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可能被大陸廢止 臺灣學者警告大陸:廢止後兩岸越走越遠

2020-12-16 海峽青年評論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俗稱ECFA)籤訂10年,外界不斷有可能大陸會終止ECFA的疑慮。對此,「中華經濟研究院」副執行長李淳表示,ECFA沒有所謂的10年條款,只有內建的終止條款。不過如果ECFA終止,李淳斷言兩岸經濟上會越來越遠「永遠沒有回頭路」。

他的理由是,如果大陸願意承受的話,按照現在兩岸因為美中貿易戰的關係,本來貿易上就看不出改變,但臺商投資上就很明顯下滑,去年對大陸投資只有40億美金,最高峰到140億,現在只剩下三分之一,當然也有大陸成本增加等因素。萬一加回關稅,對臺灣企業來說,去大陸也是繳關稅,去墨西哥也是繳關稅,去東南亞也是繳關稅,就看出口哪裡前瞻性比較高。而大陸因為怕貿易戰會繼續,美國總統也可能換人,不確定成本是增高的,如果終止,還是要繳關稅。臺商又自由了,不一定去大陸,可以跑去其他國家。好像立即臺灣受影響,但會讓兩岸越來越遠的趨勢是不是北京樂見的?「這也是北京要思考。」他認為,現在這個多事之秋,對於北京是不是要多一個變數?臺商轉向就是變數,要不要在那麼多變化的情況再增加變數?不是一個合算的算盤。

李淳指出,這議題嚴格來說是臺灣政治內鬥的結果,他不認為對岸主觀上會想要終止,他觀察,對岸在這件事情上很低調,只有涉臺學者稍微透露出來。現在看起來終止的消息不是來自對岸,臺灣內部拋出這個問題就是政治內鬥,因為這件事情蔡英文無法做改變,利用這個方式來凸顯出蔡英文兩岸上的限制。

另外,李淳分析,有一些產業當然會表示擔憂,不希望終止,因為是受益者。目的是向蔡英文施壓,如果ECFA終止,蔡英文就要幫助企業,比如很多輔導或轉型。也許企業界知道這終究是政治決定,大陸說要終止蔡英文也做不了什麼,企業界也很清楚,不會要蔡英文走不出來的路,而給壓力在蔡英文身上。「大家都各自有目的。」

