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中只是起點,一定要逼自己讀個好大學!真相殘酷而現實

2020-12-25 騰訊網

有人說,人生的成功,不在起點,不在終點,而在轉折點。

對一個中學生來說,人生的轉折點就在於上了高中之後,把自己逼進一所好大學。

只有將自己逼進一所好學校,才有機會和優秀的人同行。

當你置身於周圍的人都非常優秀的環境裡,自然會被一股力量推著成長。

這股力量,是一種強大的內驅力,你會自我反思、自我覺醒,從而變得更強、更棒。

01

先成為優秀的人

才能和優秀的人在一起

最近有一檔很火的求職類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

節目海選了8位律師實習生,設置了一系列考核,去爭取 2個知名律師事務所的工作機會。

最新一期節目中,一位叫丁輝的實習生被淘汰,卻接連登上了好幾天的熱搜。

他引人注目的點在於他的平凡。

他出身農村,七八歲時候母親去世、父親是普通工人,被爺爺奶奶帶大……

沒有良好的教育環境,沒有人幫他鋪路掃雷,沒有人給他更多的職業規劃方面的建議。

高考只考入一所普通的二本理工院校讀新聞專業。

畢業後裸辭一年,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華東政法大學,成為法學碩士。

又為了參加這個節目,再次裸辭,求得面試機會。

所以一開始,他身上就帶著「背水一戰」的標籤,被親切地叫做「背背輝」。

更多人期待看到他的逆襲,想看本科起點低的普通寒門小夥子,通過汗水和努力,夢想成真。

比起普通人,儘管他的簡歷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是在君合律師事務所面前,面試官直言不諱:

「我們不是太常收到這樣的簡歷。」

「你不是法本,本科也不是名校,我們為什麼要選你?」

「如果不是錄節目,我估計在人事部就篩掉了。」

最後,丁輝以墊底的成績,進入8人實習生名單。

丁輝自己也承認:如果通過正常社招的話,我可能根本就沒有機會。

這就是最真實、也最殘酷的社會現實。

就像丁輝被淘汰後發的微博中所說: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到高中時代,我一定會拼盡全力讓自己的第一步邁的更堅定。

特別希望關注輝哥的盆友們,尤其是初中高中的小盆友能夠從輝哥身上得到經驗和教訓,高考第一步一定要把握好,否則後面可能會用很多步來彌補,真心希望大家以後的人生都能少走幾步路。

希望看完這段的同學們可以更加努力把握住當下的求學時光,為自己贏得機會,與更優秀的人站在一個平臺上。

也希望看到的家長,可以盡己所能推孩子一把,把孩子推進一所好學校。

因為,上一所好大學,確實是一條更好走的路,更是一條實現夢想的捷徑。

02

精神層面上,985\211有多好?

985/211名校與普通大學最本質的差別是:思維方式和做事標準。

《精進》這本書中的一段話,描述得非常貼切:

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而大多數人,卻受環境所左右。

一個年輕人,進入一所不那麼優秀的高校,對自己的標準會不由自主的降低,以適應這個環境,減少自身與環境的衝突,而這種做法對他們的人生也許是致命的。

那些考入二三流大學的學生,因為高考本身帶來的挫敗感,二三流高校學生的身份設定及環境暗示,不稱職的老師所引發的失望以及同學間放任自流氣氛的帶動作用,都容易讓他們在一個低標準下,自覺「滿意」地度過每一天。

