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人生的成功,不在起點,不在終點,而在轉折點。
對一個中學生來說,人生的轉折點就在於上了高中之後,把自己逼進一所好大學。
只有將自己逼進一所好學校,才有機會和優秀的人同行。
當你置身於周圍的人都非常優秀的環境裡,自然會被一股力量推著成長。
這股力量,是一種強大的內驅力,你會自我反思、自我覺醒,從而變得更強、更棒。
01
先成為優秀的人
才能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最近有一檔很火的求職類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
節目海選了8位律師實習生,設置了一系列考核,去爭取 2個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工作機會。
最新一期節目中,一位叫丁輝的實習生被淘汰,卻接連登上了好幾天的熱搜。
他引人注目的點在於他的平凡。
他出身農村,七八歲時候母親去世、父親是普通工人,被爺爺奶奶帶大……
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沒有人幫他鋪路掃雷,沒有人給他更多的職業規劃方面的建議。
高考只考入一所普通的二本理工院校讀新聞專業。
畢業後裸辭一年,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華東政法大學,成為法學碩士。
又為了參加這個節目,再次裸辭,求得面試機會。
所以一開始,他身上就帶著「背水一戰」的標籤,被親切地叫做「背背輝」。
更多人期待看到他的逆襲,想看本科起點低的普通寒門小夥子,通過汗水和努力,夢想成真。
比起普通人,儘管他的簡歷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是在君合律師事務所面前,面試官直言不諱:
「我們不是太常收到這樣的簡歷。」
「你不是法本,本科也不是名校,我們為什麼要選你?」
「如果不是錄節目,我估計在人事部就篩掉了。」
最後,丁輝以墊底的成績,進入8人實習生名單。
丁輝自己也承認:如果通過正常社招的話,我可能根本就沒有機會。
這就是最真實、也最殘酷的社會現實。
就像丁輝被淘汰後發的微博中所說: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到高中時代,我一定會拼盡全力讓自己的第一步邁的更堅定。
特別希望關注輝哥的盆友們,尤其是初中高中的小盆友能夠從輝哥身上得到經驗和教訓,高考第一步一定要把握好,否則後面可能會用很多步來彌補,真心希望大家以後的人生都能少走幾步路。
希望看完這段的同學們可以更加努力把握住當下的求學時光,為自己贏得機會,與更優秀的人站在一個平臺上。
也希望看到的家長,可以盡己所能推孩子一把,把孩子推進一所好學校。
因為,上一所好大學,確實是一條更好走的路,更是一條實現夢想的捷徑。
02
精神層面上,985\211有多好?
985/211名校與普通大學最本質的差別是:思維方式和做事標準。
《精進》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
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二三流高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境暗示,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地度過每一天。
在北大,最讓我震撼的不是老師多牛、同學多聰明,而是一種大家都積極努力的氛圍。
比如期末考試過後自習室依然燈火通明,上課永遠都人滿為患,課間20分鐘換教室時,學校裡到處都是叼著麵包奔跑的人。
每個人都毫無時間觀念地瘋狂學習,參加各種活動。
他們永遠充滿了鬥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每天從睜眼就忙得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
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一所好學校,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真的是一輩子的。
好學校,帶給學生視野和見識,也帶給學生最優質的人脈、圈子和資源。
除了人脈和圈子,好學校還提供了最優質的婚戀圈子。
你考上什麼檔次的大學,很有可能將來男朋友就是什麼學校的哦。
這是實情。
1980年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與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結婚。
「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越來越少,通過婚姻實現階層跨越,越來越難了。
你是誰,就會嫁給誰。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
03
物質層面上,985\211有多牛?
學校
985/211大學太有錢了!
985/211大學最大的福利就是國家資金支持。
近日,2020教育部直屬高校經費出爐!從已公布的數據看,共有10所高校預算總數過百億,相較去年多出2所。
其中清華大學的年度預算超過了300億元,高達310.72億,預算經費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浙江大學年度預算超過200億元,共有216.20億;北京大學年度預算位列第三,約有191.08億,比清華少了足足119億。
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7所高校預算總數也都過百億元。
學生
有錢才有更多機會搞科研!
大家費心費力考個大學,總不會想還和高中一樣上課吧?
發幾本教材和一堆教輔,上課記幾頁筆記,這樣過四年不是荒廢青春嘛?(話說很多二三本大學的四年就是這樣渡過的……)
尤其理工科的學生,要想在大學裡學到真本領,認真搞點科研,學校的硬體設施一定要跟上!
而這,就要看一個學校的科研經費有多少了。
以2015年高校科研經費前十名為例,清一水的985。
第一名清華大學43.52億元,第十名華中科技大學20.76億元,動輒幾十億的數量級!而普通二本學校一年才只有幾千萬,這樣的差距會導致什麼呢?
