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幹部是「穿針引線」人民群眾

2020-12-22 選調生

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迅速,城市的鋼筋混泥土隔絕了人間的煙火氣,交通的便利、通訊的發達並沒有拉近人與人、心與心的距離,社區群眾的交流也越來越,曾經的「遠親不如近鄰」也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為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層幹部要紮實推進近鄰黨建工作,構建黨組織領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格局,做社區群眾中的 「穿針引線」人。

「穿針引線」要拿穩「針」。 「穿針引線」針是關鍵,要想聯繫好社區群眾,建立「鄰裡一家親」的氛圍,就要拿穩黨支部建設這根針,社區有了主心骨,大小難題有了拿主意的人,社區才不是群龍無首。通過強化黨組織建設,用黨建引領基層建設,有利於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領導、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增進人民福祉。社區黨支部具有強大的凝聚力能助於加快信息的傳遞,能將基層問題及時上報,也能將上級精神迅速傳達到群眾當中,從而有效推進社區治理難題處理,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近鄰黨建與自身利益相關,激發群眾的積極性,用黨建引領群眾主動參與社區建設。

「穿針引線」要對準「孔」。只有對準「孔」,想群眾所想,辦群眾所愁,為群眾提供精細化、精準化的服務,才能準確穿好針,將群眾與黨組織緊緊聯繫在一起。群眾有需求,組織有回應,基層幹部要想服務好群眾,就要多聯繫群眾,了解群眾所需,以問題為導向,對症下藥。黨組織通過為群眾提供精細化、精準化的服務將基層幹部與群眾聯繫起來,基層幹部又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將群眾聯繫起來,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群眾增進交流的過程。一次次的摩擦碰撞、交流溝通是增進群眾之間感情的潤滑劑,基層幹部要對好「孔」,堅持以群眾至上,為民服務,用組織串起群眾之間的聯繫。

「穿針引線」要打好「結」。打好「結」是保障「穿針引線」穩固的重要手段。如何讓社區有人管,管理好,讓近鄰模式發揮效應,增進社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打好「結」的關鍵。基層黨組織要建立健全社區管理的長效機制,要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人民至上,為民服務,建好建強社區、小區黨組織,建立工作到戶到人機制。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健全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等機制,提升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效能。要堅持提倡社區共建共治共享,讓群眾參與社區建設,提升群眾的歸屬感。

城市的生活讓社區群眾相互隔絕,較從前農村一家有事大家幫,大家有事一起解決的生活模式有了巨大的改變,有了生活品質卻少了一點人情味。近鄰黨建是有溫度的黨建,以創新的理念治理社區,讓社區、讓城市更加有溫度,有情懷。

