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院裡的英語角

2020-12-13 澎湃新聞

設計院裡的英語角

2019-12-27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下班吃過晚飯,四航院新入職員工陳燦鵬便拿上筆記本,匆匆趕往四航院主樓710會議室。剛到會議室門口,陳燦鵬就聽到同事們在用英文討論施工設計方案。這裡是英語角,陳燦鵬之前只在學校見到過,沒想到工作後在設計院也會有英語角。

這次參加英語角學習的人中除了一位年紀稍長的外籍教授,其他很多人都和陳燦鵬一樣是四航院的新員工。

隨著四航院海外業務的拓展,對員工外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雖然新招的員工英語成績都不錯,可一遇到設計與施工的專業術語就「敗下陣來」。為此,新員工入職培訓時,四航院組織人事處策劃了英語角活動。英語角活動每周四舉辦,從下午六點半持續到晚上八點半,英語角還拓寬了「招生」範圍,所有四航院的員工都可報名參加。課程主題涵蓋碼頭設計與施工、國外風土人情、發音糾正、書寫表達等方面。

「晚上好,今天英語角主題是高樁碼頭的設計,請大家用英語簡單介紹一下高樁碼頭。」這是加拿大籍教授愛德華在英語角學習前的開場白。

陳燦鵬雖然入職不到一年,但他已經參與過多個高樁碼頭的設計,也了解設計高樁碼頭要考慮水文條件、地質狀況、上部荷載等因素。正當他想發言時,卻犯了難。這些專業名詞用英語如何表達?陳燦鵬掏出手機,查起了電子詞典。這時,同事盧玉敏熟練地用英語和教授交流了起來。看著正在查單詞的陳燦鵬,盧玉敏想到了三個月前的自己。

三個月前,四航院英語角還不溫不火,盧玉敏對英語角的學習動態也並不關注。「總覺得自己英語挺不錯的,在學校每次考試都能考高分,所以並沒有熱情去參加英語角活動。」盧玉敏說。

第一次去英語角還是陪著其他同事來「打醬油」的,沒想到卻幫了自己。那一次英語角分享的主題是混凝土的種類和適用範圍。盧玉敏第一次感到對英語的無力感,明明都是熟悉的中文詞語,卻無法用英語準確地表達出來。「如果公司派我到海外項目工作,我該怎麼辦?不可能現查詞典吧,多不專業啊,以後得多來英語角。」盧玉敏下定了決心。

從那以後,盧玉敏堅持每周來英語角學習。每次課程主題他都能學到很多專業詞彙。愛德華還教大家地道的英語表達方法,糾正錯誤發音……有一次帶外國業主參觀碼頭,盧玉敏用英語介紹沉箱碼頭時的流利和自信給業主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著盧玉敏從容地用英語談完了自己對高樁碼頭設計的看法。陳燦鵬充滿了羨慕,下決心也要利用英語角把英語學好。

參加過英語角學習的很多員工已經被派往四航院海外項目。英語角越辦越火,主題也更加豐富,從高樁碼頭的設計到水下自護混凝土的發展……這不,學員們正在討論希望每周再增加一次英語角學習活動。

