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退市新規推行在即 退市標準與安排將更趨合理

2020-12-15 中證網

  中證網訊(記者 黃靈靈)近日,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滬深兩所正在修訂退市相關規則,同時將於近期儘快公開徵求意見。證監會落實黨中央部署,從推進註冊制全局出發,梳理退市存在的突出問題,在總結科創板、創業板退市制度經驗的基礎上,在六方面提出了改革舉措,包括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強化交易所退市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優化投資者保護機制,擬在全市場開展退市制度改革,本次改革符合新證券法精神和註冊制改革理念

  「科創板和創業板的退市標準更好地與其多元化上市標準相適應,更精準地打擊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企業而非純粹盈利能力弱的企業。另一方面,科創板和創業板退市流程更精簡,有望加速不達標企業的出清並減少其對市場秩序的幹擾,保護投資者利益。」開源證券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孫金鉅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表示。

  以創業板為例,創業板改革優化了相關制度安排,多維度刻畫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主業「空心化」企業的基本特徵,引入「扣非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個億」的退市指標,取代以往單一的連續虧損退市指標。

  同時,創業板改革明確審計意見、淨資產、「收入+淨利潤」等財務類指標交叉適用,並將財務類退市觸發年限由4年縮短為2年。改革後,公司因任一財務類指標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下一年度再觸及任一類型財務類指標或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將直接退市。

  在退市流程方面,孫金鉅認為,主板和中小板可以借鑑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經驗,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環節。

  20203月,新證券法正式生效實施,刪除了暫停上市等規定,明確由交易所制定退市相關業務規則。創業板改革據此對退市程序規定做出調整,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環節,大大縮減退市流程。對交易類退市不再設置退市整理期,尊重市場選擇的結果。

  按照現有退市制度,主板和中小板公司如果出現連續兩年淨利潤為負、最近一年淨資產為負、最近一年營收低於1000萬元等情況,將會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公司被*ST後,如果下一個年度繼續不滿足相關要求,會被暫停上市。

  「按當前的改革方向,A股市場其他板塊的退市制度改革或將遵循前期科創板和創業板改革方向,優化退市標準,簡化退市流程,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而這也與新證券法取消暫停上市的規定相契合。」上述專家表示。

  這部分本將面臨暫停上市的企業適用新規,對企業和市場有何影響?上述專家認為,由於規則銜接問題,導致今年原本將面臨暫停上市的企業離開原有規則規定的退市軌道,不再暫停上市,而是進入新規下的退市軌道。按照科創板和創業板改革經驗,這部分企業預期的退市時間是兩年,與有暫停上市的效果一樣,但適用退市標準更加合理。「這樣的退市安排思路有利於市場更高效實現優勝劣汰,更好促進良好市場生態形成。」上述專家表示。

  此外,近兩年市場化退市情形已佔據主流。據統計,2019年以來,深交所累計對18家公司作出股票強制終止上市決定,其中半數為投資者「用腳投票」面值退市的結果。同期,還有近20家深市公司通過破產重整、重組上市、資產置換等方式實現了市場化退出。有鑑於此,創業板改革完善了交易類退市指標,增加市值退市指標,同時提升原有的股東人數和成交量指標。

  上述專家認為,監管還需繼續深化退市制度的市場化改革。建議充分發揮市場定價功能,進一步強化股價、股東人數、市值等市場類指標在退市制度中的權重。同時,持續暢通主動退市、兼併重組、破產重整等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途徑,盤活存量,有效化解風險。

