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新營銷:一切都是心智之戰

2020-12-15 水滴汽車car

中國車市寒流滾滾,廣州車展還是熱風撲面。

廣汽Aion LX轎跑3.9秒破百,超越特斯拉。它兄弟Aion S 已成爆款。

吉利 icon全能科幻座駕正式登場,緊湊型SUV市場立馬面臨洗牌。

更火爆的,長安CS75 PLUS橫刀立馬,兩月訂單過三萬,可謂熱氣騰騰。也讓步步退守的中國SUV品牌開始回暖。

最好玩的,上汽綠芯2020戰略發布。不僅車展上MPV車型Vision-iM Concept吸足了眼球,關鍵是近百家專業媒體人士,在發布會上被拉近了一所小黑房子,窺探未來「集智」設計經典之作MarveL S。那顏值,足足PK保時捷或特斯拉!可上汽人謝絕拍照,還跟媒體籤署了保密協議。

大張旗鼓露臉的,千呼萬喚不露臉的,中國車企在車市寒冬中,好像都在「憋大招兒」。

這應該叫做愈挫愈奮。

水滴汽車APP之前分析,不論直道追車,還是彎道超車,不重要。車市的競爭是長跑,關鍵是上坡超車——在對手筋疲力盡的時候,你發力超越,這才是真正的實力。

應該說,廣州車展上中國車企帶來的溫度,已經表達了他們的雄心壯志和能力。

不過,疑問還是存在的。

最大的疑問就是,當中國車企在技術上不斷實現趕超,在產品上不斷做出突破同時,中國品牌的價格為什麼總是賣不上去?

中國品牌主流車型售價還在10萬元上下,上衝15萬的只有少數,再到20萬左右區間鳳毛菱角。而BBA等豪華品牌,低端車型也下探到20萬了。

中國品牌向上攻,合資外資品牌向下壓。但利潤都在高端。

以上汽為例。按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的說法,在新能源車上,中國車企在插電混動、純電動的核心技術上,事實上已經實現了領先,至少是保持了相當程度的綜合優勢,而在市場表現上不完全滿意。

他原話這樣說:「大眾同樣的產品在中國市場打,為什麼它能打贏我們呢?主要原因是消費者不認可我們的品牌,這是額外的挑戰,對我來說也是非技術的因素,但是我們還是要用技術手段去打敗他。」

其實,這裡面即說的是新能源車,也包括傳統燃油車。中國品牌在技術和產品上完成的追趕,並不能與他們在售價上得到的收益成正比。

所謂「非技術因素」,說白了,就是品牌認同度不夠。車已經做的相當到位了,但品牌溢價沒有,賣不出好價錢!

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楊曉東說:「這實際上是一個關鍵問題,同樣一款電動車(榮威或名爵),賣到歐洲,3萬歐元留學生願意買,在國內就不願意買,這可能還是觀念問題,是需要持續經營的。」

他寬慰自己的夥伴說:「特斯拉能到上海來,到中國來,我們也能到歐洲去,這可以形容朱軍總的初心,也是對他實力的自我解讀。」

不僅上汽。所有的中國車企都面對這個現實的挑戰。

中國市場的消費者習慣於相信和認同合資或外資品牌。對中國品牌車子,則習慣於橫挑鼻子豎挑眼,不那麼認同,或者很難輕易去認同。這是一個客觀事實。

日韓、歐洲、美國,先進工業國家都不這樣。哪國人熱愛哪國車,這是一種主流認知。美國市場很開放,但在美國人最熱衷的皮卡車這個品類上,福特通用穩坐老大。這是中國車企品牌向上的一個巨大挑戰,有點像西西弗斯推石頭上山。

你要費吃奶的勁兒去奮鬥。但汽車市場這位媽媽有時候多多少少有點偏心眼兒。這麼多年「市場換技術」教育結果就是,消費者厚此薄彼,那是天經地義。

面對這樣的市場和消費者,就有了中國車企特有的「中國之問」——車是好車,可謂上乘之作,為什麼賣不出好價格?

這個「中國之問」,其它行業也存在。但在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產業,比較少見。比如軍工業,中國有了殲20、99A、胖妞兒、055大驅、東風快遞……超越了歐美日,我們的老百姓都熱愛極了!

