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脾胃好不好、氣血足不足?中醫「十看」來幫你

2020-12-17 文化養生談

如何知道自己脾胃好不好、氣血足不足?中醫「十看」來幫你。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願望。有的人希望自己學識更加淵博,有的人希望自己事業有成,有的人希望發家致富。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那樣的美好願景,它隨各自的生長環境而千變萬化。但是,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希望自己身體更強健。

什麼樣的身體,才算是健康的身體呢?

想要嚴格定義「健康」,可能還真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明白的。但通俗點說,健康的身體,至少應該沒有明顯的「虛弱感」,也不會有什麼功能上的障礙,能吃、能拉、能睡。

而想要達到這個標準,在中醫看來,氣血充足就是最基本的保證。

現代人說到氣血,總有一種「玄乎」的感覺。受現代科學常識的影響,「血」的概念還算能理解,而「氣」則是完全超乎常識的一個概念。

而中醫認為,無論是「氣」還是「血」,它們都是機體生理活動的基礎物質。我們餓了就要吃飯,身體的臟腑也一樣,它們也要「吃飯」,只是它們的「飯」就是氣血而已。

而氣血,雖然被中醫高度重視,但它們卻是不能直接「吃」的,而是從食物、通過進食而獲得氣血的原料,然後被「加工」成氣血。這個消化和加工的過程,主要依賴於「脾胃」。

所以,脾胃就是氣血的生產工廠。它們的生產能力不足,氣血的產出就會不足;反過來推斷,氣血不足時,多數也意味著脾胃不是那麼強健了。

因此,想要身體健康,至少得先保證氣血的充沛。而保證氣血充沛,很大一部分就得調理脾胃、保持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這,可以說是中醫養生的一個基本方式。

但是,脾胃深居體內,氣血也是循行在固定的通道。尤其是「氣」,更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可感知卻又不可觸摸的,如何知道自己的脾胃好不好、氣血足不足呢?

中醫對此的對策,就是「望聞問切」四診。其中,「切診」最需要經驗的積累,一般單獨闡述。

而「望聞問」三者,尤其是「望、聞」兩者,主要靠眼睛和鼻子主動獲取信息,也是最簡便的辨別途徑,所以比較容易為我們普通人所接受。(望和聞,並不能直接將其劃分為眼睛和鼻子對應,有時候,「聞」也是通過眼睛實施的)。

歷代醫家總結出來的經驗,對於判斷脾胃好不好、氣血足不足,有「十看」之說:

相關焦點

  • 脾胃不好,五官易知,中醫推薦2道食療方,脾胃好了,氣血足了
    中醫非常重視脾胃健康,因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生成的根源。因此脾胃不好的人,氣血同樣也會不足,而氣血不足又會致各種疾病的產生,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因此日常生活中只有養好脾胃,才能充足氣血,最終才能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怎麼看出脾胃是否健康?
  • 脾胃不好表現多 8種健胃方法來幫你
    原標題:脾胃不好表現多 8種健胃方法來幫你   中醫常說,脾胃乃後天之本,人體的氣血是由脾胃將食物轉化而來的,如果脾胃出了問題,那麼人體的氣血、健康都會受到影響,那麼如何知道自己的脾胃是否健康呢?脾胃不好又如何調理呢?看下文來學學吧!
  • 氣血足則陽氣足!氣血不足的表現與危害如何?如何彌補氣血不足?
    氣血足則陽氣足!氣血不足的表現與危害,如何彌補氣血不足?   氣血足與否,並非只是女人的專利,總有個誤區認為補氣血是女人的事,而男人只是補腎精。
  • 脾胃好不好看手就知道,老中醫1個食療方,脾胃好了,氣血足了!
    脾胃是我們的「命根子"。人們常說"生命之樹長青",如果把生命看成一棵樹,那麼,這棵樹無論生長在哪裡,它對生長的需求都是一樣的,即陽光、空氣和水,構成了人體健康的能量和物質基礎,而脾胃則是「氣血生化之源」,不言而喻,生命賴以持續的根本在脾胃。
  • 氣血足不足看6處 4招幫你把氣血補回來
    什麼是氣血不足?氣血不足,即中醫所說的氣虛和血虛。氣、血來源有二:一是先天之精氣,即父母的先天之精;二是後天之精氣,即脾胃運化的水谷與自然之精。氣推動血液運行,血作為氣的載體,氣血相互滋生,氣虛則血少、血少則氣虛。所以,當人體氣血不足時,容易出現精神恍惚、心悸不安、關節疼痛、消瘦或肥胖等問題。
  • 如何有效的調節氣血不足
    對於女人來說,氣血不足是需要好好的進補的,不管是食物補還是藥物補,及時的補充氣血是非常的重要了。否則臉色蒼白、長斑、月經不調、頭髮乾枯等問題就會隨之而來,這肯定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氣血是人體活動的基本支撐,如果氣血不足就會讓我們的整個人顯得萎靡,沒有精氣神。接下來小編告訴你如何有效的調節氣血不足,請看下文有哪些方法。
  • 脾胃好不好,看臉就知道!這幾點調理建議,值得收藏!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脾胃肝膽科副主任醫師陳潤花說,脾胃是後天之本,負責全身營養物質的運輸和吸收。五官也要靠脾胃滋養,尤其是面部。如果脾胃不好,通過「察言觀色」就能看出來。1.看面色。健康的面色是明潤光澤的,如果脾胃虛弱,運化出了問題,面部就會發黃或發白,缺少光澤。
  • 脾胃虛弱肝不好,氣血也常不足,試試從腳上「做功夫」,打通經絡
    二、肝不好:肝不好引起的氣血不足,主要是肝藏血不足的問題,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肝不藏血」。以上「兩個方面三種情況」,就是引起氣血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們常說的「體子虛」,其實大多就是這三種情況。於是,關於氣血不足的調理,我們自然就想到要「健脾益胃」,以保證氣血的生化;或者柔肝養血,讓脾胃生化後的氣血,能得到肝的濡養。實際上,大多數的氣血不足,我們最常用的就是「吃」,用「吃」的方法來補充不足的氣血,這就是「食療」。
  • 御臻楊氏:氣血不足怎麼辦?中醫教你1個方子調好氣血!
    一旦氣血不足,長時間下去將導致人體機能全面失調。那麼,氣血不足的人有什麼症狀呢?又有什麼方法可以調理氣血呢?不妨來了解一下。氣血不足的表現:①舌質氣虛的人,舌質為淡,有齒痕,舌苔為「薄白苔」,有津液。1個方子教你補氣益血:氣血虛,就要補益氣血,因為氣血有一種互生互化的關係,血充足了,它可以載氣也可以營養氣,氣充足,也可以化生新的血液,所以氣血不足的人要「氣血雙補」!八珍湯:「氣血雙補」有一個很著名的方子叫做「八珍湯」。
  • 氣血不足,提前衰老,補養氣血這3個方法都很實用!
    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氣血好,代表五臟六腑運行正常,病邪就不易入侵,自然健康又長壽。中醫認為「氣血通則萬病滅」,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生病,大多數都是因為氣血不足造成的,如果氣血充足,病邪就難以入侵了。中醫又說:「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
  • 氣血兩虛、睡眠不好如何調?中醫:活用一杯「參芪術茶」
    「身體稍微活動下就容易冒汗,尤其是背部,每次出汗都汗溼衣服,睡眠也不太好,頭髮最近幾年白了很多,手腳冰涼,身上溼氣很重,上廁所很難衝乾淨,還容易感冒,去中醫院看說是氣血兩虛,如何調節?」 氣血是生命之本,是機體保持年輕活力的源泉。不論是女性還是男性,都離不開氣血的滋潤。
  • 氣血足不足看這裡,讓人氣血兩旺的方法
