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差問題是小學應用題及奧數題的常考題型。熟練掌握和差問題的求解,對於以後的和差問題、和倍問題、差倍問題、和差倍問題,有著很好的鋪墊作用。
今天我們通過講解例題,講解公式,公式的推導,來向大家說明白和差問題應該去怎樣求解。
基礎題型:兩堆石子共有800噸,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噸。兩堆石子各有多少噸?
思路1:如果從第一堆拿出200噸放一邊,那麼兩堆就一樣多了,這時候兩堆之和為(800-200)噸。此時,兩堆的重量均為(800-200)÷2=300(噸)。所以,第二堆的重量為300噸。而放一邊的200噸也屬於第一堆,所以第一堆的重量為(300+200)=500(噸)
可列算式:第二堆(小數):(800-200)÷2=300(噸)
第一堆(大數):300+200=500(噸) 或 800-300=500(噸)
驗證:500-300=200(噸) 500+300=800(噸) 此題求解正確
思路2:如果從其他地方拿過200噸來放入第二堆,則此時兩堆的重量相等,且兩堆的總重量變為800+200=1000(噸)。此時,兩噸的重量均為1000÷2=500噸。所以,第一堆的重量為500噸。因為從其他地方拿過來了200噸放入第二堆。所以計算第二噸的重量時還要減去200噸。所以第二噸的重量為500-200=300(噸)
可列算式:第一堆(大數):(800+200)÷2=500(噸)
第二噸(小數):500-200=300(噸) 或 800-500=300(噸)
驗證:500-300=200(噸) 500+300=800(噸) 此題求解正確
思路3:公式法:
第一堆(大數):(800+200)÷2=500(噸)
第二堆(小數):(800-200)÷2=300(噸)
總結:思路1和思路2中的求解方法,與思路3中的公式法求解算式幾乎相同。我們可以把思路1和思路2看作是對和差公式的推導過程。在理解了和差公式是怎樣來的之後,在以後的學習和考試中,可以直接調用這個公式。會大大縮短思考時間和求解難度。
【和差問題的題型】為:兩數之和為a,兩數之差為b。求這兩個數分別是多少。和差問題也多用於應用題中,比如某些物品數量、價格、年齡等和為多少,差為多少,求這兩個數量值。
可直接運用公式得到最後答案。大數=(a+b)÷2,小數=(a-b)÷2
和差問題在考試中,還會出現以下難點。做題時要認真分析條件。找到數量和與數量差。
難點一:不直接給出數量差
題目:甲乙兩學校共有學生1050人。部分學生因搬家需要轉學。已知由甲校轉入乙校20人,這樣甲校比乙校還多10人。求兩校原來有學生多少人?
分析:此題很明顯屬於和差問題。但是只給出了兩校的學生人數之和,並沒有直接給出兩校學生的數量差,需要我們自己分析已知條件,先求出數量差。
通過觀察線段圖可知,兩校學生相差20+10+20=50(人)
所以可列算式:
甲校:(1050+50)÷2=550(人)
乙校:(1050-50)÷2=500(人)
難點二:題目中三個數量的差,而非兩個數量的差
草地上有黑兔、白兔、灰兔共27隻,黑兔比白兔多2隻,灰兔比白兔少2隻。黑兔、白兔、灰兔各有多少只?
解題技巧:①畫圖觀察。②先求出一種兔子的數量。
分析:把黑兔中的2隻,放到灰兔中,則此時三種兔子的數量一樣多,且為白兔的數量。所以27÷3可直接求出白兔的數量為9。進行加減法運算,可求出另外兩種兔子的數量。
白兔:27÷3=9(只)
黑兔:9+2=11(只)
灰兔:9-2=7(只)
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要做到以下兩點:
(1)熟練掌握和差公式。
(2)能根據題目中的條件,先求出和與差,然後再運用和差公式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