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生執業範圍和職能有哪些?國家衛計委釋疑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全科醫生執業範圍和職能有哪些?國家衛計委釋疑

2018-01-25 10:56: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中新網1月25日電 在國新辦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全科醫生與內科、外科一樣,也是專科醫生。全科並不意味著知識結構、知識能力、知識水平就比其他專科醫生差一些,而是他的知識結構不一樣,他的知識結構是非常寬泛的。專科醫生的崗位能力一點都不亞於其他專科醫生。因此,全社會一定要樹立一個尊重全科醫生的觀念。

資料圖:社區醫生正在為居民檢測視力。

中新社

記者 劉新 攝

  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意見》有關情況。

  會上有記者問:第一個問題,十九大報告裡明確提出要加強全科醫生的建設,國家為什麼要如此重視全科醫生建設這個工作?另外,全科醫生的建設和老百姓切身的利益有什麼樣的關係?在地方上最近有一些案例,老百姓對於全科醫生的執業範圍,包括職能有一些爭議,請介紹一下全科醫生明確的執業範圍和職能,尤其是全科全到什麼程度?

  曾益新表示,文件裡有一句話,全科醫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有兩個含義。

  一是老百姓得病,第一道關口應該是全科醫生,因為全科醫生絕大部分都應該是工作在基層、社區、鄉鎮,甚至村裡面,老百姓有什麼不舒服,第一時間去求助的就應該是全科醫生。經過全科醫生的診斷,對疾病做出一個判斷,如果是一些小的問題,他可以給予治療,如果他發現這個問題是比較複雜的問題,就轉診到其他醫療機構。因為他在社區裡面居住,知道每個家庭的情況,知道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比如有人說肚子痛,他知道這個人比較喜歡喝酒,或者是有什麼不良嗜好,可以判斷他過去的情況,結合過去的病史能夠比較準確地給出一個診斷,我們稱之為「熟人醫療」,這跟去大醫院看病的「陌生人醫療」是不一樣的,這是健康的第一道關口。

  二是因為全科醫生工作在社區,他可以更多的宣傳、普及、推廣一些健康理念,可以更多的從事預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的工作,通過這些工作來減少疾病發生,或者把一些疾病控制在早期的狀態,如果是大病也能夠早期發現。從這個角度來說,他也是控制醫療費用支出的「守門人」。

  曾益新表示,「守門人」有兩個含義,一個是疾病,第一時間就診,篩選過濾。另外是對醫療費用有一個把控。這是整個醫療衛生系統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石和基礎,老百姓得病80%以上都是在社區鄉鎮就可以處理的,真正的大病、重病,需要往上轉的比例不高,這一道關口要是做好了,大醫院的負擔就會得到緩解。

  至於全科醫生怎麼樣算全,全到什麼程度?曾益新表示,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全科醫生與內科、外科一樣,也是專科醫生。全科並不意味著知識結構、知識能力、知識水平就比其他專科醫生差一些,而是他的知識結構不一樣,他的知識結構是非常寬泛的,不管是小孩的、老人的,心血管的還是消化系統的都有了解。比如心臟放支架肯定不是他去做,但是他要知道什麼樣的情況下需要放支架,要有這麼一個判斷。

