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白色巨塔」:日本頂級醫院裡,外科醫生的一天怎麼過?

2020-12-11 騰訊網

  正文共:1895 字

  預計閱讀時間:5 分鐘

  日本頂級醫院裡,外科醫生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和在中國有什麼不同?曾在大阪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工作的小佟醫生為大家帶來這篇手記。

  大阪大學是日本九所舊帝國大學之一,可以算是日本國立大學裡最優秀的學校之一。大阪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到底是怎樣一所大學呢?就讓我從自己的專業心臟血管外科一周的工作說起吧。

  每周一的早晨是例行的英語術前討論會,包括教授(國內所說的主任)在內的所有科室人員需要全部到場。

  例會內容是按照順序把接下來一周的手術患者病例匯報一遍,供大家提出問題和異議。所有環節都是用英語。這個場合輪轉的醫學生以及其他科室輪轉人員都要參加。這也是大學醫院教育體系裡重要的一環。例會時間通常在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左右。

  周一早晨7點 術前討論會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教授大查房。有一部日本電視劇叫做《白色巨塔》。現實工作和電視劇相比,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白色巨塔》劇照

  首先是位於3層的ICU心外科術後大查房,隨後是位於9層的心外科病房查房。沒錯,教授坐電梯,我們是用跑的,還得比教授先到9層。

  由於我的專業是大血管外科,我通常是第一個匯報患者病情。每次對於身寬體胖的我來說,氣喘籲籲地匯報病例已然成為了每周查房的笑點。

  查房的隊伍浩浩蕩蕩。通常,教授已經從一個房間出來了,排在隊尾的人還沒有進入房間看到病人。這種形式對於我個人來說並不是很能接受的,這意味著所有的工作都要往後推遲兩個小時,時間成本有點高。

  接下來,有手術的上手術,沒手術的就處理病房的工作。整個查房結束,就已經中午了。大家都在病房等著上級醫生逐漸撤退,我們就可以進入午餐時間了。

  午餐怎麼解決?很多日本醫生都帶了太太做的便當,非常有愛。還有一些醫生帶飯是為了省錢,他們的便當大多是前一天晚上的剩飯。沒有便當的人就會三三兩兩地走到樓下小世界選擇午餐。

  吃完飯,該接著幹活了。

  下午最主要的工作還是回復堆積如山的介紹信。這裡介紹一下,什麼是介紹信。

  介紹信

  在日本的醫院裡,大學醫院處於金字塔的塔尖。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會將患者介紹到大學醫院來。這個時候就必須有下級醫院醫生寫給大學醫院醫生的介紹信,否則大學醫院是不會接受預約的。正是這種制度,讓這裡的患者分流做的還不錯。

  大致內容是這樣:先是一些客套話,然後是病情介紹,最後還是一些客套話,比如:「我知道您特別忙,但還是想請您在百忙之中關照一下我給您介紹的這個病人吧……」

  總之,我們就替領導們處理這些信件,然後總結成簡單的話語,匯報上去。

  平時晚上10點以後的醫院萬象

  值班的人就比較忙了。全病房和ICU以及心外科相關的急診電話都由這個人負責,和國內一樣,分為一線值班、二線值班,以及在不在醫院都行的三線聽班。

  值班的交班是一個特別繁冗的工作。大家可能不相信,這個交班最長能持續4個小時!所有管床大夫都要向二線匯報一遍自己負責的患者的情況、當晚需要注意的事項、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如何應對的備案。不過二線值班通常還是會給一線值班買晚飯。值班室很破舊,我通常都在示教室搭床睡覺,因為有空調。

  值班室

  這就是大阪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醫生的一天。

  醫生們都是日本著名高中畢業的佼佼者,和他們競爭的壓力的確不小。對於我來說,唯一緩解壓力的樂趣,就是看看窗外的景色,沉澱心情,然後繼續工作。

  大阪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病房的夜景

  接下來,例行的工作還包括星期二早晨7點的論文研討會,這通常會持續2小時,直到手術開始。星期三晚上的疑難病例討論會,通常會討論到凌晨1點。星期四下午的術前日語病例討論會,討論的內容需要周一到周三每天不停地更新數據。最後是周五晚上大夫自發的一周工作總結會,通常會總結到第二天凌晨。

  周六和周日是大學醫院醫生到外面醫院打工的日子,因為日本大學醫院的工資很低,所以大家都是靠犧牲家庭時間出去掙錢。可以說,星期一到星期五是為了夢想在奮鬥,而周末則是為了現實在奔波。

  然而,正是這麼一幫精英在拼命地支撐著日本醫學界。無論是最先進的技術還是設備,沒有大學醫院臨床醫生的奮鬥,不可能實現它們的價值。

  大阪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的白色巨塔。

  順便說一句,日劇《白色巨塔》的拍攝地就是大阪大學。

  大阪大學醫學部還培養了一名家喻戶曉的漫畫家,他就是日本漫畫之父、《鐵臂阿童木》的作者手塚治虫。手塚治虫雖然是一位醫學博士,卻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奉獻給了漫畫創作。他創作的經典醫學主題漫畫《怪醫黑傑克》受到了日本乃至世界各國漫畫迷的喜愛。

