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我國的偉人曾經說過,中華兒女要為了中華崛起而讀書。
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影響世界格局的一個大國,人們的生活水平比起當年要更上一層樓,孩子們有了能夠吃飽穿暖的生活,更有了可以參加學習的機會。
這都是先輩們用他們的熱血與汗水,為我們創造出來的美好今天。
可是,在這樣繁榮昌盛的社會中,有的人卻忘記了學習的重要性,不少孩子被如今形形色色的誘惑所吸引,不願意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甚至產生了不願意讀書的念頭。
當孩子不願意讀書,父母應該怎麼糾正孩子的錯誤觀念呢?
小威是一名初一的學生,生活在二線小城市裡。因為父母的努力,小威家裡的經濟條件還不錯,從來沒有短吃少穿,平時還有不少零花錢讓小威揮霍。
在父母的富養之下,小威過得像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大少爺,除了學習沒有什麼需要他所煩惱。
小威平時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回家之後開始打電腦遊戲,因為近些年來電競的崛起,他認為自己也可以走電競的職業選手這條路,根本沒有必要再把時間花費在讀書上,所以在學習上花的心思越來越少,成績也越來越差。
有一天,班主任因為小威的成績問題打電話通知了小威的家長,小威的父母這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整天不好好學習,就知道打遊戲。
「我就是不想讀書!我想去打比賽!」本來開明的爸爸聽了孩子的想法,有心讓他一試,但是看了小威遊戲上的戰績之後,又默默地打消了這個念頭。
趁著周末,他帶著小威去火車站、機場、人才市場、大學這四個地方轉了一圈,讓小威體驗了一把成年人的生活後,小威改變了自己不願意學習的想法。
回到家之後,小威和爸爸媽媽保證,自己以後會把心思花費在學習上,在期末的時候拿到一個滿意的成績。
看著改變的小威,爸爸覺得很欣慰,果然自己帶孩子出去轉一圈的決定,是正確的。現實永遠比講道理要管用得多。
①孩子的眼界與格局受到限制
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爾泰
如果孩子從來不讀書,他就無法獲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他的學習能力只能夠止步於此,他的眼界與格局被局限在自己周圍的小小天地,沒有辦法用更長遠的眼光去分析問題。
②孩子未來找工作會變得很艱難
大家都知道,在如今這個社會,如果沒有一技之長的話,學歷就是自己找工作的「敲門磚」,學歷越高,公司的招聘者就會高看你一眼。
因為高學歷通常意味著招聘者擁有極強的學習能力,這種學習能力,能讓他無論什麼工作都能夠迅速上手。
所以,讓孩子堅持讀書、堅持學習,能夠讓孩子擁有一份拿得出手的學歷證書。
③孩子的選擇變得更少
臺灣女作家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不讀書的孩子,未來的生活中能夠進行自主選擇的很可能性很小,選擇權大多是在其他人手裡,而不能夠掌握在自己的手上,這會讓孩子處於被動的地位,只能夠聽從上級或是其他人的安排。
①汽車客運站
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去汽車客運站看一看,在客運站裡來往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務農或是務工人員,無論是他們的談吐還是氣質,都與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是不一樣的。
這裡並沒有歧視工種的意思,只是想表明,知識帶給一個人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②機場
在機場來往的人員,大部分都是受到高等教育或是有一定積蓄能夠保證自己處於高質量生活的人。
他們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肯定比在汽車客運站裡來往的那些人高得多,穿著也更加優雅,說話中能夠感覺得到他們的底氣。
③人才市場
帶著孩子去人才市場的目的,是想要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學歷對一個人的影響。
當一個人沒有學歷又沒有一技之長的時候,他通常只能去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通過賣苦力氣而活的報酬。
而當一個人既有學歷又有相關的知識與經驗,他在招聘者眼裡就是一塊香餑餑,到哪裡都很搶手。
④大學
父母帶著孩子去大學裡看看,能夠讓孩子感覺到高校的濃厚學習氛圍。讓孩子明白求學路上雖然辛苦,但是也能夠獲得不菲的收穫。
培養孩子對於大學生活的嚮往,提升孩子對於吸收知識的渴望,能夠有效讓孩子改變不願讀書的想法。
帶孩子去這個四個地方轉一轉,勝過給孩子講1000句讀書的大道理,有時候耳濡目染與言傳身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高爾基曾經說過:「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培養孩子對於讀書的興趣,讓孩子了解讀書對自己人生的重要意義,是父母應該教給孩子重要一課。
當發現孩子有不願意讀書的念頭時,一定要讓孩子扭轉這個不正確的觀念,保持對讀書的熱愛才行。
今日話題:你家的孩子喜歡讀書嗎?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