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連環畫》第五十八期:鄉村教育的「燃燈者」蔣國珍

2020-09-10 中國江西網

《初心連環畫》第五十八期:鄉村教育的「燃燈者」蔣國珍

掃描二維碼查看H5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萬洋報導:9月10日,由《江西宣傳》編輯部、信息日報、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精心打造的《初心連環畫》欄目,推出教師節特別策劃之《鄉村教育的「燃燈者」蔣國珍》(初心連環畫第五十八期),講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蔣國珍的故事。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他是一位平凡的鄉村教師,一生清貧,終生未娶,卻傾其所有,37年資助2萬餘名學子,去世前存摺僅餘1.36元,並毫無保留地捐贈眼角膜,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的事業。

1930年出生在新餘渝水區羅坊鎮蔣家村的蔣國珍,1957年時被錯劃為右派,1979年得以平反。平反後他的第一個舉動,就是將國家補發給他的22年的工資共計9600元,一次性捐出用於教育事業。

此後,蔣國珍不僅捐了自己幾乎全部的工資,還四處開荒種地、撿廢品,掙的錢也拿來捐資助學。1997年,67歲的他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面對鮮紅的黨旗,他誓言要在有生之年絕不停止幫助別人。

他本應是全村最富的人,每月退休工資數千元,卻成了全村最窮的人:一條毛巾,他剪成兩塊使用;一個鹹蛋,他分三餐下飯;四季吃的是紅薯飯,穿的是破舊衣裳,區區幾百元就可以度過一個年頭……

他助學大方,自己久居危房卻不肯花錢修繕,當房屋倒塌人們從瓦礫中將他救出時,侄女終於忍不住哭著說:「叔,你這不是用錢,而是用命在助學啊!」最後,蔣國珍被安排進入敬老院居住。

2016年1月,他拖著病體取出存摺上的14000元,親手送給貧困大學生交學費,而自己的存摺上僅餘1.36元。生命的最後的階段籤下遺體捐獻自願書,決定捐贈眼角膜,完我了他人生「最後的相贈」。

一位老人走了,一座城市哭了。2016年6月15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蔣國珍去世,享年86歲。他用一生的堅持,詮釋了「最美鄉村教師」的風範,更把愛和光明留在了世間。