相關焦點

  • [薦劇]《Doctor X》:白色巨塔裡的孤軍奮戰
    小易吐血推薦在這一季裡,白色巨塔繼續崩塌,而醫院的鬥爭走向了更加失控的局面。如果說第一季是以未知子的特立獨行反思醫院正式醫生的不作為與盲目遵從,那麼第二季則是解構不同科室醫生爭鬥之下的醫德淪喪,最大的諷刺莫過於最後贏的是那個什麼都沒做過的海老名。到了第三季,立意又上升了一個角度,直接開始抨擊體制。天堂總長的黑化程度簡直是前兩部的Boss之和,與只為一己私慾的毒島和蛭間不同,他有著更大的野心,想要建立更集權的國立醫療中心,並把日本醫療推向全世界。
  • 日本好看的電視劇《白色巨塔》,豆瓣9.5高分,趕緊看起來
    日本好看的電視劇《白色巨塔》,豆瓣9.5高分,趕緊看起來財前五郎(唐澤壽明 飾)和裡見修二(江口洋介 飾)是同期實習的醫生,但二者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財前憑藉高超的個人技術成為了外科部實際上的第一教授。財前的咄咄逼人讓即將退休的第一外科教授東真藏(石坂浩二 飾)感到威脅,東教授決定另立他人。
  • 臺灣出現醫師荒 「白色巨塔」接近崩潰?
    臺灣出現醫師荒 「白色巨塔」接近崩潰? 2012年06月06日 09:19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大醫學院黃勝堅教授主講「愛•責任•成長——走出白色巨塔...
    他說:「我們醫生的責任絕對不是只有治病與救命!以今天醫療的技術水準,身為醫療工作人員所面對的不再是如何讓病人得到最佳的醫護以延續生命,而是學習如何讓病人能降低痛苦,少受折磨,有尊嚴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 《白色巨塔》江口洋介:一個不在乎演員位置的頂級日本演員
    可以說江口洋介是日本話劇的一位老牌男神,他最顯著的特點是他以前的長髮,然而在上世紀代,他引發了一股模仿浪潮,當時香港和臺灣的許多明星都模仿他的髮型,例如,鄭伊健曾經被模仿過,這在當時相當流行。僅在江口洋介中主演的日劇並不多,他們大多扮演配角或W明星,然而這並不影響他在日本表演圈的地位,曾參演或主演過Top30史的日劇6部,除上述三部經典日劇外,他還曾演過《白色巨塔》、《101次求婚》和《在愛的名義下》等日劇,位居日本戲劇史排行榜前列,他在電視劇領域的成就是很高的,但他沒有堅守第一男主角的頭銜,因為他更注重劇本,所以他演過很多受人尊敬的日劇。
  • 「日本就醫理賠」「白色巨塔」歷遊記
    換去大醫院吧,她們已經幫忙聯繫好了,大醫院可以開小朋友的藥,然後還給了我們厚厚的一包東西,內含牙刷和一封給醫院的信。3 第 二 診於是,又經過了路痴姐妹環繞3圈的健行,來到了東京大學附屬醫院(其實就在旁邊),由於是周末的關係,下午三點已經是冷冷清清空空蕩蕩(在國內大概只有半夜才會是這樣)……像來到日劇《白色巨塔》中一樣,兮兮開始了正式就診
  • 《白色巨塔》江口洋介:一位不在乎演員番位的頂級日本男星
    江口洋介也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日劇男神了,他最具標誌性的就是他曾經的一頭長髮,在90年代可是引起了一股模仿熱潮,很多港臺明星都模仿過他當時的髮型,像鄭伊健就曾經模仿過,在當時可謂是風靡一時。很多人都說江口洋介老是喜歡演一些老好人的形象,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怎么正確的,在好人中也可以存在各種壞毛病的,不是非要去演什麼殺人犯、大反派才算是壞人,像之前他在《同一屋簷下》裡飾演的大哥「達也」,就是一個滿身缺點的人物形象,他早期在《東京愛情故事》中也演過浪子形象,只是自從出演《救命病棟24小時》之後,他也確實演過很多正直的形象,可能也是受影視角色的影響吧,一個演員有一個角色深入人心
  • 北京晨報:「韓劇迷」入「白色」陣營
    《白色巨塔》相對《大長今》同樣勵志  22集日劇《白色巨塔》剛剛在「央八」《海外劇場》開播就使大批的觀眾成為「白粉」,甚至很多習慣了舒緩、冗長劇情的「韓劇迷」們也加入到這個行列,他們不僅被劇情的緊湊、簡潔而吸引,還從劇中險惡人性的描寫裡一樣解讀出勵志的成分
  • 紫禁城裡的白色巨塔:錢少事多、難升遷,動不動背黑鍋的清朝太醫
