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種抗癌藥進入醫保?為何很多患者卻說可望而不可及?

2020-12-18 腫瘤科張正榮

現如今提到疾病,唯一能夠讓人們害怕的也就是癌症了,不僅僅是因為它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提高,最主要的可能就是它在治療的過程中,所需要花費的金錢,使很多普通家庭難以承擔的。因此,不少患者在癌症面前選擇了放棄。治,就面臨著高額的費用,不治,只能加速患者死亡。

針對這樣的現狀,國家醫保局也作出相應的應對政策,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已經將22種抗癌的新藥納入醫保,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癌症高死亡率的風險。

至此之後,患者在面對癌症的時候,就可以挺直腰杆,與癌症正面對抗,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又不少患者反映,對這些藥物真是可望而不可及!

那麼,為什麼22種抗癌新藥已經進入醫保,患者依然出現可望而不可及的現象呢?可能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首先,藥物審批的過程太過繁瑣。這些納入醫保的藥物確實是存在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般患者要使用這樣的藥物之前,患者要有使用藥物的申請單,而且必須是自己就診的醫院。這個過程看似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患者先要經過自己主治醫生的申請,而主治醫生要經過上層領導的批准,才能給患者開藥物申請單,只有拿到申請單才能正常走醫保。

而如果有些患者是去外地進行治療,可醫保要在本地報銷,來回過程太多繁瑣,往往就造成了患者沒能及時用上醫保抗癌新藥。

其次,藥物佔比不平衡。如果進入醫保的抗癌藥物的使用頻率降低,醫生一般就會選擇其他的藥物代替,因為,醫生也要面臨藥佔比例的考核,雖然在前段時間也已經被取消了,但是依然有不少地區依然在沿用,因此就出現很多醫生不願意開昂貴的抗癌新藥,通常會推薦患者到指定的藥房去購買。而且醫保資金是固定的,如果要想減輕患者的負擔,相比較來說一些普通的藥物更加的適合,但這就會造成癌症得不到很好的治療。

最後,藥品上市比國外要晚。因為,國家藥品審批流程比較漫長,雖然抗癌藥物已經納入醫保,但是患者等待的時間也比較長,一般有的患者病情比較嚴重的,可能還會從不少走私藥品的不法分子手裡購買一些沒有經過批准的藥物,而這些藥物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保存,通常已經失去藥效,可能還會危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於這樣的現象,只有縮短藥品審批的流程,患者才能儘早的使用上一些正規有效的抗癌新藥。

因此,雖然抗癌新藥已經納入醫保,但是依然有不少的癌症患者無法及時使用上此類的藥物,而不管不論如何,患者在治療癌症的時候,還需要進行正規的治療,避免使用一些民間的偏方,或者是一些走私的藥品,可能對癌症的健康是無法保證的。

