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安州中學一個班兩學期砸了近20部手機,家長:砸得好

2020-12-17 紅星新聞

近日,一名高二學生通過網絡爆料,稱班主任兩學期砸了學生22部手機,並且還配上一段老師課堂上砸手機的視頻。紅星新聞記者了解,該班部分學生上課、就寢時耍手機情況嚴重,從上學期末至現在,該班共有18名學生的手機被砸,而班主任砸了4部(包括一部模型機),其餘是學生家長及學生自己所砸。

涉事的綿陽安州中學表示,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但班主任的做法有些不妥,目前學校已召集所有班主任開會,將研究一個更好管理學生帶手機的方式方法。與此同時,紅星新聞記者聯繫到手機(模型)被班主任砸掉的4位學生的家長,他們卻紛紛表示「砸得好」。「粗暴」的方式為何引來家長支持?

▲ 6日晚上,學生到校後交老師保管至星期五的18部手機

【一】

學生舉報班主任砸手機學校:做法欠妥

不久前,安州中學某學生在網上反映稱,其所在高二某班班主任兩個學期以來,共砸了22部學生手機。該學生還配了一段視頻,內容為老師在課堂上砸一個手機。該學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學生帶手機進學校,老師收了後可以代為保管,然後放假再還給學生,不至於收了就砸。同時,該學生也稱,班主任老師在上學期中途也明確規定,再發現學生耍手機,收了就要被砸。7日,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了該班班主任劉老師,他介紹,視頻中的行為發生在兩個月前,手機是班上一名學生的。當天中午,他發現該學生在教室裡玩手機,然後就將手機收了,並將學生帶到辦公室進行教育。因為他在班上早就說過,發現學生耍手機就要砸了,於是,該學生及家長同意他將手機砸掉。 「當時我也想在班上起到一個教育作用,就給該學生說晚上上讀報課時,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砸,該學生也同意,於是晚上上課時,我將這個手機砸了。」劉老師說。

迷手機要求學生交手機,有人交模型機「忽悠」

1月6日,又是一個星期天,該班晚自習時,18名學生將手機交由班主任劉老師保管到星期五放學,這個班上每周都會如此,這也是學校規定。而在劉老師的宿舍內,還有4部被沒收的手機。這4部手機,已經收了一個多月,將保管到放寒假。談起學生上課、就寢玩手機一事,劉老師稱班上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地步。劉老師介紹,他2017年調入安州中學,接手了現在這個班,幾乎每名學生都有手機,有的會帶入學校,有的不帶;有的帶進學校後,會根據規定交由班主任保管至星期五放學,有的則將手機藏在身上,上網、玩遊戲等。該班一名學生介紹,一個星期五下午,劉老師歸還學生上交的手機時,有一部手機一直沒人認領,劉老師喊了幾次,結果引來了幾名同學的笑聲。後在一名同學的提醒下,劉老師才發現那是一部模型機。劉老師介紹,不僅學生拿模型機忽悠,而且在家長和老師之間打「太極」。劉老師記得,有一天他將幾名上課睡覺的學生名單發在了家長群,其中一名家長給自己打電話,問孩子交了手機沒有,翻看登記名單後,劉老師說該學生確實交了手機。「當時家長覺得很奇怪,他懷疑孩子沒交手機,叫我再去查看,結果發現交的是個模型機,而他晚上就寢時,就通宵打遊戲。」劉老師說。

定規矩上學期就規定「發現耍手機,直接沒收砸掉」

由於班上學生玩手機情況嚴重,劉老師在上學期下半期規定,再發現耍手機的,直接沒收砸掉。劉老師現在還記得他砸的第一部手機,當時一名學生上課玩手機被發現後,劉老師請來了該生家長,經過交流後,該家長說直接將手機砸了,斷了孩子的念想。「我也想就此對其他學生起到一個震懾作用,就將學生叫到了辦公室,學生家長先砸了一下,我也隨後將手機砸在地上。」劉老師說,砸手機開始後,玩手機情況整體有所下降,但依然嚴重。經劉老師統計,從上學期到現在,一共有18部手機被砸,其中他親自砸了4部手機,包括兩部模型機,其他都是家長或者學生自己砸的。「其實,砸手機主要是想震懾學生們,有些手機沒收後也通知家長到了學校。我和家長商量,乾脆就給孩子說手機被砸了,其實是我一直保管。現在還有4部手機,保管在我宿舍,等放假了再還給學生。」劉老師告訴記者。