相關焦點

  • 臺灣學者:ECFA是大陸讓利給臺灣的「不平等協議」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在9月屆滿10年,針對ECFA是否續籤,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教授楊坤鋒表示,蔡政府曾指ECFA沒有期滿問題,且稱中止協議須經雙方協調,說法過於樂觀。事實上,臺灣毫無話語權,ECFA反而是大陸優渥的政治籌碼。
  • 兩岸可能兵戎相見?取決於臺灣是不是越走越遠?
    臺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臺北商業大學副校長劉瀚宇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兩岸是否兵戎相見,有兩個觀察點,首先,中國大陸對臺動武之後,能不能承受全世界對他的經濟封鎖?其次,臺灣能不能挺過第一波攻擊?
  • ECFA籤署十周年,臺媒:對臺灣經濟貢獻重大,蔡當局不廢止了?
    兩岸ECFA籤署已10周年,ECFA對臺灣經濟貢獻重大,尤其農漁產品及傳統製造業,助益更大。ECFA由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前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於2010年6月29日於重慶籤署。影響最大是「早收清單」,大陸給予臺灣539項工農產品,臺灣給予大陸269項工業品但排除農產品,初期免關稅。根據統計,從2011年起ECFA早收清單全部產品降為零關稅,至今年3月臺灣出口到大陸早收清單貨物總計減免關稅達68.03億美元。至於服務貿易早收部分,至今年2月金管會核准16家臺灣銀行赴大陸設立分行及子行,其中24家分行已開業。
  • 蔡英文刻意操作「厭中」情緒,臺學者:兩岸關係恐越走越遠
    針對防疫期間觀察蔡英文當局採取作為與態度背後目的,臺灣義守大學財務金融管理學系副教授晏揚清接受訪問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期間,蔡當局持續操作偏離「一個中國」,透過網絡有意識的導向「討厭中國(大陸)感」,並加深年輕世代對中國大陸的敵意,未來兩岸關係只會越來越遠,靠民間交流難以抵擋。
  • 蔡英文收到直白警告:刺激大陸,兩岸更加危急,臺灣承擔得起?
    與此同時,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也甘當美國「馬前卒」,一再變換花樣挑釁和刺激大陸,並頻頻鼓吹所謂「美臺關係升級」。毫無疑問,川普政府和民進黨當局的種種惡行,只會煽動兩岸對立,使臺海局勢更趨緊張複雜,對臺灣民眾是「百害無一利」。可即便如此,民進黨當局依然不思悔改,反而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 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事實再次證明,民進黨鼓吹跟大陸搞「脫鉤」,一如拽著頭髮讓自己離開地面,純屬不可能之事。  民進黨再次上臺之時,曾絞盡腦汁切割與大陸的經貿聯繫,痛下血本砸錢、大手筆給優惠政策,煞有介事拋出所謂「新南向政策」,鼓動臺商「回流」。但從經濟數據觀之,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反而更高、對大陸投資更多、臺商對臺灣經濟貢獻度更高。倒是當局鼓吹的「新南向」,出口表現卻一路下探,甚至呈現近10年新低。
  • 兩岸學者分析臺灣新課綱短期及長期危害
    兩岸學者分析臺灣新課綱短期及長期危害 2017-09-07 19:  來自兩岸的多位青年學者參與討論,他們認為,臺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臺當局借新課綱宣導所謂「臺灣文化」並「去中國化」沒有正當性,操作層面也做不到。  來自臺灣的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介紹,臺當局此次課綱調整將高中文言文佔比降到三成以下,原本的40篇文言文刪至10篇,這10篇包括5篇所謂臺灣近現代作品,其中一篇為日本人所寫。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
  • 領大陸身份證後被註銷戶籍 臺灣法學家擬告臺當局「違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旅居美國的臺灣法學專家邵子平已辦理大陸身份證,但於3月遭臺當局廢止戶籍。邵子平質疑此舉「違憲」,表示將返回臺灣狀告臺「移民署」。不過他也擔憂臺當局會因「政治目的」禁止其入境。
  • 昨批「糖衣炮彈」,今呼「不要廢止」,民進黨不覺得臉疼嗎
    10周年當天,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當初兩岸籤訂ECFA,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揚言一旦執政將發動「公投」廢止,「如今蔡英文敢片面終止ECFA嗎?」對此,民進黨當局也採取了相關的行動來回應馬英九的問題,相關部門在第一時間就呼籲大陸不要終止ECFA。
  • 公開與大陸學者互動 蔡英文兩岸政策「動起來」
    繼謝長廷、蘇貞昌之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在兩岸政策方面也開始「動起來」。  本周五(7月12日),由蔡英文自任董事長的「小英教育基金會」,將邀請大陸知名學者、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就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發表專題演講。據悉,蔡英文當天將會全程參與,並與大陸學者「面對面」談論相關議題。
