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兒童心理行為教育診斷

2020-09-26 BMI天賦測評

影響兒童心理行為的因素


一、外在因素素

1、家庭環境

家庭是幼兒生活成長的主要環境,尤其是父母的行為方式幾乎影響著幼兒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

家庭中父母的性格和教養方式對幼兒的社交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比如幼兒的對抗行為往往與父母的憤怒、批評等消極教育方式有關;幼兒的膽怯、退縮、自卑及依賴等行為跟父母的過度保護有關。

2、分離

完整的家庭結構及其家庭成員構成了幼兒認知和行為發展的基礎。父母的長期外出、分開、離異等,會導致孩子情緒的消極、沮喪、傷心。

3、社會環境

上幼兒園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幼兒適應社會生活的第一站。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的心理行為發展具有極其重要影響。

師生關係和同伴關係對幼兒的心理行為有很大影響。研究表明,經常受教師積極評價的幼兒,性格和行為發展有著積極的效果。同伴關係方面,不受同伴歡迎的幼兒,會容易出現攻擊行為、衝動行為和破壞行為。

4、虐待

過度的體罰、懲罰、欺凌等行為,會對幼兒的心靈和心理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創傷,幼兒會產生緊張、恐懼、膽怯、沉默、孤僻、不信任、缺乏自信心、愛發脾氣等問題行為。

二、內在因素

幼兒行為的產生和發展,不僅受先天因素的影響,還受後天因素的影響。

1、遺傳

生物遺傳的穩定性和規律性對幼兒行為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

2、需要

馬斯洛認為,幼兒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幼兒對應產生的行為有餓了要食物,渴了要喝水,感到恐懼需要呵護,感到孤獨需要關愛,感到迷失需要幫助找到答案,表達想法需要被表揚和讚美。

3、人格

在人的各種心理因素中,人格是影響個體行為的重要因素。性格極端或適應能力弱的兒童日後更容易出現問題行為。

4、疾病

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況也影響其行為的發展。身體的不適會造成幼兒格外敏感,產生依賴和自卑。


如何根據兒童心理行為進行教育診斷?

1、幼兒心理行為發展的特點

0-1歲:以觸覺、動作的感覺輸入為主

增強孩子的本體感和平衡感,發展視覺感受。遵循孩子身體發展的原則:二月抬頭、三月翻身、六月坐、八月爬、十月站、周歲會走。

1-2歲:以視覺、動作發展為主

孩子會走後,信心增強,到處想去看看,此階段孩子的觀察力也非常敏銳。父母應該引導孩子主動接觸和學習,比如自己嘗試吃飯,把垃圾放到垃圾桶裡,簡單的拼湊幾何積木等。

2-3歲:以語言、動作發展為主

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理解及聽覺記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父母應該教會孩子識別性別、顏色、形狀、大小、數量等詞語及概念。通過與孩子說話,引導孩子進行語言表達,跟孩子一起看繪本,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3-4歲:不滿足於單調的家居生活

提供豐富多彩的玩具和遊戲活動,讓孩子的感覺統合順利開展。

4-5歲:建立基本的感覺判斷和動作反應能力

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能力發展有了質的提升。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到社區、公園、動物園、讀書館、博物館等場所,通過觀察、交朋友來提升孩子的行為能力。

5-6歲:動作發展處於良好狀態

這個階段孩子逐漸變得獨立,父母和老師需要整合多遠感覺刺激,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複雜程度。孩子視覺和聽覺發展更為充分,需要用動作技巧來提高孩子的行為能力。

2、如何進行教育診斷


0
1、教育內容要符合孩子心理發展水平,並在基礎上提出略高的要求,讓孩子體驗成功。

02、增強孩子的自我學習的效果,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03、要選擇適宜的教育方法,激發孩子學習的動機,使其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

04、要考慮家庭生活和幼兒園教學的安排,儘量做到相互配合、協調一致。

05、教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遲效性和反覆性,注意教育過程的連貫性和系統性。

06、3-6歲是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開展家園共育,充分利用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給幼兒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的施加影響。