來源:四航院

點擊圖片,回顧精彩內容

原標題:《設計院裡的英語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英語角 | To be continued
    本次英語角的主題是Online teaching。我們根據參與者意願,劃分正、反與中立三隊。在辯論中,各隊闡明看法,感受思維的碰撞。在猜詞遊戲中,我們提前準備與線上教學相關單詞,成員用英語描述,組內其他人進行搶答。本次活動的形式是狼人殺。
  • [英語角想要一個安穩的家續] "英語角"落戶煙臺山下
    水母網9月14日訊 昨日,《英語角想要一個安穩的家》一文刊出後,市民反響熱烈,多家單位表示願意免費提供場所,滿足英語愛好者的願望。  清晨6點多,幫辦員的手機便響了起來,熱心市民張先生說,他在南大街有一處辦公樓,樓內有一間50多平方米的會議室,可以免費提供給英語愛好者使用。
  • 創辦牡丹廣場英語角的「老爺爺」走了
    2007年8月,她在牡丹廣場英語角結識李興業之後,就和孫子維尼一起稱李興業為「老爺爺」——這也是許多年輕的英語愛好者對李興業共同的稱呼。  遵照李興業的遺願,他的喪事從簡,不舉行追悼會,但對於英語愛好者們來說,「老爺爺」的去世是英語角的重大損失,大家提議為他舉行悼念儀式。20日上午,牡丹廣場英語角英語交流活動照常舉行,活動結束後,大家向「老爺爺」的遺像鞠躬默哀。
  • 貴陽英語角
    貴陽英語角不妨找貴陽阿斯頓英語學校。如今的家長們對孩子的英語教育格外上心,很早就開始給孩子的英語學習進行規劃了。相信很多家長都看過各種各樣的英語學習方法,無一例外的,在少兒學習英語的初期,都牽扯到了少兒英語音標入門學習方法。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而音標能夠幫助更好地拼讀和記憶單詞。不會拼讀單詞的話,只靠死記硬背,英語水平是很難實現提升的。
  • 小區辦起英語角(圖)
    小孩子湊在一起嘰裡呱啦說英語。  本報訊(記者楊進攝影報導)誰說英語角只有在大學校園裡才有?近日在天河棠德花苑也成立了一個屬於業主自己的英語角,每晚舉行,人氣非常旺,開辦一個多月以來,最多時有200多人參加,不但有大人,還有小孩,平時很少說話的鄰居在這裡做起了遊戲,說上了英語,鄰裡關係也融洽了很多。
  • 「英語角」搭建「溝通橋」
    這裡是「中山英語角」的聚集地之一,如今,有的人在這裡提升了口語能力,有的人在這裡結交了一群朋友,還有的人在這裡找到了人生摯愛。無一例外,他們與英語角結緣並留下了一段段美好回憶。除了定期舉辦英語沙龍,「中山英語角」還會不定期開展戶外活動、趣味遊戲、辯論賽等,為愛好英語的青年打造一個學習英語,交流共享的社交平臺。莫莫是早期英語角的一名志願者,她來英語角的目的是想提升口語能力。2010年大學畢業後,莫莫一直從事外貿工作,這份工作對英文水平要求較高,不僅需要翻譯英文郵件,還需要做好老闆與外國客戶溝通的口譯。
  • 「英語角」對學英語有用嗎?
    ,我們那邊的八一公園每周都會有英語角,我是沒有去過的。但是大腦意識已經被老師洗腦,覺得英語角有助於英語的學習。隨著果妞的出生,又重新學習外語,研究二語習得,看了大量的外語學習書籍,對英語角有些自己的看法。」外語角「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它是由一些沒有機會出國,沒有機會跟老外交流的人自發集中在一個地方練習用外語交談而形成的圈子。中國最大的外語角---廣西陽朔西街。
  • 幼兒園區角設計的幾個原則
    摘要:區角活動也是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組織教育的活動方式。基於此,凱司幼兒園設計就教師如何對區域活動有效指導來進行闡述。關鍵詞:幼兒園;區角;材料一.區角板塊設計要符合幼兒年齡的特點小班的幼兒感知事物的經驗少,動手能力較弱,多數幼兒不能單獨活動。
  • 小賣部=英語角?
    據《信息時報》報導:5月19日,一家長投訴稱,廣州市芳村區精博中英文小學向學生們散發傳單,上面寫著「校方設置『英語角』(實為小賣部),學生要在指定時間內用英語交流購買食品。」對此,校方解釋為,因為300多名學生中有百多名是寄宿生,為了安全起見才在校園內設置英語角(小賣部),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又能讓學生們不用翻牆出去,就能購買到食品,保證了安全。
  • 「洋女婿」的公益英語角