再比如手機。之前的蘋果粉,現在好多成了「花粉」、「米粉」。華為徵服了中國的精英,小米徵服了中國的屌絲。

「中國之問」,當下仍然還是中國車企的煩惱。

中國最出色的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先生,曾在2005年提出一個「錢學森之問」: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的大學沒有培養出真正杰出的創新人才?

錢老說的這個「傑出」人才,是從零到一,那種原創型、革命型、顛覆性的人才,而不是一般般改進型、改良型、跟跑型的出類拔萃。

其實早在1995年,錢老就在書信中說,中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科技方面有許多很出色的原始創新,但今天很少!為什麼?「我認為我們太迷信洋人了,膽子太小了!」「如果不創新,我們將成為無能之輩!我們要敢幹!」

這就是他老人家的原話。

破除迷信,解放自我。才能實現真正的進化。

當技術的黑箱不斷被打破後,我們需要一場真正的思維革命!中國車企品牌向上,是一場心智之戰,需要另闢蹊徑,需要換一種打法!

為什麼說心智之戰?

就在廣州車展期間,遠在美國的特斯拉「火星皮卡」已經刷屏了。也許我們可以去批評他,不過又是製造噱頭!但為什麼馬斯克擁有這麼強大的感召力,並且每一次都獲得免費流量的追捧?馬斯克佔領受眾心智的秘密是什麼?其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水滴汽車的團隊一直堅持的「水滴傳播理論」:真正的品牌營銷,一定要發現「震源」,「震源」就是傳播的原點,大河之源頭,那是產品的痛點、亮點、癢點,然後圍繞這個「震源」,要按照相應的節奏和套路,去做撩撥、暗示和發酵

我們同樣還認為,有價值的好產品,必然要圍繞「人設、體感、場景」三要素,去進行全方位的立體塑造。

技術的先進性和優點特點,如果不經過消費者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效果就會打折扣。要知道,心智戰爭中,99%的消費者是感性的。他們往往先入為主的去認知事物,而不是經過理性分析。

在心智之戰中,理性是感性的僕人,感性才是理性的主人!

在心智之戰中,熱愛是購買的前提,價格不過是情感的隨從!

馬斯克和賈伯斯,其實都是深諳此道的。

賈伯斯說,偷竊就是最好的創新。在他看來,用別人最好的技術,把別人最成熟的方案,都拿過來,為我所用。通過自己的創意魔法棒,把這些冰冷的物理原件,創造成真正的人間神器,這就是偉大的創新。

事實上,賈伯斯不是發明家,更不是技術專家。他只是一個充滿藝術氣質的「技術拿來主義者」而已!當然,在美國文化的燈塔背書之下,他變成了那個時代的符號。

馬斯克一個樣。最初,他是在好萊塢的明星小圈子裡,不斷植入和撩撥、暗示自己「鋼鐵俠」的符號。特斯拉和他的獵鷹飛船、超級軌道等等,都在不斷發酵這個符號。他變成了「後賈伯斯時代」美國精英內心中缺位的科技英雄。

正是這些精心的塑造,不斷進行多周期、多頻次的暗示、撩撥和發酵,特斯拉跑車才會一炮走紅,持續走紅,一舉打進豪華車陣營,從而用品牌高溢價,彌補了電動車的高成本!

美國這個國家,已經在金融泡沫中迷失了。但美國人民,甚至全球那些仍然仰望美國文化的「美粉」們,仍然需要英雄。他們需要這樣一個科技精英的幻覺符號,來支撐燈塔國子民的虛榮心。

賈伯斯和馬斯克,滿足了這個最根本的心智剛需!這就是他們品牌成功的秘訣。

要記住這一點,他們並不是因為高技術,才有高品牌的。感性遠遠超過理性。他們著意去佔領了消費者的心智,才用那些並沒有多少原始創新的技術,做出了一款又一款自帶光環、天賦神韻的產品。

心理學有個「光環效應」。

就是說,一旦你認為他好,怎麼看怎麼好,牛糞也會變成香花兒。中國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

這一次特斯拉電動皮卡Cybertruck,就是自我強化「光環效應」的例子。這款類似模具的造型,如果是出自中國車企長城皮卡,是魏建軍先生提出的,或者是江鈴皮卡生產的,不知道會被罵成什麼樣子?!但這是我們的「鋼鐵俠」馬斯克PK老福特的作品,於是就變曠世傑作了。據說預定已達25萬。

消費者真懂技術嗎?他們真會貨比三家嗎?他們真的那麼在意性價比,或品價比嗎?

