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待 | 教師節裡的「兩難」:送禮的為難,收禮的膽顫

2020-09-05 四川在線

本期人物:李老師

本期主播:田珊

教育學家誇美紐斯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的確如此!從孩子跨入幼兒園的那一刻起,教師就成了他們心中神聖的象徵:豐富的知識、細緻的關心、親切的態度……這些深刻的印象,讓老師幾乎超越了父母的地位。因而,每當教師節到來時,總有很多學生想通過送禮來表達對老師的感謝。那麼問題就來了,家長和學生該不該送禮物呢?老師究竟能不能收禮呢?收哪些禮物合適呢?

作為一名教師兼家長,我也很苦惱

不收禮,不只因一紙規定,更為公平

「老師,這是我家鄉的特產,你就拿著吧!」我剛剛下課還在講臺收拾講義,一名學生悄悄地走過來說。

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把裝好的東西遞了過來,不由分說地塞到我的書包裡,一溜煙地跑了。

唉,我嘆了口氣,用手揉了揉腦袋,真的是頭痛。這已經不是學生第一次給我送禮物了,有時候是沉甸甸的一大堆家鄉特產,有時候是色彩斑斕的禮品,有時候是耗時不短的手作......各種各樣的禮物,總會在教師節那天紛至沓來。我收下,於理不合,也違反了學校的相關規定;我不收,看到學生熱切的眼神和誠摯的感情,又覺得辜負了他們的心意。每當此時,我腦海裡就會浮現出莎士比亞的那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平心而論,看到這些禮物,我也心動過。不論價值幾何,收到的那一刻,總能感到自己的工作被認可了,個人是有價值的。但是靜下心來細想,還是不能接受。

第一,作為教師,我一直秉承著真誠的態度,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不希望學生把送禮等同於老師的「特別關照」,讓不送禮的學生覺得不自在,讓送禮的學生因此覺得自己會被優待;

第二,校園應該是單純、陽光的地方,師生之間是教學相長的好搭檔,可以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而不應該是通過送禮締結關係的存在;

第三,老師和學生、家長之間有權利差異,一旦我接受了禮物,就有濫用權利的可能性,違背了「有教無類」的原則。

更重要的是,從我們成為師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一期一會的緣分,老師應該堅持「傳道授業解惑」的宗旨,學生也應該盡好責任認真學習,為了自己的將來刻苦努力。

基於此,我必須把禮物還給學生和家長,下課後我暗示學生暫留片刻,把東西原封不動地返還。在向他們表示感謝的同時,也表達了我心中最真實的想法:於我而言,學生的成績比禮物重要,家長的認可比金錢更具有誘惑力,請不要再給我送禮。

至此,送禮一事落下帷幕,相信學生也理解了我,畢業時他送了我一張賀卡,我把它放在了書房顯眼的地方,時刻提醒著自己不忘身為教師的初心。

送禮,表達一份心意,收到一次拒絕

為了公平、公正的個人原則,作為教師的我,堅持不收學生的禮物。但作為家長,我卻必須面臨另一個難題,女兒也上學了,我要送禮嗎?

開學就上中班的女兒,因為從小體弱多病,性格敏感脆弱。剛開始上幼兒園時,因為第一次離開父母,她哭得無法正常上學,只能拼命抱住老師的大腿求安慰。不管是上廁所、吃飯還是睡覺,都需要老師的溫柔守候。看到她每天這樣纏著老師,作為家長的我,深深覺得抱歉,感覺影響到了班級的正常教學,特別麻煩老師。

可是怎麼辦呢,一邊是有分離焦慮的孩子,一邊是兒行千裡母擔憂的心情。為了表示對老師的感謝,要不還是給老師送點禮吧?和家人商量一番後,我們決定給老師送最方便的購物卡,雖然金額不多,但是便捷實用。

