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前乖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

2020-10-03 育兒路上的小西瓜媽媽

有一個人前乖巧的寶寶是種什麼體驗呢?

大概就是,被人誇的時候很驕傲,然後在人走後獨自抗下所有,心疼自己幾秒。

乖巧趴睡

趕上中秋,帶著寶寶拜訪親朋,大家見到寶寶就感慨,好乖啊,什麼人養什麼孩子,我家孩子怎麼沒這麼乖過?

在這個時候,身為老母親的我表示,很驕傲,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孩子啊她在家沒這麼乖。

寶寶到了三個月的時候就會逗人笑了,特別特別可愛。

但在百天之前我家寶寶有一個月左右是只跟我在家的。我是全職媽媽,但剖腹產後腰疼,漲奶,還有夜奶等原因,白天很少有時間帶小姑娘外出,我一般就只和她在家。

毫不客氣的講,90天之前,我們不具備外出條件,百天之前沒有地去。第101天她姥姥回來,我們開始去姥姥家。和她姥姥二十多天沒見面一見面就哇哇哭,那個驚天動地啊。連著三天,到了第四天才不哭了。隨後的日子,她媽媽我就開始兩邊跑的日子。

她真的超級招人喜歡,小單眼皮,白白淨淨,不算胖,見人就笑,乖乖巧巧,不會不高興。所以見到她的人都會誇她。

但是啊,像我們一直照看她的就見識了她的厲害。有四十天了吧,白天在姥姥那裡玩,還是開開心心的,回到家就會很累,很困,吃著奶就能睡著,就會「鬧覺」。

人前乖巧,在親近的人面前才會任性,這麼小社交的概念就明明白白的。

寶寶的乖巧,寶寶的哭鬧,寶寶的小脾氣,都是媽媽的珍寶,無論什麼時候,她都是我最親愛的baby。

相關焦點

  • 寶寶3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並不是「乖巧」,可能是智力低下
    但是也有些寶寶生下來,就表現出一些特別奇怪的表現,他們有的生下來就非常「乖巧」,有的不喜歡和外界交流,總之就是很文靜。很多家長認為,這樣的孩子是生下來報恩的,所以才這麼乖巧。但是家長們要注意,這些孩子雖然顯得「乖巧」,也有可能是孩子智力低下的信號。
  • 從一個乖巧的寶寶,變成一個愛撒謊的人,不同年齡段呈現不同特徵
    當小編一問鄰居原因才明白,小編的孩子在前幾天對著鄰居講說自己上個暑假去了雲南,還坐了飛機。然而,我並沒有去過什麼雲南。對於父母來講,看到自己的孩子撒謊,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特別是那些原本乖巧懂事的寶寶,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間就愛撒謊。當我聽到鄰居這樣的詢問,我感到五味雜陳。那麼,有個讓人很疑惑的問題來了,原本的孩子乖巧懂事,為什麼會突然撒謊?
  • 若寶寶有3種表現,別傻乎乎地認為寶寶乖巧,他的發育可能很緩慢
    有很多寶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文靜乖巧一些,因為這能讓自己剩下不少力氣!但你要知道,剛出生的寶寶,如果太乖巧的話,其實反而並不好!且聽昕茹慢慢分享!寶寶在吃奶的時候,不會主動吸奶,奶總是會從嘴角流出來,而且,現在孩子已經四個多月了,竟然還不會翻身,於是便抓緊帶著孩子去看了醫生,檢查結果一出來,所有人都蒙了,說孩子是發育遲緩!
  • 寶寶兩歲前,如果有3種表現,可能是智力低下,寶媽別不在意