    分科掛號《大清會典則例》記載,清朝太醫院取消了明朝的金鏃、按摩、祝由三科,增設痘疹科,共十一科:大方脈、小方脈、傷寒科、婦人科、瘡瘍科、針灸科、眼科、口齒科、咽喉科、正骨科、痘疹科。後又將痘疹科歸入小方脈科,將咽喉、口齒科合併為口齒科,共九科,光緒年間又合併為:大方脈、小方脈、外科、眼科和口齒五科。
  • 819中國醫師節|走進泌尿外科醫生忙碌的一天,體驗他們的日常生活
    讓我們一起走進泌尿外科醫生的一天,看看他們忙碌的日常生活。進入醫院的醫院第一件事,就是查房因為放心不下剛做手術的病人,門診前,繞到病房再叮囑幾句門診接待了第一個病人,病人出現尿血症狀,非常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醫生認真聽他介紹了自己的症狀並分析了膀胱癌的發病原因。
  • #外科風雲#0417接診,莊·靳東·恕醫生吻戲心跳120,慘被發現
    最新消息是它已經正式定檔了,下個月也就是4月17號仁合醫院正式開診,莊恕醫生啊~~胸口好像有點疼~~~女主白百何表示一切準備就緒,就等陸醫生上線(其實是被莊恕醫生撩吧還有網友昨晚已經看到了衛視版的預告片花,看完就對柔光效果心水的不得了了(這又讓姐想到預告片裡燃爆的那種緊張感《外科風雲》這部劇乃們一定不會覺得陌生,畢竟姐真的講了hin多遍:侯鴻亮製片
  • 《Doctor X》揭黑幕 醫療劇放大真相好過粉飾現實
    劇情呈現以「自由醫生」視角批判日本主流醫療界「2016年,白色巨塔仍然在持續倒塌。」伴隨著經典的念白和背景音樂,米倉涼子飾演的外科醫生大門未知子身穿白大褂腳蹬細高跟大步流星地走來。這是收視冠軍劇《Doctor X之外科醫·大門未知子》的標誌性場面。
  • 「世界頂級醫生集團」落戶浦東
    本報訊 由世界著名醫學專家組成的「世界頂級醫生集團」(Best Doctors Club
  • 外科醫生火線救急|戴傳昌|整形外科|病人|安慶市立醫院|醫生|外科...
    戴傳昌醫生29年後,女孩已是優秀航天人,近日她帶著愛人來感謝戴醫生29年前,一位正在農村老家休假的年輕醫生遇到一個胎盤早剝的高危產婦,當時情況緊急,將產婦送到縣城要3個多小時車程,產婦大出血不能止血,母親和肚子裡的胎兒隨時有生命危險。
  • 從日劇日漫看日本臨床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
    自1963年日本知名作家川崎豐子開始連載創作小說《白色巨塔》以來,醫療題材就成為了日本影視文學動漫作品創作重要的素材來源。以《白色巨塔》為代表的一批作品,突出的特徵就是反應"大學醫局"這個權威等級森嚴有序的組織中, "教授"對整個"醫局"玩於股掌的控制,以及"教授"對"醫局"成員的升遷作用大權獨攬。很多作品主要的戲劇衝突,都圍繞著教授權威對治療方案和人際關係的影響。
  • 醫生不是神:一位心外科醫生手術臺前的生死故事
    如果你是一名醫生,或者一個熱心醫療劇的觀眾(對《實習醫生格蕾》《外科風雲》《白色巨塔》如數家珍),再或者一個曾陷入到「醫患關係」中的普通人,我們向你推薦這本書:《打開一顆心:一位心外科醫生手術臺前的生死故事》。
  • 中國內分泌外科醫生水平提升 國際頂尖醫院助力
    內分泌外科醫生楊伏山、張舒姍、林恩德來自包括美國的內分泌外科醫生梅奧診所、克利夫蘭診所、MD安德森癌症中心和日本神戶庫馬醫院等在內的國際頂尖醫院知名醫學專家,26日齊聚廈門,擔任講師,為來自中國各地的內分泌外科醫生進行專業培訓。
  • 戰「疫」日記|外科醫生來前線能做什麼?
    記錄者:南京鼓樓醫院援武漢第一醫院醫療隊隊員、普外科醫生馮慶釗首先來一張照片,大家分辨一下哪個是外科醫生,哪個是內科醫生?雖說術業有專攻,在危重症方面,我們不如ICU的醫生,在呼吸、感染科方面,我們不如專科的醫生,但是,奔赴前線的外科醫生,都是經歷過南京鼓樓醫院規範的規範化培訓的醫生,在基礎的醫療工作上,大家都是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的。此外,外科也有重症;經常穿梭於手術室無菌環境的我們,對於感染的防護還是很有經驗。
  • 推薦給外科醫生看的書(合集)
    如果你想真正好好學外科,這本書是不可缺少的。裡面有整個外科領域你知道和不知道的東西。當你臨床需要問題,晚上需要靜下心來查資料,這部書是最好的選擇。我還記得當時拿到研究生第一筆補助,就買了大部頭的三本書。雖然翻閱的時候少,但是有問題的時候看看還是很安心。高山仰止,就是形容這本書的。2. 北京協和醫院外科住院醫師手冊(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