學校說老師行為不妥,探尋更好的方式方法

在採訪中,劉老師承認,砸手機的方法有些簡單。安州中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劉老師有不妥。事情發生後,學校已經組織學校班主任開會,將探尋一個更好地管理學生帶手機進學校的方式方法。該負責人介紹,一些學生以聯繫家長為由帶手機,其實班主任的電話,也隨時在借給學生使用。同時,學校還有很多磁卡電話,也宣傳引導學生使用磁卡電話。該負責人也表示,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教育學生合理使用手機,成為了一個新課題,需要學校、家長,以及學生共同探討,這樣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面對智慧型手機進學校引發的上網成癮、遊戲成癮、網購、瀏覽不健康網站、手機作弊等問題,教師應如何採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教育引導學生,如何加強家校溝通?」安州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校作為一所區縣中學,在留守學生較多的情況下,如何更好教育學生正確使用智慧型手機,需要各方共同想辦法。

▲ 學生耍手機被劉老師收後代為保管到放寒假

【二】

家長紛紛支持:管不住孩子玩手機,老師「砸得好」

令人意外的是,對於班主任砸手機的行為,4個手機(模型)被砸的學生家長卻覺得「砸得好」。近日,記者聯繫上了4名學生家長,他們均稱,自己很難管住孩子玩手機,同意老師砸,「斷了孩子的念想」。

家長楊女士:雖然手機1000多元,但我認為劉老師沒錯楊女士女兒的手機在去年10月被砸了,也是被其他學生拍到劉老師砸的那部手機。楊女士介紹,她在桑棗一酒店當服務員,女兒父親在省外打工,從初中開始,他們就給女兒買了手機,但自從換成智能機後,女兒就對手機入迷,在家就是玩手機,根本管不住,成績下滑嚴重。「我和女兒經過了多次鬥爭,最後她表態說到學校就按規定交給老師,結果她還是沒交,後來被劉老師發現上課耍手機,手機也被砸了,雖然手機1000多元,但我認為劉老師沒有錯,砸得好,這樣就斷了孩子耍手機的念想。」楊女士說。家長黃女士:回家都是玩遊戲,上網聊天,對學習影響太大了黃女士是一名男生的母親,她在孩子上初中時離婚了,兒子跟隨父親生活,但孩子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兒子跟隨婆婆住在一起,接打不來電話,因此,更多時候是她在管孩子。今年夏天,他們花800多元給兒子買了一個手機,主要是監督他是否已經回家、已經上學。「他回家都是玩遊戲,上網聊天,他婆婆也完全管不住,而且稱自己到學校後交手機,結果當面一套背到一套,對學習影響太大了。」黃女士說,送孩子到學校讀書,都想孩子成績好一些,都想孩子都學習點知識,「手機砸得好。」家長孫女士:為了玩手機,孩子和父母打「心理戰」孫女士的孩子是走讀生,為了玩手機,和父母打起了「心理戰」。孫女士介紹,她曾多次將孩子的手機沒收,並藏在家裡面,但孩子都能將手機找出來,偷偷帶到學校玩耍。「孩子上課耍手機已經被老師發現很多次了,所以最近一次被發現後,我同意老師的做法,孩子自己就把手機砸了,讓他自己死心。」孫女士說。家長張大媽:沒什麼文化,但我曉得手機確實把娃兒害了張大媽是一名學生的奶奶,居住在安州某鎮的農村,她兒子兒媳常年在省外打工,孫子就由她在帶。剛開始孩子手機砸了後,她並不知道,一段時間後孩子才告訴她。「聽到孩子手機被砸了,我覺得老師做的對,我沒什麼文化,但我曉得手機確實把娃兒害了,天天沒事就耍手機,成績也不好。」張大媽說。