第二天放學時,跟給我送禮的學生家長一樣,我趁著其他人不注意,偷偷把準備好的購物卡塞給了老師,趕緊溜走。可是,還沒有等我走出幼兒園大門,老師就追了上來,趕緊把卡還給我們,再三叮囑說這是幼兒園的規定,任何老師都不可以收受家長的禮物。我趕緊解釋說,金額不大只是一點小小的心意,可是老師卻義正言辭地說絕對不可以,照顧孩子是他們的本職工作,請不要隨意破壞規矩,我們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再也不敢去送禮。

今年過節不送禮,送禮就送謝謝你

不得不承認,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很多時候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習慣思維,首先想到的往往就是找關係送禮。希望用送禮走後門、拉關係,用送禮表達謝意,讓很多人際關係蒙上了金錢的色彩,使很多簡單的問題用紅包來解決,把辦事等同於上門送禮。

殊不知,送禮反而破壞了原本透明、公正的環境,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醫患關係、師生關係,等等。使得原本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不得不讓很多單位特別把不收紅包寫進規章制度裡,讓廉潔奉公守法成為每個公民的原則。

今年的教師節馬上又要來了,看了我的故事,作為家長的你會考慮給教師送禮嗎?作為教師的你會收家長、學生的禮嗎?

揭露送禮背後的從眾心理

很多人都會矛盾,遇到各種節日,我究竟需不需要給老師送禮,其實很多時候都是被我們無法察覺的從眾心理所支配:

那麼,什麼是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是指群體成員在真實的或現象的群體壓力下,行為或信念上的改變,及其伴隨的行為方式。其實從眾也就是我們日常說「隨大流」,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從眾?

群體心理害怕被孤立的恐懼

人都有一種害怕被孤立的恐懼,特別是對於權威的人。一旦你打破了大多數人共享並認同的規範,就感覺會受到懲罰,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人就會失去原來平衡的安全感,所以很多人沒有勇氣不去從眾。

從眾會讓我們會不自覺地尋求別人的認同,很多人一在群體裡面,甚至會失去自我的判斷能力,以群體的判斷取代自我的判斷,那麼教師節,到底該不該送禮,這樣思考: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黃茜 (律動心理諮詢師)

