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巖的蛻變,只為那「國際藝術村」的夢!

2020-12-18 騰訊網

聽蟲聲、聞鳥鳴

登山路、採野果

厭倦了城市的喧囂

鄉村的靜謐成為許多人的選擇

江東鎮焦巖村位於金東區最南端,與婺城區、武義縣交界,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村子。

從名不見經傳,到如今「房院變花園,村莊成景點」,這個美麗鄉村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

每到周末,村道兩邊總會停滿遊客的車輛,他們笑意融融地品嘗著農家菜,飽覽秀美的水庫風光。

一開始真沒想到會得到那麼多人關注,這幾年,我們加緊提升村莊環境,築巢引鳳,希望更多項目在焦巖落地生根。

——村黨支部書記胡飛躍

目前村裡的雲起水岸·藝術小鎮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強弱電改造也在抓緊進行,村莊正處於蛻變的關鍵時刻,期待更美好的未來。一個風景優美、設施完善、遊客絡繹不絕的「國際藝術村」已越發清晰。

機緣巧合

第一棟民宿成點睛之筆

沿著金武公路一路直行,過了江東集鎮,不一會兒就能見到碧波蕩漾的武義江。焦巖村就坐落在江邊,依山傍水,空氣清新宜人。

美麗的風景吸引著都市生活的人。幾年前,在市區做室內設計的鈄利群通過導航來到焦巖村,一下子被該村獨特的鄉村風情和錯落有致的房屋布局吸引住了。「我是聽一位朋友說起,焦巖村風景秀麗,值得一去,就開車尋到這裡來。」提到與焦巖村的淵源,她感慨不虛此行,「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一條江穿村而過,當時我就想,如果年老時,能坐於江邊,笑看往昔該多好。」

心動不如行動,鈄利群心中的歸隱夢被點燃,後續多次前往村莊踏勘。「第一次到焦巖,還在遺憾村裡沒有吃飯的地方,半個月之後再來,農家樂就開起來了。」這個變化讓她感覺到,村裡挺關注旅遊發展。正好她本身就從事設計行業,接觸過不少房子改造,於是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保留老房子韻味的同時改造它。

從山上運來黃泥,和上稻草粉末塗抹在房屋外牆,購置木頭間隔房屋內部,搭建木製樓梯、護欄,在水龍頭下設置石板平臺……種種奇思妙想下,鈄利群在群山環抱的焦巖村擁有了一間幽靜閒居。輕輕地叩響門環,古色古香的桌椅、精緻的茶具……房子裡處處是小屋主人的心思,散發著溫暖祥和。

捻一抹清茶,焚一縷清香,靜看雲捲雲舒。鈄利群將改造好的老屋取名為「閒居」,時常邀請三五好友,讀書靜心,江邊漫步。

這座獨特的建築佇立在武義江邊,給來往遊客新奇的視覺享受,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觀念的衝擊。「第一幢民宿的誕生,引來參觀者無數,也真正讓我們知道,本土的才是世界的。」胡飛躍說,要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農村,少拆房、不拆房,少砍樹、不砍樹,少填塘、不填塘,保留淳樸味道是關鍵。

精心謀劃廢

舊房屋改造進行時

鈄利群「第一個吃螃蟹」,焦巖村村兩委也坐不住了。

「村裡的老房子挺多,我們希望通過一批老房子改造,帶動村裡民宿相關產業發展,從而吸引更多村民參與到民宿開發中來。」胡飛躍表示,鈄利群改造的民宿非常有鄉愁的味道,和鄉村美景也很契合。他希望村裡的老房子儘可能「廢物」利用起來,帶動村民致富,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通過排查摸底,焦巖村收集整理閒置的民房近30棟,計劃開發一批民宿、酒吧。村民徐琦良家的老房子佔地約100平方米,得知村集體要統一收集老房子綜合利用開發之後,他二話不說與村集體籤訂了協議。「這是村莊發展的大好事,我們要積極配合,村莊發展壯大了,才有每個人的幸福生活。」他說。

百廢待興,在美麗鄉村建設的浪潮中,投資者盯上了焦巖村的「好山好水好環境」。2017年,來自廈門的睿珂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魏煌雄來到焦巖,帶來了雲起水岸·藝術小鎮項目。他和他的團隊致力於將焦巖打造成中國第一個以鄉村田野為載體,以設計為亮點,以人文為底蘊,以藝術為核心,全開放、全視野、全天候的藝術殿堂。它或是一個將藝術與鄉村無縫結合,將鄉村與文化完美融合,將現代與傳統自然交匯的藝術田園綜合體。項目計劃總投資2.7億元,擬用地1500畝,利用30餘幢民房和土地開發旅遊業,打造藝術度假山莊。