  曾益新還表示,全科醫生的知識結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他要非常善於跟病人溝通、協調,體現人文關懷,因為很多的疾病通過語言溝通、心理疏導就能夠化解了,所以全科醫生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崗位能力一點都不亞於其他專科醫生。因此,全社會一定要樹立一個尊重全科醫生,特別是醫學同行,都要樹立這種觀念,包括其他的專科醫生都要關心、支持全科醫生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國家衛計委: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成立全科醫學系
    到2030年,城鄉每萬名居民擁有5名合格的全科醫生,全科醫生隊伍基本滿足健康中國建設需求。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培訓合格的全科醫生有20.9萬人。這一數據與2030年全科醫生培養的工作目標之間還有一定的距離。同時,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約,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 基層醫生該選擇哪個,鄉村醫生、鄉村全科、還是執業助理
    《關於做好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有效期滿再註冊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獲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滿5年的村醫進行執業再註冊工作,謠言才得以被澄清,以此來看鄉村醫生證還是有用的。 其實,關於取消鄉村醫生證的謠言並非毫無根據,在2017年7月,央視報導中稱,國家衛生計生委消息,十三五期間將實施基層衛生計生人員能力提升工程,140萬鄉村醫生將接受免費培訓,到2020年,力爭所有鄉村醫生都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和執業醫師資格。
  • 鄉村醫生、鄉村全科、執業助理、中醫專長……基層醫生如何選擇?
    鄉村醫生證近幾年來,民間一直有「鄉村醫生證在2020年將會被全面取消」的消息流傳,直到今年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做好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有效期滿再註冊工作的通知》,要求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對獲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滿5年的村醫進行執業再註冊工作,謠言才得以被澄清,以此來看鄉村醫生證還是有用的。
  • 國家衛計委:對規培醫生3萬元/人/年進行補貼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被看做培養全科醫生的重要途徑。「中央財政將會每年每人3萬元對進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進行補貼」,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教育司副司長金生國透露,未來補助機制將成為經常性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實施已經2年。1月24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建設的進展情況,會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 我國全科醫生距規劃目標缺口達50萬 國辦發文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全科醫生面臨人員短缺的尷尬,並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在1月25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目前全科醫生人數距這一目標還有近50萬人的缺口。為此,意見提出了擴大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施範圍、改革完善全科醫生薪酬制度等一系列要求,並且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全科診所。
  • 國家衛健委發文 滿足兩個條件 專科醫生可轉崗全科
    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應具備哪些條件? 第一、增加全科執業範圍去年,國務院下發的《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明確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在原註冊執業範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全科醫療服務。
  • 國家衛健委權威解讀《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大綱(2019年修訂版)》
    201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明確提出:「擴大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施範圍,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在原註冊執業範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全科醫療服務。
  • 國家衛計委鼓勵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
    國家衛計委就我國心理健康工作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我國精神障礙發病趨勢,以及近期北京醫改對於精神專科醫院改革等熱點問題,回應社會關切問題。精神科執業醫師2萬餘人 轉崗培訓有待可期近年來,針對國內精神衛生醫療服務資源不足的現狀,各地加大精神專科醫院、綜合醫院精神(心理)科建設和專業人員培養培訓。
  • 國家衛計委:幹細胞臨床應用領域全面整頓
    8月11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獲悉,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於開展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監督函〔2016〕870號,定於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醫療機構依法執業專項監督檢查。
  • 河南省衛計委今年將推進醫師多點執業政策的落地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醫生不局限於「本院」坐診,百姓在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就能與「專家」見面。從2014年國家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若干意見》(下簡稱《意見》)以來,曾經被稱為「走穴」行為的醫師多點執業,開始「光明正大」起來。
