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浩瀚,
星漢燦爛,
總有一種力量激勵我們不懈探索,
總有一種精神穿越時空、歷久彌新。
昨天,第二個「中國航天日」,湖北省聯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共同舉行了以「中國航天日」為主題的系列活動,也是在這一天,地處新洲雙柳產業新城的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開建。
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以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航天科工」)、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夏幸福」)等有關領導赴產業基地現場調研。
武漢,千億級航天產業新城開建
2016年8月,國家發改委批覆《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實施方案》。
按照PPP模式,武漢市新洲區政府已委託華夏幸福對基地進行整體規劃、建設、開發,在武漢新洲雙柳打造「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航天產業新城。
武漢成為繼上海、西安後的第三個國家級航天產業基地,優先發展航天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臺及載荷、空間信息應用服務等主導產業。
未來,航天基地將以「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集聚融合、重點突出、產城融合、綠色發展、主業牽引、流程合理」的原則進行規劃建設,力爭將武漢打造成國家商業航天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商業航天技術創新創業基地和國際商業航天發展交流中心,成為支撐我國航天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五朵雲,航天創造美好生活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逐夢徵程任重道遠。」2016年下半年,航天科工發布了「五朵雲」的宏遠規劃。
飛雲工程:以長航時高空無人機為平臺,重點瞄準應急通信、遙感監測等應用方向,兼顧科研試驗等應用需求,構建空中信息局域增強網。
快雲工程:採用臨近空間新型機動平臺,可實現長期駐空,滿足全天候全天時工作需求,通過裝載多型載荷,可完成局域通信組網、導航增強和對地觀測等任務。
行雲工程:面向物聯網、大數據等未來產業發展需求研製的低軌微小衛星通信系統,實現空間窄帶信息的無縫獲取、傳輸與共享。採用50餘顆低軌小衛星星座方案,對南北緯55度範圍內地區實現近實時覆蓋。
虹雲工程:面向全球移動互聯和網絡高速接入需求研製的Ka波段低軌通信衛星星座,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按需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由空間156顆低軌衛星、地面綜合運控中心和測控站等組成。
騰雲工程:面向空天飛行技術的商業化應用,研發可執行航天發射任務並多次重複使用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飛行器,可在地面機場水平起降,實現廉價、安全、便捷的空天往返飛行。
雙柳,一核兩翼振翅高飛
雙柳產業新城地處長江北岸,是武漢市大臨港版塊的核心區。根據規劃,雙柳產業新城將形成「一核兩翼」的空間布局。
根據區域的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潛力,華夏幸福為雙柳產業新城規劃了「一核兩翼」的空間布局,即西側結合現有產業,對接陽邏新城,形成航天配套組團;東側依託商業航天的落戶,形成航天產業組團;中部利用長江及兩湖資源,構建新城服務及航天「創谷」核心。
未來,雙柳產業新城將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統籌」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打造成武漢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區和武漢長江新區核心產業承載區。
歷史的捲軸上,中國航天將寫下新的精彩。
星辰大海的徵途中,雙柳產業新城將加快推進航天產業基地建設,開創中國商業航天新高度。
連結:商業航天大事記
●2016年2月,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在武漢註冊成立,這是中國首家按商業模式開展研發和應用的專業化火箭公司;
●2016年4月,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籤訂首個發射服務合同;
●2016年8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實施方案》,武漢成為繼上海、西安後的第三個國家級航天產業基地;
●2016年9月,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與湖北省、武漢市籤訂協議,將以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為依託,實施五大商業航天項目;新城建設方面,新洲區人民政府委託華夏幸福基業股份公司作為產城一體化運營商,負責基地的規劃、建設和運營,在新洲雙柳打造「產業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航天產業新城;
●2017年1月,航天科工四院研製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完成了國內首次商業航天發射,開啟了我國商業航天時代。
●2017年4月,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正式開建,標誌著航天產業基地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作為首家入駐產業基地的商業航天平臺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航天科工四院,簡稱火箭公司)將投資建設運載火箭總裝總調中心,計劃2018年建成投產。
責編:ZB