·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

·兩性關係、婚戀諮詢師

·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LGBT(同性)心理援助

嗨~~如果你的生活不那麼快樂,請搜索關注「律動心理訂閱號」,和專業團隊一起探尋更好自己。

友情合作單位:律動心理

相關焦點

  • 又是一年教師節:家長送禮無奈 老師收禮尷尬
    南海網9月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楊婷婷) 又是一年教師節來臨,今年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相繼來臨,很多家長又開始為準備送禮而忙。  8日下午記者來到海口明珠廣場、民生百貨等商場,發現不少市民到櫃檯買化妝品、手錶、香水等物品。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櫃員,他們表示,這幾天來購物的大部分都是為教師節選購物品的。
  • 教師節送禮,老師應主動亮明態度拒絕收禮
    教師節將近,漳州針對教師節收禮不正之風的問題,將在全市開展「不收禮」活動,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9月10日 中國新聞網) 又到一年教師節,做為家長。為了讓孩子獲得老師的各位青睞,免不了給教師人情世故,然而在八項規定和反四風的前提下,老師更應該明事理,識時務,不應借節日之際,趁機向學生家長斂財。
  • 教師節收禮?孩子的成長才是最好的回報
    關於教師節收禮問題,似乎成為了一種潛規則,因為昨天就有不少家長在討論這個問題,甚至有家長會問孩子「寶寶,教師節你打算給老師送什麼禮物呢」,雖然送禮這個話題在國內很難迴避,但是到孩子身上,特別是幼兒園裡,是不是有點變味了呢?
  • 教師節給老師送禮要用「心」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又到了老師收禮收到手軟的日子,家長們的這塊心病又發作了。「送與不送,都是個問題」,「貴與不貴,也是個問題」。園丁們確實辛苦,孩子們表達謝意也無可厚非,其實家長們大可淡定一些,教師節不是不能送禮,但是送禮一定要用「心」。
  • 誰說教師節不收禮?可能是你送禮的姿勢不對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如約將至,很多家長都會想該如何給老師送禮。一來教育部禁止收禮;二來收禮和大多數老師的品行相悖只要姿勢正確,教師節正是表達心意的絕佳時機!下面曉曉再給大家提供幾個正確「送禮」的姿勢吧。讓我們在這個美好的節日裡,以最真誠的方式,祝天下所有老師:節日快樂!
  • 教師節成家長送禮「修羅場」? 廣州多校倡導「不收禮」
    專家認為,家長給老師送禮的行為,會讓孩子產生僥倖心理,對他們的成長帶來不利因素。■本版採寫:新快報記者 羅清嶢 王娟多所學校倡導教師節「不收禮」老師直呼「輕鬆許多」記者走訪發現,今年的教師節前後,不少學校都三令五申教師不能收不應有的禮物。
  • 家長糾結,老師為難
    教師節送禮,逐漸成為了一個讓人頗為兩難的問題。送不送?送什麼?家長很糾結;收不收,收哪些?老師很為難!有的孩子和家長送的教師節禮物,是真的出於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感謝老師對於孩子的辛勤付出。與此同時,老師也很為難,看著孩子和家長們的送上來的禮物,一束花或者一封信之類的能感受到是有真情實感的或許會收,可是有一些禮物卻很貴重,收不收呢?收了以後其他家長會不會覺得自己會偏袒這個孩子呢?而且家長送的禮物多了,搞不好自己還要違反教育部下發的「節儉過教師節」的精神。哎,一個教師節,送禮的家長糾結,收禮的教師為難!
  • 學生舉報老師強制收禮:教師節了,應該給老師準備這份禮物
    01 福州超德中學老師強制學生教師節送禮?不曾想,這麼一條新聞讓我意識到教師節就要到了。9月6日,福州超德中學一高一學生舉報老師索要教師節禮物,學生稱老師首先在群裡發布送禮投票,但設置的同意及不同意兩選項最終都要求送禮
  • 教師節:不應該送祝福嗎?為何都在討論收禮問題
    教師節來了,現在的教師節似乎變得不那麼純粹,對於教師節的討論都是收不收禮,在這個比較重要的節日裡,難道不應該給自己的恩師送上一聲祝福嗎?現在的風氣走向怎麼成了教師節該不該收禮呢?一個班級送禮似乎成了一個常態,這對於有一部分家庭而言,會產生一定的經濟負擔,如果老師在教師節收禮之後,老師教書育人的心是否就會漸遠進行呢
  • 教師節不送禮,孩子會被孤立?孰是孰非,家長該如何面對?
    相信每年的教師節,作為父母的你都很頭疼,家長群裡會冒出一波關於「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的討論,如今教師節變得家長和老師都非常尷尬。記不清從哪一年開始,這類形式在教師節已經消失匿跡了,剩下的只是學校門口掛一條橫幅「熱烈慶祝教師節」或者是「老師,您辛苦了!教師節快樂!」教師節設立本是體現尊師重教,現在卻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了。
  • 教師節收禮是普遍現象嗎?網友義憤填膺,老師苦不堪言