  • 國家衛計委點讚 下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本報記者李思璇  日前,國家衛計委公布了「全國優質服務示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候選機構名單,全國共有753個候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記者了解到,此次評選活動由國家衛計委主辦,依據《社區衛生服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2015年版)》,遴選出在服務能力、服務質量、管理能力、保障條件等方面成績突出、服務優質、具有示範作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而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
  • 國家衛計委要求兩票制明年全國鋪開
    頭條】☉4月19日,國家衛計委召開座談會,加快推進公立醫療機構在藥品採購環節推行兩票制。國家衛計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推行兩票制的關鍵是公立醫療機構如何驗票。綜合醫改試點省份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地區要在2017年率先推行「兩票制」,爭取到201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
  • 用好制度把全科醫生留在基層
    我國目前註冊全科的執業醫師僅有8萬餘名,佔執業醫師總數的4.3%,而英國、澳大利亞、美國等發達國家這一比例高達30%~50%。另一方面,收入待遇偏低。我國的全科醫生月平均收入僅為2000元~3000元,遠低於大醫院專科醫生的收入。     此外,我在調研中還發現,目前全科醫生流失現象嚴重。
  • 教育部:到2020年,基本建立全科醫生培養制度
    1月25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了適應行業特點的全科醫生培養制度如何建立健全、教育部在全科醫學人才培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還將採取哪些措施等問題。加強對全科醫生的中醫藥和康復醫學知識與技能培訓,將中醫藥作為其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鼓勵提供中醫診療、養生保健康復、健康養老等服務。擴大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施範圍,鼓勵二級及以上醫院有關專科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對培訓合格的,在原註冊執業範圍基礎上增加全科醫學專業執業範圍,允許其在培訓基地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全科醫療服務。
  • 讓全科醫生沉得下留得住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長盧國慧就深化全科醫生教育培養、提高全科醫生職業吸引力、加強貧困地區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等方面改革舉措回答記者提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針對當前全科醫生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國家衛計委、教育部、國家中醫藥局會同有關部門,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建議的基礎上形成了《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
  • 河南為基層醫師的執業範圍「鬆綁」:縣級以下醫療機構醫師可多專業...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平醫師執業註冊是一名醫師正式走上工作崗位後必須執行的一項行動,這是對醫師執業地點和執業範圍進行核准的必備程序,而近期的一項利好政策要為我省基層醫師的執業範圍「鬆綁」。記者8月24日獲悉,為了彌補縣級以下醫療機構醫師數量不足、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省衛計委、省中醫管理局聯合下發《關於在縣級以下醫療機構推進醫師多專業註冊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允許基層醫療機構的醫師可多專業進行執業註冊、開展行醫。
  • 全科醫生可從事所有診療?權威解答來了
    所以我們只要搞清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基本醫療服務包括哪些內容,就能知曉全科醫療科的診療範圍。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一樣,全科醫學科的診療範圍包括以下六個方面:(一)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護理和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治療。(二)社區現場應急救護。(三)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醫療服務。(四)轉診服務。
  • 一次細緻深入的視察:李斌率隊視察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這是6月4日下午,在湖北省委、省政府情況介紹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世界家庭醫生組織候任主席李國棟與湖北省衛計委副主任姚雲的一問一答。這樣的問答場景在視察期間的6場座談會上不斷上演。如何在三年內實現目標、補足全科醫生數量,是視察團成員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李斌在視察期間強調,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切實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強化部門協同,共同推進全科醫生的制度建設。「要彌補『缺口』,推進全科醫學發展是關鍵,一方面深化院校全科醫學教育改革,另一方面完善畢業後全科醫學教育制度和全科繼續醫學教育制度。」湖北省衛計委科教處處長林俊傑說。
  • 2018遼寧盤錦市招聘特崗全科醫生2人實施方案
    4.具有2年以上的二級以上醫院臨床醫療工作經歷和執業醫師資格,能夠勝任全科醫生崗位的醫務人員。5.年齡在40周歲以下,即1978年12月24 日(含)以後出生。7.除具備上述所列基本條件外,具備以下條件之一的可放寬條件:(1)具有執業醫師資格,且執業範圍註冊為臨床類別全科醫學專業或中醫類別全科醫學專業的醫務人員。符合此條件的人員,年齡可放寬至45周歲以下,學歷可放寬至大專及以上醫學類專業學歷。
  • 這個省招聘全科醫生!年薪8萬 設特崗 給編制
    接下來,廣西省的全科醫生將實行崗位特設,在聘期內,執行國家統一的工資制度,工資收入與縣級公立醫院同等條件臨床醫師工資收入水平相銜接。為何給全科醫生設特崗?目前,培養全科人才的任務日益迫切。由於中國注重專科,忽視全科多年,造成全科醫生極度匱乏。對此,北大醫學部開設了一個新的學科,專門在2007年成立了全科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