在北大,最讓我震撼的不是老師多牛、同學多聰明,而是一種大家都積極努力的氛圍

比如期末考試過後自習室依然燈火通明,上課永遠都人滿為患,課間20分鐘換教室時,學校裡到處都是叼著麵包奔跑的人。

每個人都毫無時間觀念地瘋狂學習,參加各種活動。

他們永遠充滿了鬥志,談起各種競賽和活動都特別興奮,每天從睜眼就忙得不可開交,到晚上一兩點睡覺都是常事。

沒人抱怨自己辛苦,也沒人抱怨生活艱難,大家每天都忙得雞飛狗跳,但又特別開心的樣子。

一所好學校,對一個人的重要影響,真的是一輩子的。

好學校,帶給學生視野和見識,也帶給學生最優質的人脈、圈子和資源。

除了人脈和圈子,好學校還提供了最優質的婚戀圈子。

你考上什麼檔次的大學,很有可能將來男朋友就是什麼學校的哦。

這是實情。

1980年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與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結婚。

「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越來越少,通過婚姻實現階層跨越,越來越難了。

你是誰,就會嫁給誰。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而格局影響人一生。

03

物質層面上,985\211有多牛?

學校

985/211大學太有錢了!

985/211大學最大的福利就是國家資金支持。

近日,2020教育部直屬高校經費出爐!從已公布的數據看,共有10所高校預算總數過百億,相較去年多出2所。

其中清華大學的年度預算超過了300億元,高達310.72億,預算經費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浙江大學年度預算超過200億元,共有216.20億;北京大學年度預算位列第三,約有191.08億,比清華少了足足119億。

中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7所高校預算總數也都過百億元。

學生

有錢才有更多機會搞科研!

大家費心費力考個大學,總不會想還和高中一樣上課吧?

發幾本教材和一堆教輔,上課記幾頁筆記,這樣過四年不是荒廢青春嘛?(話說很多二三本大學的四年就是這樣渡過的……)

尤其理工科的學生,要想在大學裡學到真本領,認真搞點科研,學校的硬體設施一定要跟上!

而這,就要看一個學校的科研經費有多少了。

以2015年高校科研經費前十名為例,清一水的985。

第一名清華大學43.52億元,第十名華中科技大學20.76億元,動輒幾十億的數量級!而普通二本學校一年才只有幾千萬,這樣的差距會導致什麼呢?

給大家分享個故事就明白了。

某同學,過去在一個普通二本大學讀生物製藥專業,所謂實驗課,就是按照流程,主要看看老師怎麼做,然後抄個實驗報告。

沒辦法,實驗的試劑、器材都花了大價錢,更何況還有很多學校買不起這些呢。

考研時他拼命考進一所985,開學後在導師的實驗室遭了一個月的「鄙視」,因為他連很多基本的實驗器材都不知道怎麼用!

當時他後悔得腸子都綠了——沒上985,一生要受苦!

文科生可能會說了:我們不需要做實驗,還能有啥差別?

文科生總得「博覽群書」吧?圖書館資源也是大問題,下表是部分985高校的圖書購買力:

這些學校光買圖書一年起碼也有上千萬元,而榜單下端的二本學校一年最多幾十萬。

圖書館要是錢不到位,你查資料基本就只能翻一堆上世紀80、90年代的「經典」了。

想看新數據和資料?只能靠自己的百度搜索能力了……

而最能開拓文科生眼界的,還有前沿學術講座。

講座能請到什麼樣的人來,可不是砸錢就能搞定,還要看學校和老師的影響力!

比如哈佛博士畢業的教授請個老同學來學校走一圈,學生們就可以輕鬆get到世界級最新的科研成果。

可能大一才上兩個月,就能聽到哈佛燕京學社和東京大學頂尖大師的講座,而這些教授的姓名,估計好多二本大學生畢業了都沒聽說過!

而名師哪裡最多?985!

非985的學生呢?要麼厚著臉皮去蹭講座,要麼聽視頻公開課吧!

04

本科畢業後,985\211有多管用?