相關焦點

  • 面對面|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大幅降價的背後故事
    17種抗癌藥被納入醫保,11月底前開始執行,平均降幅達到56.7%。《面對面》記者專訪了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組聯絡員黃心宇,講述17種抗癌藥大幅降價納入醫保目錄的背後故事。抗癌藥如何加快降價?國家醫保局展開方案設計幾個月前,根據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癌症患者面對昂貴抗癌藥的困境與衝突,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 有患者曾停藥「求死」 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意味什麼
    不用再有更多信息,周洋清楚這錙銖必較的4分錢,在醫保體系中意味著什麼。生命無價,可很多時候想救命,代價卻極為昂貴。周洋的父親是價格不菲的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的受益者,即便如此,兩年多來曲折的買藥經歷,依然數次讓這個普通家庭跌入「治還是不治」的兩難境地。
  • 進了醫保的「降價」抗癌藥,為什麼在醫院開不到?
    不過,人類從未放棄鬥爭,近年來一些「抗癌神藥」陸續誕生,有些生物靶向藥對部分患者堪稱「特效」,確保用藥的情況下可獲得長期生存。政府為保障患者用藥,將一些抗癌藥納入醫保後,記者卻了解到,這些藥一度不容易買到,這是為什麼呢?
  • 17種救命藥進入寧波醫保目錄 已經惠及257名患者
    17種救命藥進入寧波醫保目錄 已經惠及257名患者 2018-12-27 09:26:25 中國寧波網  記者 周瓊 胡琳芸 通訊員 任社 >   今日記者從寧波市社保局獲悉,截至本月初,寧波已有257位患者使用醫保卡配取了阿扎胞苷等17種抗癌藥品,費用總金額達353萬元。
  • 基本藥物目錄升級:新增12種抗癌藥,22種臨床急需兒童藥
    有進有出 目錄「又見成長」 「這麼多一線臨床藥品進入目錄,對我們的選藥工作是一種有力支撐!」看過新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後,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藥學部藥學組組長宮暢欣喜地說。 收錄的藥物品種由舊版的520種增加到目前的685種,不僅僅是數字的變化。 新目錄新在何處?
  • 新版醫保藥品目錄3月1日啟用:新入96種 含17種抗癌藥
    以最受關注的抗癌藥為例,2018年國家醫保局組織開展了抗癌藥專項準入談判,最終17種藥品談判成功納入目錄,並於2020年底協議到期;14種獨家藥品按規則進行了續約或再次談判,平均降幅為14.95%,個別一線抗癌藥降幅超過60%。  「經測算,14種抗癌藥降價,預計2021年可為癌症患者節省30多億元。
  • 從吃不起到吃得起 抗癌藥納入醫保目錄意味什麼
    不用再有更多信息,周洋清楚這錙銖必較的4分錢,在醫保體系中意味著什麼。生命無價,可很多時候想救命,代價卻極為昂貴。周洋的父親是價格不菲的抗癌藥進入醫保目錄的受益者,即便如此,兩年多來曲折的買藥經歷,依然數次讓這個普通家庭跌入「治還是不治」的兩難境地。同樣兩難的還有剛成立一年多的國家醫療保障局。
  • 802家醫院已採購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
    整理|張靜圖片|中國網來源|中國縣域衛生 綜合報導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在2月19日舉辦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有802家三級綜合醫院和腫瘤專科醫院採購了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其中採購4種以上的醫院達到
  • 醫保談判開啟,抗癌藥PD-1/L1或迎來「靈魂降價」
    今年9月份,國家醫保局公布了《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情況,共涉及728個藥品,涵蓋751種適應症,但目前尚未確定到底有多少個品種最終參與了此輪醫保談判。醫保可以解決專利藥高昂的藥價與患者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昂貴的專利藥通過國家層面談判降價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不僅有利於企業端「以價換量」,銷售渠道快速突破,實現研發成果快速變現,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大幅降低患者自付費用,提高藥物可及性。納入醫保後,創新藥適應症銷售峰值也將提前,以往需要7-9年甚至10年才能實現銷售峰值,如今或縮短到3-5年就可以實現。
  • 2019醫保目錄大調整,患者能省下80%以上的錢!
    我查了資料後,發現這次談判成功的藥品很多都是近幾年上市的新藥。而且具有比較高的臨床價值。其中抗癌藥有22個。既有化療藥,也有靶向藥,還有免疫治療藥物。我把這22個抗癌藥納入醫保後的情況,整理了一下:有些藥品企業對談判確定的支付標準申請了保密,協議期間各地醫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不能在公開發文、新聞宣傳等公開途徑公布支付標準。據悉,抗癌藥的降價幅度平均為65%。
  •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增70個 部分腫瘤患者用藥每月能省好幾萬
