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疫情形勢仍然複雜嚴峻,新冠疫苗的接種,也顯得越來越重要。自新冠病毒疫苗重點人群接種工作實施以來,截至目前我國疫苗接種量已超過1000萬劑次,疫苗接種情況如何?產能可以滿足需求嗎?
1月15日晚,央視《新聞1+1》節目中,白巖松連線科技部「863」計劃疫苗項目首席科學家、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就新冠疫苗相關話題進行了解答。
央視新聞截圖
新冠疫苗接種量已超1000萬劑次,安全性非常好
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 楊曉明:新冠病毒疫苗從2020年7月22日開始緊急使用,12月15日聯防聯控機制啟動了重點人群的接種。到現在為止,我們大概緊急使用400多萬,現在重點人群使用剛好一個月,從12月15日到現在,已經超過1000萬劑次。
從前期的I期、II 期、Ⅲ期臨床,還有緊急使用的觀察數據來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從安全性來講是非常好的。現在重點人群的使用已經超過1000萬人,在這種情況下,觀察到的安全性也是非常好的,整體反應和普通的已經上市的疫苗安全性差不多,整體還要更好一點。
注射局部疼痛、發燒、疲憊…….新冠疫苗接種不良反應都在預期之中
楊曉明:從觀察到的I期、II 期、Ⅲ期臨床、緊急使用,還有現在重點人群接種情況觀察到的疫苗相關副反應來講,注射局部疼痛,比較常見,還有出現全身有輕度(疼痛)、發燒、疲憊的情況。遠低於已經上市的普通疫苗的副反應。
央視新聞截圖
Ⅲ期臨床試驗在海外進行,會影響國內接種的有效性嗎?
楊曉明:疫苗的I期、II 期是臨床試驗是在國內做的,Ⅲ期臨床由於國內發病情況和流行情況,不適合做Ⅲ期臨床,因此我們從(2020年)6月底、7月初開始,在國外,特別是中東等將近10個國家開展了嚴格的雙盲對照隨機,開始進行Ⅲ期臨床研究。Ⅲ期臨床研究打了大概將近6萬多人,從數據來看,它的安全性非常好,有效性我們已經對外公布了,是79.34%,將近80%的有效率。
從有效率來說,一般疫苗都是在70%以上,這個是非常優良的。我們在Ⅲ期臨床,特別是對我們國家Ⅲ期臨床入組的人群來說,有將近125個國籍的人員,它的代表性還是很廣泛的。
應該說Ⅲ期臨床公布的觀察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數據,對中國國內使用的有效性應該是一樣的,一樣有良好的保護效率。
新冠疫苗打還是不打?
楊曉明:從這次新冠疫情流行的廣度、嚴重程度和發病的情況,以及病史的情況來說,影響應該是非常大的。從做疫苗的角度講,I期、II 期、Ⅲ期臨床,包括緊急使用,已經證明了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它是非常安全,也是有效的。一個有效、安全的疫苗,針對新冠疫情的預防來講,我認為應該積極接種、廣泛接種,所以聯防聯控機制在號召大家「應種盡種」。
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包含所有年齡段,3-17歲青少年有望在3月份開學前獲批接種
楊曉明:從臨床觀察的設計來說,所有年齡段都進行了觀察,都做了人群的臨床試驗數據。3-17歲屬於青少年組;18-59歲是青壯年組;60歲以上是一組,從這三個大的年齡段來講,應該是全部年齡段都能夠接種。之所以目前限制在18到59歲這個年齡段,是因為青壯年組入組最早,數據最完整,出來得也最快,所以是首先推薦是這些人群接種。
3歲到17歲的正在進行申報,從現在我們獲得的數據和國家藥監局申報申請的程序來說,應該說到3月之前可以擴大到3到17歲。
如何確定自己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
楊曉明:接種疫苗一般是接種健康人群,做預防的產品,接種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不是過敏體質,比方說吃藥、打針過敏不過敏,還有包括花粉等等。
除此之外,還要看看以往有沒有遺傳性、先天性疾病,如果說有這種疾病,一般都是不接種疫苗。
備孕以及孕期的孕婦也儘量不打疫苗。這些人群在打疫苗之前要認真詢問,確定自己是不是要排除的受種者。
打完疫苗以後,需要在兩個時間段內進行觀察:
緊急時間,也就是接種後30分鐘內,需要詢問受種者情況,因為過敏等異常情況,一般都在30分鐘之內容易發生。所以接種後,一般都要求在接種點留觀30分鐘,如果沒有特殊的異常表現,就可以回家了。這是第一個觀察。
打完疫苗以後,一般要在24小時到48小時以內,觀察一下注射局部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比方說紅、腫,全身有沒有頭疼、發燒,或者疲倦等等這些症狀,這都是接種完疫苗以後需要注意的。除此之外,接種完疫苗後一般來說避免劇烈活動,避免刺激注射局部,這些都是注射完以後要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