相關焦點

  • 退市新規標準從優路徑從速,87隻...
    總體而言,退市新規標準更合理,退市節奏更快。從15日市場表現看,新規威懾力顯現,*ST板塊情緒萎靡,個股跌多漲少。(資料圖,新華社發)(小標題)豐富退市路徑對於採用組合財務指標的初衷,交易所表示,隨著註冊制理念不斷深入,盈利已經不是衡量公司價值的唯一標準。
  • 退市新規標準從優路徑從速 兩市*ST個股跌多漲少
    中證網訊(記者黃靈靈)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規發布徵求意見稿。專家指出,此輪改革的核心亮點,在於不再採用原來單一的淨利潤、營業收入指標,而代之以「淨利潤+營業收入」的組合財務指標,這與新證券法發行股票「具有持續經營能力」的有關要求高度契合。總體而言,退市新規標準更合理,退市節奏更快。
  • 中國股市退市新規 退市新規修改了什麼內容?
    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2、將原來的面值退市指標修改為「1元退市」指標。  3、取消單一淨利潤和營收指標,新增組合指標: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將被ST,連續兩年,終止上市;退市風險警示股票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的,觸及終止上市標準。  4、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兩類情形,並細化具體標準。
  • 退市新規什麼時候實施?2020年退市新規實施時間
    12月14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
  • 第五次退市改革逐步落地:「四劑良方」除「沉痾」
    專家認為,本次退市改革開出了市場化、多元化、法治化、強化投資者保護「四劑良方」,並以此為指導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建立配套投資者保護制度,將對我國資本市場退市生態產生重大積極影響。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就股票上市規則等退市規則公開徵求意見,標誌著本輪改革中的核心部分「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即將落地。
  • 遠離退市臨界值個股 退市新規下應重點關注哪些指標
    很顯然,退市新規發布不僅是進一步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更是完善註冊制改革的重要環節,體現出對資本市場從嚴監管的信號。  可以預見,未來將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  2、此次新規發布對資本市場有什麼重要意義?  新規發布對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有著重要意義。  「讓市場起主導作用,去選擇去引導更優的資源配置,讓真正好的公司獲得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溢價。」
  • 退市新規來了!取消暫停上市與恢復上市、縮短退市整理期……要點全...
    來源:北京商報在全市場推行註冊制的道路上,退市制度改革一直被放在重要位置,如今醞釀數月後,退市新規來了。伴隨著退市新規的落地,A股暢通「出口關」的效率將大大提升。完善四類退市標準財務類:新增組合財務退市指標2012年以來,資本市場退市制度先後經歷了三次大的改革,已經建立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四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和主動退市情形。
  •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3億元將被退市...
    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將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11月2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再次明確強調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 退市新規來了!「1元退市」、總市值低於3億元……多條紅線劃定
    四是重大違法類指標方面,在原來信息披露重大違法退市子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一旦造假金額超過規定指標,將嚴格強制退市。」張奧平表示。一是進一步完善重大違法類退市指標,引入量化判斷標準;二是同樣實施財務類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的交叉適用,嚴格退市標準;三是取消因觸及交易類指標的退市整理期,壓縮退市時間;四是銜接上市條件,補充紅籌上市企業的退市標準。
  • A股退市新規近了: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低於3億元退市
    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將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11月2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再次明確強調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 退市新規來襲!創業板新增三類情形,退市指標「新老劃斷」
    本次修訂,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修訂之後,深交所新設了風險警示板塊,退市風險警示股票和其他風險警示股票進入風險警示板交易,劍指過度投機炒作行為,「炒小炒差」將失去土壤。
  • 2020年股票退市新規內容,退市新規對股市的影響
    2020年股票退市新規內容,退市新規對股市的影響一、2020年股票退市新規內容,退市新規對股市的影響2020年12月14日深交所和上交所同時發布上市公司退市最新規定h、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如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虛增淨利潤金額每年均超過當年年度報告對外披露淨利潤金額的100%,且三年合計虛增淨利潤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等。
  • 「全面推行註冊制」和「常態化退市機制」並駕齊驅,相關退市實施...
    在金融委會議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之後兩天,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上就審議通過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關於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十四五」規劃的頂層設計定調後,資本市場下一階段的改革路線圖也更趨明晰。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來了
    退市新規來了!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在新版退市制度中,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財務指標有變。取消單一淨利潤和營收指標,新增組合指標: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將被ST(意即「特別處理」,該政策針對的對象是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連續兩年終止上市;退市風險警示股票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的,觸及終止上市標準。新增規範類指標,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兩類情形。
  • A股退市新規發布 完善了哪些內容?
    本次改革後,那些長期沒有主業、持續依靠政府補貼或出售資產保殼的公司將面臨股票退市風險;而主業正常但尚未開始盈利的科技企業,或因行業周期原因暫時虧損的企業將不會再面臨股票退市風險。  本次改革後,因財務類指標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第二年財務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交叉適用。
  • A股退市管理裡程碑,雖有遺憾但瑕不掩瑜——評退市新規
    從徵求意見稿的內容看,此次修訂在退市類型分類完善退市指標、簡化退市流程、新增其他風險警示情形和明確過渡期安排等方面有了更為具體和明確的標準,那麼退市新規都在哪些方面做了修改,又有哪些深意呢?在此,我們針對修改的重點做了梳理並做了一些解讀,以饗讀者。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市值低於3億、年報不...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程丹 新退市規則來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創業板退市新規是什麼?創業板退市新規則
    創業板退市新規是什麼?  創業板退市新規則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完善了退市標準,新增市值退市指標,取消單一連續虧損退市指標,引入「扣非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個億」的組合類財務退市指標;設置了退市風險警示暨*ST制度,強化風險警示。
  • 退市新規超預期!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
    國務院10月9日印發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將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中央深改委11月2日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再次明確強調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在上述背景下,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滬深兩所啟動了新一輪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的工作。
  • 一元退市、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12月14日晚間,上交所和深交所再出重磅消息,針對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下稱「退市新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簡化退市程序,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