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牛大力從小就愛拿著筆亂七八糟的畫畫。許多朋友建議我送他去美術興趣班培養。我都拒絕了他們的建議。我認為在畫畫這件事上,是要遵循孩子的規律和水平,揠苗助長反而對孩子不好。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則國外的趣聞。
一個3歲的小女孩放學回家告訴媽媽,她認識蛋糕盒上「OPEN」的「O」這個字母。這位媽媽非常驚訝,問她怎麼認得的,她告訴媽媽是幼兒園的老師教的。媽媽先把小女孩表揚了一頓,隨後一張訴狀把小女孩所在的幼兒園告了,要求賠損失費。人人都覺得這個媽媽瘋了!
經歷三個月打官司後,出乎意料的結果是幼兒園敗訴了。因為陪審團的成員們被這位媽媽在辯論時講的一個故事所感動。
她說:「我曾去某個國家旅行,在一個公園看到被人剪去翅膀的天鵝。當地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剪去翅膀是為了防止它們飛走。我太震驚了!同時也感到非常悲哀,為那隻天鵝感到悲哀!它們被剪去了翅膀後,和地上的鵝有什麼區別呢?」
「我為我女兒來打這場官司,是因為我感到我的女兒變成了那隻天鵝。他們剪掉了我女兒的想像力,他們把我女兒儘早的投入到只知道abc的池塘裡!」
當然這都是題外話,我不反對我們的孩子早點學習書本裡的知識,這是大的趨勢,每個孩子的必經之路,提早學是好的。但是我能理解這位媽媽的悲哀,如今越來越多美術興趣班的出現,確實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屬於自己的想像力。
過早的要求寶寶畫得「對」,就是去複製大人眼裡的東西了。孩子們無法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這個奇妙的世界,最後甚至無法自由表達的自己眼裡的世界!
牛大力3歲開始就拿一直筆和一張白紙陪著我工作。每次他說畫完了,我就問他畫的是什麼?無論他在紙上畫出了什麼難以形容的符號,只要他說那是什麼,我都誇他:「譁!太厲害了!我都沒見過這個樣子的呢!」每次被我們誇過的牛大力,都會更自豪的繼續發揮創作!反而越畫越好!
其實很簡單,我們做父母的最好的做法就是尊重他,他畫的畫他說啥就是啥!
當然父母也不是甩手不管。我們可以引導他們觀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孩子得到了更多的生活體驗,就會有不同的創作感受。
日常生活中,葉子不一定都是同一種形狀,也不一定都是綠色的;太陽光不一定都是金黃色的;池水也不一定都是碧綠色的;兔子不一定都是白色的……
(明知不可能獲獎,還要鼓勵孩子去參加設計活動哦!)
我們這代人被規則框住了,我媽教我用「2」畫了只鴨子後,我這輩子再也畫不出別的款式的鴨子了。可我真的不希望未來的孩子們也像我這樣!
今年暑假牛大力的語文作業是寫9位「神話人物」經典故事。他一拿到作業要求,就決定畫一套神話人物卡,他說是現在小學生最流行的卡片,而且圖畫大點可以少寫幾個字,小傢伙量了尺寸後就讓我上網給他買卡紙。
看他畫完後我挺鬱悶的,他畫的真的不像書本裡的神仙啊~他說:「你見過真的神嗎?我腦子裡的神就長這樣,你覺得不對你就畫你腦子裡的吧!」咱就不敢說啥了,隨他吧~沒想到開學交給老師後,竟被老師們一直好評!
(你能猜出這是哪9位大神嗎?)
最後,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給您帶來一些收貨和啟發。祝福每個孩子都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樂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