如今,第一批8棟民房正在改造中,預計變身為特色遊客中心、特色民宿和國際藝術大酒店。其中,特色遊客中心已經建成,與農村文化禮堂融為一體。兩棟特色民宿主體建築已經完成,細節改造進行中。

走進遊客中心,入口就能看到別致的風景:門口裝飾用竹子做成,頭頂倒懸著漆成了紅色的竹籃,過了四四方方的天井,就能看到一張木製的古樸長桌,今後也將是遊客休憩的地方,頭頂燈設計得別有一番風味,六個「M」字形的燈架並排懸掛,像六隻蝙蝠盤踞在屋頂,寓意著六福……

「等到第一批民宿和酒店開放,焦巖必然再一次迎來巨變。」廈門睿珂文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麗敏如是說。在她的帶領下,記者實地參觀了民房改造現場。「這邊會有一個無邊泳池與咖啡館,那邊的民宿每一棟都有不同特色和主題,會給住客不同驚喜。」一棟棟民房、一片片空地,在賈麗敏的描繪下,變成了一幅幅藍圖。

據悉,項目建成後,還計劃通過舉辦焦巖藝術寫生節、鄉村藝術博覽會、國際藝術青年駐站計劃、藝術衍生品創意集節等活動吸引更多人氣,致力於打造浙中人文綠洲、華東的藝術地標。

美麗蝶變

村容村貌提檔升級

項目的引進,讓村兩委逐漸意識到,很多人願意來焦巖,村莊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主要因素。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對村容村貌進行提檔升級,是今後一段時間及長期的重要工作。

許多年前,焦巖村是個以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年人均收入只有8500元的薄弱村,唯一的優勢就是依山傍水,山林3145畝,耕地309畝,村後的山上林木茂盛。藉助這一生態優勢,焦巖村一方面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建設美麗庭院,另一方面,結合村莊布局特色,建設諸多特色小景觀,建設後山遊步道、綠道,打造水文、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美麗鄉村。

「現在家家戶戶都拆掉了原來的破舊圍牆,請設計師幫助打造美麗庭院,做到家家有風景、處處有風景。」胡飛躍介紹。村裡的道路實現了硬化、綠化、淨化、美化,村道暢通、居住環境優美,每個村民都開始自覺維護起這份來之不易的美好。各家各戶自覺地清掃房前屋後,家門口整齊有序地擺放著垃圾分類箱,垃圾亂倒的現象沒有了,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在焦巖的進村口,一座白色立體雕塑格外顯眼,白色立方體橫向延展,藝術性的構造奪人眼球。據介紹,雕塑的名字叫煙波畫船,它蘊藏著武義江的流向,同時它裡面還暗藏著焦巖的拼音縮寫「JY」。

在焦巖的後山,2000多米遊步道蜿蜒而上,成為村民散步健身的場所。附近正在改造的沿江綠道,還將連通國湖村段。村民柯瑞明家就在後山山腳下,出門向右走幾步,就可以通達遊步道的石階。遊步道建成之後,他就有了吃完飯後到山上走走的習慣,既可以幫助消化,鍛鍊身體,又能欣賞風景,放鬆心情。他說:「後山風景宜人,山體基本由巖石構成,林木又多,外面太陽光最強烈的時候這裡也見不到陽光,是個休閒好地方。」

下步的建設中,這個「國際藝術村」將建成藝術生活區、四季寫生區、藝術體驗區、文藝表演區、藝術互動區等5區,以及藝術寫生基地、藝術影像基地、國際公益藝術教育基地、舞臺劇實驗基地、藝術版權交易基地、國際藝術交流基地等六大基地。今後將通過接待寫生愛好者,以及攝影、影視、微電影團隊,組織培訓、演出等獲得收益,預計將帶動周邊文創衍生品消費。

接下來,焦巖正將在村口建設一座AAA級旅遊生態公廁、擁有50個車位的停車場、進村沿線景觀小品、武義江南岸護堤景觀牆、北岸親水平臺和進村沿線歐洲風情小鎮風格的牆體立面……一步步清晰的規劃,是焦巖村蝶變帶給村兩委的信心。胡飛躍表示,他們將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養生度假為特色,開發慢生活主題民宿、四季芳香花海、休閒遊步道等項目,打造以「江畔風情、休閒焦巖」為主題的鄉村特色景區。