專家聲音

粗暴禁止不科學,重要的是避免孩子成為手機俘虜

兒童保護和兒童工作獨立專業顧問(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保護專家暨項目官員),在國內從事社會發展和公益慈善類項目工作21年的楊海宇認為,學生們在上課、就寢時玩手機,這是肯定不行的,不僅影響學習,也影響健康發展。但是,在網際網路信息化時代,一味禁止,甚至用粗暴方式禁止學生用手機,無助於消除孩子對於信息世界的渴求與接觸的。更重要的是,避免孩子成為手機的俘虜。楊海宇認為,對於高中生,學校應該和在校學生通過參與式的討論,和同學們一起來討論手機使用的利弊,建立師生共同協商共同遵守的學校手機使用規則。學校應該和在校學生開設手機和網絡運用知識與技能課堂,和孩子們一起來講解討論如何更好地運用手機,如何避免成為手機的俘虜,如何相互幫助,避免沉迷於手機遊戲與網絡社交媒體。

對於家長,也需要和自己的孩子以更平等和尊重的方式來討論如何用好手機。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手機使用的利弊、如何使用手機更好地獲得信息,幫助自己成長,如何一起建構規則來有效管理上網時間,確保手機不成為學習的負面影響因素。在此基礎上,家庭和學校共同設定手機使用計劃,共同監督執行。對於高中學生來說,需要和老師、家長一起商討如何更好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所控制。手機遊戲和社交媒體是極具吸引力的,如果學生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和同伴、家長、老師的監督,很容易被手機遊戲和社交媒體控制。其實學生也需要和家長、老師一起了解手機的優點和風險,並且在此基礎上制定出計劃。

楊海宇稱,智慧型手機和無線網絡在最近幾年的迅猛發展,是資訊時代智能進步的表現,同時也帶來了幹擾學習、甚至滋生網癮等風險和挑戰,社會沒有現成的答案和應對之策,但靠堵不是有效辦法。所有涉及的各方都需要參與探索應對之策。