    寶寶兩歲前,如果有3種表現,可能是智力低下,寶媽別不在意。每個家長都希望都有個聰明伶俐的寶寶,但有些寶寶天生就不愛哭鬧,對外界的環境也不感興趣,爸爸媽媽的親近也沒什麼反應。有些家長可能認為這種寶寶不是來「報恩」的寶寶嗎?但孩子成長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和孩子的成長規律相差太遠,那麼可能不是因為寶寶乖巧,而是有可能智力低下。
  • 有一個睡渣寶寶是種什麼體驗?我覺得我離抑鬱不遠了
    有一個睡渣寶寶是種什麼體驗?人怎麼又要睡覺了呢?明明不想睡為什麼要睡呢?什麼愛是接納?愛是包容?這時候統統都靠邊站好麼? 但僅僅兩個小時,也許只一個小時之後,寂靜就會被娃兒的哭聲打破。
  • 寶寶兩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並不是「高冷」,可能是智力低下
    不過有些寶寶生下來之後特別「高冷」,不愛哭不愛鬧,對爸爸媽媽的親近也沒有什麼反應。有的人稱這樣的寶寶是生下來報恩的,所以才這麼乖巧,一點不用父母操心。不過先別急著高興,因為這種「乖巧」可能是孩子智力低下的一種信號!
  • 寶寶兩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智力低下,寶媽別不在意
    有些家長可能認為這種寶寶不是來「報恩」的寶寶嗎?但孩子成長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和孩子的成長規律相差太遠,那麼可能不是因為寶寶乖巧,而是有可能智力低下。但一個月過去了,孩子還是不會說話,桃桃頓時有點著急,難道真的像朋友說的那樣,孩子的智力有點問題嗎?如果寶寶兩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智力低下,寶媽就要重視起來了。一、不理睬父母和父母互動是寶寶的本能。
  • 寶寶兩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智力低下,寶媽別不在意
    有些家長可能認為這種寶寶不是來「報恩」的寶寶嗎?但孩子成長是有一定的規律的,如果和孩子的成長規律相差太遠,那麼可能不是因為寶寶乖巧,而是有可能智力低下。但一個月過去了,孩子還是不會說話,桃桃頓時有點著急,難道真的像朋友說的那樣,孩子的智力有點問題嗎?如果寶寶兩歲前,如果有這3種表現,可能是智力低下,寶媽就要重視起來了。
  • 兩歲前的寶寶,如果有這些表現,並不是「乖巧」,可能是智力低下
    有一些寶寶從生下來就很乖,一點也不哭不鬧,除非是餓了才會發出哭聲。有些家長還覺得很省心,認為孩子很好養,其實這就是「智力低下」的一個表現,只是出生的嬰兒一般都表現的很乖巧,僅僅是安靜的睡覺,才會讓家長對孩子的問題造成混淆。等到一定的時間,孩子一直處於這種狀態,問題就會顯露出來。
  • 長假帶寶寶出遊是種什麼體驗?寶媽:生無可戀
    導讀:長假帶寶寶出遊是種什麼體驗?寶媽:生無可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有一個滿眼都是你的寶寶是一種什麼體驗?
    寶寶滿眼都是你是一種什麼幸福體驗呢?  @a媽媽:我的寶寶一刻也不能離開我,必須我帶著抱著,別人一抱就哭,他的眼裡只有我。  @b媽媽:我女兒一直都是我獨自帶的,跟我特別親。8個月的時候他奶奶來幫忙帶,但是寶寶不給奶奶帶,總是要找我。
  • 寶寶乖巧表象的背後成因,你知道嗎?這麼做讓寶寶又活潑又安靜
    太乖巧寶寶太淘氣,你會擔心他惹禍不安全,但遇到乖巧的孩子,卻又禁不住起了另外的擔心,如何理解孩子乖巧的那一面?怎樣做能讓小傢伙既活潑又安靜呢?乖巧表象的背後成因懲罰與愛 仔細回想,有沒有發現父母會有這樣的口頭語「寶寶乖,要不媽媽不喜歡你了。」
  • 為啥寶寶出生後,第一個月很「乖巧」?媽媽別被「假象」蒙蔽了
