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以「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命名的「蔣國珍小學」在他生前居住過的下山橋小學揭牌。 鍾新 攝
中新網新餘12月29日電 (黃超 趙亮 倪菁 記者王劍)斯人已逝,英魂永存。12月28日,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命名的「蔣國珍小學」在他生前居住過的下山橋小學揭牌。
這座位於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羅坊鎮鄉村小學承載著蔣國珍老師的大愛無疆精神……
「最美鄉村教師」清貧一生 37年捐資助學
蔣國珍老師清貧一生,終生未娶,無兒無女。他捐資助學,扶貧濟困,自己卻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
1983年蔣國珍因病提前離休,雖然離開了他所熱愛的教師崗位,但卻沒有因此而停止對學生們無私的關愛。他主動與羅坊鎮下山橋中學聯繫,對每學期期終考試成績前50名者,分等級每人分別給予5元、10元、20元的獎勵。對一些家境貧困面臨輟學的學生,蔣國珍開始十幾元、幾十元地代交學費,讓他們得以繼續上學。
37年來,他資助、獎勵學生達2萬人,累計金額40餘萬元,超過他離休工資的總和!一條毛巾,他剪成兩塊使用;一個鹹蛋,他分三餐下飯;四季吃紅薯飯,穿破爛衣,點煤油燈,區區幾百元就可度過一個年頭……
蔣國珍幾十年如一日,傾其所有奉獻給了家鄉熱土和無數學子,以自己的大愛無私和人格魅力詮釋了「最美鄉村教師」的風範。
去世前存摺僅餘1.36元 數千民眾自發悼念
今年6月15日,蔣國珍老人在江西省新餘市人民醫院逝世,享年86歲。蔣國珍37年捐40餘萬元,自己卻一年四季紅薯飯,去世前存摺僅餘1.36元。
當月18日,被譽為「最美鄉村教師」的江西退休教師——蔣國珍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江西新餘長安陵園舉行。來自社會各界數千名民眾自發前來悼念,不少民眾在靈堂外舉著輓聯送別蔣國珍老人。
生前學校更名紀念 被命名為「蔣國珍小學」
蔣國珍老人雖然離世已經半年多了,但他傾其所有、捐資助學、扶貧濟困、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當地人的心中,成為一座不倒的豐碑。
12月28日,蔣國珍小學揭牌儀式在羅坊下山橋小學舉行。新餘市渝水區委書記何慕良,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何智勇,區委常委、副區長曾羽出席儀式並為學校揭牌。區教體局、羅坊鎮負責人及羅坊中學、下山橋小學部分師生參加儀式。
據了解,之所以選擇下山橋小學,是因為蔣國珍老師曾經執教的六元小學十幾年前併入到下山橋小學,退休後蔣老師經常到學校開展捐資助學活動。2008年,蔣國珍搬進下山橋小學,在此生活了近8年,度過了他人生最後的歲月。蔣國珍與下山橋小學有著不解之緣。
當地政府成立蔣國珍基金會 籌資獎優扶貧
為繼承和弘揚蔣老師捐資助學的大愛精神,江西省新餘市渝水區羅坊鎮黨委政府成立了蔣國珍基金會。基金會通過政府配套,商會會員等愛心人士捐助等形式,共籌措資金20多萬獎勵優秀師生、扶持貧困學生。目前,捐資助學的暖流還在羅坊大地湧動,羅坊商會會員等愛心人士正通過多種形式,向基金會注入資金,向更多的貧困學生伸出援手。
新餘市渝水區委書記何慕良稱,「我們命名蔣國珍小學、修繕蔣國珍舊居,就是為了追憶蔣國珍老師,學習他甘於清貧、無私奉獻、執著信仰的精神;修繕蔣國珍舊居,要本著節儉的原則,使其打造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基地,弘揚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學習好人、爭當好人的正能量,讓蔣國珍老師的精神永留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