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近日報導,朝鮮的求婚文化開始變化,過去朝鮮年輕男性求婚,用來表達情意的是訂婚戒指,但最近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求婚禮物卻是手機。
報導援引一名朝鮮內部消息人士的話說,「在朝鮮,最受年輕人歡迎的求婚禮物是手機,求婚戒指退居第二位。手機成為求婚禮物是因為就算遠在他鄉也能像在身邊一樣跟戀人對話」,「除了有錢人的子女,一般家庭或者單身女性很難買得起手機。年輕女性攜帶手機,就被認為是已婚或是有男朋友。」
金戒指,果然被「平壤Touch」所取代?真相君告訴你朝鮮人到底怎麼戀愛。
【手機是奢侈品?】
真相君常駐朝鮮期間,見證了朝鮮的手機更新換代。2012年,平壤市民使用的手機還多是最簡易的平板機,到高麗電信櫃檯買手機,能選擇的款式也十分有限。2013年以來,推出摺疊式、滑蓋式和觸屏式等花樣,以及各種款式的外殼,在年輕人中十分流行。
最近調查結果顯示,朝鮮各地移動銷售店銷售的手機價格為200至300美元。去年朝鮮首款國產智慧型手機「阿里郎」問世,而今年又上市一款稜角圓潤形似iPhone3的「平壤Touch」作為升級換代產品,售價約400美元。
據了解,2009年朝鮮手機用戶僅為1700人,2009年增加到10萬人,2012年和2013年分別達到100萬人和200萬人。由於朝鮮有約2400萬人口,平均每12人中有一人擁有手機。
不過真相君在朝期間,發現平壤市居民一人兩機的情況也並不稀奇。當真相君問及「買手機不貴嗎」?有些政府和企業的工作人員會說,「單位福利給配的」;有的會說「沒有手機多不方便,攢錢買唄。」
的確,現在在平壤,朝鮮人也開始用手機預定租車,預定餐廳。但在朝鮮其他城市,就算最便宜的手機也要千元人民幣左右,可以說是「奢侈品」了。但朝鮮本地人和在朝外國人shi'yo手機號段不同,相互之間還不可以直接通話,也不能上網。
【朝鮮人愛說「同志愛」】
大學校園裡很少見到並肩行走的男生女生,倒是有不少並肩同行的男男或女女,男生非常純潔地「勾肩搭背」,不去避諱哥兒倆好的鐵哥們兒關係。「同志愛」是朝鮮人經常說的一個詞,就是同志之間的革命友情。
但曾有西方遊客看到這一幕,驚嘆道:「(朝鮮)竟然如此開放!」
蘋果CEO庫克近日坦言「出櫃」,周圍的小夥伴們似乎已經不會「直男思維」,看到「同志愛」就以詞害意,想歪了。
朝鮮女人撐起的是朝鮮半邊天,在家賢淑孝順,吃苦耐勞;在外溫柔婉約,含蓄芬芳,朝鮮姑娘是超適宜娶回家做老婆的。曾有位中國男性朋友對我哭訴他的遭遇,他問朝鮮男人:「在家誰做早飯?」朝鮮男人萬分詫異地表示對這個問題「不能理解」:「肯定是老婆做啊,還能誰做?」這位朋友低頭無語,他羨慕朝鮮男人絕不幹家務。
儘管如今平壤街頭牽手的情侶已越來越多,卻極少有給女朋友拎包的朝鮮男人,走在街上,時不時會見到年輕媽媽不僅背著孩子,還往往手提重物,年輕力壯的爸爸卻甩手闊步在前走。朝鮮女子的吃苦耐勞可見一斑。
【妹子緣何不外嫁】
真相君曾與熟識的朝鮮姐姐聊天,她說:「妹妹,你如果把自己打扮成我們的樣子,一定會有男孩子來主動搭訕的,比如:『請問現在幾點了』、『我可以和你一起走一段嗎』、『我可以給你打電話嗎』等等。」
「那要是從前沒手機,怎麼辦?」「打家裡的固定電話呀。」「如果父母接著怎麼辦?」「那當然是馬上掛掉的了。」
當然,朝鮮姑娘也會對中國男人產生好奇:「中國男人怎麼樣?」
「相比較,沒那麼大男子主義,中國女性地位挺高的。尤其是南方男人,更體貼。」聽我這麼一說,朝鮮姐姐流露出羨慕的神情。
我問她喜歡怎樣的男子。她說:「希望找個性格活潑點的,之前相親介紹的都太一本正經了。」月香對男子的三大標準是:要帥、要會辦事(有能力和責任感)、要能賺錢。這和我們稀飯「高富帥」的標準,沒多大差別嘛。
曾有在朝的外國人戲言,如果能娶個朝鮮姑娘就太好了,美麗又賢惠。但實際操作起來並不簡單。
朝鮮女子不樂意「外嫁」,不是願不願意嫁近鄰中國人的問題,而是任何外國人都不是她們的菜。這當然與開放程度有關,也根深蒂固於朝鮮全面強化「主體性」及「民族性」的體制中。
聊得深入了,真相君才發現,朝鮮人思想意識有著濃重的尊崇純潔民族性情結。或許他們潛意識中覺得與外國人通婚是「玷汙」民族血統的不當之舉。
問朝鮮人是否政府有明文規定說不許與外國人通婚。他們的回答是:「不是不允許,只是需要領導人特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