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醒後,家長這個動作,很容易讓他患多動症,蝸牛習慣很巴適

2020-08-29 peggyp科佳貝貝育兒

如果你問年輕的父母一個問題「你感覺世界上最萌萌噠的人是誰啊?」,相信得到最多答案的便是「我家小寶寶啊,從他出生到現在,我感覺每一天都充滿了驚喜和幸福」。

好吧,其實真的是這個現象,在情人的眼中自己的戀人是貌比西施還要美,在父母親的眼中自己的孩子是重比任何人都要完美的存在。而在所有父母看來,自家娃娃最萌最可愛的一個瞬間,便是他剛剛睡醒的那個時刻。

軟糯無害的水汪汪的大眼睛,輕輕翹起來的沾染了睡夢之淚的睫毛,紅彤彤的就像秋天掛在枝頭的熟透了的紅蘋果般的小臉蛋,白皙乾淨的皮膚,垂涎欲滴的粉紅的嘴唇,被他睡夢時壓的扁扁的柔軟的頭髮,高高舉起的一雙張開合上然後再張開的小手,無一不顯示著他此時的好心情好性子。

這樣軟萌的樣子,真的讓很多的父母都深深的怎麼愛都愛不夠。

姜小白也擁有了這樣的一個生命裡的完美,她的兒子小白魚現在就在床上慢慢地醒過來了。她趕在兒子徹底的甦醒前,從還開著電視的客廳偷偷地溜進了臥室。

小孩兒眼睛睜開,四肢舒展一下,姜小白已經迫不及待地抱起他,輕輕地在他的小臉蛋上「啵」了一下,嘴裡不停地喊著「乖兒子,終於醒了,媽媽陪你一起玩遊戲吧」。六歲的小白魚在媽媽的擁抱和親吻的幹預下, 一個激靈便徹底地清醒過來。

可是這樣醒過來的孩子小白魚,精神並不特別的好,情緒裡似乎有些意猶未盡的躁動,有些時候他都會衝著媽媽發些脾氣,手不停地揮一揮,腿不停地蹬一蹬,情況嚴重的時候還會扯著嗓子幹吼幾嗓子,姜小白將這些小脾氣統稱為「起床氣」。

每次描述兒子小白魚的起床氣時,她都是笑眯眯地,連誇自己兒子呆萌的好可愛,簡直是她見過的最惹人喜歡的孩子。

可是讓姜小白很頭疼的是,兒子上了一年級之後,完全的安靜不下來。班主任老師已經找她聊了好幾次天了,老師和家長配合著想著幫他改掉這個壞毛病,可是無論怎樣嘗試,最後他們都以失敗告終。

於是老師建議家長領孩子去看醫生,因為小白魚的情況很可能是多動症。

懷著沉重的心情, 姜小白和老公領著兒子去了兒童醫院,經過幾項測試和檢驗之後,醫生便確認小白魚真的患了「多動症」。

看著姜小白夫妻兩個充滿疑問的眼神,醫生開始給他們普及:「出現多動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遺傳因素、孩子自身微量元素欠缺、周圍的環境因素以及家庭成員心理因素等等。

例如:家長整天咋咋呼呼靜不下來,孩子也會受其影響多動;孩子睡醒時,家長非常急迫的便將他叫醒,這個時候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打擾有很嚴重的起床氣等等」

直到此時姜小白才知道自己究竟給兒子做了什麼樣的錯誤教育,原來小孩子也需要自我安靜自我修養的時刻。

孩子睡醒後的幾分鐘,他人千萬別打擾,多動症幼兒起因於這些錯誤的習慣

一,錯誤的家庭教育

多動症是一種心理疾病,這種心理疾病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來自原生家庭的教育,父母親或者其他長輩對孩子進行過一些錯誤的示範或者家族遺傳下來的行為模式。

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來說是尤為重要的,於是家長的一些習慣和性格也會慢慢地為孩子所吸收所模仿。家長咋咋呼呼靜不下來,孩子也很可能有樣學樣;家長在做事情的時候注意力總是不集中,孩子很可能也會學到這一點;家長粗心犯錯丟東拉西,孩子也會變成這樣的人。

二,錯誤的叫醒服務

孩子睡醒之後的幾分鐘,雖然大人看到的是她已經睜開眼睛,四肢開始正常活動,面部表情也逐漸豐富起來。

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這些表象之下,他的大腦和思維正在急速的運轉中,他的注意力也是高度的集中著,他的想像力和擴散力也在天馬行空的運轉。

而家長一旦無知的打斷他此時的冥想和愣神,很容易導致孩子精神崩潰,注意力再難集中,想像力和思維擴散得到終止,孩子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從身體上都感覺到了不適。

