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內最高資助1億元 深圳出臺諾獎科學家實驗室組建管理辦法

2020-12-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諾獎實驗室首個建設期原則上為5年,最高資助1億元、實驗室研究方向應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動態並符合我市科技及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

&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12月27日訊 (記者 吳英敏)深圳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首個建設期原則上為5年,最高資助1億元、實驗室研究方向應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動態並符合深圳市科技及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近日,新一期政府公報公布《深圳市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組建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從遴選及組建、建設資助及資金使用、運行及管理、考核及評估等方面規範諾獎實驗室的建設和運行管理,以增強我市原始創新供給能力,提升科技創新質量。

&nbsp&nbsp&nbsp&nbsp組建諾獎實驗室是我市強化基礎研究、加強應用基礎研究,培養造就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開展高水平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手段。《辦法》提出,諾獎實驗室研究方向應代表世界科技前沿動態並符合我市科技及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建設目標清晰明確,科研能力和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組建方案切實可行。

&nbsp&nbsp&nbsp&nbsp擬引進的諾獎科學家應符合哪些條件?

&nbsp&nbsp&nbsp&nbsp《辦法》對此做了詳細規定,包括擬引進諾獎科學家應仍活躍在科研一線,其優勢研究領域應與實驗室研究方向相符,原則上年齡應不高於75歲,身體健康,有意願牽頭組建並長期授權以其名字冠名實驗室,且該實驗室應為其在國內的唯一固定工作機構;擬引進諾獎科學家已與依託單位達成關於組建實驗室的聘任協議,首個協議期原則上應為5年,且每年在實驗室工作不少於30日;諾獎科學家核心科研團隊應有較明確的引進計劃,從市外新引進的全職高水平核心團隊成員不少於5人。

&nbsp&nbsp&nbsp&nbsp《辦法》規定,諾獎實驗室首個建設期原則上為5年,市科技主管部門根據諮詢評議結果和實驗室建設需要,形成最高1億元首個建設期資助方案。

&nbsp&nbsp&nbsp&nbsp據悉,深圳諾獎實驗室採取定期評估、動態調整的管理方式,市科技主管部門每年對諾獎實驗室進行現場檢查,詳細了解科研工作的開展、諾獎科學家及團隊到位情況等。同時在建設運行期內,市科技主管部門可自行或委託第三方評估組織對實驗室進行專項評估、中期評估及驗收評估,對評估效果不好的視情節輕重提出整改、暫停資助、終止資助、摘牌等處理意見。

