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傳播系」誤傷切中專業濫設之弊

2020-12-25 環球網

原標題:「農大傳播系」誤傷切中專業濫設之弊

近日,導演馮小剛錄製一檔電視節目時,評價一名選手在中國農業大學讀傳播「都哪跟哪啊」,演員張國立也在一旁調侃農大傳播系應為「播種系」。他們的言論引發熱議,農大學子要求馮、張二人道歉。昨天下午,節目官方回應稱,馮小剛和張國立是從專業角度對選手和社會現象做客觀點評,並無任何惡意。對此,農大表示,引起「誤讀」主要是因為對學校及專業不了解。(3月14日《法制晚報》)

馮小剛和張國立是名人,在公共場合對農大傳播系評頭論足,調侃農大傳播系應為「播種系」,對農大的影響確實不好,於是農大傳播學子不幹了,要求二人道歉。農大學子的理由是,馮、張二人的公共言論涉及專業歧視,農大咋就不能設傳播系?我們農大傳播系的實力那是槓槓的,我們學校可是當年最早設傳播系的高校之一,畢業生還拿過中國新聞獎呢。

由於不知中國農大有傳播系,更不知它有多強,馮、張的飛刀誤傷了農大傳播系。可誤傷卻暴露了真問題。中農大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又有農業部的強硬背景,它佔有的教育資源不可謂不多,中農大的傳播系都不為人所知,那些地方農大類似傳播系等不相干專業認知認可度又如何?農業院校設傳播系不倫不類,師範院校設農學建築專業,理工院校設美學思政教育專業,電子科技院校設課程教學論,是否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中國高校的專業設置其實問題多多。

高校專業設置上,一直存在定位不清的問題。一般來說,定位為哪種高校,專業設置就要服從學校定位,集中優勢資源辦出特色和品牌,讓用人單位招人時按圖索驥。可事實情況卻是,一些高校叫什麼就是個牌子,牌子似乎越高大上越好,拿到了能給自己形象加分的校名,設什麼專業就顯得任性,似乎只要叫大學,那就恨不得把除了軍事情報以外所有的專業都設置;還沒叫大學,那也要儘量多設專業,升大學時有用啊。至於學校專業如何組合形成專業群,發揮集聚效應,至於與校名不相干的專業如何突圍獲得社會認可,至於薄弱專業學生畢業如何就業,辦學者其實滿腦漿糊。

中國農大的傳播系,被名人調侃為「播種系」,別光顧著抗議馮小剛、張國立了。二人可謂見多識廣,人家想不通啊,那麼社會公眾用人單位就能想通嗎?大學教育是社會公共產品,佔有大量國家資源,大學要發揮最大效益,必須敞開大門辦教育,公眾想不明白的就要讓他們明白,公眾難以接受的就要多反思該如何改進。農大傳播系誤傷暴露出的真問題,值得教育管理者反思:高校的專業設置還有多少「農大傳播系」這樣的情況?高校發展定位都清晰嗎?高校向特色求優勢的發展道路順暢嗎?高校的專業設置是在做減法優化還是加法損耗?