給大家分享個故事就明白了。
某同學,過去在一個普通二本大學讀生物製藥專業,所謂實驗課,就是按照流程,主要看看老師怎麼做,然後抄個實驗報告。
沒辦法,實驗的試劑、器材都花了大價錢,更何況還有很多學校買不起這些呢。
考研時他拼命考進一所985,開學後在導師的實驗室遭了一個月的「鄙視」,因為他連很多基本的實驗器材都不知道怎麼用!
當時他後悔得腸子都綠了——沒上985,一生要受苦!
文科生可能會說了:我們不需要做實驗,還能有啥差別?
文科生總得「博覽群書」吧?圖書館資源也是大問題,下表是部分985高校的圖書購買力:
這些學校光買圖書一年起碼也有上千萬元,而榜單下端的二本學校一年最多幾十萬。
圖書館要是錢不到位,你查資料基本就只能翻一堆上世紀80、90年代的「經典」了。
想看新數據和資料?只能靠自己的百度搜索能力了……
而最能開拓文科生眼界的,還有前沿學術講座。
講座能請到什麼樣的人來,可不是砸錢就能搞定,還要看學校和老師的影響力!
比如哈佛博士畢業的教授請個老同學來學校走一圈,學生們就可以輕鬆get到世界級最新的科研成果。
可能大一才上兩個月,就能聽到哈佛燕京學社和東京大學頂尖大師的講座,而這些教授的姓名,估計好多二本大學生畢業了都沒聽說過!
而名師哪裡最多?985!
非985的學生呢?要麼厚著臉皮去蹭講座,要麼聽視頻公開課吧!
04
本科畢業後,985\211有多管用?
就業
985/211就是最簡單粗暴的篩選網
在海量的簡歷面前,學歷就是一塊入職的敲門磚:
頂級名校是金磚,985/211是鐵磚,普通院校可能就是空氣磚。
當你沒法在有限時間內證明你的能力的時候,你的學校畢業證最能證明你。
在大學生招聘現場,很多人才算真正明白了學歷的重要性。
一位參加招聘的畢業生感嘆,在招聘現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博士您坐下,碩士你留下,本科你等一下,專科你讓一下。
許多名企公開招聘時,會把985/211作為隱性條件。
一位大型企業的HR經理,揭露了一個職場潛規則:
大企業每天會收到上千份簡歷,我們不可能全部帶走,一般先進行分類。
985學歷的放一邊,普通本科的放一邊。
招聘會結束,我們只把985的帶走,剩下的則會被清潔工扔進垃圾桶。
當你還在忐忑地等待一個結果時,事實就是,你的簡歷,別人或許根本沒翻開過。
聽起來是不是很殘酷?可現實就是如此。
在面試官看來,一個人的學歷,就是他前十幾年學習能力的體現。
學歷高的人,意味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比平常人更專注、自律,這樣的人,在職場也更受老闆歡迎。
讀研
一些你不得不知的「潛規則」
說到985的優勢,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指標,就是保研率!
保研,是指推薦少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成為碩士研究生。
相比於地方院校而言,名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超高。
● 清華大學以58.14%的保研率高居榜首,也是全國高校中唯一一所保研率超過50%的高校,意味著清華過半的本科生能得到保研機會。
●北京大學以48.36%緊隨其後,中科大以36.11%排名第三,復旦以30.39%排名第四,全國也只有這四所大學的保研率超過了30%。
● 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浙江大學都進入前十,進入前十的保研率也都超過了24%。
除去保研這條路,如果選擇考研,學校的牌子能抵20分!
一位負責研究生招生的985高校老師透露:
985、211院校導師更願意接收985、211院校的本科生。
若是錄取了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下嫁。
985、211的生源佔比高一些,學科評比時也會佔優勢。
出國讀研:老外認的中國大學就那幾所!
海外名校青睞985的學生,這似乎已經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申請國外名校讀研,雖然很多名校會綜合參考你本科所在學校和專業的排名,但還是更信賴中國的985,尤其是在你申請獎學金的時候。
如果你現在依然在學校讀書,那可真幸運,因為你還擁有把握住人生第一個轉折點的機會。
狠下心逼自己一把,去拼盡全力。
最終你會發現,你做對的每一題,都會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多得的每一分,都是為了遇見更好的人生。
當你終於把自己逼進一所好大學,你就會明白:
人生最幸運,莫過於與優秀的人共事,然後藉由他們,逼出更優秀的自己。
綜合自|網絡
整理|學習控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BLA BLA TIME
( 互 · 動 · 時 · 間 )
好高中是起點,好大學是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