就業

985/211就是最簡單粗暴的篩選網

在海量的簡歷面前,學歷就是一塊入職的敲門磚:

頂級名校是金磚,985/211是鐵磚,普通院校可能就是空氣磚。

當你沒法在有限時間內證明你的能力的時候,你的學校畢業證最能證明你。

在大學生招聘現場,很多人才算真正明白了學歷的重要性。

一位參加招聘的畢業生感嘆,在招聘現場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博士您坐下,碩士你留下,本科你等一下,專科你讓一下。

許多名企公開招聘時,會把985/211作為隱性條件。

一位大型企業的HR經理,揭露了一個職場潛規則:

大企業每天會收到上千份簡歷,我們不可能全部帶走,一般先進行分類。

985學歷的放一邊,普通本科的放一邊。

招聘會結束,我們只把985的帶走,剩下的則會被清潔工扔進垃圾桶。

當你還在忐忑地等待一個結果時,事實就是,你的簡歷,別人或許根本沒翻開過。

聽起來是不是很殘酷?可現實就是如此。

在面試官看來,一個人的學歷,就是他前十幾年學習能力的體現。

學歷高的人,意味著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比平常人更專注、自律,這樣的人,在職場也更受老闆歡迎。

讀研

一些你不得不知的「潛規則」

說到985的優勢,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指標,就是保研率!

保研,是指推薦少數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成為碩士研究生。

相比於地方院校而言,名校的保研率基本都超高。

● 清華大學以58.14%的保研率高居榜首,也是全國高校中唯一一所保研率超過50%的高校,意味著清華過半的本科生能得到保研機會。

●北京大學以48.36%緊隨其後,中科大以36.11%排名第三,復旦以30.39%排名第四,全國也只有這四所大學的保研率超過了30%。

● 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浙江大學都進入前十,進入前十的保研率也都超過了24%。

除去保研這條路,如果選擇考研,學校的牌子能抵20分!

一位負責研究生招生的985高校老師透露:

985、211院校導師更願意接收985、211院校的本科生。

若是錄取了普通院校的本科生,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下嫁。

985、211的生源佔比高一些,學科評比時也會佔優勢。

出國讀研:老外認的中國大學就那幾所!

海外名校青睞985的學生,這似乎已經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申請國外名校讀研,雖然很多名校會綜合參考你本科所在學校和專業的排名,但還是更信賴中國的985,尤其是在你申請獎學金的時候。

如果你現在依然在學校讀書,那可真幸運,因為你還擁有把握住人生第一個轉折點的機會。

狠下心逼自己一把,去拼盡全力。

最終你會發現,你做對的每一題,都會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多得的每一分,都是為了遇見更好的人生。

當你終於把自己逼進一所好大學,你就會明白:

人生最幸運,莫過於與優秀的人共事,然後藉由他們,逼出更優秀的自己。

綜合自|網絡

整理|學習控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BLA BLA TIME

( 互 · 動 · 時 · 間 )

