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抱怨:爸媽把我養廢了!直升機父母不適時放手,孩子恐有遺憾

2021-01-11 鴿子醫生育兒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討論:被直升機父母帶大的小孩長大後如何,引起多人留言。許多網友表示自己就是被直升機父母帶大的,長大後遇上很多挫折,都與年幼被保護太好有關。有些爸媽在孩子成年後,依舊擁有『掌控權』,讓孩子苦不堪言。該篇討論以不一樣的切入點,讓人了解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何謂直升機父母?

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是指過份介入兒女生活,保護或是幹預其生活的父母,因為類似直升機一樣的盤旋在兒女身邊,故稱為直升機父母。直升機父母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美國60年代一本《父母和青少年》暢銷書中,書中角色形容自己的母親就跟直升機一樣,時時刻刻盤旋在身旁。因為生活壓力大、孩子少,現代父母越來越容易對家中孩子產生補償心理,為了彌補平日不在孩子身邊的缺憾,有時往往過度介入或保護孩子的生活。

子女怎麼看直升機父母

這些被直升機父母帶大的小孩,的確在長大後遇到很多困擾,而絕大多數都與父母有關。一位網友分享,被直升機父母帶大的她,總是感到焦慮與不安,因為從小父母都會想幫她處理好,少了學習無法累積經驗,導致長大後從事的每一份工作,都會擔心能力不足而搞砸,讓她非常困擾。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表示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的『保護』,隨著年齡增長、讓人越來越窒息,這些父母拒絕接受孩子已經長大的事實,總以自身想法與孩子互動。『我的爸媽正是直升機父母,我因為父母太照顧,幾乎沒有生活能力,導致成年後的生活非常辛苦。現在有自己孩子,我的照顧方式相對寬鬆、自由,因為我不想讓孩子像過去的我,埋怨母親總是不教我,只是拯救我。我不怕我的孩子失敗,我希望他們能從錯誤中學習,讓他們長大後,比其他人更有適應力。』

『我可以回答!我是家中最小的,我的父母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我,但也因為這樣,讓我懼怕他們,尤其是父親。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我越來越嚴格,縱使已經成年,我還是有很多『不能做的事』。長久下來,讓我面對父母時,越來越安靜,只有在朋友身邊才能做自己;我不會讓父母看到我的動向,以免他們進來告訴我『該怎麼做』;我因為害怕我的父親,讓我患上嚴重的焦慮症,現在的我正在看心理醫生。』

別人怎麼看待直升機父母的小孩

『在我上學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直升機父母的孩子,一旦開始外宿、脫離家庭後,會因為自由而瘋狂,導致有很多太放縱行為。』『我的前妻,有一位過分溺愛她的母親,她媽媽總是在經濟上支援她,讓她沒有動力去找更好的工作、讓自己成長。而這樣的照顧方式,也讓前妻對自己很沒信心,因為她沒有什麼機會能證明自己。』

其中一則留言,敘述了多數人對『直升機小孩』的定義:

■ 不願意/無法做出決定

■ 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沒人跟我說怎麼做

■ 沒有明確指示就不會採取行動

■ 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習慣被告知做什麼

孩子長大後的個性,往往與幼年教育有關,父母過度保護容易讓孩子成為生存能力弱、競爭力差、不擅交際的人格類型。直升機父母的行為,對孩子一生影響有多大:

1. 一點小事就過度緊張,容易養出情緒管理障礙的孩子

直升機父母往往容易因為孩子的表現不好、曾經的受傷經驗,就過度緊張焦慮,急著替孩子排除挫折,孩子只要在成長過程中展現難過的情緒,父母馬上就會安撫他或給予獎勵,最終導致孩子無法學習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也因為無法處理自己的焦慮,長大後更習慣依靠藥物解決痛苦。

2. 代管孩子的一切活動,容易養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

另一項直升機父母的特質,則是常常將孩子當作自己全部的希望,將所有時間和資源都放在孩子身上,代管孩子所有日常生活大小事。每個家長內心一定都曾有過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然而過度替孩子打理一切,甚至替孩子決定未來,反而使孩子失去自我規劃的機會,日後長大,容易因為缺乏目標,毫無人生的熱情和動力。

3. 過度限制孩子行動,容易養出缺乏自信的孩子

代管孩子活動的直升機父母,往往也習慣緊盯孩子的一舉一動,甚至過度限制孩子的行動。這樣大事、小事的控制,不僅讓許多孩子無法學習到同年齡該有的社會技能,無形中也容易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無能,害怕失敗而拒絕嘗試。

別讓孩子因為你的保護,而無能為力

懷胎十月的孩子好不容易來到世上,只想好好呵護,避免受到傷害的心情,是每個父母都有的。然而如何拿捏保護與照顧界線,關鍵在於父母的心情調適。孩子年幼時,因為沒有自保能力,是需要父母在身邊保護。但隨著成長,孩子會從生活中學習,成為儘管父母放手,也能好好生活的成人。

