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家長都會發現,很多時候讓孩子做點事情,他可能會應和一聲,但就是不行動,你再說一遍,他就會再應和,第三次的時候可能會表現出不耐煩,甚至需要家長多次的督促,才可能動身。
這時候可能就忍不住有點脾氣,不是自己上手推搡孩子去做,就是在旁邊不停嘮叨,甚至遇到任性的孩子,還可能小暴力的打兩下、輕踢兩腳。這種方式我們當然絕對不贊成,有脾氣固然正常,但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成熟地去透過現象看本質,那就是——為什麼孩子都喜歡磨蹭?除了懶佔大部分原因,還有不少思想上的不足,這需要家長們去引導孩子發現時間的價值,從而改正孩子的磨蹭習慣。
讓孩子不再磨蹭的一些技巧,供大家參考。
幫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
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他還沒有時間觀念,他不知道時間對他來講意味著什麼,因此,培養時間意識對磨蹭的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要想辦法使孩子認識到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古往今來的成功人士十分珍惜時間的故事,還可以在孩子的臥室裡張貼一些名言警句來提醒孩子。
多一些鼓勵和獎賞
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的積極動機,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較為看重來自外界的承認或認同,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那麼磨蹭,父母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是必須的。為了使孩子更有動力,當他做事的速度比以前加快時,或者當他達到了大人的要求時,父母還可以適當地給予一些物質獎勵,比如給孩子加一個小紅星,帶孩子外出遊玩,給孩子買他想要的玩具等等。用鼓勵和獎賞來「催」孩子做事,往往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讓磨蹭付出代價
孩子只有在體會到磨蹭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後,他才能夠自覺地快起來,因此,讓孩子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讓孩子自己去品嘗磨蹭的自然後果,不失為一個改掉孩子磨蹭毛病的好方法。
不能責備打罵
當孩子做事磨蹭時,一些家長會表現得比較性急,加大嗓門衝孩子嚷,對孩子責備個不停,有的甚至打罵孩子。可是,許多時候這些簡單、粗暴的方式並起不了多少作用,孩子看上去暫時好像是被嚇住了,做事的速度加快了一點,一旦事件平息之後,孩子照樣磨蹭依舊。另外,對孩子採用過激的態度和行為還有可能造成他的逆反,孩子年齡雖小但也需要得到尊重,面對家長發脾氣、責備和打罵,孩子的心理感覺一定不好,有時他就有可能採取不理不睬的態度,或者乾脆故意拖延時間來表示對家長的反抗。
讓孩子感受到做事快的價值
孩子只有感覺到做事快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感覺到做事快是值得的,他的動作才能夠「快」得起來。不要老對孩子層層加碼,要把孩子節約出來的時間還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後,就要給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權力,孩子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教會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為他對所做的某件事動作不熟練,沒有掌握操作的技巧,不知道如何合理安排以提高做事的效率。如果想讓這類孩子的動作快起來,家長就必須教會他們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怎樣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樣能洗漱才能不浪費時間,怎樣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學習用品擺放要有分門歸類,先複習後作業可以節約時間,早晨醒來之後不能再戀被窩,吃飯時不能看動畫片,放學回家不能邊走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