不!他們真的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理智和較真!相反,他們非常衝動,甚至有點……瘋狂!

好了,那麼我們要問一問:中國車企該怎麼做?怎麼打贏心智之戰?

正好,水滴汽車APP這陣子近距離接觸了一下華為。

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先生比較委婉,談到華為手機怎麼打入高端市場,他對水滴汽車APP說:「這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成分,也有幸運的部分,一切成功不完全是規劃的路徑,人生也是這樣的」。

其實華為公司的Mate 7手機在高端商務人群中一舉走紅之前,並不知道自己後來能PK蘋果。現在,華為加入了中國造車運動,雖然自己定位為「智能增量部件供應商」,但明眼人都看的懂,華為以ICT技術使能汽車業,目標絕不僅僅只是當跟班的。

不是不能跟跑。有理想有追求的跟跑者,最終一定會超越。就像華為5G的超越,就像任正非用「一杯咖啡汲取宇宙能量」。在未來科技競爭中,跟跑是戰術行為,完全沒問題,但「跟跑主義者」肯定不會有大出息。

有時候我們甚至感到,在中國車企品牌向上的徵途中,在未來新能源、智能化汽車的大變革中,華為有可能就是這個行業的「備胎」。

徐直軍說,華為的加入,是因為看到了機會。「我們會跟一些車企合作,去挑戰高端品牌,成不成,會有運氣成份……理想是做高端品牌,能不能做成只能靠造化。」

什麼是「造化」?在水滴汽車看來,應該是「以正為本,以奇為用」。

長期的技術積累和突破,不斷疊加和持續改進的產品性能,就是「以正為本」。但同時,在品牌營銷上必須抓住機會,無所不用其極,就是「以奇為用」。

正,是守本,是「先為不可勝」。奇,就是出奇,是「以待敵之可勝」。

華為手機從Mate 7開始,發現了引爆流行的機會。於是,專注歐洲市場,聯手萊卡相機,從攝影發燒友的小圈子切入,快速打造「人像攝影大師」的品牌符號,從而確立高端定位。

所有這些成績,當然離不開華為公司幾十年的技術升級和口碑營造,更離不開他們在基礎研發尤其是數學算法上的不斷創新。

一切隱藏起來的「量的積累」,最終會藉助一個窗口,實現「質的飛躍」!

特斯拉今天的造化,難道不是建立在電動汽車過去一百年試錯和失敗經驗之上嗎?不是建立在馬斯克本人,在矽谷創業二十年積累的口碑之上嗎?

蘋果昨天的輝煌,難道不是建立在賈伯斯1980年代就開創的個人電腦口碑之上?不是建立在他憋屈的躲在娛樂圈搞數碼設計的自我流浪,那段看似失敗卻真正化繭成蝶的積澱上嗎?

好技術為什麼賣不出好價錢?當車企「中國之問」,變成了全行業的苦惱,其實意味著,揭曉答案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水滴汽車APP之前做過研判,未來智能化電動車時代,技術的差異正在「趨平」,就是說,各個主流車企之間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小,趨於零,「技術代差」很可能最後消失了。那麼品牌競爭的底牌是什麼?

心智之戰。誰能夠恰到好處的,把技術能力和產品特性,真正轉化成用戶心智,誰就能夠最後勝出。這才是競爭的根本所在。

這需要「出奇制勝「。總是按照別人的打法來幹,一定是失敗的。就像毛爺爺說的那樣,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扔你的原子彈我扔我的手榴彈。從博弈和競爭的角度來說,這是必須的。

這場「心智之戰」的致勝法寶是什麼?我們的回答是,為用戶提供「文化想像力」。

決定未來汽車大變局,有兩個維度:智能化和中國化。智能化包含了「新四化」。智能電動車將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中國文化是智能電動車的靈魂和旗幟。

一切汽車行業傳統思路都是,要麼實用,要麼尊貴。這種固化了的「汽車等級文化」和車型階層劃分,營造了巨大的觀念誤區。可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國的汽車消費者,90後,00後,正以全新姿態走過來。他們的特徵與消費需求完全不同了,小圈子認同、個性化、獨立、重精神輕物質,沒有思想束縛,文化吸收與代謝能力超強,等等。

對這新一代的消費者來說,任何缺少品牌關懷、價值觀認同、文化想像力的產品,都不可能持續熱銷。

汽車業難道只有特斯拉才有「光環效應」嗎?如果這就是現實,只能說明,這個行業文化想像力還過於貧瘠,提供給用戶的心智資源太少了!