    這意味著,從明年1月1日起,將有更多患者通過「平民價」享受到療效較好的藥物治療,減輕看病負擔。  對於治療周期較長、用藥費用較高的癌症患者來說,此次新納入醫保目錄的藥品中就有22種是抗癌藥。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專家委員會委員、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陳小兵接受採訪時說,近年來國家對於癌症患者用藥保障力度不斷加大,先是藥品降價,然後納入醫保,這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看病負擔,也讓臨床醫生感到欣慰。「因為根據最新的臨床指南和治療方案,一些新藥雖然療效好,但價格昂貴成為最大的『攔路虎』,很多患者因為用不起藥病情拖延,不但治療效果不明顯,也延長住院時間、增加看病費用。」陳小兵說。
  • 抗癌藥開藥難:醫保基金如何合理使用
    一位已經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用胃管把靶向藥送到胃裡,幾天後症狀開始緩解。到今天,這位患者已經安然度過了兩年。很多患者都會「用腳投票」。劉文急需的奧西替尼(商品名「泰瑞沙」),在未進入醫保前,即使在國內每盒單價高達5萬多元,2018年前三個季度就達到了18.5億元的銷售額。
  •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多個抗癌藥全球最低價上架 新冠治療藥品列入
    實際上,本次醫保目錄調整為有史以來最大範圍的一次醫保目錄調整,也是首次對此前未經過談判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進行重新談判,康艾注射液就是其中一例。  據悉,擴容升級後的國家醫保目錄惠及的治療領域將為歷來最廣泛:新入圍的119種藥品涉及31個臨床組別,佔所有臨床組別的86%。「從患者負擔情況看,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預計2021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約280億元。」
  • 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多個抗癌藥全球最低價上架,新冠治療藥品列入
    實際上,本次醫保目錄調整為有史以來最大範圍的一次醫保目錄調整,也是首次對此前未經過談判進入醫保目錄的藥品進行重新談判,康艾注射液就是其中一例。據悉,擴容升級後的國家醫保目錄惠及的治療領域將為歷來最廣泛:新入圍的119種藥品涉及31個臨床組別,佔所有臨床組別的86%。「從患者負擔情況看,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預計2021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約280億元。」
  • 鎮江新增7種醫保特藥 新增藥品均為抗癌藥
    記者昨日獲悉,奧拉帕利等7種藥品已納入醫保特藥範圍,目前鎮江特藥已達40種。省醫保局近期發文將安羅替尼等21種國家談判藥納入省醫保特藥管理。據了解,鎮江於2019年已提前將文件中的14種國家談判藥納入鎮江市特藥管理範圍,此次按要求將奧拉帕利等7種藥品納入醫保特藥範圍。新增的7種特藥都是抗癌藥,具體有奧拉帕利片(利普卓)、磷酸蘆可替尼片(捷恪衛)、帕妥珠單抗注射液(帕捷特)、鹽酸阿來替尼膠囊(安聖莎)、呋喹替尼膠囊(愛優特)、馬來酸吡咯替尼片(艾瑞妮)和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
  • 2020國家醫保談判開啟 新冠治療藥、抗癌藥降幅會有多少
    對於過去更依賴地方醫保目錄的中成藥企業而言,如果無法滿足前六個條件參選條件,這第七個則是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一個機會。央視網9月22日報導稱,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巨大,短期內很難完全結束,因此這次調整對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減輕新冠患者用藥負擔具有重要意義。PD-1抗癌藥或再迎「靈魂砍價」癌症患者和家庭的沉重負擔備受關注,而如何通過醫保手段減輕這部分患者和家庭的壓力,成為一個現實問題。
  • 97種國家醫保談判藥品今起落地武漢
    從重點領域看,5個基本藥物全部談判成功,22個抗癌藥、7個罕見病用藥、14個慢性病(含糖尿病、B肝、風溼性關節炎等)用藥、4個兒童用藥談判成功。在150個談判藥品中,119個新增藥品有70個談判成功,包括52個西藥和18個中成藥,價格平均降幅為60.7%。31個續約藥品有27個談判成功,價格平均降幅為26.4%。
  • 咋說| 國家醫保局: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
    【1】國家醫保局: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10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印發了《關於將17種藥品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乙類範圍的通知》。經過3個多月的談判,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後的支付標準低於周邊國家或地區市場價格,將極大減輕我國腫瘤患者的用藥負擔。(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Pg50q:寄希望於國家宏觀調控必須要「以人為本」,不要為了改革而改革,而應更加突出「完善」。改革對人民群眾沒有利的,必須要調整,走出本位主義的「怪圈子」。
  • 18種抗癌藥進入醫保準入談判,為你逐一詳解以下三類抗癌藥知識
    文| 菠蘿 國家醫療保障局於8月17日發布了《關於發布2018年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藥品範圍的通告》,文件中確認12家企業的18個品種納入2018年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