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鐵路中學,老師正在統計家長匿名捐贈的40多部非智慧型手機。 資料圖片
相關新聞:
智慧型手機擾校園 一家長欲花40萬贈非智能機改校風
從上周開始,重慶鐵路中學一位家長就走上「風口浪尖」——他希望學校禁止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並願為此出資40萬,匿名為全校學生捐贈傳統手機。對這事,鐵路中學校長黃興力發了微博徵求意見,本網第一時間進行報導後引來熱議。今下午,鐵路中學舉行「試點班」家長意見徵求會,全班42名學生,經過現場表決與電話徵詢,33人的家長初步同意使用傳統手機。
現場
全班42人,33名家長初步願意試點
在校長黃興力通過微博、微信廣泛聽取意見後,學校召開行政工作會初步決定,在初二(6)班進行試點。而這一試點,並不是直接將手機發給學生,還要聽取老師意見、家長意見,並徵得學生本人自願。
記者了解到,首個試點班級共有42名學生,今天來了37位家長。會議開始,學生處主任劉剛將這件事情的始末告訴了家長們。
在現場參會的37名家長中,26人舉手表示同意試點。隨後,學生處對現場舉手表示願意參與的家長進行了登記,並對未來參會的5名家長進行電話徵求意見。劉剛告訴記者,綜合統計,全班有33名家長初步表示同意,願意孩子使用傳統手機。
態度
除了考驗自制力,還可考驗誠信度
「我在事業單位工作,辦公室其他年輕人都很迷戀手機,有的年輕人還經常喊脖子疼眼睛酸,孩子又小,萬一上癮怎麼辦?」家長劉女士非常贊成給孩子換傳統手機,「這次如果在全班推行使用傳統手機,將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手機使用環境。」
不過,也有家長表示反對。「手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產物,不是洪水猛獸,孩子用了智慧型手機,可以查英語單詞做翻譯,孩子很自覺。」對於讓所有學生使用傳統手機一事,家長李先生表示反對,「究竟用不用,還是要看孩子的自控力,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
記者在現場看到,有部分家長沒有當場舉手表態。女兒在班上排前十名的黃女士說,主要還是看孩子自己的意見,另外還會藉此機會與女兒好好溝通,如果她承諾使用傳統手機,家長還會通過這個事情看她能否遵守承諾,並且根據結果加以引導,培養誠信度。
學校
下一步徵求學生意見,學生需要作出承諾
為何選擇初二班級?校長黃興力告訴記者,一個原因是初中生相對於高中生來說自控力要差一些,二是初中生用智慧型手機來學習的機會相對不多。再加上初一學生剛來比較聽話,初三學生要忙著中考,只有初二的學生最適合。
學校下一步會如何處理?「學校不會以任何紙質的形式要求家長或者學生承諾,只是希望通過這個嘗試改變學生依賴手機的一些不好現象。」學生處主任劉剛說,學校本著家長自願、學生自願的原則,如果家長一致認為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存在問題,學生就可領取傳統手機,並暫時存放智慧型手機,周一到周日都不能用。
這一星期,學校還要徵求學生意見,當家長和學生想法一致後,學校才會將手機下發給承諾用傳統手機的這部分學生。
經驗
除了智慧型手機,電子產品的使用也有「竅門」
事實上,除了智慧型手機,其它電子產品的使用也讓部分家長擔憂。對於這類問題,有沒有經驗值得我們分享?
女兒在重慶一中讀高一的陳倩告訴記者,從初二開始,女兒就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並沒有導致不良後果。「女兒成績一直在年級前20名,我們對她的教育很民主,重在引導。」陳倩說,國外有的學校還將IPAD引入課堂,關鍵是要培養孩子的自覺性,同時合理使用這些電子產品。
在孩子使用電子產品這一問題上,市95中語文教師楊老師也有「訣竅」。楊老師說,兒子正在念初中,正是性格叛逆的時候,在看到班裡同學使用智慧型手機後,兒子就回家向她央求購買一部。
「我當時沒有拒絕,而是和他談了一個條件,只要成績上升十名,而且就智慧型手機使用做出一個規劃,我就給他買。」楊老師說,兒子受此鼓舞,不僅期末考試衝入班級前列,還寫了一篇有關智慧型手機使用攻略的小文章,引起了班級轟動。(記者 任思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