伴隨著美國文化的燈塔之光慢慢暗淡,全球的消費者,都在等待新的火種!特斯拉已經是汽車業的蘋果。而蘋果在賈伯斯之後,已經衰老了。

這叫物壯則老。

而中國車企,應該做好準備:基於中國文化的強大的生命力、包容性和駕馭力,去構建我們產品的心智空間。

未來中國車市,乃至全球車市,正從「功能性+身份識別」,轉向「智能性+文化識別」。智能化網聯電動車,正好作為劃時代的轉型產品出現了。對於這樣的未來汽車,智能化是其技術載體,文化識別才有終極意義。

因為道生無,無生有,有生萬物。只有文化認同和文化識別,才會生生不息。

一個全新的時代,需要一場全新的造車運動。

未來汽車的品牌,要以文化分層、觀念分群、社群價值觀營造為核心目標,以社交電商和全面互動式傳播為手段,從設計、選型選材、製造、線上線下銷售、售後服務等,全產業鏈、全流程的實現「批量個性化定製」,突顯文化訴求和差異化極致體驗,進而實現一個全然不同的娛樂化、觀念化的汽車新世界。

在這個世界,技術,隱藏於興趣身後;功能,只是極客話題;品質,變成了社群談資。

最終,不同的社群和「文化圈層」,以智能汽車為載體,創建自己的文化屬性、文化符號與生活方式。

以後,用戶不再願意為傳統意義上的「好產品」付費。他們可能會為他們所熱愛、所傾慕、所想像的「汽車生活」付出「好價格」。

上乘之作源於熱愛。真正的熱愛可能是一場戀愛。中國車企,要重新學習,與你的用戶去「談一場戀愛」。

就像水滴汽車的SLOGAN——你愛的才是好車!