    茫茫人海,相識是一種緣分,請你隨手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中學教師將隨時更新精彩教育類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討教育、暢聊教育吧!馬上9月10日的教師節就要到了,教師節收禮問題又成了眾多網友熱議的話題。那麼中小學教師收禮是普遍現象嗎?
  • 教師節這一天,學生們應不應該送禮?老師們應不應該收禮?
    如果你是老師,教師節這一天,學生沒有給你送花,你會失落嗎?教師節這一天,學生們應不應該送禮?老師們應不應該收禮?老師們辛苦了,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學生們表達對老師的敬意一定需要在教師節這一天送花、送禮嗎?這些年來,教師節這一天,不提倡送花送禮,已經形成共識。 送花送得太多老師帶不走都丟學校垃圾桶了,這是一種浪費。
  • 拒絕收禮 各種特色紀念活動讓教師節充滿溫暖
    中國自古有「尊師重道」的傳統,9月10日,老師們迎來了我國第30個教師節。那麼,教師節當天島城各個學校都是以怎樣的方式慶祝呢?記者發現,許多教師表示,學生的進步和成長是他們最開心的事,也是對他們最大的肯定。   送擁抱,帶來溫暖感動   「孩子們,教師節裡你們想跟老師說些什麼?
  • 老師收禮 家長送禮 此風不可長
    關於老師收禮、家長送禮這種現象,是該引起高度的重視了。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應該是個相對純潔的地方,是一個溫馨、和諧、陽光的校園。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就是要孩子成為一個正直、正派、好學、有知識、有理想、有志氣的人,成為思想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成為一個將來對社會有用的人。國家提倡尊師重教,把懲戒權歸還給教師,以便樹立教師的威信。
  • 教師節 該不該送禮 送禮是感恩 還是巴結
    ,校方承認零容忍,那麼教師節該不該送禮呢?教師節,每年的9月10日,設立教師節的目的是為了讓提升教師的社會地位,但是如今教師節卻有了另外的含義,那就是教師節送禮狂潮!————————————————————————————————————教師節該不該送禮,送禮是感恩還是巴結!
  • 最新,如果國家取消「教師節」,你還會考慮送禮問題嗎?
    一年一次的教師節馬上就要來了,大街小巷仿佛都有了「尊師重教」的氣氛,各種教師節禮物層出不窮,各位家長也開始冥思苦想,送什麼禮?怎麼送禮?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確定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教師節本意是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但是隨著每一年在四通發達的網絡上、在源源不斷的事件中,對於教師的爭議越來越多,教師節也被蒙上了一層陰影。
  • 教師節前夕幼兒園發簡訊「預防」家長送禮
    調查顯示逾四成受訪家長明確表示教師節不送禮,不過有個別家長仍變著法子送大禮新快報記者 沈逸雲 王娟 通訊員 張梅芳 鍾麗鈴「嚴禁老師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支付憑證、鮮花、卡片等財物……」教師節前夕,就當不少家長還在為今年教師節送禮頭疼時,天河區一幼兒園的家長們收到了這條「定心丸」簡訊,希望家長們配合監督。
  • 關於教師節的一點感悟
    慶祝教師節追根溯源,設立教師節的初衷,旨在肯定教師的付出,表達尊師重教的一種情懷,而如今似乎變成了「教師劫」,網絡上甚至還出現了很多關於取消教師節的聲音,不得不引起人們的反思:就如教師節收禮的事情,也讓不少老師揪心。自從網上爆出某班主任強制學生送禮的事件後,弄得教師們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捲入收禮的漩渦。各地教育局更是發文嚴禁教師收禮,教師們算是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糾結收還是不收了。可是,事實卻讓人哭笑不得。
  • 美國教師節也送禮嗎?盤點世界各國「教師節」
    馬上就到教師節了,又到了家長們頭疼腦熱的日子。雖然國家三令五申禁止教師收禮,但是「送不送禮」依然是縈繞在家長心頭的煩心事。送吧,怎麼送、送哪些,既要有效果還不能太過;不送吧,就怕自己孩子得不到老師的「特別照顧」。其實教師節送禮並不是中國家長的專利,在美國,教師節老師也是收禮的。那麼,其他國家都是哪一天慶祝教師節呢?國外是如何慶祝教師節的呢?
  • 教師節要不要給老師送禮?二三裡的老師霸氣回應
    今天是第36個教師節。最近兩天,教師節該不該送禮、咋送禮成為各大微信群、QQ群裡的主題,那家長們是各種糾結鬧心。然而面對家長的送禮,老師們也感到「壓力山大」,甚至想躲起來。最近兩天,很多家長對教師節送禮的問題討論起來。有一些家長說,大部分都是送了一點小禮品,比如賀卡、保養品、護膚品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