    而釀造用米,則是流行於1930年代的京都、其後銷聲匿跡數十年,被稱作「幻之酒米」的「祝」。這種米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靠著農戶們精心栽培才重新回歸,現在則被多家京都酒廠使用。百年酵母+1930年代酒米這對復古組合,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復刻了當年的清酒風味——那是酸甜平衡的口感。
  • 從「大眾」到「工農兵」:1930—1970年代連環畫的受眾話語變遷
    從「大眾」到「工農兵」:1930—1970年代連環畫的受眾話語變遷 2019年03月21日 12:52 來源:《國際新聞界》2019年第1期 作者:張勇鋒 字號 內容摘要:
  • 1930年代的飛機:英國飛澳洲要11天!(組圖)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科技IT>正文1930年代的飛機:英國飛澳洲要11天!   HOW NOISY WAS FLYING IN 1930   20世紀30年代的飛機有多吵?
  • 大蕭條往事:美國1930年代啟示錄
    汽車的輔助性行業如燃油業、公路建造、鋼鐵業和橡膠業也急速發展,冰箱、洗衣機也在1920年代進入千家萬戶。種種措施之下,股市在1930年初奇蹟般地出現回升。面對復甦苗頭,美國勞工聯盟主席William Green喜不自勝,發表了一系列以「美國經濟長期向好「為主題的演講。那年夏天,當一個宗教團體要求胡佛為基建提供支持時,總統回復他說,」你來晚了60天,蕭條已經結束了[2]。
  • 寺廟改學堂 弦歌流韻長——1930年代天津寧河的小學校歌
    寺廟改學堂 弦歌流韻長——1930年代天津寧河的小學校歌 王保勝 清末西風東漸,新式學校破土而出早在1930年代,域內幾所小學就有了自己的校歌。在廟舍改成的學堂,孩童們齊聲歌唱,唱薊水粼粼、蘆陽熠熠,傳庠序校良、書香鼎盛。 造福異鄉——中國第一所地方小學的氣魄 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春,清廷禮部主事王照(1859~1933年)回家鄉直隸省寧河縣(今天津市寧河區)創辦了蘆臺鎮小學堂,共有教室4間、教職工8位、學生200人。
  • 大蕭條往事:美國1930年代給我們的啟示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上個世紀30年代,發生在美國,繼而引發世界性的大蕭條。一戰後,美國從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依靠著政府手裡的巨額資產,開始鼓勵國內經濟與消費。美國的汽車工業、房地產市場就是在那個時候快速發展起來的,股市也開啟了長達10年的漫漫牛市。
  • 醫學英語詞彙一周年,有你真好.
    熱愛醫學英語,置頂醫學英語詞彙
  • 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舊照,貧窮家庭的孩子都在當童工
    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舊照,貧窮家庭的孩子都在當童工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期間,兒童是最可憐的,他們的生活無法得到保障。1938年在費城的兒童在農地幫助父母工作。在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田野工作者的形象在美國並不少見。當時許多貧窮美國人只能從事農業等體力勞動,而且是全家老少一起參加勞動。
  • 《英文字根字典(新升級第4版)》, 12周年紀念版 更新增133個字根 更精準譯文 更快捷
    12周年紀念版背單詞專用詞典!《英文字根字典》走向之路:* 1986年,《英文字根字典》版在臺灣問世,字根記憶方式,讓英文詞彙記憶量增加6倍以上,被稱為「詞彙學習史上的大突破」。《英文字根字典(新升級第4版)》走向之路:《英文字根字典(新升級第4版)》字根記憶方式,讓英文詞彙記憶量增加6倍以上,被稱為詞彙學習史上的大突破。《英文字根字典(新升級第4版)》被引進到大陸,其後經過3次改版升級,不斷擴充新詞,優化版式,改進查閱系統。
  • 1930年哈佛大學圖書館《閩中會刊》為長樂一中130周年校慶添新亮點
    1近日,蔣濱建文化工作室獲得1930年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閩中會刊》複製件,會刊包括:長樂、永泰、福州格致中學、文山中學、婦女學校、協和醫院
  • 上海風情街——上海___1930風情街
    上海___1930風情街這是一條懷舊情調的市民休閒街,取名為「上海___1930風情街」它是城市規劃展示館展示內容的一部分。 在這條街上,還有上海茶館、老虎灶、咖啡館、石庫門客堂間和1:1複製的舊式消防栓,配上變幻的天幕,仿佛將遊客帶入到30年代老上海的城區之中,令人回味無窮。
  •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經濟特區」英文這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經濟特區」英文這麼說? 2018-12-19 10:23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經濟特區   special economic zone   經濟特區是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為探索改革開放(reform and
  • 校慶日|我從1930走來,遇見2019的你
    50年代前期學校領導在校門前合影(後排左起:總務主任趙新傳、校長李半農、副校長範羅賓、副校長李超前排左起:教導副主任王旭東、教導主任邵志遠、教務員邵有訓) 80周年校慶
  • 當文學遇到大眾--1930年代文藝大眾化運動管窺
    「大眾」作為替代同義語「民眾」的一個新詞,其興起是在大正末到昭和初期(1920年代中期左右)的事情,而從佛教語言裡將「大眾」一詞轉為現代意義的功臣是白井喬二,使「大眾」與「文學(文藝)」結合的媒妁之人也是白井喬二。此後,這個大眾文學作家創造性地使用的詞彙在社會學、政治學裡得到應用,並被沿用至今。
  • 流行語:結婚周年的英文祝福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流行語:結婚周年的英文祝福 2006-10-10 10:32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
  • 四院士同榜:1930年交通大學獲獎學生的傳奇
    黃寶桐(管二),錢益(車務),劉經海(財務),蔡金濤(電信),王啟賢(電力),王運治(工業機械),朱寶華(工二化學),葛和林(物理),錢鍾韓(國文英文),王序森(預二國文)。    班舍長:馬師亮(電四),王平洋(電三),趙叔玉(電三),譚頌獻(工二),汪溥曾(土二),朱世衷(工一)。    出版事業:王叔龍(管四),王平洋(電三),趙叔玉(電三)。
  • 房產證英文翻譯詞彙
    房產證英文翻譯詞彙 來源:吉屋網綜合整理   發布時間:2014-04-14
  • 【地道詞彙】「嘲笑」英文怎麼說?
    在2000年代初,Comedy Central(美國一脫口秀節目)有一個節目叫《咱的小布希!》,這節目公開嘲弄第43任美國總統,當然,好萊塢也同樣地蔑視川普,從犯罪劇到深夜喜劇秀,奚落川普的節目從未停止過;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好萊塢在歐巴馬任內中斷了這類型嘲弄總統的節目和言論達八年之久,也許只是巧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