文/程振偉

相關焦點

  • 馮小剛張國立調侃農大傳播系應為播種系 農大回應
    昨天下午,節目官方回應稱,馮小剛和張國立是從專業角度對選手和社會現象做客觀點評,並無任何惡意。對此,農大表示,引起"誤讀"主要是因為對學校及專業不了解。  事件馮、張調侃農大傳播系被要求道歉  網傳的一段視頻記錄了浙江衛視《我看你有戲》的錄製現場,其中一位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傳播系的選手,引起了臺上導師馮小剛的注意。
  • 張國立調侃農大傳播系應為「播種系」 被要求道歉-新聞中心-南海網
    商報消息近日,導演馮小剛錄製一檔電視節目時,評價一名選手在中國農業大學讀傳播「都哪跟哪啊」,演員張國立也在一旁調侃農大傳播系應為「播種系」。他們的言論引發熱議,農大學生要求馮、張二人道歉。  14日下午,節目官方回應稱,馮小剛和張國立是從專業角度對選手和社會現象做客觀點評,並無任何惡意。對此,農大表示,引起「誤讀」主要是因為對學校及專業不了解。  網傳的一段視頻記錄了這檔電視節目的錄製現場,其中一位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傳播系的選手,引起了臺上導師馮小剛的注意。他評價說,「中國這些大學太有意思了!這都哪跟哪啊?在農業大學學傳播!」
  • 傳播系應為播種系? 中國農大校長回應名人調侃
    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記者馬學玲)傳播系應為播種系?針對前不久兩位演藝界明星的調侃,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日前在校內一次公開講話上首度回應指出,「播種系」事件中兩位名人的言語,不過是對農業大學有傳播系感到意外驚訝,脫口而出做了點小小的調侃而已。為此,他呼籲應有包容精神。
  • 義大利留學專業解析:當代文化藝術遺產的傳播鑑定系與文物修復系
    當代文化藝術遺產的傳播與鑑定系 Comunicazione artistica per l』impresa 企業藝術傳播(本企業藝術傳播專業更偏向於現代社會中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課程不僅教授學生們各種類別的藝術遺產的相關理論知識,還更注重藝術遺產和當代藝術品在傳播中的價值,因此開設門類繁多的藝術遺產傳播學專業課程,以便讓畢業生更靈活地應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
  • 甘肅一新婚妻子被射釘槍擊中後死亡,警方:系丈夫誤傷
    華池縣公安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本案系丈夫誤傷,案件由刑偵大隊負責,仍在偵辦當中。事發後,張某霞的家屬曾懷疑此事系兩人吵架後丈夫將妻子謀殺。村文書曹先生說,「經過警方調查,此事是一起意外事件,不屬於謀殺。目前溫某慶與溫某明父子二人已被警方帶走調查。」11月19日,華池縣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此事系丈夫誤傷,目前案件由刑偵大隊負責,仍在進一步偵辦當中。
  • 農大二十四節氣之處暑——「蘋果衛士」李保華
    農大二十四節氣之處暑——「蘋果衛士」李保華 系列微視頻《農大二十四節氣》由青島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出品監製、C印象影視工作室製作,選取建國70周年、建校68年來湧現出的在各領域做出突出成績的農大專家、學者、教工、學生、校友等群體或個人,將他們的事跡、精神與二十四節氣有機結合
  • 佛系標籤對於青年的成長弊大於利
    謝謝評委謝謝主席,今日我方觀點為【「佛系」標籤對青少年的成長弊大於利】開宗明義,定義先行。正如對方辯友所言,佛系是一種特殊的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對於青年人來說,這種生活狀態是隨時可以改變的,但是對於標籤來說,這是一種固化的形容,一旦被貼上很難再摘下,所以佛系絕對不等於佛系標籤。「佛系」標籤帶來利弊,絕對不能只考數量,也要看影響。所以我方只需證明,「佛系」標籤對於青年人的影響弊大於利即可。
  • 河北農大老照片
    ▲河北農大東校區氣象臺(系「農大校園第一樓」)▲農機班全體黨員合影(1960年)劉景元 供,註:校園系農大北院,原河北省立農學院舊址,是典型民國建築,正面樓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倒塌,右面樓系保定早期的階梯教室,教室南方宿舍由我國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題字「齋舍」。
  • 科技傳播系在「大學生科技傳播創新競賽」中獲佳績
    5月22日,由全國科技傳播研究會(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科技傳播理論專業委員會)主辦、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承辦的「2013年大學生科技傳播創新競賽」日前落幕,我校科技傳播與科技政策系5名參賽者脫穎而出,程曦、姚雨婷、郜曼、錢思童4位同學獲得一等獎,劉輝獲得二等獎。
  • 小區學校無法網購火車票 專家:集體寬帶被誤傷