文/正蒙(水滴真香事務局首席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剩餘心智流量」開啟途牛旅遊營銷新篇章
    當前文旅產業發展進入新時期,從國家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從行業到產業,文旅產業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旅遊市場迎來了春天,旅遊逐漸演變成剛性消費需求,旅遊消費升級越發明顯,但同時旅遊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在產品和服務需求升級變化下,在線旅遊企業應該如何開展營銷?近日,記者就相關問題專訪了途牛旅遊副總裁王樹柏。
  • 再讀《定位》:營銷的戰場就是爭奪用戶心智的戰爭,而非信息轟炸
    孫子云:先勝而後求戰。 商場如戰場,勝負見於市場。 勝者制勝關鍵:贏得了潛在顧客的心智。 通過聚焦,對企業和品牌各部分進行取捨併集中資源,確立了品牌定位概念。隨著這兩年多來接觸的品牌案例逐漸增多,積累了更多實戰經驗後,再來重新看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本書是把營銷的底層邏輯講的相當到位。每個做品牌和營銷的人都應該擁有一本的工具書。可以說:沒有定位,戰略無從談起,很多企業陷入了「製造更廉價的產品」的錯誤循環,最終會被更便宜的競爭對手幹趴下。
  • 汽車新零售營銷到底怎麼做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汽車零售業面對的消費人群正在發生改變,汽車主力消費人群已經從過去的六零後,七零後逐漸演變為八零後和九零後,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出生於90年代的消費新生代在新購車用戶中的佔比已經悄悄地上升到26%,而這一切,還僅僅是剛剛開始。
  • 營銷從「心」開始——心智營銷徵服商界精英
    5月10日上午,心智能量學創始人包豐源先生應廣東省中山市阜沙鎮經濟發展與信息化局邀請,在中山進行了《心智營銷》講座。這一全新的營銷理念不僅吸引了240多名企業界人士來到現場,更為不少面臨營銷困境的企業指明了方向。
  • 劉立豐:用戶心智獲取和私域流量平臺建設,讓營銷走進一個新時代
    此次峰會聚集了來自國內外的知名品牌演講嘉賓,與現場上千位頭部企業CMO、企業營銷負責人、營銷技術專家、市場洞察專家、資深媒體人,共同圍繞「新思維、新技術、新流量」,探討了CMO們關注的技術營銷與增長話題。
  • 與新說唱攜手開躁,哈弗大狗營銷出圈,造潮流Icon!
    今年,存量時代加之疫情衝擊,給汽車市場帶來了罕見的至暗時刻,各家車企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在推出新車的同時,打破傳統營銷模式,希望用「出圈」的新玩法,在沉寂的市場中激起水花。但知易行難,業內成功「出圈」的範本寥寥,哈弗大狗是為數不多的一個。
  • 途牛副總裁王樹柏:巧用營銷「+」法 實現剩餘心智流量價值轉化
    在在線度假市場良好的預期下,在線旅遊企業除了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適應消費升級需求外,又該如何開展營銷,讓更多消費者選擇自己,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近日,途牛旅遊副總裁王樹柏在接受專訪時,向記者表達了他的最新思考。他認為巧用營銷「+」法,助推品牌九度提升,可以更好地實現剩餘心智流量轉化,開啟途牛旅遊營銷新篇章。
  • 攻破客戶心智模式,不斷營銷佛系營銷
    1、賺錢,靠攻破客戶的心智模式。也就是您必須讓客戶記住您,您必須讓客戶只知道您,您必須讓客戶,日日夜夜魂牽夢繞都是您。2、如何攻破客戶的心智模式,您必須用一個簡單的語言,強調,選擇我們就對了,我們有幾大講師,日日講課,我們有幾千學員,跟著我們學習。我們日日不斷的教授商業知識,網際網路營銷知識,這個世界,好像還沒有其他人願意這樣做服務的。
  • 深度營銷:從流量搶奪到佔領心智
    在《知遇之城》與EXEED星途的合作案例中,騰訊新聞以新聞紀實為核,結合明星、音樂等娛樂元素,打造出對年輕用戶極具吸引力的高質IP,藉助八城不同領域年輕素人故事演繹,完美詮釋出品牌「敢超越」理念主張。同時,線下liveshow及城市膠囊進一步延伸線上IP治癒故事,攜手品牌下沉重點城市區域,更全面觸達目標年輕消費群。
  • 營銷的轉換:從抓住眼球到佔領心智
    鮑躍忠  2018-11-28 00:00:00   專欄 新的網際網路傳播環境,企業已經不再是靠一句話、靠漂亮的產品外表就能影響到消費者,需要藉助有價值的內容去打動目標消費者的心智。
  • 競之道:營銷4.0時代,「信用優勢」為王
    來源:中國江蘇網上海競之道,是中國實戰派戰略定位諮詢公司,由中國定位實戰第一人、著名品牌及營銷專家——陳名友先生創立。比如,沃爾沃在事實上並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但由於沃爾沃長期強調自身產品的安全特性,從而讓消費者認為,它就是最安全的汽車,因此,當用戶想買更安全的汽車時,就會優先選擇沃爾沃。基於定位理論,許多企業在做好營銷2.0的基礎上,開始從心智層面,構建品牌的「認知優勢」,這就是營銷3.0時代。
  • 故事營銷是一種佔據心智模式的情感策略