相關焦點

  • 鄉村教育需要更多「燃燈者」
    這所大山裡的免費女子高中是當地的教育奇蹟——它的歷史很短,招收的大多是貧困、輟學或落榜的女學生,全校高考上線率、升學率卻連年高達百分之百,本科上線率穩居麗江市前列。自2008年建校以來,已有1600多名大山裡的女孩從這裡考入大學。
  • 新餘市組織觀看話劇《蔣國珍》
    為推動全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開展,9月23日至24日,由新餘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旅局組織創作,市採茶歌舞劇院和省話劇團共同排演的話劇《蔣國珍》,在市會展中心影劇院舉行公演。  話劇《蔣國珍》從劇本創作到排演歷時2年多,是一部「講好新餘故事」,傳播正能量的現實題材劇目,是江西省委宣傳部重點資助劇目,9月底將代表該市參加第七屆江西藝術節、第十一屆江西玉茗花戲劇節集中展演。
  • 「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37年捐資助學 生前學校更名紀念
    12月28日,以「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命名的「蔣國珍小學」在他生前居住過的下山橋小學揭牌。 鍾新 攝  中新網新餘12月29日電 (黃超 趙亮 倪菁 記者王劍)斯人已逝,英魂永存。12月28日,以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命名的「蔣國珍小學」在他生前居住過的下山橋小學揭牌。
  • 鄉村教師侯煥英:做基層教育的「燃燈者」
    「活的鄉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長五穀。」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侯煥英一直銘記在心。她是冠縣北館陶鎮北街中心小學的教務主任及語文教師。自2005年起,便開始從事教育工作,十餘年的從業生涯中,她一直站在教育教學的前沿。「鄉村振興,教育不能缺席。」本著這樣的初心,2017年,侯煥英來到北館陶鎮,一門心思紮根基層,甘願做鄉村教育的「燃燈者」。
  • 話劇《蔣國珍》公演 致敬好人 感動新餘 工作動態 江西省人民政府
    話劇《蔣國珍》是江西省委宣傳部重點資助劇目,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省話劇團共同組織創作排演。該劇由編劇鄧火林、歐陽偉慶聯袂創作劇本,省話劇團劉學軍導演、周赤飈主演。該劇以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不忘初心一心捐資助學的情感故事為主線,描寫了蔣國珍一生跌宕起伏的命運,展現了他的人性善良、胸襟坦蕩和責任擔當。
  • 黨員幹部緬懷蔣國珍老師
    4月3日上午,新餘市渝水區羅坊鎮蔣國珍小學內的蔣國珍紀念館前,安靜肅穆,羅坊鎮機關黨員幹部、各村黨支部書記和學校教師等近百人整齊站立,共同開展緬懷祭奠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全國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老師的活動。
  • 【網絡媒體走轉改·清明】全國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魂歸故裡 清明...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何琪報導: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最美鄉村教師蔣國珍捐資助學的事跡已經廣為人知,2016年6月他去世後,骨灰一直存放在新餘市殯儀館。今年清明節前夕,他的骨灰接回到了他生前居住過的地方,並用樹葬的方式進行安葬。
  • 一起致敬教育的燃燈者
    一起致敬教育的燃燈者】昨天,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鍾南山、張伯禮、張桂梅等12位教師入選。「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致敬所有用匠心守望初心的教育燃燈者!
  • 「最美教師」蔣國珍追悼會 數千民眾自發悼念
    「最美教師」蔣國珍追悼會9) "← →"翻頁 6月18日,被譽為「最美鄉村教師
  • 蔣國珍紀念館舉行
    9月22日,蔣國珍紀念館揭幕儀式在蔣國珍小學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郭力根出席揭幕儀式並講話。  據了解,蔣國珍紀念館自今年9月份籌建,由深受蔣國珍精神影響的深圳贛森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胡三根無償捐贈100餘萬元建設而成。
  • 《初心連環畫》第六十七期:他們,都是平安鐵路的守護人
    第六十七期:他們,都是平安鐵路的守護人 ↑掃描二維碼查看詳情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朱嘉明)報導:12月31日,由《江西宣傳》編輯部、大江網、信息日報、中國江西網、大江新聞客戶端精心打造的《初心連環畫》欄目
  • 讓更多「燃燈者」點亮鄉村孩子的心靈——「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
    讓更多「燃燈者」點亮鄉村孩子的心靈——「時代楷模」張桂梅先進事跡引發教育戰線熱烈反響光明日報記者
  • 教育的燃燈者
    教育的燃燈者 教育之於心靈,猶雕刻之於大理石 ——愛迪生 她託住倒塌路牌,學生安全了自己卻受傷昏迷8小時;她在臺下帶舞,卻因孩子們即將畢業偷偷抹淚;他退休後騎行義賣26年,籌款改變了1300多名學生的命運…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
  • 湖北武穴:致敬餘川鎮太平山裡堅守鄉村教育的燃燈者!
    受到蔣鋪小學的感動,童華平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意識到泥土芳香的鄉村小學,充滿著溫馨,富有著浪漫的鄉間詩意。採訪車裡,童華平又告訴記者,這個80後的校長熊軍,話不多,教書育人實實在在。一種充滿執著和樸實的青春氣息時刻散發出熱愛鄉村教育生命的溫度。此時記者發現,在熊軍的身上看到了紮根山裡那些自強不息的生命,綻放著青春之彩,不得不讓記者心生敬佩再受感動!
  • 致敬燃燈者 ▏大山深處的教書人
    教育資源短缺的地區,總有一些人願意奔赴條件艱苦的地區,幫助那裡的孩子們點亮夢想。日復一日,他們在大山深處陪伴著孩子們的成長,基礎全科教學樣樣不落;年復一年,他們在三尺講臺上見證著鄉村教育的變革,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同行與學生。他們,是鄉村教師,也是大山深處的燃燈者;他們,被稱為農村教育 「活的靈魂」,也是農村的孩子看向外面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 致敬燃燈者|大山深處的教書人
    教育資源短缺的地區,總有一些人願意奔赴條件艱苦的地區,幫助那裡的孩子們點亮夢想。日復一日,他們在大山深處陪伴著孩子們的成長,基礎全科教學樣樣不落;年復一年,他們在三尺講臺上見證著鄉村教育的變革,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同行與學生。他們,是鄉村教師,也是大山深處的燃燈者;他們,被稱為農村教育 「活的靈魂」,也是農村的孩子看向外面世界的「第一面鏡子」。
  • 致敬燃燈者 ▏大山深處的教書人
    教育資源短缺的地區,總有一些人願意奔赴條件艱苦的地區,幫助那裡的孩子們點亮夢想。日復一日,他們在大山深處陪伴著孩子們的成長,基礎全科教學樣樣不落;年復一年,他們在三尺講臺上見證著鄉村教育的變革,送走了一屆又一屆的同行與學生。
  • 鄉村教育需更多「媽媽的教育」
    毫無疑問,這是愛的教育、愛的力量。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名著《愛的教育》翻譯者夏丏尊先生,積極推行愛的教育,不僅因材施教、誨人不倦,關心學生的學業,也關愛學生的生活。只要聽說哪位同學病了,夏先生總會將親自熬好的湯藥餵給他吃。
  • 甘當「燃燈者」 照亮「逐夢路」
    連日來,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校長張桂梅「拿命辦學」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導而廣泛傳播,「燃燈者」的精神感染了無數心靈,引發熱烈的社會反響。所謂「燃燈者」,就是能於黑暗中潑灑一片輝光,於混沌中增添一抹亮色;就是有著堅如磐石的信念,有著衝破一切束縛的勇氣。
  • 教育整頓進行時 | 「每周一星」用自己溫暖他人的「燃燈者」-徐州...
    用自己溫暖他人的「燃燈者」-徐州市司法局宣傳教育處副處長孫冬花孫冬花,中共黨員,法學碩士研究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現任徐州市司法局宣傳教育處副處長,公職律師,徐州仲裁委仲裁員。當前,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她積極參與籌備組織教育整頓政治輪訓、演講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加班加點撰寫、修改教育整頓信息簡報120餘篇,多次參與教育整頓材料的初稿擬定。現在,她連走路都「生風」,她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教育整頓時間寶貴,要多總結經驗才能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