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有的還沒上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作用卻是很大。比如未來出國旅行不用跟團,隨意跟當地人交流,學習深造不費力,輕鬆了解到老師講解的知識點。
但是現在很多我們這種90後的父母英語水平不堪入目,可以說就是個「英語渣」這樣的我們怎麼會能幫助到孩子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從幾歲開始接觸英語是最好的
哈佛大學的教授此前進行了一次腦科學研究結果發現:嬰兒在出生之後就已經可以辨別所有語言發音了,這種能力會在其6~12個月時迅速下降。
研究顯示的結果就說明接觸語言越早越好,處於嬰兒時期的他們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們會聽,父母在此時便可以進行啟蒙的第一步。
我這裡還有一個例子,美國匹茲堡大學語言學的一位老師,她的女兒尚且在襁褓裡時,她就會給寶寶說包括英語在內的13種語言,後來孩子3歲就會寫作文,4歲開始用多國語言寫劇本,5歲時可以說八國語言。
但是很多家庭都早就錯過了黃金時期,等到想開始做英語啟蒙的時候,孩子基本都已經有了自主意識,如果不是特別感興趣的孩子,多少都會對學習英語這件事情產生一些牴觸情緒,家長此時也不能一味強迫或者嚴厲指責。
其次,弄清楚孩子抗拒英語的原因
沒有進步也沒有動力很多父母選擇的辦法是不對的,孩子學習了很久並沒有進步,同時得不到身邊人的鼓勵,漸漸就會失去興趣,也就是沒有動力。
一些父母覺得自己的英語能力差,所以就花重金聘請外教,但是孩子突然看到不認識的老師反而會有緊張,最後未必能夠達到理想效果,其實對於英語的啟蒙完全沒有必要過多的投入金錢,可以在家裡親自培養。
英語似乎不重要孩子在所處的環境都是使用中文叫苦的,生活中沒有使用英語的地方,潛意識中就覺得學習的意義不大。
學習難度太大學英語同玩遊戲相比,孩子會更加喜歡後者,而且英語中有相當多的知識和詞彙,學起來又十分枯燥無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孩子當然會「知難而退」。
最後,英語啟蒙的5個方法對你應該有幫助
1、不依賴單一途徑
父母的思維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孩子的英語啟蒙除了繪本就是英文動畫,這種途徑特別單一。其實我們還可以搜索一些英文歌曲,英文兒歌給孩子聽,日常生活中還可以編一些簡單的情景對話來玩。把這些方式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英語佔據更多的時間。
2、建立在興趣之上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這句話雖然聽爛了,但是我依然要說。對於學習一新的東西,一定要有興趣,興趣才是原動力,英語啟蒙也逃不出這個定律。如果平時孩子很喜歡小動物,對於科普知識很有興趣,可以多找一些相關的英文視頻音頻和書籍。
3、跟孩子共同學習
父母都覺得自己已經有了穩定工作,不需要繼續學習英語技能,其實可以借著給孩子啟蒙的機會共同進步,每天拿出固定時間陪他們一起背單詞、造句和互動,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4、創建放鬆的氛圍
很多父母把學英語的時間看得很重,要孩子正襟危坐在桌子前面,其實學英語不必要這麼嚴肅,還不如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地點,比如沙發上、飄窗前,打造一個放鬆休閒的環境。
5、創辦一個英語角落
房間的布置尤為重要,因為有研究顯示大多數孩子都會選擇封面朝向外部陳列的書籍,所以家長專門整理出一個區域,可以把英文書擺放整齊,在買書的時候可以帶著孩子共同前往,讓他們自行選擇。
其實給孩子英語啟蒙其實不是難事,重要的是儘早,而且根據孩子年齡增長,就需要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就要做長期培養的準備,還有的父母會說,自己根本不會說英語,要怎麼給孩子創造英語環境呢?
最好的環境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只有跟孩子一起學習了,孩子才會對英語產生好奇,父母的英語啟蒙才會起到最佳效果。
想要讓孩子對英語產生興趣,父母可以通過簡單實用的英語單詞、容易記憶的兒歌和歡快的英語歌曲等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還可以讓孩子多「看」。
這本《幼兒英語啟蒙》就是我曾經給我孩子用的,這本書借鑑了心理學教授詹姆士的「全身反應法」,其中既提倡了孩子的動作反應,又注重孩子的語言使用能力,讓孩子在動手、動口、動腦中學習英語。
這裡一共是8本,都是生活化,情景式、互動式的英語學習方法。裡面就是一些簡單的單詞和句子,並不難。而這本書有一個很好的一項就是有一些英語兒歌,而且可以用手機掃一掃去看書中的小視頻,就像動畫片一樣好玩。
這裡的掃碼伴讀,對我們90後這種我「英語渣」是和很友好的,不會念不要緊掃一掃就能得到最標準的發言,讓父母和孩子的親子共讀,達到英語啟蒙的最佳效果。#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