未來可期

村民紛紛加入「旅遊+」行列

項目的入駐,給焦巖的村民堅定了發展旅遊的信心。村莊人氣的增長,也讓許多村民看見了增收的希望。

村民胡毓廣是村裡第一家農家樂的創辦者。他說,村子依山傍水風景秀美,近兩年,來村裡遊玩的人越來越多,但是自己經常聽到遊客抱怨這裡沒有農家樂,吃飯不方便。聽得多了,胡毓廣的一個想法冒了出來:辦農家樂為遊客提供餐飲休閒服務。

2015年8月,胡毓廣收拾好自家居住的農家小院,在家門口擺放上桌椅,後院改為廚房,辦起村裡第一家農家樂。「我們沒有從外面請廚師,我妻子便是農家樂的主廚,端菜、收拾餐桌、洗碗都是自家人。」他說。

「這裡有山有水空氣清新,吃的又是原生態,真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來自市區的遊客李女士一邊品嘗農家菜,一邊高興地說。隨著到村遊玩的人逐漸增多,胡毓廣家的農家樂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之後,他的兒媳婦也回家幫老兩口打理農家樂。「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年賺個七八萬不是問題。」辦農家樂讓胡毓廣嘗到了甜頭,也讓其他村民看到了希望。

焦巖村民積極響應村兩委號召,參與到創辦農家樂、改造民宿的行列中來。村民葉文升就是其中之一。「之前村裡分批次帶著我們這些有意願開民宿的人出去考察,大家都受益匪淺。」葉文升說,他去了磐安考察,看見很多把自家房子改成民宿的案例,有模有樣,很有借鑑意義。他拍了許多照片回來後,立即著手對自家進行設計改造。

葉文升的房子就在遊步道邊上,他投入60萬元改建民宿,從裡到外裝修一新,但是依舊保留了木製架構,裝修風格也是古色古香。「大公司都來我們村搞投資,我們這些村民更相信政府,能夠把村莊旅遊搞好,大家一起受益。這個民宿前期投入雖然不少,但自家房子本來就要裝修,多投一些錢也沒事,以後肯定能惠及子孫後代。」說起今後村莊發展,葉文升信心滿滿。