相關焦點

  • 子女抱怨:爸媽把我養廢了!直升機父母不適時放手,孩子恐有遺憾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討論:被直升機父母帶大的小孩長大後如何,引起多人留言。許多網友表示自己就是被直升機父母帶大的,長大後遇上很多挫折,都與年幼被保護太好有關。有些爸媽在孩子成年後,依舊擁有『掌控權』,讓孩子苦不堪言。該篇討論以不一樣的切入點,讓人了解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 就不出去工作,我爸媽有養老金,養我綽綽有餘!網友:都養廢了
    就不出去工作,我爸媽有養老金,養我綽綽有餘!網友:養廢了(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這一緩就2年多,父母讓他出去找工作,他就鬧,反正就是不出去打工,嫌棄自己父母迂腐無知。後來他父母央求親戚朋友對兒子說教,起初兒子還有耐心,時間一長,他兒子直接說:就不出去工作,我爸媽有養老金,養我綽綽有餘!
  • 《父母的格局》:我們要有放手的勇氣,拒絕做「直升機媽媽」
    父母的格局注重的是格局養育,也就是給予孩子榜樣、視野、信念和內在的力量,讓孩子去參與和改變未來的世界。何為「直升機媽媽」?「直升機媽媽」的比喻,來自1969年的一本暢銷書《家長與青少年》,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名少年,如此描述自己的母親:「我媽媽就像一架直升機,在我頭頂上不停盤旋……」。
  • 有一種愛可以「適時放手」
    對於孩子,「放手」意味著不再控制,信任孩子,解放自己。可是現實中卻有不少人緊緊抓著孩子不放手,生怕一放手,孩子就無法活下去一樣。 宇宇已經進入青春期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小心思,喜歡把這些寫進便籤裡(爸媽經常不在家,就給她買了手機,但平時上學時手機由爺爺奶奶保管),媽媽回來時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看她手機的全部內容。
  • 告別「直升機父母」,不再為孩子遮風擋雨,才能教給孩子真本領!
    ——皮亞傑 近日父母的教育中有個熱詞:直升機父母,令眾多孩子叫苦不迭…… 先看看有哪些具體表現~ 爸媽自從有了孩子,恨不得最好的、最全的都給予孩子。
  • 適時放手吧!做「不爭」的父母,讓孩子「勤而行之」
    在很多合格父母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中,較明顯的一個方法就是「以無法為有法,以無為為有為」——懂得適時放手,給孩子留出來一片自由發展的空間。說白了,就是該讓孩子自己做的事,父母不包辦代替;該讓孩子自己體悟的道理,讓孩子自己去認真體悟。
  • 孩子養廢了,父母掙再多的錢有什麼用?
    這孩子真讓人著急,如果是我,早沒有耐心給他講道理了!」老師苦笑著:「這孩子實際上很聰明,只是他爸媽做服裝批發,沒時間管他,就把他交到培訓班。」從老師的話語裡,我知道:他在課外班上大課時,一個班的學生因為他都上不成課,學校讓他退學了,他媽又給他報了一對一,還一下報了好幾門功課的。現在一對一,他也不認真上。
  • 真正的母愛:給孩子無私的愛,更要學會適時放手
    適時放手,得體退出,愛得高明,有節制,這才是真愛。老公和公婆都不同意。 閨蜜老公說:「家裡的家務活有媽幫忙做,孩子有媽幫忙帶,為什麼要自找苦吃?除非我以後不用做家務。」 閨蜜說家務活兩人一起學著做,老公就是不同意,於是兩人吵起來了! 「你為什麼想搬出去住呢?」我問她。 她說:「我老公是個『成年嬰兒』,總是依賴父母。
  • 對孩子適時放手,也是父母的一種體面
    而每次母親來到三百多公裡外看望,也是我送她上車,雖然直到那車開走了我再轉身離開,但我的心是巴不得就坐在母親座位旁邊。作為父母,能陪孩子的時間真的有限。不過到孩子成人長大了,做父母的要懂得適時放手,無論有多麼的不舍或不習慣,都要選擇放手。讓他獨立地組建自己的小家,有他屬於他自己的人生。
  • 直升機父母:你以為的愛,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幼兒園受欺負爸媽要找老師興師問罪,小學組織打掃衛生父母會跑來幫忙擦玻璃,孩子稍微大一點了也總不放心,擔心早戀,害怕學壞,就連上了大學也要全家總動員,背著行李和孩子一起去學校報到。他們毫不吝嗇地給予孩子關愛,不希望孩子受到一丁點傷害。直升機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直升機父母」的過分保護,似乎要把孩子的一生承包下來,處處為孩子著想,只是在這個環境下,孩子無異於溫室裡的花朵,相信父母都知道蜜糖罐裡成長的孩子是很難真正成長起來的。
  • 父母管得越多,孩子越「廢柴」,明智的父母懂得適時退出和放手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做父母的總是各種擔心孩子,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擔心孩子無法照顧自己,擔心孩子摔跤摔傷身體,擔心孩子在外邊受欺負等等。然而,實踐表明,被父母管得越多的孩子,越容易變成「廢柴」,一無是處,不懂感恩,甚至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 《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Dr.魏說,千萬別做「直升機型父母」