  • 臺灣「國史館」限制大陸學者查檔,倒行破壞兩岸學術交流
    臺灣學者若要查看則需提前15天申請,30天內回復。此新規引發兩岸乃至全球學者的激烈批評。8月2日起,臺灣學術界發起「捍衛學術自由·反對閱覽新制」的全球學者聯署活動,現已得到美國、英國、日本等世界各地學者、各界人士的支持。。截圖來自臺灣「國史館」官網。上為吳密察出任館長後頒布的規定,下為此前舊規定。
  • 兩岸籤署ECFA今天滿10周年,馬英九:蔡英文敢片面終止嗎?
    今天是「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籤訂10周年。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在臉書發文說,當初籤訂ECFA,時任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揚言一旦執政,將發動公投廢約,如今蔡英文敢片面終止ECFA嗎?蔡如今不但沒廢止,「經濟部」及陸委會又不斷呼籲大陸不要片面終止。
  • 署名文章:民進黨當局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題:民進黨當局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祝捷  近一段時期以來,民進黨當局因一己之私肆意破壞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局面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民進黨當局應當以臺灣同胞生計為念,以臺海和平穩定為念,以兩岸共同福祉為念,立即懸崖勒馬,回歸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上來,勿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  民進黨當局近期以來在兩岸關係上的表現可謂是機關算盡。一是祭出「中華民國臺灣」話術,操弄島內「臺獨」勢力「以法謀獨」,試圖再次啟動「修憲」「釋憲」。
  • 臺灣向「獨」行,大陸向「統」忙,兩岸統一指日可待
    美國大選開始倒數計時,臺海情勢也隨之緊張,而大陸軍機頻繁越過所謂的「臺海中線」對「臺獨」勢力進行警告。而臺灣近來確實越來越向「獨」上偏行,通過「臺美復交案」、「請求美國協助抵抗大陸」提案,向美申購武器,無一不是向世人表明其未來走向。
  • 大陸專家:終止ECFA對大陸利大於弊,臺灣民生將受較大衝擊
    頭版的標題為《15萬人怒吼,反ECFA護臺灣》,這場遊行的帶頭者便是時任民進黨主席,也就是現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為了彰顯「反ECFA護臺灣」的決心,2010年4月她與時任領導人馬英九舉行一場備受矚目的ECFA大辯論。在角逐2012年「大選」期間,蔡英文還信誓旦旦地說,一旦當選,就會「公投廢止ECFA」。
  • 臺前高官憂綠營執政廢ECFA:臺灣將被國際邊緣化
    眼下不少島內企業憂心,周六(16日)「大選」結果,一旦由綠營取得「國會」及執政優勢,兩岸關係可能全面倒退。對此,尹啟銘指出,若兩岸關係不佳或緊張對峙,海外各國自然不會和臺灣籤署經合協議,最明顯例證就是雙印(印度尼西亞、印度)完成洽談FTA的可行性研究,但因服貿卡關,無法進展至協議洽籤。
  • 臺灣法學家領大陸身份證後被註銷在臺戶籍,其擬告臺當局「違憲」
    旅居美國的臺灣法學專家邵子平已辦理大陸身份證,但於3月遭臺當局廢止戶籍。邵子平質疑此舉「違憲」,表示將返回臺灣狀告臺「移民署」。不過他也擔憂臺當局會因「政治目的」禁止其入境。邵子平祖籍南京,是民國時期外交官邵毓麟之子,於12歲前往臺灣,1996年從聯合國人力資源與法規部門退休,2003年定居北京。
  • 「臺灣間諜案」第二彈 鄭宇欽滲透捷克策反大陸人員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央視還公布了鄭宇欽認錯畫面,稱「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允許有人主張分裂國土,我是明白的,我做的這個事情對大陸是有傷害的。」對於鄭宇欽被大陸逮捕,臺當局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昨日稱未接獲家屬的反映或請求協助,會進行必要了解,並提供家屬可能的協助。
  • 兩岸關係惡化+疫情影響 臺灣農漁產品外銷大陸受挫
    因兩岸關係惡化與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導致兩岸漁業交易也隨之「封市」。不少臺灣漁業界人士表示,今年臺灣漁業將面臨嚴峻的挑戰,他們對前景發展憂心忡忡。如若今年9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終止,首當其衝的是臺灣傳統產業,屆時臺灣養殖業將失去「零關稅」優惠,出口大陸必受嚴重衝擊。兩岸農漁業交流投資協會理事長黃一成近日表示,自己從事遠洋漁業及養殖漁業多年,今年臺灣漁業所面臨的挑戰最嚴峻。因兩岸關係惡化與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臺灣漁產品已很難進入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