    溫馨提示:問題:親是不是你看到好的文章後,想收到更多的文章但是你不知怎麼關注?(關注全免費)答案:請點擊最上面的茶詩佛意後再點擊關注,或者添加公眾號csfy66關注一說起氣血,一般人都覺得是很玄的東西。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
  • 氣血足不足,摸下脈搏或就知,怎樣的脈搏,說明可能是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對健康的影響比較大,還會影響壽命,一旦出現氣血不足的情況時,就要及時的補氣血。如何判斷自己氣血足不足呢,摸一下自己的脈搏,或就能知道了。什麼樣的脈搏,說明一個人可能氣血不太足?正常在人平靜的狀態下,這隻手的脈搏跳動應該是比較有力氣的,你是能夠感受到明顯的跳動的。若摸到這種強有力的脈搏跳動,說明氣血多半是比較足的。若當你摸不到明顯的脈搏跳動,好不容易摸到了,發現自己的脈搏跳動的非常微弱,若不仔細和用力去摸,可能都摸不到它的跳動。當摸到了這種微弱的脈搏的時候,說明你可能是氣血不足了。
  • 女人氣血不足這樣調理見效快
    氣血不足對我們的健康還是非常重要的,健康的身體是我們都需要的啦。所有,我們一定要保證身體的氣血足,氣血是人體活動的基本支撐,如果氣血不足就會讓我們的整個人顯得萎靡,沒有精氣神。那麼氣血不足如何調理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氣血不足的症狀有哪些。
  • 身體若有這7種症狀,是提示你氣血可能不足了,如何調理?
    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的根本,氣血足,則身體健康;反之則體虛多病。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加上不節制的熬夜和無規律的飲食作息習慣,大部分現代人都有氣血不足的現象,因而身體經常會出現各種狀況。而想要身體健康、精神飽滿,就必須得養好氣血,在了解如何養好氣血之前,我們得先知道「氣血不足的表現」,才能快速自檢,及時調理。氣血不足有哪些表現呢?這7個症狀要注意了!1、牙齦出血。
  • 三種表現,可能是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健脾養胃要做好一點
    三種表現,可能是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健脾養胃要做好一點。我們都知道氣血不足大多由脾胃虛弱引起,所以,很多人都很在意自己的脾胃好不好,氣血足不足。然而,如何判斷自己的脾胃健運與否、氣血虛實與否呢?中醫有雲「有諸內必形諸於外」。也就是說,體內臟腑經絡的陰陽氣血之變化,都會在體表反應出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症狀」。但是,脾胃不是一天就虛的,氣血也不是一天就不足的。從脾胃虛弱到氣血不足,最後才被我們注意。如果能越早發覺,也就可以儘早調理,所謂「消滅在萌芽之中」。
  • 中醫認為脾胃乃先天之本!脾胃不好會有3個表現,養好脾胃注意3點
    脾胃是身體很重要的器官,在中醫的角度上來講,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的一個主要關鍵,如果一個人的脾胃不好,身體的氣血就會不足,也就會讓身體的各個部分得不到滋養,從而讓身體出現疾病。所以有中醫提出,在出現身體一些疾病後如果能夠補脾就相當於治病,可能有一些人對於中醫並不是特別了解,也不知道中醫上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身體補脾?一起來了解下。脾虛對於身體有什麼影響?脾虛往往是由於脾氣虛損引起的,會導致脾臟生理功能異常。這個時候,人體的消化能力以及抵抗力會下降,從而身體的水液會發生滯留,溼氣無法排出。
  • 脾胃不好了,常有3個表現,如何調理脾胃?記住「一方三法」
    脾胃不好了,常有3個表現,如何調理脾胃?記住「一方三法」。 在中醫理論裡,素有「脾胃為後天之本」之說。而為什麼這麼說的原因,其實就是一點,那就是「脾胃氣血生化之源」。 中醫認為,生命活動存在與持續的基礎,就是「氣血」。
  • 氣血不足吃什麼調理的又快又好,而且不傷身?
    意思就是,氣色,是五臟六腑氣血的外榮。而常說一個人的氣色好,其實就是在說她的氣血足。 熬夜、久坐不動、飲食不節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導致傷害氣血,因此氣血虧虛已經是現代人普遍的毛病,只不過程度輕重而已。
  • 氣血不足怎麼調養 中醫只需一招讓女人擁有好氣色
    對於女性來說,除去化妝品的存在,需要的是一個好的氣色!好的氣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中醫認為,「血為氣之母,血載氣以行」,就是說,女人的氣色是以血液的循環為根本,要想健康漂亮,氣血不足肯定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現代的醫療水平是特別發達的,所以可能對於氣血的治療是比較簡單。那麼,古代的女性是如何治療氣血不足的症狀的呢?相必很多人已經有了這方面的了解,沒錯!中醫能夠得到海內外的認可,有很多方面都是因為中醫對於身體一些病症的調理,尤其是一些穴位按摩,更是能夠達到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