據統計,目前焦巖村已有10多戶村民參與到「旅遊+」行列,不少民宿建設已經完工,目前可以提供50多個床位。

金東融媒體中心記者:戴翠雯

編輯:黃紫依 責編:吳奕靜監製:樓盼

相關焦點

  • 探訪臺北國際藝術村:創造開放的藝術空間
    ,那裡就是現今的臺北國際藝術村——藝術家相互交流並且對外開放的藝術空間。  這座建於一九五三年,外觀平凡無奇且閒置多年的建築,在一項名為「閒置空間再利用」計劃推動下,於二〇〇一年開始營運,二〇〇三年五月藝術村正式委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經營管理,為世界各地的藝術創作者,建構一個國際交流平臺。  正如「村長」,也是「臺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長蘇瑤華所言:這裡最大的特色是,在藝術村工作室開放日,藝術家工作室等空間都是開放給所有遊客欣賞體驗的。
  • 相思村的7年「蛻變」
    7年過去了,相思村成為雙峰縣鄉村振興示範點,2017年整體脫貧退出,2019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10.2萬元,人均收入超萬元。7年磨礪,破繭成蝶,相思村是如何完成這一「蛻變」的呢?該村勝利組已脫貧戶鄧燕梅,提起當年的緊日子,眼淚禁不住在眶裡轉:「一家4口人住在30平方米土磚屋,冬天漏風,夏天漏雨,出門都是泥巴路,夜晚一片漆黑,不敢出門。」
  • 「文藝範」蛻變 在長沙享受一流國際文化藝術盛宴
    快樂女聲、快樂男聲等娛樂文化的流行,是草根文化代表著長沙發展初級階段的文化特徵,但當長沙提出向千萬級、國際化都市邁進,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和價值開始面臨新的提質和轉型,從「娛樂長沙」轉向「國際長沙」,從「娛樂長沙」蛻變到「文藝長沙」是必然趨勢。
  • UHN國際村-前沿建築初成氣候
    以樓、橋組合成「鏤空」建築,其獨特的設計形態和開發理念,無論在工程方面還是在建築藝術方面,UHN國際村都可以與國家大戲院、央視新大廈一起劃歸為新北京建築群的代表。而作為住宅建築,UHN又是唯一的。  「住宅可以不象住宅,平穩的、定義化的住宅式樣已不是這超資迅時代的造型。資迅的流動性、多向性、四維性,在新的住宅建築上應有所體現。」
  • 15天,「蛻變」!8歲女孩首次登臺,山裡的孩子實現藝術夢
    8月9日下午,在長沙馬欄山中國原創音樂劇基地裡,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完成了短短15天的藝術集訓,他們用一場堪稱專業的匯報演出,贏得了現場所有觀眾的掌聲。這位媽媽名叫向海香,來自懷化沅陵獅子坪村,此刻,她8歲的女兒譚鈺昕正在表演節目,這也是小姑娘人生中的第一次登臺表演
  • 息烽縣高硐村:「黃金五年」蛻變記
    鄭傳明在自家新修的灶臺前忙碌過去那些年,鄭傳明家因常年缺乏勞動力,只靠種植傳統低效農作務為生,經濟收益單一。2014年,他被村委會識別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張紅福在自家小賣部整理貨架曾經的高硐村是息烽縣相對貧窮的村莊,貧瘠的土地佔60%,不適應傳統低效農作物種植,貧窮凋敝的形象與富美鄉村形成巨大反差,而今漫步村中,只見民居嶄新、道路寬闊、村容整潔。
  • 漢中藝之夢藝術培訓學校2020年「以夢為舞」首屆公演圓滿舉行
    漢中藝之夢藝術培訓學校2020年「以夢為舞」首屆公演在漢中市吾悅廣場成功舉行。寶貝們用最精彩的節目、最美的藝術展現了我們藝之夢的風採,我們將守望每一個孩子的夢想,讓她們的夢想在這裡放飛,在這裡遠航。」藝之夢藝術培訓學校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青少年藝術培訓的專業教育機構
  • 西安滻灞絲路國際創意夢工場 雕塑及裝置藝術方案設計徵集公告
    絲路國際創意夢工場項目總建築面積為11.5萬㎡,項目以文創產業為龍頭,孵化器為引擎,集展示、藝術、商務、酒店於一體,將建設成為配套齊全的第四代新興立體孵化生態園區。絲路國際創意夢工場於2017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目前為完善項目需求,突出文化藝術氛圍,提升客群互動性,西安世園置業有限公司聯合陝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主辦——滻灞絲路國際創意夢工場雕塑及裝置藝術方案設計,現面向全國進行徵集,具體事宜公告如下:一、項目名稱西安滻灞絲路國際創意夢工場雕塑及裝置藝術方案設計二、主辦單位西安世園置業有限公司
  • SIA為藝術國際生保駕護航
    下大力氣完善「平安留學」機制,維護留學人員合法權益和切實利益,將應對疫情過程中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做法進一步制度化、常態化,為廣大學子實現留學夢保駕護航。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我們更加專注於新產品的研發和升級、優化自身教學服務,努力為學員創造和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價值服務。」SIA國際藝術教育創始人兼CEO劉子陽說.SIA國際藝術教育成立於2011年,在全球11個城市設有14家學習中心。
  • (美麗中國行)上金貝的「中華畲族第一村」夢
    (美麗中國行)上金貝的「中華畲族第一村」夢 圖為上金貝村依山伴水   中新社寧德5月1日電 題:上金貝的「中華畲族第一村」夢  作者 呂巧琴 葉茂  沿著彎曲卻平坦的水泥公路盤山而上,一座嶄新的牌坊高高矗立
  • 就是這麼任性——浸泡村國際英語赴美考察季