    每到周六晚上,在武進新天地公園裡,總能看到一群孩子圍著一個高個老外用英語交流著,這是一個純公益的英語角,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 這位老外名叫DavidBecket,32歲,來自英國,他的妻子是常州人,因此,David 也紮根在常州,成為咱們常州的「洋女婿」。
  • 環亞凱薩琳重現「英語角」 花園式綜合體帶來復古風
    (贏商網江蘇站報導)老鼓樓市民廣場曾有一處紅極一時的「英語角」,那時候出國留學的熱潮剛剛興起,全民學英語熱潮興盛,來「英語角」與英語愛好者們暢談人生與理想成為不少市民每周的必修課。     9月19日,與老鼓樓市民廣場一街之隔的環亞凱薩琳廣場踏上復古之路,舉辦了一場充滿濃濃懷舊情懷的「重返英語角」文化公益派對,主辦方環亞凱薩琳廣場聯合英語機構,通過免費的草坪露臺派對的形式,希望向公眾宣傳新的英語角免費花園場地,為鼓樓英語角提供更優美的環境,重新聚攏更多人氣,以及社會關注,傳遞老鼓樓情懷。
  • 英語調頻臺英語角:提供英語口語平臺
    3月24日晚,由英語調頻臺主辦的每周一次的英語角在康橋苑如期舉行,外籍教師Sue Laing,外語角負責人郭舒婷以及調頻臺的成員們和眾多交大學子參加了此次英語角,並就「family」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大家自由發言,談論對於家的看法,表達自己的切身體驗。其間,張天把英語角比作一個溫馨的家,在這裡,他不僅提高了英語口語,而且收穫了歡聲笑語。
  • 北京最早的英語角誕生在王府井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青年急盼跨越國門與世界交流,於是,「英語角」應運而生,並在各大城市如雨後春筍般生長。北京的英語角誕生於王府井,隨後迅速「蔓延」到校園、文化館等場所。2002年10月,北京中學生開展活躍的英語角教學活動。
  • 美式英語發音教程 英語角的重要性
    17.英語角—中國英語人才的搖籃在中國學習說英語的人恐怕很少有沒去過英語角的,許多人正是在那裡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因為那是英語學習者在國內的條件下練習口語的一個很好的場所,那裡孕育了許多英語人才,可以說是中國英語人才的搖籃。
  • 運動員與英語角的碰撞
    老師(左一)和學生一起討論自9月22日貴州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組織運動員夜間1小時英語角開課以來,在緊張的訓練之餘,每周二、周三晚上7點,貴州省皮划艇(靜水)隊、貴州省賽艇隊運動員都會準時準點充電學習,他們與英語角經過了1個多月的碰撞,有著什麼樣的火花呢?
  • 42歲的英語角,步入老齡化
    如今的英語角,已經步入了「老齡化」。關於它的未來,這裡的人們多少有些惆悵。時光荏苒,當年的年輕人變成了老年人。目前從事應試英語教育的70後石先生,曾在上世紀90年代來過英語角,中間最長一次十年沒來。等他再來的時候,發現「人變老了,人的結構也變了」。
  • 電影院裡的英語課--魔方天空引領英語學習新時尚
    據悉,國內首家專注於基於影視英語學習的移動網際網路企業——魔方天空,於5月26日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英語魔方秀新版發布會,以實力引領新一輪英語學習的風尚,發布會上氣氛熱烈,魔方天空創始人及CEO張徵與在場的500位媒體及用戶分享了基於影視的英語學習理念及英語魔方秀產品的發展方向。
  • 那些年我們去過的英語角
    業內人士稱,學習英語的渠道增多等,是英語角不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張保富 文 記者 白周峰 攝影    核心提示 20世紀70年代末,鄭州在紫荊山公園有了自己第一個「英語角」;90年代,鄭州英語角廣場人頭攢動;如今,到英語角學習的人越來越少。
  • 當年濰坊的幾個英語角
    友情提示:本文1313字,閱讀約需5分鐘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除了昌濰師專、濰坊醫學院等幾個大專院校的校園英語角外,在濰坊市區內,也有幾處英語角。
  • 當英語角遇上廣場舞·都市快報
    記者 何欣 文/攝    前天,英語角和廣場舞再一次在六公園如期相遇。  具體地點是志願軍雕像為中心的圓形小廣場,走幾步路就是美麗的西湖。  英語角每個星期天舉辦,從改革開放初直到現在,已經有30多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