    「文/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在很多新人寶媽的眼中,寶寶就像是一個身戴隱形雙翅的小天使,一聲啼哭之後降臨到了人世間,照顧孩子也是一種
  • 寶寶哭鬧不止怎麼回事?尊重需求,培養乖巧寶寶
    尊重需求,培養乖巧寶寶寶寶的需求連綿不斷 案例:寶寶又哭起來了,媽媽趕緊拿著奶瓶把奶嘴放到寶寶嘴裡,可是寶寶並不領情,把自己的小飯碗推開,依然哭鬧。這無疑在告訴媽媽他並不想吃飯,而是有其他需求,既然不想吃奶,只好看看是不是便便了。
  • 向家長報恩的孩子有什麼特點?滿足這4種特質,孩子就是天使寶寶
    向家長報恩的孩子有什麼特點?滿足這4種特質,孩子就是天使寶寶記得有個說法叫做"無緣不聚,無債不來"。其實就是在說夫妻和子女,夫妻是緣分到了才能相聚,而子女則是"報恩還債"才能相遇。我們不是也常聽到有些家長說孩子是"討債鬼"或者類似於"上輩子欠你的"之類的話嗎?
  • 有一個能「變廢為寶」的媽媽是什麼體驗?寶寶直言:痛並快樂著
    現在的廣大年輕家長都講求精緻帶娃,在衣食住行任何方面都會給予寶寶最好的。於是問題就來了,養育一個寶寶的花銷會直線上升,換句話說,想要寶寶過的精緻那麼就要多花錢。這也差不多是廣大家長的一種共識,不過有的寶媽就非常精明,既能讓寶寶過的精緻,還能節儉持家。這不,就有一位寶媽給大家露了一手。
  • 有一個高需求寶寶,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些寶寶在每件事裡都動用了更多能量:他們哭得很響亮,吃得狼吞虎咽,笑起來格外帶勁,如果要求得不到滿足,脾氣也格外大。因為他們感受每件事情的程度很深,若他們的感覺受到阻撓,反應也會很強烈。」或許,只有家裡有一個同樣的高需求寶寶,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吧。
  • 有一個矮個子的女朋友是什麼體驗?
    有一個矮個子的女朋友是什麼體驗?「我來跟你說吧,我183,女友158。倆個人身高相差25釐米,走在一起也沒有多引人注目,但是也算是比較搭的類型。跟她在一起,感覺自己年輕了好多,有感覺自己養了個女兒」「剛見面的時候就感覺像一個小朋友,乖巧可愛。只要想起她的樣子,內心就充滿保護欲,再也不能對她放心了!總擔心被認欺負了,在車上可以靠在我的胸前睡覺,一伸胳膊就能摟住她大半個身子。不管再怎麼任性都對她生不起氣來,只想任她放肆。
  • 以下表現的寶寶看上去乖巧,卻是智力低下的前兆,家長別心大
    文|文兒不久前,我去堂姐家裡看望小寶寶,因為出差的緣故,從寶寶出生到現在,我是第一次上門,中間只從電話裡聽說她家寶寶異常乖巧,一看就是讓人省心的。這不禁讓我羨慕,然而真正上門見到本尊的時候,我卻意識到大事不妙。堂姐口中的乖巧懂事,不過是因為寶寶很少哭鬧,也很少動彈。在堂姐眼中,寶寶這樣相當省心,既不會折騰父母,自己玩時也不會亂爬亂踹。
  • 「乖巧寶寶」火了,陪媽媽上班不哭不鬧,安靜待在桌子下讓人心疼
    父母在有了自己的寶寶後,內心也是喜歡的不得了,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他們也逐漸顯現出「吞金獸」的能力。於是寶爸寶媽為了能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生活,可能在陪伴孩子的時間上就減少了很多,再加上「男主外女主內」觀念的影響,更是讓一部分爸爸成了甩手掌柜,覺得自己只需要賺錢養家就可以了,每天回家就是在沙發上玩手機,對孩子缺少了陪伴和教育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