07、通過各種遊戲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自信息、意志力、主動性等。

相關焦點

  • 【發展測評】《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
    本標準適用於0歲~6歲(未滿7周歲)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評估,是評估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診斷量表。1、能區 attribute量表測定的領域,本量表包括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適應能力和社會行為五個能區。其中大運動能區指身體的姿勢、頭的平衡,以及坐、爬、立、走、跑、跳的能力;精細動作能區指使用手指的能力;語言能區指理解語言和語言的表達能力;適應能力能區指兒童對其周圍自然環境和社會需要作出反應和適應的能力;社會行為能區指對周圍人們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2、智力年齡 mental age;MA智齡、心理年齡。反映兒童智力水平高低的指標。
  • 潞州區:關愛低弱視力兒童 免費對0-6歲兒童進行篩查診斷
    潞州區:關愛低弱視力兒童免費對0-6歲兒童進行篩查診斷近日,為預防和治療兒童近、弱視的發生和發展,潞州區殘聯對轄區範圍內0-6歲視力異常兒童進行了免費視力篩查診斷。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使視力異常的兒童通過矯正手段,達到正常的視力狀態。此次免費視力篩查共涉及潞州區18家幼兒園,檢測出視力異常兒童近300名。視力初篩工作由潞州區各鄉鎮衛生院、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潞州區婦幼保健院進行復篩,最後由潞州區殘聯組織我市眼科專家,對復篩視力異常的兒童進行進一步診斷檢查。
  • 北京0到6歲兒童殘疾篩查診斷評估機構名單
    兒童殘疾既是健康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及早發現患病兒童,可以保障殘疾兒童得到及時、有效康復,控制和減少殘疾發生。記者今日從北京市衛健委了解到,北京市近期開展了0到6歲兒童疾病篩查工作。  怎麼篩查?不同的醫療機構將參與其中。
  • 《0 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261項指標測異常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最新發布了「0~6歲兒童發育行為評估量表」,本量表於2018年正式開始實施。 1 評估前一定要了解的事 本標準適用於0歲~6歲(未滿7周歲)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評估,是評估兒童發育行為水平的診斷量表。
  • 北京開展0到6歲兒童殘疾篩查 附診斷評估機構名單
    新京報快訊(記者 戴軒)兒童殘疾既是健康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及早發現患病兒童,可以保障殘疾兒童得到及時、有效康復,控制和減少殘疾發生。記者今日從北京市衛健委了解到,北京市近期開展了0到6歲兒童疾病篩查工作。怎麼篩查?不同的醫療機構將參與其中。
  • 弱智兒童心理行為障礙及其矯治
    另有人報導,至少有1%兒童口吃,20%的3歲兒童和5%的9歲兒童有遺尿。在弱智(或智力落後、智力低下、精神發育遲滯等)兒童中,這類障礙更為突出。  作者曾於1982年至1987年對這類兒童(2歲至18歲)作過3次調查。
  • 吉林市召開2020年下半年0-6歲兒童健康管理暨0-6歲兒童眼保健和...
    12月8日,由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主辦的「吉林市2020年下半年0-6歲兒童健康管理暨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培訓班」召開,會上對地區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工作提出新要求。
  • 轉發《0-6歲兒童殘疾篩查工作》的通知
    蘇殘發﹝2014﹞16號 各市殘聯、衛生局,崑山、泰興、沭陽縣(市)殘聯、衛生局: 為規範0-6歲兒童殘疾篩查工作,中國殘聯辦公廳、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制定《關於印發<0-6歲兒童殘疾篩查工作規範(試行)>的通知》(殘聯廳發﹝2013﹞8號
  • 對0至6周歲兒童自閉症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原來,為進一步做好兒童健康指導服務工作,將自閉症作為篩查重點,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今年年中,龍湖區出臺《龍湖區0—6周歲兒童自閉症免費篩查工作實施方案》,自今年7月起為轄區內6周歲以下兒童進行免費自閉症篩查。
  • 0-6歲兒童兒童發育如何?大鵬家長可參考這張表
    深圳新聞網1月4日訊(記者 歐淑清 通訊員 劉玲玲 陳曉斌)「0-6歲是孩子心理髮育的黃金時期,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分析孩子的言語、行為等特徵來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狀況是否處在正常範圍內。」近日,為更好的開展轄區兒童保健工作,促進轄區兒童健康發展,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邀請了深圳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劉一心主任開展兒童保健業務培訓班,講授「0-6歲兒童心理行為問題」課程,新區兒保相關工作人員共計30餘人參加。據統計,我國有1500萬5歲以下兒童未能實現發育潛能,佔全球總數的8%。目前,我國每年新增160-200萬高危新生兒,0-6歲殘疾兒童高達167.8萬。