    2.過度養育的危害其實大部分的父母愛子女,都還是希望能「為之計深遠」的。過度養育的問題之所以普遍存在,是那些「直升機型父母」並沒有真正認識到它的危害。那麼過度養育的危害有哪些呢?熱了不知道脫衣服,冷了不知道加衣服,房間不打掃,屋子裡總是臭烘烘的,襪子髒衣服到處亂扔;甚至連考試和撰寫畢業論文都不記得參加,最後被學校勸退了,連碩士學位都沒拿到。發現一直引以為傲和深愛的兒子被自己養廢了的老母親老淚縱橫、悔不當初,只可惜後悔已經沒什麼用。
  • 李玫瑾:父母要做好「兩不管」和「三不慣」,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
    正是因為這位媽媽不懂得放手,才養出了一個如此心智不成熟、連日常瑣事都不會處理的「巨嬰」。 就像小鳥總要離開巢穴才會越飛越高,父母過度的封閉庇護,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一種傷害。
  • 李玫瑾: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父母要做好「兩不管」和「三不慣」
    正是因為這位媽媽不懂得放手,才養出了一個如此心智不成熟、連日常瑣事都不會處理的「巨嬰」。就像小鳥總要離開巢穴才會越飛越高,父母過度的封閉庇護,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一種傷害。長不大的孩子背後往往站著「直升機」式父母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說過:「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就是要在跟他們有關係的事情上讓他們有發言的機會
  • 不放手孩子怎麼成才?父母要做好「兩不管」和「三不慣」
    正是因為這位媽媽不懂得放手,才養出了一個如此心智不成熟、連日常瑣事都不會處理的「巨嬰」。 就像小鳥總要離開巢穴才會越飛越高,父母過度的封閉庇護,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一種傷害。
  • 閨蜜煞費苦心卻養出「白眼狼」,父母學會「狠心」才能養出好孩子
    閨蜜煞費苦心卻養出「白眼狼」,父母學會「狠心」才能養出好孩子閨蜜最近抱怨,十三歲的女兒一點也不體諒她。女兒是她一手帶大,從小錦衣玉食沒虧待過半分,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女兒買名牌衣服鞋子,對女兒的要求也是來者不拒全都滿足,在生活上更是事無巨細,這麼大的孩子連襪子都沒自己洗過。
  • 「爸媽,我就是想要逃離你們」|一句話戳痛了所有「直升機父母」
    他們非常善於解決手頭問題,但卻又不知道為什麼要解決這些問題。各方面都很優秀,但卻是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有學生將這樣的狀態比喻為一群「優秀的綿羊」。在這些教育體制下,催生出的不僅是學子,還有這些學子背後的家長們。威廉•德雷謝維奇在書中提到了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出現的角色之一「直升機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 你是「直升機父母」、「割草機父母」嗎?
    小鹿問表姐:「姐姐你是不是機器人,你的媽媽有遙控器,讓你幹啥就幹啥,不能幹啥就不幹啥?」雖然現在放開二胎,二胎有二胎的煩惱,但更多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爸媽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孩子身上。而相比於直升機父母,「割草機父母」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會直接把孩子成長路上的困難,全部扼殺在萌芽狀態,替孩子一一剷除,定時修剪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這樣的「直升機父母」「割草機父母」,是孩子想要的嗎?
  • 最佳奧斯卡動畫短片,帶來的育兒啟示:父母適時放手孩子才能成長
    她果斷地推小鷸出窩,拒絕給它餵食,在小鷸學習覓食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困難,甚至危險,有不敢邁出第一步的膽怯、有被海浪淹沒的恐懼、還有無法克服恐懼的懦弱。小鷸面對困難的時候,鷸媽媽鼓勵它、用食物引誘它,但始終沒有因為心疼就放棄讓小鷸學習覓食。父母總怕孩子做不好、受到傷害,所以不願、也不敢對孩子放手,孩子也就永遠得不到學習和鍛鍊的機會。
  •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放手!
    網上有很多文章,《父母越強勢,孩子越懦弱》《比渣男更可怕的是媽寶男》《千萬不要和媽寶女談戀愛》……也常看到這樣的新聞:有大學生因為不適應學校生活,因自理能力太差而退學;90後大學生入學,父母陪讀;因為父母的過度幹涉,孩子婚姻破裂……果然,不放手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