作者/來源:工號0599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基層幹部群眾情結禮讚
    「領著群眾幹,圍著群眾轉,群眾大小事,事事用心辦。」這是基層幹部的工作寫照。基層幹部,工作在群眾中,生活在群眾中,天天與群眾打交道,與群眾有不解之緣。他們對群眾有深厚的感情,有深深的情結,鞠躬盡瘁,俯首為牛,值得稱道,值得禮讚。
  • 【網評】人民群眾是黨員幹部的最終閱卷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群眾工作成效如何,人民給我們所作的答卷打多少分,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樣的學習態度、工作作風和工作措施抓落實。
  • 基層幹部如何更好的服務群眾之我見
    基層幹部作為黨和政府最接近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個群體,其所作所為都直接關係著群眾的切身利益,其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和國家的形象。有效提升基層幹部素質、切實轉變工作作風、深入開展好為民服務是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的關鍵,這就要求廣大基層幹部必須務實肯幹、堅持學習、誠心為民服務。  務實肯幹是服務好群眾的必要前提。
  • 人民論壇網評 | 當讓群眾「放心」的「初心」幹部
    基層黨組織與群眾聯繫最直接、最緊密,基層幹部是聯繫群眾的「紐帶」,是黨與人民群眾聯繫最後一公裡的介質。新時代的基層黨員幹部,要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上,把心放在群眾上,充分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當讓群眾「放心」的「初心」幹部。
  • 周春蘭:以「阿甘精神」助力基層「穿針引線」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紮根基層,深知這絕非空穴來風,正如讓基層幹部找到自己影子的勵志影片《阿甘正傳》中的主人公一樣,基層幹部經歷的苦與累,忙與雜,正是阿甘百態人生的真實寫照。縱使飽經風霜、前路坎坷也依舊抵擋不住他的善良樸實、溫暖純良。
  • 兩頭抱怨:「基層幹部說群眾不聽話,群眾說幹部不像話」!末梢治理...
    當我們帶著敬意聆聽基層社區工作者的事跡時,也應當更耐心地思考一下,社區一線,對於基層治理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也許我們可以說,社區作為基層的基本單元,實在是國家治理體系的末梢所在。但這末梢絕非無關緊要的邊角毫末,而是治理現代化總體方略的關鍵詞,人民群眾日用行常獲得感的中轉站。
  • 人民日報評論:有沒有形式主義,基層幹部群眾最有發言權
    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密切聯繫群眾,經常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把工作抓到群眾心坎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基層採訪,一些基層幹部反映,「上班時間是在開會、整材料,加班時間幹工作」「留痕過度、檢查督查過頻、材料過多的現象,還時有發生」。在某個基層辦事大廳,各種工作圖表、匯報材料整齊排列,擺了滿滿一桌子。「這地方領導來得不少,材料得常年準備著。」一名基層幹部介紹,「領導來了都要看這些,我們不準備也不行。」這些過度留痕、過度檢查問題,正是典型的形式主義。
  • 基層幹部「欲言又止」,為什麼?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基層幹部明確知曉自己所言要經受群眾檢驗時,「不講真話」的現象必然有所減少。當前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建設尚不完善,存在信息質量不高、信息公開不均衡、公開渠道單一等問題。此外,常態化的公眾監督渠道也較少。基層幹部向上級講了什麼,人民群眾無從知曉;上級也難以及時通過有效途徑驗證基層幹部所言是否為真。
  • 符娟:致敬奮鬥路上的基層幹部
    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在深入基層的第一線,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懷有對黨的忠誠心、對人民的感恩心、對事業的進取心,我們紮根基層、服務一線,用青春澆灌夢想,用汗水滋潤心田,我們用信念點亮明燈指引方向,用奉獻譜寫讚歌催人奮進,用真誠打開心窗走進群眾,用乾淨樹好標尺嚴於律己,始終在基層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
  • 給基層幹部群眾「吐槽」機會,在監督中落實減負
    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周楠)5月25日,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刊發題為《給基層幹部群眾「吐槽」機會,在監督中落實減負》的評論。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日報社副總編輯李學梅作了「為基層減負需要堅持不懈抓下去」的發言。她建議優化政府部門和幹部考核評價內容和方式,把政府行政體制改革抓細抓好,變單向評價為雙向評價,給基層幹部群眾「吐槽」管理部門的機會。這些建議,對於實現基層減負常態化有借鑑意義。
  • 「思品課」為優秀基層幹部
    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必須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堅定、個人品德高尚、工作能力突出、工作作風優良的黨員幹部隊伍,必須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為黨的事業聚心凝力,才能確保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在風雲變幻的世界形勢下,黨面臨考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嚴峻,一些領導幹部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嚴重,極大地影響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 基層組織怎樣做好群眾工作
    基層組織把知民情、解民憂、化民怨、暖民心作為經常性工作,按照情況掌握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工作推動在基層、感情融洽在基層的要求做好群眾工作。 」面對城鄉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基層黨組織及廣大基層黨員幹部須努力提升能力,更好地做好群眾工作。
  • 最美基層幹部—菊美多吉
    《最美基層幹部—菊美多吉》-李武 梁昊鵬 洪明川 300cm×800cm 油畫 2017  菊美多吉: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瓦日鄉原黨委副書記他把自己對黨和人民的深情,把促進當地發展和民族團結的夢想,轉化為服務廣大百姓的實際行動,紮根基層、一心為民,修通出山公路、推廣農業科技、扶助孤寡老人,全心全意為廣大農牧民群眾服務,辦了許多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好事實事,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人民群眾心中,使「有困難找多吉」在群眾中口口相傳。2012年5月因病殉職在工作崗位上,年僅33歲。
  • ...基層青年幹部群眾面對面、互動式宣講交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五中全會精神在津南】區委書記劉惠與基層青年幹部群眾面對面、互動式宣講交流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1-20 19: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關於基層幹部的一組關鍵詞:奉獻、堅韌、忙碌
    我相信中國的各個鄉鎮裡都有相似的人與事,因此我認為基層幹部的最光輝品質是奉獻。基層幹部奉獻的是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的是每日最艱辛的工作,奉獻的是最無私的豐富經驗與知識財富。 基層幹部最優秀的品質是堅韌。基層工作是最辛苦、最無奈、最繁瑣,而基層待遇是最差、最受氣,基層幹部大都性格堅韌、思路開闊、智力超群。
  • 【理通三迤】基層黨員幹部要做群眾的「翻譯」
    作為基層黨員幹部,要肩負起政策宣傳員的使命,當好群眾的「翻譯」,大力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宣傳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讓黨的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用群眾易懂的話講解黨的政策,是新時代黨員幹部必須具備的本領。
  • 積極奮鬥作為,踏實做好基層幹部
    基層幹部是治理國家隊伍中最龐大的人群,也是最辛苦的人群。「上面千根線,底下一根針」,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基層幹部是在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紐帶,基層幹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很微妙也很重要。在各項工作都少不了基層幹部來抓好落實,廣大基層幹部也就成為了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角」和「新農村」建設的中堅力量。作為幹部隊伍中的新鮮血液,青年幹部是新思想、新事物、新文化的重要載體,他們懷有朝氣,積極傳播各項工作的新思路、發展的新觀念、實踐的新技術,為農村地區帶去了新的活力。
  • 符娟:基層幹部要練好「基本功」
    基層幹部處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深入基層的第一線,必須練好服務群眾的「基本功」,只有地基穩固、本領過硬,才能夠跟上時代步伐,做為人民服務的「精兵強將」。 在「知」上厚實儲備,練好理論學習「基本功」。政治上的堅定源於理論上的清醒,沒有足夠的理論清醒,思想就會「生鏽」,方向就會跑偏。
  • 基層幹部在防疫工作中要保持信心、細心、耐心
    作為基層幹部,一定要保持信心、細心、耐心,堅守本職,做好一線防控工作,守護好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裡」。  一定要堅定信心。基層幹部要堅定信心,激勵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樹立必勝信念。不難預見,只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嚴格落實黨中央各項防控制度和措施,定能取得最終勝利。  一定要做到細心。「細節決定成敗」,防疫工作任一環節出了差錯,都極有可能會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人民群眾人身安全隱患。基層幹部在疫情工作中千萬不能流於形式、敷衍應付,要把各項防控工作具體到事、細節到點,嚴格落實到位。
  • 中央黨校教授:某些幹部解決問題能力不如群眾
    我們黨歷來把保持與廣大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放在頭等重要位置,正因為黨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黨的隊伍才得以不斷發展壯大,黨所領導的各項事業才不斷取得勝利,黨才能奪取政權並長期執政。黨堅強有力,黨同人民保持血肉聯繫,國家就繁榮穩定,人民就幸福安康。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密切黨群關係,顯得尤為重要而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