好高中是起點,好大學是轉折點。

相關焦點

  • 「好高中只是起點,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大學」,爸爸的這封信火了
    好高中只是起點,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大學,爸爸的這封信火了01好高中只是起點,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大學」,爸爸的這封信火了好高中只是起點,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大學」,爸爸的這封信火了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成長,爸爸不自覺地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
  • 「孩子,請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學校」
    雖說當時是個混不吝的小子,但自尊心也是挺強的。這番奇恥大辱之後,我便開始發奮學習。天還沒亮就起來背書、刷題,從早到晚,不給自己一分鐘休息。現在想來,還真得感謝那段拼命一搏的日子,最終從學渣變成學霸,考進了一所985大學。
  • 「孩子,請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學校」,爸爸的這封信火了
    雖說當時是個混不吝的小子,但自尊心也是挺強的。這番奇恥大辱之後,我便開始發奮學習。天還沒亮就起來背書、刷題,從早到晚,不給自己一分鐘休息。現在想來,還真得感謝那段拼命一搏的日子,最終從學渣變成學霸,考進了一所985大學。
  • 「育兒」「孩子,請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學校」,爸爸的這封信火了
    雖說當時是個混不吝的小子,但自尊心也是挺強的。這番奇恥大辱之後,我便開始發奮學習。天還沒亮就起來背書、刷題,從早到晚,不給自己一分鐘休息。現在想來,還真得感謝那段拼命一搏的日子,最終從學渣變成學霸,考進了一所985大學。
  • 能考上好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學,只是容易考好大學
    有不少家長和考生認為,只要考上了好高中,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學。其實,這種說法很片面,只能說能考上好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學,只是容易考好大學。但是,心裏面只想依靠好高中的「重點班」來幫助自己考上好大學,自己則是放鬆努力。試問,在這種情況下,考上好大學的概率還會很大嗎?恐怕會低很多吧。而且,在普通高中裡面,也有部分學子,對自己有信心,肯學習,頗具天賦,這類學生也有不小的機會能考上好大學。
  • 為什麼上最差的高中,也不要讀職業高中?因為讀高中才能考大學
    但也正是因為讀的是技校類的職業高中,這個起點就會比讀高中、讀大學的人更低些。因為起點低,將來工作的可選擇也就必然少,除了做一些技術類的工作外,便很難找到其它更好的工作,當然自己創業除外。但是以你們現在的家庭經濟環境,你們作為父母的,應沒有多少能力去支持自己兒子去創業吧。因此,我認為放棄讀高中,去讀技校類的職業高中,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起點太低,將來想要在事業上向上晉升發展,便很難。
  • 為什麼一定要考上一個「好」高中?
    這個調查持續了半年,結果:很多清北的學生,小學和初中都默默無名,但是高中,毫無例外的都出自名校。其實小學和初中是否是名校,對以後的成才影響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但是高中非常重要。顏老師想起了讀大學的時候,同學都來自五湖四海,所以經常會問同學家是哪裡的,只要說出他的籍貫,我們幾乎每次都能猜中他來自哪個中學。所以,把中考考好,讀個好高中,非常非常有必要。
  • 這個大學專業有點坑,本科畢業只是起點,不讀到博士找不到好工作
    在我國的大學中,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專業,每個學生在上大學的那一刻起,都必須選擇自己要修讀的專業。選擇大學專業是一門技術活,要考慮到個人興趣、就業難易程度、發展前景等多種因素,有的專業適合自己,有的可能選擇了就入坑了。
  • 為什麼要去讀好大學
    正是因為有著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例如科研實驗室、出國機會等都會更多,這無疑使得這些名校學生未來的起點更高。2.學習能力更強我們不得不承認那些考上名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更強,因為能考上一個好大學說明他們在高中時期的自制力、毅力以及學習能力都是非常優秀的,即使他們大學成績一般。
  • 在加拿大安省讀高中,更能申請好的大學嗎?
    第一,加拿大沒有地域歧視,沒有畢業統一考試,申請大學完全是憑學生自己平時的成績和真實的學習能力。 第二,學習的事情不可投機取巧,加拿大大學寬進嚴出,以多倫多大學為例,學校三個校區,共6萬多學生,超過1/4的國際生,每年錄取幾千名新生,發放預計錄取人數2倍的offer。