所以孩子睡醒後的幾分鐘,對他自己來說是黃金時刻,家長最好不要打斷,要讓他自己盡情地享受這個時刻。

三,錯誤的成長環境

一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非常重要。小苗成長需要適度溫度陽光等,孩子也是一樣,安穩的環境、幸福的家庭、幽默的監護人、濃濃的愛情和親情等等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美好環境必須品。

如果孩子成長環境亂糟糟,孩子很容易患上多動症。

育兒寄語一句話: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出身環境,但是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改變他的出生影響他的未來。為了孩子的健康,家長們要給孩子提供優質的家庭教育,溫馨的成長環境和正常的生活習慣,讓孩子與多動症說拜拜。

大家好,我是科佳貝貝育兒,如若大家在平時的教育中有任何其他的觀點和問題,歡迎能夠跟我互動分享、友好討論、共同進步,期待更多的朋友參與其中!

請支持原創,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果發現圖片侵權,請聯繫作者,儘快刪除!

相關焦點

  • 安靜的寶寶也可能患「多動症」?家長警惕了
    大多數人對「多動症」的理解可能就是,寶寶很愛動,上躥下跳,一刻也停不下來,管不住等等。其實這只是「多動症」的一方面,有些寶寶表面看來安安靜靜,但他也有可能患有多動症。」不代表不是「多動症」!因此,家長一般會認為是孩子不努力學習。所以這類型的孩子經常被家長和老師忽略。
  • 多動=多動症?孩子多動症的這些誤區,家長要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孩子一天到晚不停的搗亂,一分鐘也不能安靜,所以有的家長會有疑惑,我的孩子會不會是多動症?甚至有的家長會擔心孩子總是這麼動來動去,注意力無法集中,以後上學了怎麼辦?其實,很多家長誤解了多動症,孩子好動並不代表就患了多動症,孩子好動,其實是身心健康精力旺盛的一種表現。
  • 「科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當心患上「多動症」
    常常聽家長抱怨說孩子很好動,上課坐不住、搞小動作,寫個作業一會兒玩玩橡皮,一會兒去趟廁所,背課文也靜不下心來,真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多動症啊?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並非所有好動的孩子都是「多動症」。家長需要明白一個基本概念:多動症會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95%都不是多動症引起的!
  • 幼兒園孩子被勸檢查「多動症」:千萬別把「好動」培養為「多動」
    但區別在於:好動的孩子如果他的不良行為被老師批評,或者受到家長訓斥,他就會收斂行為;或者在陌生的環境下,多動的孩子也能有意識地約束自己的行為,克制自己,做到適度自控。並且在動作精度上,好動的孩子,動作會靈巧一些。
  • 多動症兒童的治療方法 家長再也不用擔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了
    但是有的兒童卻不太讓人省心,他們總是閒不下來,脾氣也十分暴躁,這時候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患上多動症了。那麼到底患有多動症兒童的特徵有哪些呢?多動症兒童又該如何治療呢?看完本篇你就明白了。這類兒童最典型的特徵便是做事不專注,不能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上。平常小孩短時間能做完的事情,他們往往要花成倍的時間才能完成。因為他們在做事途中總是忍不住做摸摸頭、摳下手之類的小動作。
  • 兒童多動症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多動症的診斷有兩個標準
    由於多動症對孩子的危害非常大,甚至部分患兒到成年期仍有多動症的症狀纏身,不利於其日後發展。因此,多動症的診斷和治療應當引起重視。那麼一般情況下,兒童多動症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多動症的主要特徵(核心症狀)是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孩子有多動行為,但是注意力很專注,一般不認為有多動症。
  • 多動症孩子有哪些注意事項?家長們要注意啦
    小寶寶的身體狀況是家長比較注意的,從和寶寶在一起的每一天中都能發現寶寶的變化,有的寶寶比較活潑好動,從早上起來開始到晚上睡覺動的不停,只有在睡著之後才會安靜一會兒,很多家長就會以為寶寶有多動症,擔心寶寶的情況不太好。那麼,多動症孩子有哪些表現?
  • 多動症離孩子並不遠,關於孩子多動症,家長不能忽視
    那麼好好的一個孩子為什麼會得上多動症呢?比如說孩子長大後容易比旁人反應慢,自控力比旁人差,換句話說就是容易大腦發熱做出讓自己和家人後悔一輩子的事情。多動症孩子的心理問題多多,如果家長不引起重視,受到傷害最大的還是孩子,要知道引發多動症的心理因素很多,特別是家庭因素方面尤為重要。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當心患上「多動症」
    當心患上「多動症」)孩子頑皮多動是性格問題,不是病?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可治可不治?當心,孩子可能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多動症」,全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個與神經發育相關的心理障礙。