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攝影報導

編輯 敬玲燕

相關焦點

  • 高中班主任兩學期砸了學生22部手機 家長:砸得好
    近日,一名高二學生通過網絡爆料,稱班主任兩學期砸了學生22部手機,並且還配上一段老師課堂上砸手機的視頻。紅星新聞記者了解,該班部分學生上課、就寢時耍手機情況嚴重,從上學期末至現在,該班共有18名學生的手機被砸,而班主任砸了4部(包括一部模型機),其餘是學生家長及學生自己所砸。
  • 家長用針孔攝像頭和錄音筆監控取證,是在倒逼教師依法執教嗎
    而在福州這起事件中,家長的維權意識表現得特別突出,林女士網購攝像頭和錄音筆取證的行為,向所有校方和老師敲響了警鐘。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們在一定程度上嚴於律己,但有些時候卻存在疏忽大意心理。這起福州虐童事件中的家長林女士主動取證的行為,倒逼教師在依法執教方面不能存在任何疏忽大意!
  • 中學老師拿鐵錘砸學生手機,網友:損壞個人財產必須要賠
    12月22日,湖南邵陽武岡市田家渡中學,發生了這樣一幕,引發網友熱議:該中學某教師直接拿鐵錘將班級上「一位學生」的手機砸爛,當時全班的學生都在場,看著老師砸手機,面面相覷。 視頻一經發布到網絡,迅速引發網友熱議,褒貶不一。
  • 有一種用心良苦叫「砸學生手機」?
    10月8日,河南南陽,某中學舉行手機銷毀大會,幾十部從學生沒收來的手機被扔進水桶,用錘子猛砸砸爛。學校工作人員說,他們也是沒辦法,帶手機到學校不交給老師,一旦被發現就要銷毀:「家長都很配合,一切都是為學生好。」
  • 綿陽最好的兩所私立高中——東辰國際學校VS外國語學校
    說起綿陽最好的中學,無外乎就是綿中和南山,但是大家對私立學校了解多少呢?想就讀私立高中,不光要家庭條件支持,也需要成績優異,畢竟最好的私立高中對於生源的質量很重視的,當然私立高中的獎學金也是十分豐厚的,一些學子不光讀書不花錢,還可以給家長掙回去一筆不小的獎金呢。
  • 中學老師勒令學生自行砸手機
    本報訊 近日,「鳴鷲鎮中學3名學生在教室講臺被勒令自行砸手機」視頻在各網絡平臺引起網民熱議,視頻中顯示在雲南紅河州,網友爆料稱蒙自市鳴鷲鎮某學校,老師讓私帶手機的學生,排隊輪番砸手機。視頻中,老師一個個叫名字,讓其站在講臺上砸手機。2020年12月1日,蒙自市教育體育局發布通報稱,經過及時進行核實,網傳視頻屬實。涉事教師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因方法不當引發社會關注。目前,蒙自市教育體育局已對該教師進行停課調查,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安撫。下一步,蒙自市教育體育局將在全市教育體育系統開展法治及師德師風教育,提升教職工法治意識,規範教師教育教學行為。
  • 玩手機就砸 武漢一學校苛刻「校規」引質疑
    學工處主任譚兆勤專門負責砸手機,他說,半年多以來,學校已收繳並砸毀包括iPhone5在內的24部手機,砸手機的標準是「不能修復為止」。班主任發現學生使用手機之後即刻沒收,第二天早上晨練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當場砸爛手機以儆效尤。   19歲的高三復讀學生小楊去年9月進入學校復讀。去年12月的一天早上,他將手機放在教室裡充電,手機被巡查的譚兆勤沒收。
  • 請家教上課外班,多少錢才能砸出一個學霸?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家長加我私聊,試圖反駁我的論點。他說自家孩子高中逃課早戀輟學,如果不是請家教報補習班,孩子就不可能考上本科。可是,隨著深聊,我發現了癥結,夫妻倆一個熱衷於玩麻將一個沉迷於跳舞,都懶得陪伴孩子,甚至於孩子的一日三餐由外賣街攤解決。優秀家風和自我反省真得很重要。
  • 階段反思之一 | 英語學習該砸錢還是得砸錢
    那時候總覺得報班不值得,ABCD,1234的,教幾個字母單詞,一個金髮老外領著亂蹦亂跳就是一節課,倆孩子六七百就進去了,這不是宰冤大頭呢嗎。好吧,我承認,還是小氣,摳門兒,捨不得花這個錢。仗著自己英語應試底子還行,於是就一直自雞,每天哇哇給讀英語繪本,領著自然拼讀,漸漸地讓她們自己看英語讀物。到了現在四年級呢,不能說學得多不好,PET水平吧。
  • 「砸金蛋」分班無奈的「公平」
    開學在即,為了杜絕找關係、請託的現象,浙江金華紅湖路小學使出新招,通過「砸金蛋」來分配一年級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  在成功焦慮的裹挾下,家長們為孩子上學操碎了心。上哪個學校塵埃落定了,又要為分到哪個班、哪個班主任、哪個任課老師而焦心。