  • 智慧父親給兒子的一封信:孩子,請一定要把自己逼進好學校
    有人說,進名校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虛榮心,說這句話的人卻不是名校出身。這是來自內心的酸葡萄心理(sour grapes)所引起的,因為自己的心理需求無法得到現實的滿足時,內心會產生巨大的挫敗感。最後,考入985大學。老師們總會在高中階段告訴著我們,要努力奮鬥,進了大學你就輕鬆了。殊不知,大學並不比高中來得容易。截然不同的學習氛圍好的大學校風也真的不一樣,我們看到的是上大學有很多人逃課、不用待在學校、上課也可以不用聽講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便好。
  • 贏在起點上好高中「第一課」
    像我在(一)裡談到的一樣,假如你沒能有效的利用好銜接假期,高中開學的見面考一定會讓你信心大受打擊。假設你心理強大挺過了這迎頭棒喝,別高興太早,比起這一考,如果你不引起足夠重視,儘快調整好心態和學習的態度方法(特別是在初中沒怎麼盡全力就考入重點高中的孩子或者中考成績不錯的孩子)你將會遭受更大的打擊和挫折。
  • 初中生,讀高中還是職校好?
    中考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轉折點,可以決定考生高中階段的學習,對考生的高考和未來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考生都想在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績,將來能上自己理想的高中。但有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考上好的高中對們來說有點困難,他們在填報中考志願的時候就會感到非常糾結,不知道自己是要讀高中還是上職業院校,在這裡,甘肅新東方烹飪學校給大家分析一下兩者的區別,供大家參考。
  • 初中生為什麼要努力考個好高中?
    結果:很多清北的學生,小學和初中都默默無名,但是高中,毫無例外的都出自名校。其實小學和初中是否是名校,對以後的成才影響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但是高中非常重要。顏老師想起了讀大學的時候,同學都來自五湖四海,所以經常會問同學家是哪裡的,只要說出他的籍貫,我們幾乎每次都能猜中他來自哪個中學。
  • 高中三年,一定要有這兩種意識和這三個好習慣,爭做一名學霸
    此階段,那些即將進入高中的學生無疑是期待又緊張的,高中是一個嶄新的起點,但同時也將會是一個「痛苦」的學習徵程。作為一名準高中生,大家一定要提前意識到:未來高中三年,將會三年如一日地圍繞高考而進行。、要能讓自己快速適應高中的生活。
  • 初高中畢業生讀職業學校去哪好?來甘肅新東方
    中高考早已結束近日中高考成績也將陸續公布有的孩子能夠夢想成真進入理想的高中大學有的孩子成績不理想陷入兩難和巨大的壓力抉擇之中是「上普高」?「讀大專」?還是「上職教」?「去打工」?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其實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去上高中大學
  • 致中考生:為什麼你一定要上好高中?
    針對所有讀到這裡的人而言:如果你在初中放浪不羈,希望在高中洗心革面,請選擇一所優秀的高中作為你的奮鬥目標。如果你曾經遭遇過校園暴力,請進入一所優秀的高中,這更是你安全的庇護所。這些人還可以激勵你去在學校課業外充實自我,去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漸漸的,你所懂得的東西也不再只是課本,而是更多的課本外的知識。▊  豐富的機會很多重點中學與國內外的許多優秀大學籤有合約。如果你排名相對靠前(不同學校要求略有不同,最低可到前80%),而且不願意走高考這條路,就可以報名這些國內外大學的自主招考。
  • 為什麼要考好的高中?
    其實小學和初中是否是名校,對以後的成才影響可能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但是高中非常重要。  我想起了我讀大學的時候,同學都來自五湖四海,所以經常會問同學家是哪裡的,只要說出他的籍貫,我們幾乎每次都能猜中他來自哪個中學。比如來自江西臨川,那無非是臨川一中或臨川二中。
  • 加拿大留學:讀中學好還是讀大學好?
    加拿大留學,去讀中學還是大學?這是被提問頻度最高的糾結問題之一。在林頓君看來,出國讀中學,尤其是讀高中,是更接近「完美」的方案。決定了孩子是可以出國讀初中、高中、大學本科或者是研究生。不過,留學花費並不需要一次性投入,因此家長要考慮的是其實是自己現有的資金和未來的收入增長預期是否能滿足留學的需求。第二、大學的錄取條件大部分人送孩子留學的基本目的,還是為了上一所好大學,更有一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非名牌大學不讀。
  • 把老師「逼瘋」的學校,一定不是好學校
    我明確地告訴她們:那是一所把老師「逼瘋」的學校,一定不是好學校,千萬別把孩子往那裡送。這些領導把學校當成了軍營,把自己當成了說一不二的將軍,教師在他們眼裡就是要絕對服從的士兵。只要他們布置了任務,那就是下了軍令。軍令如山倒,老師們要立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