  • 丹佛發育篩查測驗(DDST)——關注兒童心理行為發育,提高兒童健康水平
    隨著社會的進步,家長們除了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外,也越來越關注孩子的心理行為發育。通過專業的兒童心理行為測評可以讓您更好的了解孩子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心理行為發育水平,個性、情緒狀態,對發育障礙性疾病,如多動症、孤獨症、學習困難等提供診斷依據,評價孩子幹預治療以後的效果和估計預後。
  • 0-6歲兒童健康管理_蚌埠市人民政府
    為新生兒測量體溫、記錄出生時體重、身長,進行體格檢查,同時建立《0~6歲兒童保健手冊》。根據新生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母乳餵養、護理和常見疾病預防指導。如果發現新生兒未接種卡介苗和第1劑B肝疫苗,提醒家長儘快補種。如果發現新生兒未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告知家長到具備篩查條件的醫療保健機構補篩。對於低出生體重、早產、雙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兒根據實際情況增加訪視次數。
  •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成功舉辦兒童心理行為量表第二期培訓班
    鄭大三附院院長張小安、中國CDC婦幼保健中心兒童衛生保健部副主任張悅、原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兒童發育行為研究室主任楊玉鳳、河南省兒童心理行為中心名譽主任姚梅玲教授、主任段桂琴出席了培訓班開班儀式。來自全省18個地市及全國各地各級兒保科、兒科醫生及相關醫務人員等100餘人參加了培訓班。此次培訓班由姚梅玲主持。
  • 0-6歲兒童將有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嬰兒死亡率2.0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69‰,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其中,北京兒童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去年,北京加強了危重新生兒轉診網絡建設,同時開展危重新生兒轉會診工作雙向績效考核,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危重新生兒轉診救治能力。得益於暢通的轉會診通道,共轉診危重新生兒7800餘例。
  • 言語語言障礙兒童的教育診斷與評估方法
    (6)選擇最優的言語、語言矯治方法和教育訓練手段。這些工具確實為我們提供了部分兒童言語、語言損傷的信息,但終因語言模式、文化傳統和語用規則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工具依然不能為我們提供本民族兒童言語、語言障礙治療教育的準確信息,使大陸兒童語言障礙診斷的準確性和訓練的科學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儘快建立符合本民族語言發展和兒童認知特點的兒童言語、語言障礙診斷工具,依然是當前兒童言語、語言治療、教育的首要任務。
  • 0至6歲兒童運動方案
    本期健康專列特邀兒童教育專家,分月齡、年齡闡述嬰幼兒優化運動方案,供家長們有的放矢地實施運動教育,從小強健孩子的體魄。 俯臥 出生5天起 從新生兒到三歲早期教育階段,孩子的發展是連續的,其間有一些具有標誌性的適齡特徵,類似「三翻」、「六坐」、「八爬」這些中國傳統說法,但這些時間點並不絕對。
  • 兒童和青少年強迫症:流行病學,診斷和管理「研究綜述」
    6、遺傳病因 如果一個人有強迫症,其直系親屬的患病率會增加兩倍;如果強迫症在兒童時期發病,則會增加10倍。單卵雙生子的一致性率為0.57,異卵雙生子為0.22。基因對OCD的影響,是研究遺傳與各種精神疾病和免疫疾病之間關係的整體研究的一部分。
  • 優童計劃:0~6歲兒童的成長規律與教養策略(2)
    0~6歲是兒童哥哥智能發展的關鍵階段。父母需要抓住0~6歲這個智能發育的關鍵期和遵循孩子各個職能發展的時間表,從意識、好奇心、專注力、主動性等方面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和劣勢智能,並採用有效方法,使孩子的優勢智能更加突出,劣勢智能儘可能地獲得提高。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智能能否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直接關係到孩子的一生。
  • 北京:0-6歲兒童將有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嬰兒死亡率2.01‰、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69‰,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其中,北京兒童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去年,北京加強了危重新生兒轉診網絡建設,同時開展危重新生兒轉會診工作雙向績效考核,以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危重新生兒轉診救治能力。得益於暢通的轉會診通道,共轉診危重新生兒7800餘例。
  • 特殊兒童評估書籍:《特殊兒童教育診斷與評估》第3版
    王輝老師近年來在特殊兒童康復,特別是教育診斷和評估方面,為工作在一線的特殊教育教師提供了很多極具參考價值的論文和書籍。《特殊兒童教育診斷與評估》(第3版)是特殊教育領域專享一本全面介紹特殊兒童評估理論與方法、技術的專業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