  • 勒令學生自行砸手機,老師的行為到底是暴力教育還是良苦用心?
    叫家長?報告學校?罰站?這些已被很多老師試驗,好言相勸的基本上是對牛彈琴,學生當時頭點得像撥浪鼓似的,殊不知心裡想的是「小說還沒刷完呢,老師你快點講完」;沒收又會是什麼情況呢?再找一部唄,反正兜裡的零花錢能兜住,大不了順一部老爸老媽淘汰的;叫家長?家長:煩死了,工作忙得要死,這種事情你看著辦就行了,電話上通知一下也行,別動不動就叫家長,你們老師幹嘛的;罰站?
  • 老師讓學生砸手機真的是為學生好嗎?
    近日,一段發生在湖南永州某中學,一名政教員老師點名讓學生上臺砸手機的視頻在朋友圈瘋傳而且還冠冕堂皇地解釋:「根據教育部頒布的《中學生守則》,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不準使用手機,我校政教員在勸導學生禁止使用手機這件事情上並無錯誤。」老師讓學生砸手機,理由不過是為了學生好,要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然而,事實上果真是為了學生好嗎?透過這件事情,我們會有不少發現,不妨來分析一下。
  • 因勒令學生自行砸手機老師被停課,教育部對帶手機是怎樣規定的?
    導讀:2020年12月1日,「鳴鷲鎮中學3名學生在教室講臺被勒令自行砸手機」視頻在各網絡平臺傳播開來,網友爆料稱是雲南蒙自市鳴鷲鎮某學校,老師讓私帶手機的學生,排隊輪番砸手機。視頻中,老師一個個叫名字,讓其站在講臺上砸手機。該視頻迅速引起了網民的熱議。蒙自市教體局及時進行了核實,網傳視頻屬實。
  • 學生砸手機,老師被處分:老師,為了保護好自己,請「冷靜」!
    2020年12月1日,「鳴鷲鎮中學3名學生在教室講臺被勒令自行砸手機」的視頻,在各網絡平臺傳播開來,網友爆料稱這是雲南蒙自市鳴鷲鎮某學校,老師讓私帶手機的學生,排隊輪番砸手機。視頻中,老師一個個叫名字,讓其站在講臺上砸手機,該視頻迅速引起了網民的熱議。蒙自市教體局及時進行了核實,網傳視頻屬實。
  • 夫妻大街上吵架 砸手機發洩不妥
    夫妻之間難免會出現磕磕碰碰,因為家庭瑣事吵起來本就是平常事,生氣了採用控制對方、砸東西發洩這樣不利於夫妻和好如初,發火是本能,壓下去才是本事。一吵架就砸東西這種方式不妥。7月10日晚,綿陽市公安局特巡警六大隊接到110指揮中心指令稱:綿陽高新區雙碑中街43號有人打架。接警後,民警驅車到達現場。因現場圍觀人員過多,且雙方情緒比較激動,民警將夫妻二人分開後。了解情況得知,今年5月初吳某(化名)與丈夫鍾某(化名)因家庭瑣事發生爭執,當時吳某負氣離家出走。據吳某稱在這兩月中丈夫鍾某先後五次找到吳某,但每次見面就是吵架、砸手機。
  • 綿陽安州公安注重科技引領 提升接處警效能
    安州公安分局注重科技引領,提升接處警效能,在推廣使用綿陽公安扁平化指揮系統的基礎上,建立完善數字手持機通信系統,大力推行移動警務終端手機APP「智慧接處警」,實行視頻巡查、扁平化指揮系統、信息研判與110接處警結合,初步實現了調度手段多樣化、處警智能化、處置高效化。
  • 【開鳴】孩子考砸了的好處
    可偏偏,這回她有兩科沒過中等線(一共三科)。現在小學裡不搞分數排名,只公布你考多少分、班級平均分、班級最高分。我們一看她有兩科在平均分之下,簡直暈倒。畢竟這種事情前所未有,又聽人講這是孩子分水嶺的階段——是差生還是優等生,基本上在這個時候可以定下來。頓時全家不勝惶恐,集體尋找原因。尋找原因的過程艱苦卓絕,首先,是不是遺傳?其次,是不是我們懈於管理?
  • 雲南一中學老師氣極勒令學生自行砸手機:已停課接受調查
    12月1日,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鳴鷲鎮中學3名學生在教室講臺被勒令自行砸手機」的視頻引起網民熱議
  • 學生砸手機老師被停課.讓這個負責任的老師重回講臺吧!
    近日,雲南蒙自市鳴鷲鎮中學3名學生砸手機的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
  • 一小時連砸7輛車快偷快閃 作案20餘起的盜竊團夥被一鍋端
    一個三人盜竊團夥,半夜拿著手機照明,遊蕩在四川綿陽城區的河堤邊,見機行事,沿路砸車窗,一個小時就對7輛車下手偷盜車內物品。得手後迅速找地方銷贓,並躲在賓館裡不出門。三人以為「快偷快閃」且躲進賓館不出門的辦法很靈光,結果很快就被民警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