相關焦點

  • 2021年深圳重點實驗室組建資助申請指南
    近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發布關於2021年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資助和組建資助項目指南的通知,其中包括2021年深圳重點實驗室組建資助申請 2021年深圳重點實驗室組建資助申請指南
  • 格拉布斯研究院進南科大,深圳有這些諾獎實驗室
    有了好的實驗設備和場地,把世界頂級的人才吸引到深圳,就可以完成我們的夢想。」他在接受採訪時說。  團隊精英雲集  40位傑出教授進駐  張緒穆介紹,世界前5名的大學中,超四成的頂尖化學家都出自格拉布斯課題組。諾獎大師的「品牌效應」讓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成為相關科學領域的人才「聚寶盆」。
  • 南科大3家重點實驗室在列2021年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
    9月18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對外公布了2021年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第一批)項目的公示名單,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3家重點實驗室擬獲得1500萬元的籌建啟動資助。今年7月21日印發的《深圳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管理辦法》顯示,深圳市重點實驗室是深圳市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核心平臺,是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配備先進科研裝備、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載體,是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的培育基地。它依託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建設,實體化運作。
  • 南科大3家重點實驗室在列!2021年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第一批)項目公示
    來源:讀特9月18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對外公布了2021年市重點實驗室籌建啟動擬資助(第一批)項目的公示名單,來自南方科技大學的3家重點實驗室擬獲得1500萬元的籌建啟動資助。今年7月21日印發的《深圳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運行管理辦法》顯示,深圳市重點實驗室是深圳市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核心平臺,是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水平學術交流
  • 中國最大科學獎出爐:首期10億元,資助青年科學家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將投入10億元人民幣的啟動資金資助該獎項。 同時,徐匡迪、王志珍、徐冠華、潘雲鶴、許智宏等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科學家將作為顧問,為科學探索獎未來的各項運作提供指導。
  • 深圳出臺金融人才支持政策:個人最高獎10萬機構100萬
    來源:證券時報網在最新一期的《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報(2019年第1期)》中,深圳首個專門面向金融人才的支持政策——《深圳市支持金融人才發展的實施辦法》(下稱「《辦法》」)正式發布。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辦法》自2019年1月6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真金白銀招徠人才最直接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用真金白銀招徠人才成為最直接的扶助方式。
  • 深圳「孔雀計劃」引進國際人才資助最高8000萬
    中廣網深圳4月12日消息(記者金濤 鄭柱子)《深圳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的意見》日前正式頒布實施,力爭把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成為亞太地區創業創新活動活躍、海外高層次人才嚮往匯聚的國際人才「宜聚」城市。
  • 政府送200萬補貼深圳基金公司、券商高管們要笑了!連續3年新財富...
    從上述高層次專業人才認定標準來看,獲得過特許金融分析師(CFA)或金融風險管理師(FRM)資格證書並在深圳金融機構擔任公司副職以上高管、近5年內連續3年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的人才;獲得國際或中國精算師資格證書並在深圳保險機構內擔任總精算師或精算責任的人才、近5年內清科榜單排名前20名創投機構的負責人等,均可以申請地方級領軍人才獎勵補貼。
  • 深圳高中生驚豔諾獎得主,為中國贏來諾貝爾創新公益計劃
    深圳高中生自建平臺為同齡人圓夢發起人熱心公益,自籌50萬元捐贈演講感動諾獎得主 為中國贏來諾貝爾創新公益計劃12月10日下午,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主辦的"中國素質教育發展論壇"在深圳召開,深圳中學生吳宜、龔祖儀、李佳璇等作為優秀商業實踐學生團體唯一代表獲邀參加。
  • 科學界的王炸實驗室:40年出了11位諾獎得主,每天一個專利
    作為有史以來最牛的實驗室,沒有之一,貝爾實驗室在科學界幾乎是如雷貫耳的,畢竟下面這些數據不是一般實驗室可以做到的: 實驗室出過1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出過16位美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美國國家技術獎章,均由總統親自頒獎)!
  • 諾貝爾獎獲得者與深圳的科研情緣
    原標題:邁向創新之都 諾獎大師來助力   「深圳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在科技創新方面全球矚目,很高興能在此成立實驗室。這是我在中國設立的唯一一個科研實驗室,今後我們會在這裡開展腦科學領域原創性研究。」諾貝爾獎獲得者厄溫·內爾教授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今年3月,深圳內爾神經可塑性實驗室在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授牌。
  • 深圳出資6億元資助基礎研究 這些單位是主力軍
    深圳出資6億元資助基礎研究,這些單位是主力軍   深圳大學獲得資助的項目數量最多。   在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背景下,深圳加大了增加基礎研究能力的力度。
  • 「科學探索獎」1.5億元重獎50位科學家!南科院陳求穩研究員入選
    「科學探索獎」1.5億元重獎50位科學家!2020年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他們將在未來5年各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獎勵,用於自由開展科學探索研究。南京水科院陳求穩研究員入選。
  • 華南農業大學諾星智慧實驗室管理平臺
    華南農業大學於2007年2月正式組建公共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將原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信息學院、外國語學院等的數學、物理、化學、植物學、植物生理、生物化學、遺傳學、計算機基礎、製圖室、語言室、畫室等教學實驗室進行整合,建立的校級公共基礎課實驗教學平臺。
  • 深圳提高新引進人才一次性補貼 本科1.5萬元碩士2.5萬元博士3萬元
    、處置和收益權,準許市屬高等學校、科研機構協議確定科技成果交易、作價入股的價格;第5條提出,允許市屬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將職務發明轉讓收益獎勵科研負責人、骨幹技術人員等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收益比例提高到70%以上;第13條規定,以著名科學家命名並牽頭組建,或者社會力量捐贈、民間資本建設科學實驗室,可予以最高1億元支持;第15條規定,鼓勵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發起設立專業性、公益性、開放性的新型研發機構
  • 最高獎2000萬!深圳重磅政策發展金融科技,四類企業入圍
    大型網際網路公司是指市值在150億元人民幣以上、或者年營業收入在15億元人民幣以上的網際網路企業。3.為持牌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業務模式成熟、技術水平高、連續兩年主營業務收入不低於2億元且金融科技服務業務佔比不低於年度主營業務收入30%的科技企業。
  • 比起19年狂攬19次諾獎,這才是日本可怕之處|諾獎|柴昌俊|諾貝爾獎|...
    但其實2000年前拿到的諾獎,只佔了三分之一。2001年,日本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提出「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拿諾獎仿佛開了掛的日本人,危機感還是很重。1得諾獎的,都有點「不正常」斬獲諾獎的每位得主,都不簡單。
  • 華夏幸福1.9億元增資諾港集團 布局科學社區業務
    諾港集團」)出資1.9億元,對諾港集團進行增資。頂尖科學家公司持有諾港集團60%股份(華夏幸福深圳公司持有頂尖科學家公司20%的股權),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0%,華夏幸福深圳公司持股20%。本次增資將由諾港集團各股東根據各自持股比例履行出資義務,對諾港集團進行增資。
  • 諾獎評選也以GDP論英雄?中國何時迎頭趕上?|諾貝爾科學獎|諾獎|...
    以物理為例,100年前,世界上的物理學家只有1000名左右;如今,全球範圍內的物理學家不少於100萬人。換言之,100年裡物理學家的人數大約增長了1000倍。科學家多了之後,高質量的成果也就會相應地增多。這樣一來,作出傑出科學貢獻的科學家等候頒發諾貝爾科學獎的時間就會變得越來越長。
  • 深圳大學實施冠名教授制度 合同期內每人每年最高資助30萬元
    據介紹,為加快學校高水平大學和雙一流大學建設步伐,規範、高效地利用社會資金,吸引和匯聚一批學風嚴謹、師德高尚的高層次人才,深圳大學決定實施冠名教授計劃。冠名教授聘任人選從學校擬引進和現有全職在崗教師中選拔,分講座教授和特聘教授兩類,合同期內每人每年最高資助30萬元。冠名教授資助期限為5年,一般不超過2個資助期。冠名教授應參加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