    360公司和獵豹兩家瀏覽器的技術專家表示,據觀察分析,12306網站為了防止黃牛等惡意刷票行為,採用了「封」IP位址的技術手段,由於不是智能識別,此種手段可能會誤傷不少正常購票的旅客。調查農大、北師大等高校也出現同樣問題真的是王女士小區寬帶的問題嗎?記者調查後發現,王女士家裡遇到的問題其實並非個例。昨天中午,中國農業大學一棟宿舍樓正在使用校園網的同學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 北京部分小區學校無法網購火車票 專家:或被誤傷
    360公司和獵豹兩家瀏覽器的技術專家表示,據觀察分析,12306網站為了防止黃牛等惡意刷票行為,採用了「封」IP位址的技術手段,由於不是智能識別,此種手段可能會誤傷不少正常購票的旅客。調查農大、北師大等高校也出現同樣問題真的是王女士小區寬帶的問題嗎?記者調查後發現,王女士家裡遇到的問題其實並非個例。昨天中午,中國農業大學一棟宿舍樓正在使用校園網的同學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
  • 看一看河北農大的老照片
    ▲河北農大54周年校慶紀念(1956)▲河北農大56周年校慶宣傳畫(1958)▲河北農大東校區氣象臺(系「農大校園第一樓」)▲由河北農大教職員排練的話劇《雷雨》,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保定上演引起很大反響▲農學系56屆畢業女生在「多情小橋」留影 李造啟供 註:背景是府河北岸河北農大校門(人民公園)▲農機班全體黨員合影(1960年)劉景元 供,註:校園系農大北院,原河北省立農學院舊址,是典型民國建築,正面樓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倒塌,右面樓系保定早期的階梯教室,教室南方宿舍由我國最後一名狀元劉春霖題字「齋舍」。
  • 警惕輿論綁架,也請莫誤傷專業——從高分報考考古專業引熱議的輿論發展說開去
    警惕輿論綁架,也請莫誤傷專業——從高分報考考古專業引熱議的輿論發展說開去每年高考,都會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最開始,起因不過是有人注意到了鍾芳蓉的「留守女孩」身份,進而聯想到她可能家境一般,再合乎邏輯地為她不選擇更有「錢」途的熱門專業「感到惋惜」 ;而另一派觀點則認為,能在物慾橫流的社會風氣中堅守學術志向,實屬難能可貴。
  • 在這些「農大印記」中感受你的青春歲月
    中農校徽是每一個中農學子的標誌,我們來自五湖四海,求學於此,校徽是學校送給學生的一份禮物。中國農業大學校徽以植物的色彩,體現農業特點,象徵生機勃勃蓄勢待發。學校以校徽教育我們要秉承「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訓,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為國家、社會、集體作出自己的貢獻。
  • 高校表演系過多過濫?七成表演專業畢業生被迫改行
    著名演員馮遠徵近日接受採訪時的一番話,使得高校表演系過多過濫的話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採訪中,馮遠徵如此告訴新華社記者:一次拍戲,和他對戲的年輕演員儘管只有兩三句臺詞,可這位年輕演員卻緊張得多次卡殼。「後來才知道,他畢業於一所體育大學的表演系。」
  • 「與子同堂」:清華大學與華中農大架起空中課堂
    這幾日,華中農業大學風景園林系師生「朋友圈」的這條消息不脛而走。3月3日早上7點不到,在安徽亳州的華中農業大學景園1802班學生孫長虹坐在電腦前,一邊翻閱書籍一邊靜候《景觀設計表達》的開課。而就在此刻,北京海澱,清華大學助理教授許願老師在課件首頁上寫下「與子同堂」四字,為課堂作最後的調試。
  • 首都高校新氣象 清華新生不受文理限可自選專業
    北大新生黨員提前到校培訓、北師大新生班主任逐一電話家訪、中國農大新生第一志願率97.86%創最高紀錄、13歲少年北航本碩博連讀……  9月前後,是高校新生註冊報到期。今年,不少高校在新生錄取、培訓、接待以及專業選擇等方面,出現了很多「不一樣」。
  • 預測帖:同濟大學2020年新聞與傳播專業考研分數線
    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在原有傳播與藝術學院(建於2001年),電影學院和音樂系整合的基礎上於2012年成立。本科現設新聞大類(廣播電視學、廣告學)、廣播電視編導 、動畫、表演(含舞蹈表演)、音樂表演專業,同時擁有新聞傳播學、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藝術設計專業學位(MFA)碩士點、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碩士點,設新媒體藝術與理論博士研究方向。
  • 湖北專升本跨專業的利與弊有哪些?
    [導讀]湖北湖北普通專升本網權威發布《湖北專升本跨專業的利與弊有哪些?》,由胡老師整理髮布,更多湖北專升本跨專業的利與弊有哪些?
  • 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成立 明年將設智能媒體設計方向專業
    據了解,上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由原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新聞傳播系、廣告學系組建而成,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和上海大學共同重點建設。學院設有三個系:新聞系、廣告系、新媒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