    將產品細節融入故事情節,然後用故事的力量去打動消費者,將產品的理念和文化植入消費者的心智,用故事連結消費者的情感,從而將其變成忠誠顧客,故事營銷說到底是一種佔據心智模式的情感策略。故事比事實更重要故事營銷在今天的商業中為什麼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溯其根源,因為講故事的這樣的方式,迎合了我們人類的基因對於故事的反應。
  • 做營銷就是做認知與心智
    全文共2309字 ,約4分鐘可讀完認知這個事情在特勞特的《定位》這本書當中有過類似的介紹;在《定位》這本書裡面呢說到了顧客老爺們的心智很重要;金主爸爸們所做的營銷也好,推廣宣傳也好,都是為了佔領客戶的心智。
  • 牟家和談新營銷:2021,新營銷將成為企業營銷主戰場!
    時代在變,營銷環境隨之而變。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被一茬一茬的熱點「裹挾」著,消費者心無旁騖地看個熱鬧,品牌摩拳擦掌要順勢借勢。品牌要出圈、借流量、塑心智、引共鳴,必須要了解新營銷的底層邏輯。同時,以用戶為中心、撬動社會話題、洞察用戶的集體情緒、激活大眾社交勢能的新營銷模式,將成為主流營銷模式。2015年1月,知家成立,自此進入新媒體營銷行業。
  • 品牌的校園營銷推廣能夠打動大學生群體心智的關鍵要素
    校園營銷打動大學生群體心智的關鍵要素對於想要開拓大學生高校市場的品牌主而言,他們都希望通過品牌的校園營銷推廣在大學生群體中進行品牌傳播,從而形成口碑,進而在大學生群體的潛意識裡留下深刻的品牌形象其中,怎樣讓品牌的校園營銷推廣打動大學生群體的心智是品牌主們面臨的主要困惑之一。面對這樣的情況,校園全媒體投放平臺校果下面將詳細講述品牌的校園營銷推廣能夠打動大學生群體心智的關鍵要素,希望能夠為品牌開展校園營銷推廣提供一些幫助。
  • 實戰營銷心理學,用戶心智7大底層邏輯深度剖析!
    用戶的心智認知有7大規律,這7大規律又分別帶給我們很多營銷上的啟示。老劉這篇就帶你認清用戶的7大心智規律及其在營銷上的運用。 心智容量有限律對營銷的四點啟發 1.明確了營銷的競爭性 營銷界中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主張營銷應以競爭為導向,認為營銷近似戰爭,市場空間是有限的,你多我就少。
  • 實戰營銷心理學,用戶心智7大底層邏輯深度剖析
    心智容量有限律對營銷的四點啟發1.明確了營銷的競爭性營銷界中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主張營銷應以競爭為導向,認為營銷近似戰爭,市場空間是有限的,你多我就少。一種是主張以消費者為中心,不要太在意競爭,認為市場空間近乎無限,大家都可以成功,沒必要爭心太強,非與對手拼的刺刀見紅。的確從整個商業世界來看,機會和空間的確是廣大的近乎無限的。
  • 保時捷獲評2019最具營銷價值汽車品牌排行榜100強
    2019年8月,過硬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最具營銷價值汽車品牌100強排行榜。保時捷以G-BMI指數75.34獲得「2019年最具營銷價值汽車品牌100強排行榜」第12名。該榜單以國內外百餘個汽車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包括進口品牌、中外合資品牌、中國自主品牌,整理分析第三方數據,綜合計算品牌營銷價值得出過硬品牌營銷指數(G-BMI),助力企業形成更加清晰品牌定位和營銷戰略制定。保時捷是國際知名汽車企業,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旗下的豪車品牌,其別名為波爾舍。
  • 孵化「網際網路+汽車」產業聚集 阿里巴巴諸神之戰助力長三角汽車...
    央廣網上海11月20日消息(記者唐奇雲)未來空間·智行生態2020年阿里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客大賽「網際網路+汽車」賽道長三角地區城際賽昨晚(19日)在上海奉賢圓滿落幕。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華東區總經理夏睿表示,希望通過今年的諸神之戰創客大賽的評比,充分發揮寶馬和阿里兩大行業領頭羊的品牌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以及生態優勢,孵化一批「網際網路+汽車」的產業聚集,打造標杆項目落地,真正助力長三角地區智能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為跨國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探索新思路,為我國汽車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升級開創新先河。
  • 如何在顧客心智中佔據最有利位置?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市場格局及消費者發生較大變化。短視頻、直播、網紅種草成為企業獲取流量的手段。疫情過後,消費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品牌如何在顧客心智中佔據最有利的位置?2020年12月5日,在《銷售與市場》舉辦的以「奪冠:新生態,新算法,新賽道」為主題的「第18屆中國營銷盛典暨中國企業營銷創新獎頒獎典禮」上,我們邀請到了分眾傳媒創始人、董事長江南春先生為大家解惑。以下是江南春先生的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