    12月16日,浸泡村國際英語攜手國內眾多頂尖英語教育機構結束本次為期11天的赴美考察學習之旅。此次考察收穫頗多,浸泡村國際英語創始人及工作人員先後拜訪Harvard University、Yale University、Tesla、Google等國際知名學府和公司。
  • 那奪村的「彩雲計劃」
    11月21日,張萍(右三)和孩子們一起走在那奪村裡。  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那奪村是一個彝族村落,離縣城35公裡,有72戶人家,2013年底被認定為貧困村,多數孩子為留守兒童。2016年,她在朋友圈偶然看到硯山縣那奪村孩子的照片,心被緊緊揪住,決心為孩子們做點什麼。於是,張萍和丈夫計劃通過義務輔導和資助貧困家庭子女學習舞蹈的方式,幫助山區留守兒童探尋人生的另一種可能,並把這個計劃稱為「彩雲計劃」。  從此每個寒暑假,張萍夫婦都要前往那奪村教孩子們跳舞,平時則請當地的老師和志願者免費來教課。
  • 打造全新美語學習體驗 洪恩兒童美語村落戶永旺夢樂城(組圖)
    致力於中國兒童快樂成長的洪恩教育近日又有大動作,其斥重資打造的中國首家大型兒童美語學習部落—洪恩兒童美語村於1月17日揭開了神秘面紗。  洪恩兒童美語村位於北京昌平永旺夢樂城2層(NO252~253)。
  • 採風團深遊「美村」,只為那一縷花香而來
    村居裡的景色獨好,網友為之傾心志願者的豪情:我們有陳村最美的入村大道!  帶著對美景的依依不捨,離開文海河岸後,採風團正式入村。莊頭村位於陳村西北部,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因南宋一吳姓人家於村北設莊,村人慣稱此為莊之頭,因而得名「莊頭」。  在莊頭美村志願者湛姐是採風團的導遊,作為土生土長的莊頭人,湛姐頗為自豪地問道,「這條入村大道是陳村村居中最漂亮的,大家有沒有感覺到?」
  • 「窮土地」收穫「幸福果」——青海前溝村的美麗蛻變
    新華社西寧12月7日電題:「窮土地」收穫「幸福果」——青海前溝村的美麗蛻變新華社記者解統強自從家裡新裝了暖氣片,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申中鄉前溝村村民王錄巡山歸家後,都要看看鍋爐水泵控溫器上的數字。前溝村第一書記趙雪彬介紹,為了優化種植結構,近些年,前溝村除了實施當歸、黃芪等藥材種植項目,還開展蕨蔴良種繁育、苗木和樹莓種植項目。早在2009年,前溝村引進樹莓種植項目,村子就與這「紅果果」結下了「不解之緣」。2011年,在前溝村黨支部書記晁沐帶領下,村裡成立青海樹莓農業產業化有限公司,王錄和妻子馬常芳將家中8畝土地流轉給了公司。
  • 寶可夢擁有更多的進化,轟隆雉雞迎來蛻變,堅盾劍怪化身為騎士
    為了讓大夥過把Mega進化的癮,社長今天為大家帶來民間大神的寶可夢Mega(超級進化)形態,一起來看看吧!PS:非官方,純屬娛樂,認真你就輸了~原來還有這種寶可夢~風妖精口袋妖怪BW系列雖然可玩性很高,但是因為動畫的原因,整部BW系列產品都近乎被人埋汰,甚至有些寶可夢粉絲還不承認這部作品的存在。為此社長也不打算洗,畢竟BW,我拿頭洗?也正因為如此,或許很多人都不記得風妖精這隻寶可夢了。
  • "蛻變Sea and land"周穎超個展今天下午在北京798藝術區開幕
    歐洲科學藝術和人文學院 院士安特·格利博達曾經為著名油畫家周穎超寫過一篇推薦文章,向歐洲藝術界推薦周穎超的藝術作品,全文如下:筆者第一次與周穎超短暫的接觸是在二零零五年,那是在北京。他當時和幾位畫家在一起。
  • 那奪村的「彩雲計劃」(5)
    新華社照片,昆明,2020年11月23日那奪村的「彩雲計劃」11月21日,在那奪村彩雲計劃公益志願服務中心,身穿民族服裝的孩子們在張萍(下)帶領下練習舞蹈。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那奪村是一個彝族村落,離縣城35公裡,有72戶人家,2013年底被認定為貧困村,多數孩子為留守兒童。家鄉在硯山縣的張萍是一名從業20多年的舞蹈老師,常年工作生活在北京。2016年,她在朋友圈偶然看到硯山縣那奪村孩子的照片,心被緊緊揪住,決心為孩子們做點什麼。
  • 堅守村小43年 只為鄉村娃娃的求學夢
    他,像一支蠟燭,點亮了鄉村娃娃們的求學之路,卻燃燒了自己43年的青春;他像一名園丁,退休後又再次回到熟悉的三尺講堂,只為了祖國的花朵能夠絢麗多姿的綻放。他就是郭北鎮亢家村小學教師,今年65歲的曾會章。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由於亢家村交通閉塞、條件艱苦,偏遠的村小很難留得住老師。眼見孩子們就要因缺少老師而失學,22歲的曾會章毅然選擇到村裡當上了民辦教師。
  • 海口江東新區芳園國際藝術村開建 30名藝術志願者給600米村道繪...
    海南日報海口4月22日訊(記者 張期望)近日,海口江東新區芳園國際藝術村開建,一場以「藝術改造鄉村,助力江東振興」為主題的藝術彩繪活動同時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30名藝術志願者將通過開展為期14天的手繪活動,將該村一條長約600米、寬約5米的村道打造成彩繪之路,為前來參觀的遊客獻上一場藝術的視覺盛宴。芳園國際藝術村位於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是海口江東新區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同時也是海口江東新區14個鄉村主題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總投資3.9億元,規劃面積4763畝,一期規劃面積21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