  • 如何預防多動症,多動症你了解多少?聽聽兒科主任怎麼說
    在日常生活中,會聽到許多父母抱怨孩子太過活躍,有些孩子甚至不能停下來,這讓父母很頭疼。孩子這種「坐不住」的表現,很可能是患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通俗的說就是兒童多動障礙,目前,兒童多動症的發病率正在逐漸增加。
  •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多動症?杭州治療多動症的醫院
    好動、調皮是兒童的天性,人們通常喜歡稱他們為「熊孩子」,但是如果孩子軀體活動明顯比同齡兒童多,且自控力差,完全不能「聽招呼」安靜下來,就要警惕孩子是否患上「多動症」了。作為家長來說,怎樣判斷貪玩、好動孩子到底是「熊孩子」還是患有「多動症」呢?杭州復旦兒童醫院專家張連舫主任,普及一下關於多動症的知識,家長們可以根據這些日常表現來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患有「多動症」。「多動症」是什麼疾病?
  • 孩子多動症切記亂投醫!怎樣判斷孩子多動症?
    你了解兒童多動症嗎?相信很多人聽到多動症這個詞兒,第一反應肯定是多動;是的不分場合,停不下來的多動是兒童多動症的明顯特徵之一,但多動的孩子並不一定是多動症,而安靜的孩子也不一定不是多動症!那怎樣判斷孩子多動症?又如何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呢?
  •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患上多動症呢?
    「哇哇」的哭聲出生了,我想這一刻每個父母都是及其開心的,在感嘆自己愛情的結晶,也為孩子想好了未來,規劃好了未來孩子要走的裡,之後孩子就在父母的悉心照顧下慢慢長大,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都沒父母想著方法解決了,父母們看著孩子慢慢長大了,到了上學的年紀,上學就成了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
  • 真假「多動症」家長到底該怎麼判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到一些孩子過分愛動,易衝動,然而很多父母很難分清孩子到底是好動調皮還是患上了多動症。多動症患者會出現各種異常的症狀,很多多動症孩子的學習成績會明顯受到影響。多動症與很多環境因素有一定的聯繫。如果不及時發現並治癒,將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孩子的真假「多動症」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判斷?
  • 孩子多動症和抽動症的區別,家長分不清,看這裡
    但是,許多家長和老師並沒有意識到兒童抽動症,認為兒童是「不良習慣」「不聽話」,「故意製造麻煩」,父母無法區分多動症和抽動患有多動症的兒童坐不住,有很多小動作(也可以表現為頻繁的眨眼,聳聳肩,點頭,搖頭等),動作不協調,難以進行細微動作,例如穿線針,系扣子等,難以集中注意力,情緒衝動
  • 判斷孩子是否為「多動症」,要從這七點入手
    要知道,兒童多動症的判定有著嚴格的條件,我們不能單純因孩子活潑好動,就認為這個孩子有多動症。如果孩子小時候缺乏足夠的感覺滋養,孩子的大腦就會給身體下達指令去尋求感覺刺激,這時他也會表現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興奮和動作,所以好動絕不能作為多動症的唯一判定標準。
  • 弱智測智商發現接近天才 原是高智商孩子患多動症
    就是這樣高智商的小男孩成績長期倒數一二,學校的老師都認為他智力有問題,這是什麼原因?  重慶晚報記者彭光瑞實習生嚴藝菲  「你的孩子沒有智力問題,是小兒多動症,能夠治好。」  上周一,得知這個結論時,42歲的周麗(化名)哭出聲來。  「老師說他智力有問題,我一直都不相信,心裏面也壓了塊大石頭,憋得我透不過氣。」周麗邊哭邊說。
  • 馨香智慧:孩子頑皮好動,就是小兒多動症?蔣長英帶你肅清
    馨香智慧:孩子頑皮好動,就是小兒多動症?蔣長英帶你肅清蔣長英:《聰慧父母》家庭教育導師;心理撫養倡導者;曾幫助500餘個家庭走出困境,擅長家庭教育、情感、育兒等。常有不少家長反映孩子總是好動,一刻也不消停,擔心孩子是不是患上
  • 兒童多動症
    他發現一些孩子似乎停不下來,情緒容易起伏,常常惹麻煩。ADHD的主要特徵是不專注、過動和衝動,但這些症狀多會造成他們很難遵守規則行為或者維持固定的表現。史提爾醫生認為這些兒童「對於動作控制有不正常之處。」他寫了一篇以此為主題的文章並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上。
  • 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 多動症有哪些症狀
    生活中孩子總是表現的極不安定,覺得他是患上了小兒多動症,您真的了解小兒多動症嗎?小編今天帶來的話題便是:小兒多動症的症狀、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多動症的原因,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孩子有多動症該怎麼辦寶寶有多動症千萬不要著急,一半來說多動症就診年齡都在6-12歲,因為在這時期,孩子已經進入課堂,症狀表現會更加突出,能夠更好的對症治療,所以家長朋友們只要在這期間就醫即可。1、父母要正確的對待寶寶多動症的行為,不能歧視,或者是打罵,更是不能過分的遷就,否則就會使得他們更加的任性不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